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山东省年降水量系列代表性及多年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长系列雨量站和山东省1916~2000年年降水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1956~2000(45)年、1956~1979(24)年、1971~2000(30)年和1980~2000(21)年四个短系列年降水量的系列代表性.做出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并分析了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对山东省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4)
选用陕西省27处雨量站长系列降水资料,应用差积曲线分析降水量的周期性丰枯变化;采用降水量连丰连枯统计及其丰枯水年对比,分析降水量的丰枯变化规律;通过对降水量长短系列相对误差对比及不同频率年降水分析,评价降水量资料系列的代表性。结果表明:1956-2000年系列丰水期、枯水期长度基本相同,也基本包括了完整的丰枯周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短系列。  相似文献   

3.
长江源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勤宜 《水文》2004,24(1):57-60
利用长江源区6个代表站1956—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在近45年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刘英学  刘超 《地下水》2014,(1):122-123,126
降水是水资源的补给源,降水的特性决定了水资源特性。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取决于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和地形等条件。掌握了降水量的变化特性,对雨洪分析和防汛抗旱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利用1956-2005年系列资料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间波动及多年变化等方面对临城县降水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5)
以葫芦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和庄浪县境内雨量站,1956-2009年54 a资料系列,采用动态趋势分析,对径流量年际、年内和地区分布进行分析,对降水量进行年际变化分析。得出径流量和降水量总体趋势为减少。本次研究对庄浪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申富生  杨桂莲 《水文》2007,27(3):78-79,92
辛安泉是我国北方岩溶大泉,根据1956~2000年和1980~2000年两个水文系列,利用排泄量法对泉域的天然资源量进行了评价;采用最枯月水资源量分析法、泉水流量衰减法和频率分析法对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比较;同时采用补给量法对泉域岩溶水资源量进行了校核。经分析评价得出辛安泉域多年平均天然资源量10.25m3/s是有保证的,水资源可开采量为7.22m3/s,并对泉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非 《地下水》2014,(6):179-180
在《辽阳市水资源评价》编写的基础上,利用等值线法对辽阳地区1956~2000年降水资料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辽阳地区多年降雨特性,系统分析降雨量时空分布、降雨量特征和变化趋势。得出降水量稀少,且面上分布不均匀,东部山区降雨量偏大、西部沿河平原降雨量偏小;年际变化以2~3年为短周期,8~14年的长周期性变化,丰枯年差异较大;总体呈减少趋势,且有1956~1979年偏多、1980~2000年偏少之阶段性特点,但减小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8.
王占升  卢峰 《水文》2013,33(2):93-96
采用1956~2007年水文系列资料,对滦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认为,滦河流域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的特点。针对水资源呈递减趋势,分析了水资源减少的三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海河流域径流系列一致性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  谢悦波  冯宇鹏 《水文》2007,27(3):57-59
从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两方面分析流域降水径流关系变化的成因,说明山丘区、平原区径流系列一致性修正方法,提出一致性、代表性较好的径流成果。结果表明,进行一致性修正后,海河流域1956~1979年平均年径流量较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减少11.1%,且山丘区减少幅度小于平原区。  相似文献   

10.
胡萌  盛英武 《水文》2022,42(1):103-108+28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滑动T检验法,对青岛市1956—2016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进行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4个指标总体上都呈减少趋势。(2)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受到降水量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量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小。(3)M-K检验显示,1967年以后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均呈减少趋势;降水量于1986—2002年达到显著性水平;地表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总量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显著性水平;地下水资源量于1983年达到置信度临界值。(4)滑动T检验显示,步长为2时,降水量有1个突变点,为1992年;地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各有2个突变点,均为1968年和1971年。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M的天山山区气温和降水序列推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青  史玉光  袁玉江  李杨 《冰川冻土》2006,28(3):337-342
为了计算天山山区区域气候要素平均值序列,提出了一个新的气候序列计算方案.对天山山区17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的1961-2000年的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了自然正交分解(EOF),并以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1 km×1 km网格数据为基础,结合多元回归等方法,分别建立了前3个特征向量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因子的插值模型,由此推算出天山山区(海拔≥1500 m)年平均气温、降水序列.误差分析表明,27站实测的年平均气温序列与计算的区域平均序列值的相关系数为0.996,系统性偏差小,平均相对误差为5.5%;年降水量序列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相对误差略大,为14.8%,相关系数为0.972.区域平均序列的计算值与测站简单的算术平均序列在量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计算出的气温平均偏低4.3℃,降水量平均偏高43.2 mm.此方法为计算站点稀少、地形复杂的区域平均的要素时间序列方面提供了一个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对上海市区域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局地气候特征发生改变,降水的变化尤为显著.采用同时期不同站横向对比,不同时期同站纵向对比的方法对上海市城区及郊区代表雨量站1979~2007年降水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城区的年降雨量、汛期降雨量、主汛期降雨量、月降雨量等均存在较明显的增雨效应,且降雨在年内的分配有向主汛期集中的趋势.城区的梅雨及台风雨增雨明显,城市化对不同类型降雨的影响随降水量级的升高而逐渐显著.城市化使城区的强对流及灾害性天气增多,防洪排涝压力增大,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3.
雷州半岛年降水量序列分析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邹仁爱  陈俊鸿 《水文》2006,26(1):55-59,33
采用了雷州半岛徐闻气象站年降水量(1957~2002年)的时间序列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建模方法,对序列提取趋势项和周期项,并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拟合剩余序列,然后再对年降水量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证明,建立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其预测的结果可以用作雷州半岛旱情预报和防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在河西地区水文和气候周期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小波时—频分析由于其局部优化性质而优于傅立叶分析。应用 Meyer小波 ,对甘肃河西地区近 50 a来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做周期分析 ,发现河西地区水文气象序列的变化周期基本在 35a、2 2 a、1 1 a、5~ 6a和 2~ 3a左右的时间尺度上浮动。而这些基本周期正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或海—气相互作用的周期 ,说明河西地区水文、气象序列的周期变化受天体运动变化的影响。天体运动直接影响降水和气温的周期变化 ,进而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 ,影响径流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荣昉  王鹏  吴敦银 《水文》2012,(1):29-31,79
对鄱阳湖流域内的赣州、宜春、南昌和庐山4个气象站近60年的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小波分析,研究了鄱阳湖流域降水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存在两个明显的周期变化,分别为30~35a和12~15a,2011年正处在30~35a周期转化的节点上,未来30a鄱阳湖流域可能将进入降水偏少的周期;而12~15a周期尺度在2000年以前比较明显,2000年以后12~15a周期特征趋于消失。通过对ENSO指数的变化周期尺度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周期与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周期十分相似,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北疆500年干湿变化特征   总被引:26,自引:7,他引:26  
袁玉江  韩淑Ti 《冰川冻土》1991,13(4):315-322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流域径流量时序演变特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兰  梁虹  黄法苏 《中国岩溶》2007,26(4):341-346
以贵阳水文站近45年年径流量序列为例,利用Mo r let 小波变换对喀斯特流域径流量时序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 ( 1)贵阳水文站年径流主要存在4a和25a 两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在这两种时间尺度下,径流演变呈现出较明显的丰、枯交替振荡。( 2) 2000年以后的10a左右,年径流量有由丰转为枯、逐步下降的趋势。( 3)年平均径流量的丰、枯周期变化主要受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喀斯特流域年径流量有增加和减小两方面的影响,总体上会使径流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大气环流及山区内,外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分析了径流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指出:山区东段河流的枯水年段与欧亚地区中高纬度纬向环流的加强有一定关系;山区对流性降水对本区河流年径流的变化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模拟了年径流的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5—10年径流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气候模式应用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世法  顾颖  林锦 《水科学进展》2010,21(4):504-511
为了分析和评价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根据中国东部地区1956~2000年实测年降水量系列数据,采用多年均值、系列趋势变化指标和反映系列可持续特性的Hurst系数等3项指标,对CGCMA3、MPI-ECHAM5和平均GCM等3种气候模式模拟的同期年降水系列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3种气候模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以及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不仅定量方面差异很大,而且在定性方面甚至出现相悖的结果,不确定性十分显著。同样,根据3种气候模式预测的未来2001~2050年年降水量和季平均气温推得的未来年径流量系列数据,其多年均值、系列趋势变化指标和干旱年年径流量多项指标也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据此对气候模式及其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降水演变趋势诊断及其新事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动态泰森多边形模型,计算评价了中国1951-2006年全国尺度及各区域尺度的月、季、汛期、年等时段的降水量,并分析了年、季、汛期等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年际年内(月、季)变化等基本规律;分析诊断了年、季、汛期降水量的演变趋势、突变趋势、震荡周期等特性;对比分析了长期(1961-2006年)、近期(1980-2006年)以及近期与前期(1961-1979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变化分布。结果表明,中国近期年降水量在环渤海湾600 mm等值线有所南移,100°E以西地区年降水量普遍增多;内蒙古中西部、海河沿海、黄河中部、淮河北部近期降水量比前期偏少10%以上,嫩江中部、长江下游、闽南沿海、西藏中北部、新疆中西部则偏多10%以上,而塔里木河、伊犁河上游偏多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