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增林  朱文超  李博 《地理研究》2022,41(2):406-419
探索韧性和效率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协同演化特征,对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科学参考价值。以2000—2019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为研究区域,采用熵值-Topsis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度中国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并通过哈肯模型刻画二者的协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海洋渔业经济效率作为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主导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海洋经济向高质量转型,韧性作用愈加突显;② 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演化时空差异显著,两极分化格局依旧存在,区域间合作不足,协同演化呈现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单极化向多极化格局演化的趋势;③ 整体上中国海洋渔业经济韧性与效率协同演化呈现正向效应,但政策选择、产业结构等因素使得天津、上海协同演化存在偏向效应,形成海洋渔业经济水平低但协同值高的错配发展;④ 研究期内协同演化呈现波动上升的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将协同演化分为四类,高级协同阶段(0.824~0.964)为山东、福建,较高级协同阶段(0.784~0.823)为天津、上海、浙江及广西,中级协同阶段(0.502~0.771)为辽宁、江苏、广东和海南,初级协同阶段(0.411)为河北。韧性和效率的协同作用表明中国海洋渔业经济发展需培育内生动力,在既有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下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在维持经济高效运转的前提下,加强经济韧性,推动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研究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并从空间和时序的角度揭示二者的关系。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以及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性都较大,经济发展指标中与生态环境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经济潜力和经济结构,生态环境指标中与经济综合关联程度最大的是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三大区域分异规律显著,东北部的抚顺市、铁岭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南部的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强度中等,中部及西北部的沈阳市、营口市、阜新市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相对较弱;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较大,下降—波动—上升的"W"型走向明显,降低—拮抗—升高的阶段性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韧性能力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单元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韧性指数,分析了黄河流域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① 黄河流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抵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黄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经济韧性水平相对较高;②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经济韧性水平高(低)的城市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空间自相关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③ 相关多样性、专业化、政府管控和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的促进黄河流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而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④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经济韧性水平城市的发展将促进周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对于旅游业恢复重振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构建疫情冲击下旅游经济韧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差异测量指标,全面揭示了两次疫情冲击下我国省域旅游经济韧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差异特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高、低旅游经济韧性的组态影响因素,并阐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旅游经济韧性由SARS冲击下的点片状分布逐渐过渡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U”形分布和“三点一带一片”分布格局;2)从SARS到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各省域旅游经济韧性差距在增大,韧性水平呈现极化趋势和“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3)两次疫情冲击下,旅游经济韧性在区域尺度上波动较小,较为稳定,七大地理分区内部韧性差异较大,其中华东和西北地区内部韧性差异最显著,华南地区内部差异较小且总体韧性表现较好;4)抵御、恢复、重构和更新4类共9个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基础保障型”“市场促进型”“创新驱动型”“就业限制型”和“产业结构限制型”5种高、低旅游经济韧性组态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对10项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求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利用ARCGIS,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省域经济发展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发现:按照2008年甘肃省各县级行政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将甘肃省县级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空间聚集特征明显,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及河西地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可知,减小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应该增加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6.
彭荣熙  刘涛  曹广忠 《地理研究》2021,40(6):1732-1748
经济韧性的强弱决定着城市在面对冲击时可以快速度过危机还是陷入长期经济发展停滞。本文将城市经济韧性区分为长期经济韧性和短期经济韧性,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产业结构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不同时期的短期经济韧性及长期经济韧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长期经济韧性和短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不同,表征产业整体技术含量的经济复杂度和表征产业关联程度的相关多样化指数能显著提升城市长期经济韧性,短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则因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别。延长产业价值链、构建地方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水平,有助于城市提高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7.
汶川Ms 8.0地震极重灾区的经济韧性测度及恢复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侃  刘宝印  樊杰 《地理学报》2019,74(10):2078-2091
揭示灾后经济发展状态和恢复过程,按照灾区经济韧性科学制定灾后经济重建的调控政策与恢复手段,对增强灾害防范与系统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为案例,基于长时序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与ARIMA模型,测算灾区经济韧性指数,并运用改进的规模报酬可变DEA模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灾后年际经济恢复效率及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经济韧性指数为0.877,地震导致灾区短期经济衰退,但2年内恢复至震前水平,工业经济韧性低于农业和服务业。② 受灾当年灾区经济恢复综合效率为0.603,其中,平原丘陵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显著优于高原山地区。③ 灾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年际波动强烈,经济恢复效率显著下降造成短期经济衰退,灾后2年TFP指数下降33.7%和15.2%后恢复至稳态。④ 灾后恢复效率显著下降主因为技术变动因素,而生产体系更新程度决定了灾后经济韧性。随着灾后经济恢复的规模收益下降,灾区经济恢复主要依赖纯技术效率,提升纯技术效率是保持灾后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可见,针对重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灾区当地需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再适应,同时,通过生产体系更新提升技术进步水平,以发挥灾后大规模资金、设施、人力等要素投入的规模效应,从而增强应对灾害冲击的经济韧性与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张佩  王姣娥  马丽 《地理科学》2024,(4):562-572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出各省级行政单元新基建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逐年升高,其增长幅度皆呈增加趋势;(2)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最低;(3)新基建发展水平在省域之间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省域之间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影响新基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耦合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本文对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判,期望为中国新基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腾讯研究院公布的数字经济指数,运用插值模拟、Zipf位序-规模法则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测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明显,省域尺度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特征,但川、渝成为创新发展新极点;城市尺度,城市群地区是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数字经济各分维度发展的协同性与差异性特征并存,但差异性更为显著。国家层面,政府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东部地区影响因素相对多样;信息化基础与潜力方面因素对中部地区起主导作用,且各因素交互后作用力显著加强;西部地区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存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东北地区的影响因素则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速度,选取24个评价指标,利用耦合度模型并结合剪刀差分析评价辽宁省1996-2011年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分析耦合度发展趋势及系统发展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速度呈“U”型,而生态环境系统呈倒“U”型,二者耦合度发展呈“U”型,先后经历了发达型—协调发展型—发达型—过度发展型几个不同耦合度阶段,1996-2002年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耦合程度较高,2003-2011年发展趋势逐渐远离和谐;剪刀差显示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速度差异发展过程呈“U”型,2001年差异度最小,2002-2011年差异度值逐年加大,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速度有显著差异性,二者的发展速度并不协调同步.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方法和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效率,利用LISA双变量探索两者空间相关关系,最后借助面板Tobit模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稳步提升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显著;旅游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各省域旅游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地区旅游效率转换高,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显著带动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效率存在总体空间依赖特征,且全局相关系数呈倒"V"形,局部Moran′s I散点集聚主体呈现H-H和L-L空间聚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与长江经济带旅游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但不同区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东部促进效果显著,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相似文献   

12.
田卡吨  邹泽铎  彭宝玉  卢荣旺 《热带地理》2022,42(10):1651-1664
在探讨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关联格局,并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金融业发展水平始终高于旅游业;两者发展水平年均值呈“东部 > 中部 > 东北 > 西部”空间分布格局,年均增长率则呈“东慢西快”的空间特征。2)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初步实现中度协调;在空间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递减格局。3)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空间集聚强度呈波动增长的态势;“H-H”集聚类型分布在东中部,“L-L”集聚类型分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省域的空间集聚状态变化具有稳定性,表明各省域两大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征。4)从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对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规模、交通发展水平和数字化程度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开放程度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该文定量分析 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 ,阐述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 ,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事实 ,提出要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 ,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 ,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 ,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运用Malmquist 指数模型测度了1990-2009 年中国省域的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20 年间, 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全国层面及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层面呈现波动状态, 且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下降了1.35%。按照东、中、西和东北进行划分, 只有东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 平均上升了2.37%, 上升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率显著改善;其余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 中部地区下降最多, 平均下降了4.45%;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了2.78%和1.84%;原因在于中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增长率在大部分年份出现了下降。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上看, 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信息化、基础设施、经济开放度及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正;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土地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基础设施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文章讨论了主要结果赋予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测度2001—2016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城镇化协调水平后,运用泰尔指数、重心轨迹、热点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总体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省内差异不断缩小但省域间的差异在不断扩大;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西北—东南方向的城镇化协调发展动态演化格局变化不大,历年重心较为稳定,但空间关联范围和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② 从空间的集聚特征来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有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热点区渐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苏南、浙北等地区集聚,冷点区稳定分布在皖北、皖南和浙南。③ 影响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特征的各因素均显著为正,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主导着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人口集聚效应对邻近城市城镇化协调水平提升更加明显,充分发挥城镇化高协调区对低协调区的带动作用,实现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艳军  刘静  何翠  冯媛 《地理研究》2013,32(3):507-517
揭示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1995-2009年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995年以来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资源环境水平小幅波动下降。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中国区域开发强度不断增长对资源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区域开发效率提升、资源环境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优化、单位能耗GDP产出提高以及环保投入增加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区域开发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粮食重心与经济重心明显呈东南-西北路径背向偏离,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持续下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耦合度逐步提升;传统农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粮食主产县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Tapio脱钩模型测算2008-2017年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结合ESDA和LMDI方法,对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在0.4380~0.8758之间波动,碳排放脱钩指数分布不均衡,脱钩水平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旅游业碳排放脱钩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但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较低;随着时间推移,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其中,H-H类型的省域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L-L类型省域数量较少,呈零星分布;技术效应、游客规模效应分别是促进和抑制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的主导因素,能源结构效应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经济效应的影响较小。最后针对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脱钩现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期为制定科学的减排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该文定量分析90年代以来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阐述区域经验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重视效率仍是当前湖南省发展经济的主要出发点,但考虑到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使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事实,提出要跟踪小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志华  徐军委 《地理科学》2023,43(1):92-100
基于1999—2017年省级碳收支核算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影响碳排放公平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省域碳排放公平性的区域差异性显著,整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2)中国省域碳排放公平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全国层面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公平性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则对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层面看,产业结构、城镇化进程、技术创新与对外开放水平对东部地区各省(市)碳排放公平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各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对周边地区碳排放公平性有较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与环境规制是制约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碳排放公平性提升及溢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