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月降水趋势预报的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①相关机率较高的预报因子,在使用中效果不理想;②若干预报因子和同一预报对象,单相关关系较好,但在作预报时,却常出现矛盾的结果;③把若干单相关统计关系较好的预报因子,用逻辑代数、交义因子,概率表决等方法作预报时,只要置换某个因子,就会得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双连四胚雹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大多数雹块只有一个胚胎,很少有多个胚胎同时包含在一个雹块中。徐家骝等人(1965)和L.N.Rogers(1971)曾分别收集到双胚雹块,并作过切片分析。他们都把 双胚雹块认为是由两个大小相当的冰球粘连 而形成的,但他们没有对此作肯定的解释。我  相似文献   

3.
罗德海 《气象学报》1991,49(3):269-277
本文研究了基本气流具有线性弱切变的非线性Rossby波,得到了一个非线性发展方程为Kubota方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为Benjamin-Ono方程,并指出当代数Rossby孤立波的振幅越大时,代数Rossby孤立波的传播速度越小,基流切变越强,代数Rossby孤立波越慢,同时我们还指出在代数Rossby孤立波的振幅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代数Rossby孤立波才随纬度的增高(β减小)而减慢。并且代数Rossby孤立波的结构与大气中的偶极子阻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气象科技》1975,(3):11-14
真值图是表达逻辑代数运算的一种直观图形,常用于电子开关线路设计中。在作气象定性预报的0—1型多因子综合预报中,引用了真值图,效果较好。一、综合预报真值图的制作方法0—1型多因子综合预报,通常用“1”和“0”分别表示预报对象或预报因子的“出现”和“不出现”。当用两个预报因子作综合预报时,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可以有2×2=2~2种;n 个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将有2~n 种。进行综合预报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地区别 n 个因子的各种组合状态,以及表达各不同组合状态与预报对象状态的对应关系。真值图是一种能够区分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的有规律的图形,所以能用于作综合预报。真值图的画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物霜冻与低温强度及冰核菌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辐射型霜箱进行控制试验,研究玉米霜冻害程度与低温强度和冰核菌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逻辑斯蒂克(logistic)方程只有在没有冰核菌或冰核菌密度很小的条件下才能描述霜冻与温度的关系,而理查兹(Richards)方程能够在各种冰核菌密度下很好地描述三者的关系。进而讨论了这种关系在确定霜冻指标,制作霜冻预报,选用防霜方法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坤生 《气象》1982,8(7):13-14
只有一、两年观测资料的地方,其超短序列月平均气温资料的订正延长,一般采用回归或条件偏差(也称条件差值)这两种方法进行。但是,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一种方法订正延长,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多,还有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必要。 在富阳县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中,我们对上述两种订正延长方法作了分析比较,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贡九丁  丛黎强 《气象》1983,9(8):8-10
当台风到达某一约定位置时,我们在自变量上作映射(φ∶[0,1]→e~(?)),就可用平面上的多边形来表示大气的物理状态。从而得到了一种简明的相似预报方法。在该方法中不涉及诸自变量之间的任何代数运算,  相似文献   

8.
秋季连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发生在十月中、下旬的连阴雨天气,往往造成地瓜干的大量腐烂,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利用逻辑代数制作了秋季连阴雨的预报。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我们连续使用了四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的事件概率回归估计予报方法中,所有可能预报因子都是线性的。可是,实际经验表明,仅仅考虑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往往还不能确切反映客观规律。因此,寻求非线性因子对于提高预报效果是有意义的。利用布尔结构可以给出对非线性的逻辑代数组合因子进行筛选的方法,我们称为逻辑组合因子的格筛选法。受这一思路启发,我们开展了非线性事件概率回归估计的试验,效果比通常的事件概率回归好。  相似文献   

10.
即时预极(Nowcasting)是指对当时的天气状况的监测并对0—2小时内的天气作外推预报,甚短期预报(very-short-range forecasting)是指0—12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被认为是未来20—30年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之一。这两种预报出现和迅速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现在和将来要求预报的内容(时、空强度)愈来愈具体,而造成强烈灾害性天气,很多是尺度很小、生命期很短的中小尺度系统。这种天气系统的可预报性一般只有几小时或十几小时,不能用一般的短期预报方法解决,而只能依据雷达、卫星和地面中尺度网等资料,根据实况和有关的中尺度系统的概念模式来外推或预报出天气未来演变位置。在外推中还要考虑其它因子影响(如地形、边界层等状况)来估计天气系统的生消和加强过程,因此还要现代化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本文摘自 WMO 第621号技术报告(1983)。  相似文献   

11.
在第19届雷达气象会议上,Serafin和Lhermitte(1980)对八十年代的雷达气象学的发展作了展望。之后,Serafin,Lhermitte和Atlas(1981)对包括卫星平台对测量全球降水的应用在内的更广范围继续作了预测。现在10年已几乎过去了一半,有意义的是上述两篇文章中作的推测已被证实是合理的预言  相似文献   

12.
尹玉田 《气象》1987,13(2):47-50
思维推理是人脑的特有能力,但人脑推理往往因人而异,如面对同一天气实况和气象历史资料,两个预报员可能发布出不同的天气预报。这是由于人脑的推理主要不是依据经典二值确定性逻辑,而是依据那些灵活得多的新的逻辑系统。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些新的逻辑系统将两个预报员作预报的思考过程中的共同可用信息抽象出来,并使推理决策客观化和定量化,这将是有实际意义的探讨。据此,本文应用模糊推理逻辑,探讨了风速逐时预报方法,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日本气象厅业务上用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六层细网格有限区(亚洲)原始方程摸式(6L—FLM)。1973年10月1日投入业务,每天用00及12时(GMT—以下同)的资料作24小时预报。一是四层北半球原始方程模式,1975年1月27日投入业务,每天用00时的资料作24小时预报,用12时的资料作48小时预报。1976年12月1日起每周作两次72及96小时预报(每星期日、星期三)  相似文献   

14.
SPL—400型X—Y绘图仪作为计算机外部设备,为绘制天气图提供了方便。它的工作性质与打印机等类似,可脱机自检,亦可通过标准通信接口(并行或串行)从主机接收数据,按指令绘图。下面就使用中遇到的两个比较典型的故障的处理做一综述。使用工具;S—368型万用表;LP—1型逻辑测试笔;SJ—1型逻辑信号产生器(笔式),20W内热式电铬铁;《TTL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手册》。  相似文献   

15.
麦棉两作(又称一麦一棉)是我区近二年实行的新的农业种植制度,对于解决粮食争地,增加收入,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为加速我区麦棉基地建设,给生产上提供气候依据,在1982、1983年有关麦棉两作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气象资料,进行麦棉两作的气侯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亥姆霍兹方程是非静力平衡大气模式动力内核的主要计算瓶颈之一,其离散矩阵性态差,采用常见预条件Krylov迭代往往收敛很慢。随着全球非静力平衡大气模式时空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亥姆霍兹方程求解面临求解精度和计算时间的双重困难。在高分辨率情况下,迭代计算步数和计算量剧增,而且很多传统的预条件迭代求解方法不收敛,迫切需要研究收敛性和并行可扩展性兼备的预条件迭代方法。为此,在安腾机群上建立了基于并行可扩展科学计算工具集(PETSc)的GRAPES全球非静力平衡模式亥姆霍兹问题并行解法器对比研究平台,结合高性能预条件库(hypre),完成了对GRAPES在用解法器、代数多重网格、并行不完全LU分解(EUCLID)及加性Schwarz区域分解等一系列克雷洛夫预条件迭代的分析对比。结果显示PETSc结合高性能预条件库的并行方案是解决GRAPES模式三维亥姆霍兹方程高效并行计算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以代数多重网格预条件迭代的性能最突出;并行加速比分析显示,代数多重网格预条件迭代的并行可扩展性明显优于GRAPES现有解法器,更适用于更高精度和较大规模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真实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湿润地区的陆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 ,发展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南京气象学院 ( NIM)陆面过程 ( LSP)模式。该模式是由等温植被参数化方案和本文建立的土壤模式所组成。土壤模式又分为五层模式和两层模式两种。利用 1 979年 5~ 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作验证 ,同时将五层模式与 Deardorff( 1 978)陆面模式、两层模式作了对比 ,结果表明五层土壤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 ,它比 Deardorff模式优越 ,也比两层土壤模式模拟效果稍好一些。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气象》2018,(8)
正《大气科学中的统计方法》Daniel S.Wilks著朱玉祥等译著该书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内容并对概率论进行回顾,对经验分布与探索性资料分析、参数概率分布、频率统计推断、贝叶斯推断、统计预报、预报检验与时间序列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对矩阵代数与随机矩阵、多元正态(MVN)分布、主分量(EOF)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AA)、判别与分类以及聚类分析等内容进行细致阐述。该书第三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对章节进行了更新,基本上反映了大气科学中统计方法引用的最新进展,可以作为教材,也适用于需要内容全面但并不繁杂的参考书的研究者和业务人员。  相似文献   

19.
施能 《气象科技》1976,(6):29-30
当将苏联吉尔斯(Гирс)划分的1891—1972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型(W、E、C)年频数的资料与我国各区,站的年降水量作了相关分析以后发现,W、E、C 型的年频数与我国各区、站的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某些不相关。用 W、E、C 型年频数预报我国年降水量通常仅相当于用气候概率作预报。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能用 W、E、C 型年频数对我国某些地区的年降水量作出不同于气候概率的定性估计。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在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和科学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全球两大气溶胶观测网络,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和气溶胶自动观测网(AERONET)的组织、规模、设备、数据和气溶胶网络的规范作了介绍,并对近年来国际上的重大气溶胶科学计划的目标、实验方法、步骤作了介绍,说明观测网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气溶胶观测网络的地位做了分析,并指出其在正在开展的中国气溶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