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块边界与大地震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板块边界尤其大陆内部次级板块的边界及其地震活动特征,讨论了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的特点,认为山西地震带是次级板块的边界,其地震活动的趋势与其所构成该次级板块地震活动的形势一致,受板块边界及其大范围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孙文斌  和跃时 《地震地质》2004,26(1):122-132
分析中国东北地区深震 (mb≥ 6 .0 )及浅震 (MS≥ 5 .0 )的成组性活动特征 ,研究了深震“强震组”与浅震“强震组”的时、空相关性。着重探讨了西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地震分布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俯冲带形态的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地震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小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强烈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强 ,俯冲带处于较强的挤压应力状态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倾角大的地区 ,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弱 ,板块俯冲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也较弱 ,深部俯冲带引张应力增强。分析认为 ,未来 10年中国东北地区将进入浅震“强震组”活动时段 ,期间可能发生MS≥ 5 .0地震 6次左右 ,应加强东北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地震“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认为,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带的强震活动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不完全是后者对前者的触发作用。进而根据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环境、大尺度地壳运动变形动态与强震活动状况,研究和探讨了这种“互动关系”可能的构造动力机理和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可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强弱程度的“地震活动度”方法,研究了新疆南天山东西二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发现地震活动自西向东迁移,强度逐渐衰减,东段的地震活动比西段滞后1年左右。进一步分析认为,由于 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使帕米尔地区成为应力高度集中区,这是南天山地震活动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幕的划分入手,分析各期地震活动的图象特征,寻求本区地震发生的时空规律,探讨本区的地震活动与印度板块运动的内在联系,从而对今后本区地震活动的大形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7级以上强震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形态、应力方向及其地貌特征,本文对1895-2016年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划分了3个轮回,每个轮回分为两个活动阶段,结果表明3个轮回的地震空间分布有较好的重复性,印度板块向北的推进过程,控制了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及其分布形态。类比历史地震活动特征,提出未来我国大陆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为祁连山褶皱系附近,存在发生2-3次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受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推挤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也存在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台湾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在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相互碰撞作用下,地震活动强烈。为加强对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的监测工作,深入了解台湾地区的地震活动特性,减轻地震灾害,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整合与建设,台湾地区已拥有“实时地震观测网”、“实时强地动观测网”、“自由场强震观测网”、“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网”和“宽频地震网”,以及“强震预警系统”和“强震速报系统”等多套地震观测处理系统。为促进海峡两岸地震学界的深入认识和了解,增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本文对台湾地区地震观测系统发展和现状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背景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立新 《地震》2011,31(1):41-51
本文根据日本海沟、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的关系、 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结果以及日本海沟强震与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的关联性, 概述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背景, 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深源地震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具有成因上的联系, 中国东北深震是西太平洋板块高速度、 小倾角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结果。 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的时空分布以及依据浅源地震的分期统计资料表明,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经历了5个活动周期, 每个活动周期浅源地震的时空分布具有个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浅源地震每个活动周期结束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发现每个活动周期结束地震前均经历了平均约4.19年的长时间平静, 结束地震以成对地震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东亚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区域应力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纪人  赵志新 《地震学报》1991,13(3):287-294
来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构造力可以传递到大陆地壳,从而形成了大陆内部的地震应力场.在某一地区,包括小地震在内的地震活动性的分布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应力场的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根据大量的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以及最近500年的地震活动资料,详细地研究了东亚地区内几个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的特征.其结果表明,来自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所形成的构造力,控制了从华北地区到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应力场.本文根据小震的地震活动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日本一部分地区由地震活动性的变化所反映的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中国西部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地区,最近大约100年地震活动性的同步变化表明,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力,传递到了中国西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以及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现在依然处在地震活动高潮期.   相似文献   

10.
东亚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区域应力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来自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构造力可以传递到大陆地壳,从而形成了大陆内部的地震应力场.在某一地区,包括小地震在内的地震活动性的分布可以反映该地区的应力场的变化.根据这一观点,本文根据大量的震源机制解的结果以及最近500年的地震活动资料,详细地研究了东亚地区内几个地区的区域应力场的特征.其结果表明,来自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所形成的构造力,控制了从华北地区到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应力场.本文根据小震的地震活动变化的特征,讨论了日本一部分地区由地震活动性的变化所反映的区域应力场的变化.中国西部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地区,最近大约100年地震活动性的同步变化表明,来自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所产生的构造力,传递到了中国西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边界,以及中国西部的地震活动,现在依然处在地震活动高潮期.  相似文献   

11.
东北深源和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东北大陆地区深源及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造成深浅源地震同步活动的地球动力是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的作用。西北太平洋岩石圈板块消亡于珲春地区上地幔内590km深处,导致了深源地震活动,同时又直接影响着内陆郯庐断裂带、松辽盆地边缘断裂带及其附近的浅源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浅牛6井4次突跳异常特征及与日本海5次地震的关系,认为这4次突跳异常分别属于日本海5次地震前的“场兆”异常。这4次异常为板块边缘的构造活动引起井孔所处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含水层下部的含油气层中气体上涌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由浅入深”、“由静到动”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陆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实际资料,把地震活动与深部物性活动联系起来,提出了M≥6级地震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受岩石圈厚度控制;断层只在一定岩石圈厚度范围内对强震震中的位置起控制作用。由于软流层的物质活动与相邻板块活动的历史有关以及对流单体活动区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地震活动也将发生变化。地震是地质作用的结果,强地震的活动也是地球内部物质活动的表现。研究地震活动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1973~2006年地震目录,哈佛大学提供的1978-2005年地震机制解资料,研究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态,分析了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对地震活动及其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地震震源三维图象显示: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在帕米尔"结"附近碰撞强烈,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源剖面显示"V"字型分布形态;在帕米尔"结"东侧,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动力减弱,地震活动也明显减弱,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剖面形态逐渐消失,欧亚板块向东南俯冲的剖面形态越加清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具有由浅向深、由南向北反复迁移的特征,可能反映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断离、再俯冲→再断离的过程。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处于以近南北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逆断层数量约占70%,正断层数量约占11%,走滑断层数量约占19%。P轴优势方位显示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主压应力近南北向,倾角近水平,呈现由南向北倾斜;T轴倾角较大,近垂直,整体接近俯冲带的倾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向北的主动推挤,是形成这一区域应力场的主动力,向南倾的欧亚板块处于一种被动的被挤压状态。  相似文献   

15.
地壳物质组成、特定地壳结构或地震构造是地震孕育的母体,区域动力作用环境(力源)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必要条件。在活动板块边缘(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地震活动较强,地震密集,在板块内部或不活动板块边  相似文献   

16.
全球地震、火山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和火山都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因而地震活动区往往也是火山活动区。根据全球大震、火山活动目录,分析研究了全球地震、火山分布的特征。描述了各区的地震、火山活动分布,总结了地震、火山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可以分为碰撞带、大陆区和大洋区。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大陆火山活动比大洋火山更受应力场的影响。大洋区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岩浆活动主要是平静的岩浆溢出与洋中脊的扩张,往往没有形成火山喷发。有记录的火山喷发主要来自深部地幔的热柱。俯冲-碰撞活动区地震活动与火山喷发最强烈,大角度俯冲的弧后火山活动最强,当板块运动方向与板块边缘走向成小角度相交时,缺少正面俯冲的动力,火山活动相对平静。>500km深震的地段,火山活动较弱。火山与地震强烈活动的大多在大地水准面(Geoid)异常高的区域。地震与火山平均纬度随时间表现出同步的变化外,火山和大震活动也显示了大致同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浪平  邵志刚  晏锐 《地震》2011,31(3):9-18
藏东南及周边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动力碰撞的影响区, 该区历史地震活动强烈, 曾发生过1950年墨脱—察隅8.6级和1951年当雄8.0级地震。 本文首先介绍藏东南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 其次通过考察该地区强震活动情况和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的加卸载响应比(LURR)时序特征, 分析了研究区的强震活动状态。 从历史地震活动看, 安达曼弧地区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强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动力关联, 当前研究区域的周边动力环境表现为安达曼弧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和东构造结地区的持续平静。 从地震活动图像看, 198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在藏东南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空区, 表现类似于1950年墨脱—察隅地震前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活动地块边界带相关段落LURR时序特征看, 喜马拉雅带东段现处于高应力状态, 其次为澜沧江带与三江带。  相似文献   

18.
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板块俯冲及其应力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提供的1973;2006年地震目录、哈佛大学提供的1978;2005年地震机制解资料,精细地研究了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态,分析了地震震源机制特征。研究结果认为:欧亚板块以约50;的倾角向南俯冲,地震最大深度为364km;印度板块以层间插入的方式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帕米尔;结附近碰撞强烈,地震活动明显增强,震源剖面显示字型分布形态;在帕米尔;结;两侧,随着印度板块俯冲动力减弱,地震活动也明显减弱,地震震源剖面显示,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剖面形态逐渐消失,欧亚板块向SE俯冲的剖面形态越加清晰,从地震震源剖面分布形态分析,印度板块没有穿过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向北的反复、多期的叠瓦式地震分布形态,可能反映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断离、再俯冲;再断离的过程。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处于以近SN向的挤压构造应力状态,逆断层数量约占70%,正断层数量约占11%,走滑断层数量约占19%。P轴优势方位显示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主压应力近SN向,倾角近水平,呈现由南向北倾斜;T轴倾角近垂直,整体接近俯冲带的倾向。帕米尔;兴都库什地区应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振 《中国地震》1991,7(4):22-32
我们通过分析日本东北部海沟强震、日本海中源和深源地震、中国东北部浅源地震以及阿穆尔板块周边地震的活动特征后发现,发生在上述广大地域上的不同类型的地震在时间上有很好的相关关系。仔细分析上述特征,同时考查亚洲部分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后我们认为,太平洋板块通过日本东北部岛弧对阿穆尔板块的强烈推挤可能是这些地震的主要力源。在这一力源的作用下,阿穆尔板块发生屈曲。如果该假设成立的话,则我国东北部六级以上地震的线性排列,很有可能是这种屈曲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根据黑龙江亚板块所处的地震动力学环境和构造物理条件,结合区域地震活动图像,分析研究总结出的地震活动特征,着手建立了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历史和新近地震活动的检验,证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圆满的解释区域内绝大多数显著地震活动现象,对未来地震趋势研究工作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