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熵与城市发展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锋 《热带地理》2001,21(4):374-377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如何评判城市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从熵定律角度来研究城市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观。城市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只要能够从外部环境得到足够的负熵流以抵消内部的熵增,城市将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并朝着进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城市应进入低熵社会,主要途径是:建立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数字城市,实现城市社会信息化;控制城市人口,合理发展城市规模。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经营--经营城市的核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经营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末产生的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在对经营城市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在经营城市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提出应充分发挥城市土地经营在经营城市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城市土地经营带动城市其他要素的经营,建立以城市土地经营为主体的经营城市的两个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并就具体实施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阐释国际性城市的基本内涵出发,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大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系统论述了我国中心城市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迅速成长为国际性城市的有效途径及宏观性调控机制,以期对我国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与区域关联度测算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区域联系又是城市体系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与复杂。而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鉴于绵阳市的区位优势和科技力量,选取绵阳市及其所辖县市和四川省内与绵阳相邻的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绵阳市与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以其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向以及城市发展的方向。以此来预测绵阳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规模扩大是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3)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系统的协调度呈现倒U型的稳定发展趋势,但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城市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跨界发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城市空间类型,它们主要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切块设市方式形成的城市发展演变而来,其中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为突出。跨界城市的发展向传统的以城市为主体,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分析了跨界城市发展的若干特征与问题,并对其规划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工业化、城市化推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①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及新技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作用及其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②城市经济出现的新特征。③城市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重庆市的市情特征,探讨重庆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走“城市—区域”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提出重庆城市发展与区域整合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调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乌鲁木齐作为中国西部发展较快的特大城市,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明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有利于充分认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生态学实质,在对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的特征,根据综合整体、地域分异、景观异质、功能结构、城市发展、环境容载等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原则,划分了乌鲁木齐城市区域景观生态功能区,包括城市建设及中心区,城市生态平衡与开发区和城市生态保护及后备区,据此,对乌鲁木齐城市生态调控提出了初步建议,包括环境控制工程,生物控制工程、景观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调控。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可持续发展度及其相态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在对城市系统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度以及城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整合状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相态进行分析。为识别和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度发展之后,必然会产生诸多的城市问题。由于城市发展的历史,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法,城市经营模式的选择也就成为城市经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玉溪市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通过对玉溪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和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等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玉溪应选择城市经营的环境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并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双核结构中的中点城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淮海经济区中的徐州—连云港双核结构及其中点城市——新沂的实例分析,发现中点城市是双核结构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同时也论证了当双核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点城市有可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点核心城市。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点城市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位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将生态位理论用于城市研究,引入城市人口生态位和城市生态场势,并用二者的均衡协调程度分析了我国18个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具体分为协调型,低人口生态位,高城市生态场势型和高人口生态位,低城市生态场势型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基础。繁荣城市、发展城市,就是要加强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功能。城市设立城市开发区.实行对开放。其本质目的也就是加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开发区,是城市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内容、开发方向、开发布局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加强和完善城市功能这一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发展对洪水灾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大发展,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城市化大发展的10年,城市数量、规模都发生巨变。而城市化的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洪水灾害的发生和破坏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使城市周围的生态、河湖环境恶化,同时城市化的本身发展改变了城市地表结构和产生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对洪水灾害的破坏程度加大。合理有效的加强城市供给水设施和城市防洪设施是城市化发展中有待加强的。城市生态建设和垃圾的合理堆放和处置是减少洪水灾害破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郑州市城市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城市环境问题及城市建设发展概况的分析,认为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并探讨了保证城市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切实做好总体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注重绿化效果,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新重庆市的情特征,探讨重庆城市发展战略必须走“城市-区域”区同发展的新路子,提出重庆城市发展与整合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韧性综合评估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韧性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估,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典型样带区进行影响因素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子系统间逐步趋于均衡,但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社会子系统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子系统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子系统位序转换加剧;城市韧性水平集聚趋势减弱,各子系统空间发展格局多样化;城市韧性发展空间异质性显著,中低、低韧性水平城市居于主导地位,东部地区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韧性“集群化”空间分异特征显现,城市群地区的韧性高于其他地区;东部沿海样带受城市活力影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变化相对缓慢,长江沿岸样带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而胡焕庸线沿线样带无明显差异、但其整体受城市扩张因素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始终密不可分,厘清科技创新城市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和趋势,对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分重要。为了考量全球创新城市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引入耦合理论构建研究逻辑和路径,以创新优势明显的36个美国大都市区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信息业、专业与商业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4个优势产业。基于2007和2012年的产业截面数据,确定各产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样本城市4个产业系统的耦合发展态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城市的产业发展类型可分为单业、混业、同步三大类,其中,单业的样本数有所减少,产业协同发展趋向明显。具体到产业,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专业与商业服务业、信息业以及金融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半数以上的城市属于制造导向的单业发展类型和制造导向的混业发展类型。具体到城市,高阶同步发展类型的城市始终只有纽约1个,产业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均有较好表现,绝大多数城市产业系统中既有优势也有短板,但并不影响其创新的整体实力。总体而言,创新排名靠前的城市,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更高,产业发展协同性相对较好;样本城市的产业发展类型大致呈现出从单业向混业和同步演化的趋势,制造业仍然是创新城市发展的基石。因此,中国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中,要立足于城市本身的产业优势,也要重视制造业的关键作用,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和促进多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