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方对虾消化系统解剖和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东方对虾消化道及肝胰脏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并将其结构与功能同其它主要十足动物作比较。前肠和后肠内壁有几丁质层覆盖,中肠则没有,食道壁向四个角落内褶.在其表皮层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充满皮肤腺.环肌层连续.纵肌成束分散排列;胃的组织学结构除没有皮肤腺分布外.大体与食道相似。中肠从胸部延伸到第六腹节前区.约占消化道总长的60%.其上皮是一层柱状细胞.环肌层薄.纵肌成束分散排列:中肠前、后盲囊分别从中肠的前端和后端发出,后肠是一短管.内壁突出四个大的垫状隆脊,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和食道一样后肠壁分布大量皮肤腺:后肠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环肌层连续,纵肌在后肠前段成束分散排列于环肌之下,在后段则在环肌层之上。肝胰脏由许多分支肝小管构成.肝小管内壁为单层柱状上皮.中央为管腔;肝管细胞分为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原始细胞四种。原始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分布于肝小管末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日本海马H·japonicus kauP和三斑海马H.trimacutatue Leach消化道的形态学。三种鱼类消化道的解剖学特点基本相同。消化道均可区分出头肠、前肠、中肠和后肠。中肠最长。口孔小,口腔呈管状,口鳃腔内无齿,无鳃耙,无舌,鳃孔小。不具胃,也无幽门垂,中肠前部稍为扩大形成假胃。 组织学方面共同特点为:粘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和球形分泌细胞组成。上皮内无多细胞消化腺,未发现味蕾。大海马与日本海马在食道纵褶的形状,球形分泌细胞的分布区,假胃肌层的排列及上皮细胞的形状等方面有种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探究岛礁性鱼类黑魢的消化生理特点, 文章以黑鱾(Girella leonina)为研究对象,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研究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 探讨其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1) 食道向腔内形成纵向6个粗大皱褶, 该皱褶具明显横纹肌, 扩张性较强, 黏膜上皮间分布着黏液细胞, 呈锥形; 2) 黑鱾为“V”形胃, 可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3个部分, 胃腺横切面为圆形, 管腔由数个腺细胞围成, 胃肌层平滑肌层极厚, 为内环肌层外纵肌层结构, 其中胃体部固有层处胃腺最为发达, 胃黏膜形成许多皱襞, 幽门胃具多级分枝皱褶; 3) 幽门处分布有150多条分枝状盲囊, 盲囊腔内充满黏膜褶, 黏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不具有杯状细胞; 4) 肝脏分为左右两叶, 组织结构呈现出一般硬骨鱼类的共性, 肝细胞体积较大, 呈多边形, 大小约为30μm; 5) 肠道具有4个肠曲, 比肠长值约为1.52±0.06, 介于植食性和肉食性鱼类之间, 整个肠道均有大量杯状细胞分布, 肠道内具发达的小肠绒毛凸起, 绒毛基部上皮向固有层内陷形成肠腺, 腺体开口于相邻绒毛基部之间, 前中肠作为主要消化吸收场所, 其绒毛数量和高度要大于后肠。文章研究了黑鱾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与其消化、吸收的关系, 认为黑鱾消化系统具备典型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东方对虾消化道及肝胰脏进行大体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并将其结构与功能同其它主要十足动物作比较。 前肠和后肠内壁有几丁质层覆盖,中肠则没有。食道壁向四个角落内褶,在其表皮层之下的结缔组织中充满皮肤腺,环肌层连续,纵肌成束分散排列:胃的组织学结构除没有皮肤腺分布外,大体与食道相似。中肠从胸部延伸到第六腹节前区,约占消化道总长的60%,其上皮是一层柱状细胞,环肌层薄,纵肌成束分散排列;中肠前,后盲囊分别从中肠的前端和后端发出。后肠是一短管,内壁突出四个大的垫状隆脊,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和食道一样后肠壁分布大量皮肤腺:后肠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环肌层连续,纵肌在后肠前段成束分散排列于环肌之下,在后段则在环肌层之上。肝胰脏由许多分支肝小管构成,肝小管内壁为单层柱状上皮,中央为管腔:肝管细胞分为分泌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原始细胞四种。原始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细胞,分布于肝小管末端。  相似文献   

5.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哲罗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水温为7—12℃时,初始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两端封闭,位于卵黄囊背,随着仔鱼发育消化系统结构逐渐完善。破膜后16d消化系统完全贯通,破膜34d食道发育与成鱼基本相同,明显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出现3—4个粘膜褶皱;破膜2d在消化管道前端,胃开始分化,管壁较厚,可见明显的两层,胃原基细胞形成胃腔,破膜24d胃组织结构发育得较完整,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出现胃腺;破膜后46d肠的组织结构与成鱼相同,粘膜层大量分布Ⅰ型、Ⅱ型和Ⅲ型粘液细胞;初孵仔鱼在肠背侧出现,与肝脏相互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器官为胰腺组织。哲罗鱼破膜后26d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前肠、直肠以及肝脏和胰脏,破膜后36d出现幽门盲囊原基。本实验得出哲罗鱼仔鱼最佳初次投喂时间应在破膜后24—26d,即上浮后3—5d,由于破膜后46d幽门盲囊组织结构发育基本完善,可适当增加投喂量。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幼体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的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前后肠起源于外胚层,腔内有角质衬里,中肠起源于内胚层,腔内无角质层。消化管壁均由上皮层、结缔组织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前肠包括口腔、食道和胃,食道壁内褶形成食道嵴,食道嵴的折叠程度以及食道放射肌的排列密度随幼体发育而增加。胃的结构复杂,其内的角质层特化成前部的胃磨和后部的腺滤器。胃磨、腺滤器、贲门胃和幽门胃之间的比例以及贲门-幽门瓣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变化明显。中肠的前端背面有一对前盲囊管,沿胃的背面向前延伸,在发育上有长度的变化。中肠后端背面发出一支后盲囊管,在Z2形成,随后逐渐延长并发生弯曲。后肠始于腹部第二节,在蚤状幼体时最长可达中肠的两倍多,大眼幼体后随着腹部的退化而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通过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观察技术对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消化道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和肠。口咽腔较大,颌齿和咽骨齿均发达,具有多种类型齿;食道粗而短;鳃耙仅有3对半,较长、粗且稀少;"I"型胃,盲囊部不明显;无幽门盲囊;肠管粗短,可分为前肠、后肠和直肠三部分,肠道系数约为3.05。从食道后部开始整个消化道管腔有密集的绒毛,消化道管壁的组织结构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构成。消化道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其间分布有较多杯状细胞,杯状细胞有明显的开口。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肌肉层致密,内层为环肌外层为纵肌,二者间分布有神经丛。浆膜层极薄,覆盖于整个消化道的外层。这些特征使波纹唇鱼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征和习性,便于咬破和磨碎食物坚硬的外壳,使食物在消化道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能够快速通过消化道,在肠道中迅速消化吸收,然后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蕾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稍膨大 ,弯曲呈 J型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 ,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 ,为体长的 1/ 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 ,幽门垂 4个 ,无括约肌 ,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 ,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 ,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 ,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相似文献   

9.
波纹龙虾消化系统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波纹龙虾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由粘膜层、结缔组织层,肌层和外膜层构成;粘膜层由大量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和基膜构成.除中肠以外,其余各部分管壁均有几丁质.食道、中肠和后肠壁结缔组织中分布有腺体.胃和食道等的肌层为横纹肌.消化腺主要是肝胰腺,由无数的肝小管组成,肝小管均由位于基膜上的一层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有分泌细胞、储存细胞、吸收细胞和胚细胞四种类型.在扫描电镜下,消化道各段黏膜上皮表面均形成大小不一、具有形态各异的多级皱褶,以肠道中的纵褶及其上的横褶最为明显.除中肠和肠球外整个消化道均有较发达的纤毛丛.中肠和肠球中的微绒毛主要作用是增加吸收面积.  相似文献   

10.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稚鱼在摄食和饥饿2种营养条件下胃肠道中5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定位和分布密度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in,Som)、胃泌素(gastrin,Gas)、P物质(substance P,S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NPY)的特异性抗血清进行胃肠道免疫活性细胞的检测.结果显示,5种胃肠激素内分泌细胞在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均有开放型和封闭型2种,饥饿对细胞的形态有所影响但不明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种内分泌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的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各部位的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在贲门胃,饥饿组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细胞数量上升,为正常摄食组的2.2倍和12.4倍,而在胃体和幽门胃则下降了1/3~5/6;饥饿组的胃泌素和P物质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在幽门胃下降为1/2,在肠道则有升有降;唯有神经肽Y免疫活性细胞在摄食组和饥饿组2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胃肠激素参与调控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一旦发生饥饿,斜带石斑鱼稚鱼胃肠激素细胞的分泌活性发生相应改变,最终可能会导致细胞功能失调,成为幼体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中国对虾幼体消化系统中几种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了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消化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化学变化。前肠仅呈现PAS阳性反应。中肠和中肠腺除呈现PAS阳性反应外,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酯酶(EST)和磷旨酸A(EC)等均呈阳性。随着幼体发育,除EC阳性反应逐渐减弱外,其它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另外在饥饿状态下,其酶活性均较饱食状态下的要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中肠腺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中线上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盲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由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胚性细胞、吸收细胞、纤维细胞和泡状细胞)所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饥饿及过量投喂对银鲳幼鱼体重、肥满度、比肝重及体成分的影响,对平均体重2.61±0.65 g的幼鱼进行了饥饿与分组投喂实验。分别测定了正常投喂组(C组)、饥饿5 d(S5组)、饥饿9 d(S9组)以及过量投喂组(D组)幼鱼的形体参数、肥满度、比肝重及鱼体基本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 与C组相比,D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增重率为(73.89±9.78)%,是正常组的1倍多,比肝重和肥满度分别增加了55.00%和25.10%;(2) 饥饿胁迫下幼鱼的比肝重和肥满度显著性下降(p<0.05),饥饿5 d和9 d后,比肝重分别下降了8.75%和11.25%,肥满度分别减小了21.18%和32.16%;(3) 饥饿银鲳幼鱼以粗脂肪损失幅度最大,饥饿5 d和9 d时分别为正常组的22.55%和18.10%,与此同时,粗蛋白仅损失了4.06%和4.90%,说明饥饿银鲳幼鱼以脂肪供能为主,蛋白质和糖类供能为辅;(4) 饥饿致死幼鱼的肥满度在不同体长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体重损失率受体长影响,2.20~2.80 cm组的体重损失率为22.89%,体长2.80~3.40 cm以后上升为35.79%~40.28%,肥满度则随体长增加大致呈下降趋势,体长与幼鱼的耐饥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水温(22±2)℃条件下,采用周期性停食胁迫方法研究鱼幼鱼摄食、生长和消化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饥饿组与对照组的特殊生长率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停食时间胁迫下,试验组的摄食率和特殊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停食3天鱼幼鱼的食物转化率比对照组高,表明鱼幼鱼具有部分补偿能力;消化酶在不同的组织中变化情况各不相同,饥饿开始后各器官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下降。随饥饿时间延长,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出现上升现象,但上升程度各不相同。恢复投喂后各组织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上升;随恢复投喂时间延长,各试验组中鱼幼鱼各器官组织中的消化酶变化情况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两种石斑鱼及其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分类上存在混淆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在形态学基础上,运用mtDNA Cytb基因扩增序列分析、RAPD、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两种石斑鱼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分化已达到种间水平,mtDNACytb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4.4%,AFLP扩增片段的遗传相似率为0.7539;(2)两种石斑鱼存在杂交现象,RAPD、AFLP的扩增谱图中均获得亲本与子代的特异性条带,父本对杂交子代的遗传影响略大于母本;(3)AFLP标记在点带和斜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中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用于构建两种石斑鱼的遗传连锁图谱.研究结果将对两种石斑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及人工繁育的可续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菱鲆仔稚鱼期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针对海水鱼类仔稚鱼期高死亡率的现状,本实验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分析测定了酸、碱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以及消化道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以期为提高大菱鲆仔稚鱼期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以及优化饵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菱鲆初孵仔鱼体内就已具有碱性蛋白酶活性,而酸性蛋白酶活性在15日龄左右胃腺出现时才测得。蛋白酶活性的3个极低值分别出现于仔鱼开口期,卵黄囊完全消失期和仔鱼向稚鱼的转变期。早期仔鱼体内表现出较强的淀粉酶活性。5日龄时其活性急剧下降,并一直保持较低的比活力水平。脂肪酶活性在仔稚鱼期一直很弱,进入幼鱼期后比活力迅速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从初孵到50日龄左右始终保持较小幅度的上升,直到60日龄变态完成时才出现大幅度的升高。大菱鲆仔稚鱼发育过程中,消化道中各种酶活性变化显著,仔稚鱼变态完成后,蛋白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这标志着大菱鲆由稚鱼期向幼鱼期的转变及消化机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BothEpinephelus malabaricusandE. coioidesbelong to the genusEpinephelus(Perciformes: Ser-ranidae: Epinephelinae).They are warm water reeffishes that have similar distribution ranges as well as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 salar)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和胃排空规律,进行了养殖实验和胃排空实验.养殖实验设置了1次/天(F1组)、2次/天(F2组)、3次/天(F3组)、4次/天(F4组)和连续投喂(C F组)共5种投喂频率.胃排空实验采用连续测定胃含物的方法,用数学模型对胃含物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F1组日摄食...  相似文献   

19.
卵形鲳鳆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研究了孵化后31d前的卵形鲳够(Trachinotusoyatus)仔、稚、幼鱼的消化系统发育,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在水温为23—28℃的培育条件下,消化系统发育可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0—2d):初孵仔鱼消化管仅为一细长的线状管,位于卵黄囊上方,不具备摄食和消化能力,为内源性营养阶段.第2阶段(3—5d):口和肛门形成,消化道与外界相通,开始摄食.5d仔鱼卵黄囊完全吸收,出现肝脏、胰脏,为混合营养阶段,消化道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第3阶段(6—17d):随着鱼体的生长,消化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逐步发育完善,进入到外源性营养阶段.仔鱼前肠中出现空泡,后肠中发现有嗜伊红颗粒,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脂肪和蛋白质.17—18d仔鱼出现胃腺和幽门盲囊,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第4阶段(18—22d):胃腺、幽门盲囊、肝胰脏等消化器官发育完成,鱼苗进入幼鱼期.结果表明,卵形鲳碜消化系统的发育是与仔、稚鱼的生长、形态发育和功能的完善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