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云模式中气溶胶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校辰  刘奇俊 《气象》2006,32(6):3-12
介绍了大气气溶胶的浓度、气溶胶的谱形等物理性质对云的微物理过程造成的影响以及目前云模式中常用到的一些气溶胶物理过程的体积水、分档等参数化方案,并评述了这些参数化方案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在设计气溶胶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时需要注意和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建议在设计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模式时,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云和辐射 (II):环流模式中的云和云辐射参数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高祥  汪宏七 《大气科学》1994,18(Z1):933-958
这一部分论述了在环流模式中应用的各种云参数化和云辐射参数化方案。云参数化分为云的诊断和预报二大类,云辐射参数化则包活云光学性质的参数化和云整体辐射性质(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和发射率)的参数化。  相似文献   

3.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贵州降水预报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伍红雨  陈德辉  徐国强 《气象》2007,33(4):23-28
利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采用6个不同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即选择Kessler、NCEP3_class simple ice和simple ice(developed by LiuQijun,CAMS)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Kain-Fritseh(new Eta)、Betts-Miller-Janjie积云参数化方案形成6个组合,对2004年贵州汛期的降水过程进行48小时的预报试验,对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况资料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GRAPES模式适合对贵州的降水预报;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影响比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的影响大。simpleice方案与Betts-Miller-Janjie方案组合对贵州降水的预报较好,这些结果对提高GRAPES模式对贵州降水的预报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育强 《气象科技》2002,30(5):273-277
文章通过对2001年8月5~10日长江下游地区连续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分析,认识到弱的热带低压系统对天气影响较大,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采用各种参数化方案进行数值模式计算,对降水量预报对比分析认为:区域数值预报中参数化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决定了降水定量预报的准确性,而参数化设置中以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合理选取最为重要,它是影响区域数值预报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水汽方案和行星边界层方案的选取也会影响数值预报结果。通过所选择的三种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比分析,认为Betts-Miller方案和GRELL方案预报降水量各具特色,预报质量较高,而Kain-Fritsch方案预报能力相对较弱;水汽方案中单冰相比混合冰相方案预报降水量更为有效,行星边界层方案中Blackadar PBL方案比美国中期数值预报模式方案预报降水量误差小。  相似文献   

5.
中国关于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一鸣 《气象学报》1998,56(2):247-255
文中简要评述并比较了4类积云参数化方案,着重总结了各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在中国的应用,最后结合中国特点讨论了积云参数化方案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WRFV3. 6的8种微物理方案和6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湖北及其周边地区夏季12次暴雨过程进行回报,分析各种方案对暴雨预报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方案均能较好地预报出降水过程,但其降水强度和范围存在一定差异。当积云参数化方案为KF方案时,对Lin、WSM6、Thompson、Morrison 2-mom、CAM5. 1、WDM5、WDM6、NSSL 2-mom微物理方案做敏感性试验,发现CAM 5. 1方案优于其他7种微物理方案,M orrison 2-mom次之。当微物理方案为CAM 5. 1时,对KF、BM J、GD、SAS、G3D、Tiedtke积云参数化方案做敏感性试验,发现在不同量级降水预报中,6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各有优劣。综合考虑,GD、SAS、Tiedtke积云参数化方案优于其他3种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方案集成试验,结果表明集合平均(ensemble mean,EM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预报误差,降低单个成员预报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区域气候模式中云量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首先统计并分析了模式区域内夏季平均的云量分布状况,然后在一有限区域模式中,引进了云-辐射计算模式。比较了3种不同的云量参数化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考虑了大气相对湿度、垂直运动速度的本模式的云量参数化方案,并简要介绍了模式引入不同方案后的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式的方案模拟的云量分布及气候要素场都与实况最接近,说明这一机制反映了云在气候系统中的反馈作用。不同的区域模式宜用不同的云量参数化方案。云量  相似文献   

8.
台风暴雨积云参数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谭锐志  林元弼 《大气科学》1994,18(3):331-340
本文使用半预报方法检验了五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并讨论了它们在台风暴雨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akawa-Schubert方案能最好地描述台风暴雨过程Q1和Q2的垂直结构,该方案所要求的云功函数准平衡假设在台风暴雨过程中能够成立;而Kuo-type方案由于假设了加热和增温分别线性正比于Ts-Tavg-和qs-q(avg),不能很好地描绘实际Q1和Q2的垂直结构,但当改进云温的求取法后,参数化结果会得到较大改善。计算还表明多元回归方案显示出比Kuo(1974)方案更好些的结果,这种具有简便计算优点的参数化方案如果能作些相适性改进,可望能应用于台风暴雨过程。另外,我们还分析了台风暴雨过程不同阶段的积云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9.
积云参数化对0613号台风“珊珊”数值模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W RF的ARW动力核心模拟台风"珊珊",以研究各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于台风路径,强度和降水分布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场对积云参数化的选取不敏感,积云参数化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模拟有明显的影响,KF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较强,增强过程明显,后期移速偏快。KF和BM J对降水的模拟较好,GD方案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0.
黄丽萍  陈德辉  马明 《气象学报》2012,70(2):291-301
为了探索雷电天气的数值预报新方法,在高分辨GRAPES_Meso中尺度预报模式中添加了各种水成物电荷密度预报方程组,同时从传统基于云模式的三维雷电模式中剥离出起电过程和放电过程参数化方案,作为中尺度模式的一种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嵌套进中尺度模式,使得整套中尺度模式包含了大气动力、雷电过程及各种物理过程,建立了大气动力-物理过程和雷电过程一体化的数值预报模式GRAPES_LM,建立的GRAPES_LM模式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其中,包括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双参数对流云参数化方案;包含了霰/雹与冰晶/雪晶碰撞回弹的非感应起电、霰/雹与云滴碰撞的感应起电及霰碰撞大云滴造成冰晶繁生的次生冰晶起电3种起电参数化方案以及最新的随机双向放电参数化。并利用美国CCOPE观测试验中的个例观测资料(1981年7月19日),进行了初步应用模拟试验,对模式的雷电数值预报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GRAPES_LM模式对1981年7月19日的雷电过程个例做出了成功的模拟预报,较好地给出了雷暴云的动力、微物理和电过程的时空演变,雷电天气数值预报新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根系吸水过程对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不同的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尚不明确,探讨相关参数化方案的影响,可以为今后建立陆面过程模式根系参数化方案提供参考。本文利用2010年6月1日至9月30日青藏高原玛曲站的观测资料作为大气强迫资料,驱动BCC_AVIM模式(北京气候中心陆面模式)引入不同的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玛曲站2010年6月1日至9月30日时段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要素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的影响。模式中有关根系吸水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主要分为根分布模型和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两类,根分布模型用Jackson方案、Schenk方案替换,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用Li方案、LSM1.0方案、CLM4.5方案替换。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根系吸水过程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影响较小,对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模拟影响较大,尤其对冠层蒸腾量模拟差异显著,相关参数化方案的变动直接影响冠层蒸腾量。两类方案模拟的差异受降水的影响,在多雨期,根分布对比方案与原模式方案模拟的感热、潜热通量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少雨期,土壤水分对根系有效性函数对比方案与原模式方案模拟的感热、潜热通量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数值模式中的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气边界层对下垫面和自由大气之间的热量、动量和物质交换以及全球辐射的收支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值模式中对边界层的模拟需要通过参数化方案表现出来。综述了数值模式中常用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从闭合框架以及边界层内的重要物理过程这两个方面对各类方案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能见度参数化方案概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能见度的模拟为切入点,对能见度模拟计算中使用的不同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将目前出现的一些主要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分类,并对一些参数化方案的模拟效果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4.
修正的ECMWF质量通量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预报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一个有限区域业务预报模式,以1995年7—8月西北地区几次大范围的降水天气过程为试验个例,对经过修改的ECMWF质量通量积云参数化方案和模式中的原Kuo型积云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共13例48h的批量对比预报试验。结果显示:质量通量方案能给出比Kuo型方案更合理的积云降水落区;质量通量方案对模式预报≥10.0mm的降水有一定的改进,并提高了各种降水等级的预报效率评分值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由Kessler和Sundqvist分别提出的关于云和降水形成的两种参数化方案,通过模拟不同的大气状况,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此,采用了一个简单的一维数值模式。对两种方案中参数变化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情况下并选择适当的参数值,两种方案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将计算结果同已有的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比较简单的Sundqvist方案适宜用在数值预报模式中。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逆湿现象,针对陆面过程模式的缺陷,利用文献[1]给出的逆湿现象形成的物理模型,设计了新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该新方案成功地模拟出厂发生在绿洲附近的沙漠上的逆湿现象,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结果相互吻合,这表明所建立的新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是可行的。这些结论将为今后非均匀陆面过程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建立一个旨在提高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区域谱模式降水预报技巧的降水物理过程库。库中包括一个网格尺度的降水预报方案和一个具有显式耦合于边界层和对流性降水过程的对流触发函数的对流参数化方案。针对1995年5月15~17日期间一次全美国花园内的暴雨个例,在格距约25km的网格上进行了综合的敏感性试验。该文讨论了在对流参数化方案中建立的对流触发函数及其对预报降水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对流参数化方案中的云属性与  相似文献   

18.
多积云参数化方案热带气旋路径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5模式采用5种积云参数化方案选项研究了2004~2006年共8个热带气旋路径的集合预报。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对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选取是敏感的,积云参数化方案之间优劣互补,而选择无积云参数化方案选项对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有积极的贡献。采用3种路径集合预报方案研究的结果表明,集合方法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无积云参数化Grell、Betts—Miller和Kain—Fritsch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选项组合的集合预报效果最好,平均路径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流参数化研究存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流参数化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当前对流参数化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大尺度水汽辐合型和质量通量型方案的缺陷,同时对东亚季风区和我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用对流参数化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应该考虑的原则,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尺度模式中各种积云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MM5数值模式,选择Anthes-Kuo、Grell、Kain-Fritsch和Betts-Miller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2003年7月25-26日台风登陆减弱为中尺度低压系统后影响云南产生的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试验,重点分析了4种参数化方案模拟的降水分布、降水强度和中尺度低压的流场特征。结果表明: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这次强降水过程均有一定的模拟能力,能够很好地模拟过程强降水中心的位置,但Grell、Kain-Fritsch和Betts-Miller3种方案模拟的大雨范围比实况大雨范围明显偏小,Betts-Miller方案模拟的降水强度比实况偏大,Anthes-Kuo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它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强降水过程的降水区范围、降水强度和降水中心位置,还能很好地再现低压环流系统的一些中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