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论经典测量平差模型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和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等5种经典平差模型的深入研究,揭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证明条件平差模型、间接平差模型、附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模型和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都是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特例.  相似文献   

2.
孙斌 《北京测绘》2014,(3):25-26,30
对经典平差模型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都可以转换成其他模型。在某种意义上说,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也可作为概括模型。  相似文献   

3.
针对5种经典平差模型公式繁多、易于混淆的问题,本文通过设置参数的系数矩阵、等式转换、参数向量的分组消元等方法分别实现了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与其余平差模型之间的转换。同时,在等式转换过程中打破了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模型之间参数选择的约束,完成了二者的转换,为实现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对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论经典平差模型的几何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直观、深入地理解参数平差与条件平差的本质区别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参数平差、条件平差、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和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模型中引入线性泛函,构建其统一的几何模型,从几何角度统一经典平差模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直观、深入地理解参数平差与条件平差的本质区别并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在参数平差、条件平差、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和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模型中引入线性泛函,构建其统一的几何模型,从几何角度统一经典平差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原理解算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以及运用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解算附有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推证得出结论:对于同一个平差问题而言,这两种平差模型是完全等价的,都可作为各种经典平差模型的概括平差模型。  相似文献   

7.
再论经典测量平差模型间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帮助学生理解经典测量平差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两种概括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附有未知参数的条件平差在某种条件下也是一种概括模型,而条件平差与间接平差是等价的,这样便揭示了各种经典平差模型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龚涛  赵国亮 《四川测绘》2001,24(1):32-34
本文给出了平差概括模型以及其它平差函数模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概括平差模型编制了测量平差软件,该软件能完成,间接平差,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通过算例,证明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对经典平差模型中参数的估计,往往是一种模型进行一次公式推导,为了克服这种推导方法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本文以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这两个经典测量平差的基本模型出发,推导了带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和附有约束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的参数估计公式,总结出经典测量平差的通用函数模型,推导出该模型的参数估计公式。利用某一水准网数据,进行了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结果一致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经典测量平差模型是通用平差模型的特殊情况,而通用平差模型是经典平差模型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10.
经典平差模型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将经典测量平差的概括模型(附有等式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扩展为附不等式约束的平差模型,同时将其定义为测量平差统一模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这种平差模型与概括平差模型间的相互转换.在最小二乘平差原则下,作者结合虚拟观测方程处理不等式约束的思路,给出附不等式约束平差的最小二乘显式解,分析其统计性质,并修正传统测量平差结果的统一表达式.按本文所提方法,附不等式约束的平差问题,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平差方法和平差程序求解,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参数带有区间约束的平差算法,通过把平差问题转化成一个带有区间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利用积极集对二次规划问题进行划分与重组,结合无约束共轭梯度优化算法,给出了带有区间约束的平差算法,并同时给出了参数解的精度评估。由于投影梯度法可以迅速改变积极约束集的构成,新的算法比经典的积极集法效率更高,可以降低模型的不适定性,保持参数先验信息中的统计、几何或物理意义,适合于求解大规模的带有区间约束的平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用EIV平差模型及其加权整体最小二乘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平差基本理论为基础,提出了EIV(errors-in-variables)平差模型的通用形式,涵盖了间接平差、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及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等基本EIV模型形式。基于整体最小二乘估计准则,研究了通用EIV模型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并推导了估计结果的近似精度公式。通用EIV模型及其整体最小二乘算法是对EIV模型估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整体最小二乘算法有利于软件的编程实现,有助于推动EIV模型估计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广义平差的概括模型———附有条件的最小二乘配置模型。该概括模型不仅包括滤波和推估模型 ,扩充了原有的最小二乘配置模型 ,而且经典平差模型都是它的特例。  相似文献   

14.
谢波  汪荃 《北京测绘》2014,(3):7-10
利用正定二次型矩阵极值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等式约束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推导出等式约束线性模型的验后单位权方差(中误差)最小值,验证了该值和无等式约束的方差一致性,并将等式约束线性模型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最小值作为等式约束的验后单位权中误差限差的基准值。  相似文献   

15.
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概括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两种概括形式进行回顾和总结,基于零空间投影算子导出经典平差函数模型的第三种概括形式-等价条件平差模型,教授学生理解该概括形式平差模型的作用及特点。提出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以不同的平差模型概括形式开展课堂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平差模型内在联系的自觉发现。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建模中存在种种近似,所建平差模型(包括回归、拟合、滤波模型等)在理论上必然包含模型误差。基于单位权意义下的均方误差概念,讨论了模型偏差的含义以及模型偏差和模型误差的关系;同时给出了模型偏差的识别和估计方法。通过对模型误差统计问题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平差模型的常用假设检验的意义。作为实际例子,非线性模型线性化是平差中常用的建模方式,对舍去二次项引起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地面激光扫描多站点云整体定向平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一次性解算多站地面扫描点云坐标转换参数,将各站点云坐标转换成工程测量指定坐标,提出基于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数学模型。以扫描站射向标靶中心的光束为单元建立平差方程,并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坐标转换方程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单光束列立附有未知数的条件方程,公共标靶上相交的光束列立附有限制条件的方程。根据观测值选择的不同,可将数学模型分为六种。以“假设指定坐标无误差,扫描坐标为有误差的观测值”的数学模型进行多站点云定向实验,结果表明其外部符合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明显高于独立模型法;扫描坐标经转换后,能满足1:500地形图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同伦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统一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非线性同伦思想,提出了非线性同伦最小二乘平差统一模型,该方法既可适用于满秩网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也可适用于秩亏网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算例表明,对于精度较差的初始值,算法仍能精确地收敛到原方程的参数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