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家堡子金银矿床赋存于辽东裂谷辽河群大石桥组大理岩与盖县组变粒岩互层过渡带中,容矿岩石主要为变粒岩、大理岩和硅质岩。矿床分布严格受推覆构造及其剪切作用形成的北东向剪切构造与层间剥离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以深成火山喷流流体为主,岩浆热液流体叠加混合形成成矿热液。因此,高家堡子金银矿床成矿过程中地层岩性是成矿的基础,韧性剪切构造作用是条件,岩浆热液 (硅化 )是成矿关键。据此可以认为高家堡子矿床具有火山喷流-韧性剪切-岩浆热液叠加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新开岭岩群的分布与岩石组成 新开岭岩群沿NNE向呈带状分布在嫩江-黑河一线,为一套高角闪岩相-低角闪岩相的片岩、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构成了小兴安岭西北部前寒武系古老的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表明,发育于胶南造山带日照地区的变质岩系,为一套以变质变形的侵入体为主,其中含有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包体的变质杂岩。笔者等通过区域对比,将这套变质岩系中的变质地层厘定为胶东芝群及荆山岩群。胶东岩群仅出露苗家岩组,岩性单一,分布零星。荆山岩群发育相对较齐全,有野头岩组及陡崖岩组,主要岩石组合为黑云变粒岩、透辉透间变粒岩、石墨透辉变粒岩、富黑云变粒岩、黑云(二云)片岩、线粒岩、大理岩、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及石榴蓝晶片岩等,其原岩为一套浅海相泥砂质碎屑岩、泥岩夹火山岩、碳酸盐岩的沉积建造。日照地区荆山岩群与胶北地区的荆山群具有大致相同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及大地构造环境。取自其陡崖岩组中变质岩石的错石U-Pb年龄为2146.8Ma和2279.2Ma,其时代应属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4.
四道河子金矿位于延吉一汪清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北东向敦密断裂与南北向牡丹江断裂的交汇处南侧,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新兴组,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主要岩性有片岩、变粒岩、石英角岩、变质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营口东部是我国白硼矿床重要产区之一。白硼矿床赋存在早元古宙辽东裂谷带内。辽河群里尔峪岩组,黑云变粒岩、电气变粒岩夹含硼镁橄岩为含硼岩系。东西向、北西向断裂带为储矿构造,辽河期复式深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其成矿母岩 (热源体 )。蛇纹石化大理岩、蛇纹石化镁橄岩是重要的含硼蚀变岩带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辽河群变质岩主要由片岩、大理岩、变粒岩、浅粒岩和板岩等十大岩类组成。主要岩石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变沉积岩的稀土分配特征。片岩和大理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的原岩主体为沉积岩,个别为火山岩,它们主要来源于大陆上部地壳;部分属上地幔或接近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物质经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河南金矿主要分布在小秦岭地区,其次是桐柏山、崤山─熊耳山地区。含矿地层为前寒武纪的片麻岩-混合岩、片岩-变粒岩和轻微变质的绿片岩,原岩皆属中基性火山岩夹火山沉积岩;控矿构造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浆岩主要是燕山期花岗岩及有关脉岩。本文拟从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特点入手,通过金矿的成矿机制试图揭示小秦岭─桐柏山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辽河群主要由石英片岩,板岩-千枚岩、浅粒岩-变粒岩、斜长片麻岩组成。其中石英片岩、板岩-千枚岩和斜长片麻岩具有Si、Al,K相对偏高的特点,为Au、Pb、Zn、Ag、F等元素的主要荷载岩石。浅粒岩-变粒岩富集B、As、S、Zr、La、Pb、Ag、Ba等元素,为B的矿源体。这几种岩石稀土元素组成具有变质沉积岩的稀土分配特征。片岩、浅粒岩和变粒岩的原岩,主体为沉积岩,个别为火山岩,前者主要来源于大陆上部地壳;后者属上地幔或接近于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物质经部分熔融的产物。其微量元素均可分为二大群,组合形式多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丹东地区硼矿主要分布于凤城及宽甸一带,赋存于古元古宙辽河群里尔峪组地层中,为火山沉积变质成因,为典型的层控矿床。里尔峪组以赋存硼矿为特征,统称为含硼岩系。其下部含硼岩石组合主要为含磁铁浅粒岩、电气变粒岩、黑云变粒岩、镁质大理岩、蛇纹岩、蛇纹石化镁橄榄岩、金云透闪岩等,硼矿体直接赋存于变粒岩石组合蛇纹石化大理岩中。含硼岩系在遭受区域变质的同时,发生强烈褶皱变形和变质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背景 宝清县锅盔山地区地层属兴凯湖一布列亚山地层区;佳木斯一虎林分区;宝清小区;出露地层以下元古界兴东群大盘道组的黑云角闪斜长变粒岩、矽线堇青钾长变粒岩、黑云矽线片岩、石英片岩、大理岩为主。零星分布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的流纹岩,英安岩及其凝灰角砾岩、角砾熔岩夹安山岩、珍珠岩等。  相似文献   

11.
由于花岗岩成因的多样性及花岗岩形成演化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人们对花岗岩的成因争论不休,对前寒武纪的花岗岩更是如此。本文从岩体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等方面充分论证并证实了产出于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阿拉善台隆东南缘浩尧尔呼都格沟花岗岩体为岩浆成因花岗岩,不是贺兰山群的组成部分,应从贺兰山群中剔除。这与前人的认识是全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分布在贺兰山脉北端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是一套变质程度已达角闪麻粒岩相的孔兹岩系。以往的研究者均认为它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中太古代。本文利用变质岩中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同变质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及变质岩和花岗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值结合地质事实,证明这套变质岩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呼鲁斯太幅和古拉本幅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该地区太古代贺兰山群中-高级变质岩中早元古代花岗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和填图。在此基础上,从花岗岩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详细研究,把早元古代花岗岩划分出7个单元,并将其中的5个单元归并为两个超单元。  相似文献   

14.
程裕淇确定了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柳杭组地层划分,在斜长角闪岩中发现残存的变余杏仁状构造和岩流特征,正确区分了变基性熔岩流、变火山凝灰质岩和变基性脉体。原化马湾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为新太古代早期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富山背斜的片麻状奥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2 612±20)Ma,其侵入的具变余气孔状充填构造的斜长角闪岩属于雁翎关组;而李家庄倒转向斜核部的柳杭组含砾黑云变粒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龄(2524±7)Ma。  相似文献   

15.
胶北隆起区的福山、蓬莱、莱州等地分布的粉子山群,是一套由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片岩、变粒岩、透闪岩、大理岩等中等变质程度的岩石所组合的区域变质岩系,覆于胶东群之上而被上元古界蓬莱群所覆盖。自上而下划分为岗嵛组、巨屯组、张格庄组、祝家夼组。三个地区的粉子山群,在地层层序、沉积旋回和建造、沉积环境、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特点、层位与岩性、含矿性诸方面都具有共性,彼此间完全可以对比。但在某些方面,三区又有不同,反映了三个地区成岩时的大地构造环境是相同的,而各自的小环境却有差异。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证明,粉子山群的时代划归为中元古代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SAR技术,利用Sentinel-1数据获取银川盆地及周边地区2015~2019年高空间分辨率地壳形变速率场。结果显示,银川盆地整体呈下沉趋势,贺兰山东麓断裂及黄河断裂两条主控断裂两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运动,芦花台隐伏断裂和银川隐伏断裂活动不明显。对一般倾角断层的震间地表形变曲线拟合公式进行改进,实现了基于单一轨道InSAR观测值同时反演断层倾角、走滑速率、倾滑速率以及闭锁深度。将算法应用于灵武断裂的活动状态及闭锁深度反演,得到断裂走滑速率约为303 mm/a,正断倾滑速率约为027 mm/a,闭锁深度约为6.8 km,倾角约为54.7°。此外,InSAR监测发现,石嘴山市和银川市东部存在局部巨幅形变,通过InSAR时序分析及现场调查认为,形变可能由人类活动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三叠纪贺兰山盆地是一个半地堑式沉积盆地。盆地中充填有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及湖泊体系的沉积。沉积相带的分布与古地理格局均受边缘断裂作用所控制.盆地的西及西北部边缘为断陷沉积边缘,东南边缘为自然超覆边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发现,粉子山群祝家夼组之下尚发育一套变质碎屑岩夹含铁岩系,主体岩性为黑云变粒岩、长石石英岩、斜长角闪岩夹磁铁角闪(石英)岩。故新建小宋组,使粉子山群的地层序列更为完善。已有资料表明,粉子山群变质相可达高角闪岩相。通过区域对比,认为粉子山群与荆山群同属早元古代,为同时异地异相产物;并认为这套地层原为辽东地区辽河群的组成部分,后经远距离推覆才拼贴于胶北地体上,推移距离大约100公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共和地震后所测到的源兆型大地形变异常,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时间、空间及异常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关系。指出形变测量手段有能力捕捉到此种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灞源地区不同时代的韧性剪切带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前人所称的部分太华群(Arth_3b)是太古宙末期太华群韧性变形的产物;张家坪花岗岩以左旋螺旋式上升侵位;燕山期,多期活动韧性剪切带是本区金矿形成富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