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煤矿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是预防灾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但现阶段面临着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演练重“演”轻“练”、形式主义等问题。元宇宙技术充分结合了VR、AR、3D、区块链、物联网、AI、数字孪生等技术,在煤矿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中具有直观、交互性强和知识转化率高等特点,可很好地解决培训单调枯燥、演练走过场的问题。虽然元宇宙从硬件、软件到各种配套设施产品日趋成熟,目前仍面临着VR设备单一,三维模型仿真度低以及仿真模拟算法落后的问题。但随着智慧矿山的不断推进,元宇宙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技术终将为煤矿及非煤矿山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应急演练是建设灾害风险适应性强的社会和有准备的防灾减灾文化的重要途径。一般地, 应急演练是按照综合预案或专门预案编制脚本开展的。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检验提升应急机构、人员协同应对能力和装备、物质、勤务等的保障能力。作者陈述了模拟、实战、综合、专项等演练类型及其组合应用。结合地质灾害防治需要, 讨论了不同层面应急演练的目的要求, 包括综合演练、公共管理、城乡社区、工程企业和技术支持等。从管理决策科学技术支持的角度, 提出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应急演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11,(8):I0002-I0002
为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入汛以来,我省各地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备战,相继举行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以提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水平,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5月24日下午,东阳市马宅镇岭干顾举行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马宅镇岭干顾滑坡最近一次发生于2012年8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邢云 《湖南地质》2010,(6):10-10
近几年来,祁阳县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积极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日,祁阳县地质灾害抢险应急演练在黄泥塘镇观马村举行。  相似文献   

6.
重大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是前沿的应急管理理论之一.通过分析情景构建的技术内容及方法,对地震重大事件进行情景构建.以地震情景描述、震后灾区情况、震后应对等进行实例分析,为地震应急准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提供依据,为地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胡洋 《地下水》2022,(1):233-236
本文详细探讨了阜新市防汛抗旱应急信息预警系统(二维)设计及其实现功能,通过建立以VS2010为开发平台的预警系统,采用C/S架构,C#开发语言,调用Arc GIS组件库,访问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实现防汛抗旱应急信息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从设计效果看,系统主要实现雨情信息的查询、显示、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信邑沟水库是宝鸡峡6座渠库结合工程之一,承担防汛排涝、抗旱抽水等众多功能。文章结合实际,对水库防汛水位设计、不同量级洪水防御、地震抢险救灾方案、抢险组织和应急管理进行了分析,为水库防汛抗震减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以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积极构筑防汛“安全网”,组建应急队伍,加强隐患排查,做好物资储备,尽早落实防汛救灾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图     
《湖南地质》2014,(7):12-13
花垣组织开展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为提高全县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灾意识,花垣县联合组织县人武部、安监、国土资源、公安、交警、消防、环保、水利、交通、卫生、经信、民政、住建、公路、文广新、气象等部门以及团结镇、村、学校、企业共600人在团结镇开展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1.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晖  张若琳  石菊松  李春燕 《地球科学》2021,46(10):3764-3776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对人类生命财产、城镇和工程建设构成威胁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基于人类生命安全至上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的原则,选取区域地壳稳定性、突发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地面沉降易发程度等制约国土空间规划的“短板”要素,以全国为例,采用基于灾害链综合评价的图形叠置法开展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将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分为5个等级.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由高到低所占面积分别为28.34%、29.36%、21.00%、4.51%和4.24%.评价结果宏观反映了地质环境条件和安全程度,揭示了区域分异特征,能够从地质环境安全角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城镇和工程建设选址综合安全评价和用途管制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演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地震现场工作队应急演练的科目、场所、规模及演练方案的编写。提出了相关演练的概念。本文还对地震现场工作队的演练流程、演练方案内容、演练的策略、演练评价及追踪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面沉降与城市防汛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根据上海黄浦江最高潮位与地面沉降的历年变化发展情况,结合城市防汛工程的沉降现状,分析了地面沉降对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影响。指出地面沉降的长期危害是影响上海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因素,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防治是城市安全设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评价目标层,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社会生态安全3个因素层着手,根据PSR概念模型选取了18项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建立起符合区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杭州市2000~2006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综合评价法对杭州市2003~2009年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予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野外钻探施工机组人身伤害应急预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晨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06-108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高度流动、分散,工作条件、作业环境艰苦、危害性大,安全生产工作十分特殊.作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加上各种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专业特有工种多、情况复杂多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伤害事故较多.通过对野外勘探生产施工过程中的调查研究,指出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伤害的种类、分布的地点及影响的范围、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组建应急机构,进行事故处理以及应急演练等相关应急方案.  相似文献   

16.
《广西地质》2012,(8):37-38,41
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全面、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收支情况,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解决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会计核算不统一、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质量不高,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广西国土资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类法等方法,梳理总结国外相关规划中用途管制的制度方法与管控体系,并归类为四种,分别是以用途和密度、容积分区为主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控制城市扩张、保护农地为核心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土地开发许可和发展权限制为主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兼顾刚性和弹性特征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总结得出发达国家实践对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启示和建议,包括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向全域多要素多维度转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刚性弹性相结合、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市场化手段和市场配置作用、我国规划体系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议等方面,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用途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态安全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湖南省14个地州市为样本,从1999年社会经济和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能力等方面的运行数据中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人均耕地等24个指标,采用均方差客观赋权,从各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及全国的平均值出发,确定本省的生态安全评价阈值S,计算各地市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值,试图对本省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湖南地质》2009,(7):F0002-F0002
6月17日,省防指牵头,省安监局、国土资源厅等成员单位配合开展了湖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及尾矿库应急救援演练,整个演练在浏阳市七宝山硫铁矿庙冲尾矿库及下游村组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