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 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 键, 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 运用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值。在GIS 软件支持下, 将中国划分为 5 km×5 km 的格网, 利用场强模型, 对2004 年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腹地进行了划分, 比较腹地的范围及相互关系, 并与省域和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 实现了城市腹地测 定、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表明: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规模值差异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规模 相差达284 倍。场强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的分异特征, 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 一致。中、东部的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区域全部分布在省域交界地带, 在场强值大于12 的级别 上, 东、中部城市的场强影响范围连成一片。各城市腹地范围相差亦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 腹地相差达5488 倍。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位于其腹地的几何中心, 偏移比较大的城市 往往成对分布。城市腹地与省域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 根据腹地在市域行政范围内的面积比 例, 将城市分为4 类, 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依据腹地的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3 个 一级城市经济区、11 个二级区和38 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湖南生产力分布及其地域组合特点,结合省内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地域差异,遵循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采用地带、区两级等级单位,将湖南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和十个经济区,分析了各地带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各地带的基本建设方针。文章重点论证了基本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总方针,剖析了各经济区的现状特征、优势、限制因素以及各中心城市的特色,指出了今后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及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借助系统聚类法(HCA)重建成渝经济区门户城市空间等级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空间引力模型和区位熵理论分别分析了成渝双核大都市区对经济区8大门户城市的空间辐射效应和各城市的优势主导产业分布态势。研究发现:新时期成渝经济区门户城市可划分为以成都重庆双核大都市区为带动,以绵阳自贡次级经济中心、5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一个转型城市攀枝花为支撑的四级空间等级体系,产业空间布局已经具备成渝为雁首,绵阳、自贡为"雁身"其余城市为雁尾的雁阵形态,以传统政策区为支撑的产业转移机制应逐步为经济区和城市群所取代;经济区产业承接次序应由城市空间等级体系和空间引力辐射程度共同决定,电子信息、汽车与机械设备制造、建材冶金、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和农副食品加工六大制造业已各自形成成渝首位城市带动下的产业空间梯度转移位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山西省中心城市等级体系和功能进行重构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区域、城市-城市作用的“场强”分析,对山西省城市经济区作了初步划定,以期为划分山西省城市经济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短缺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解决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一是开源,另一是节流。由于开源有许多限制条件,使得节流在近期内成为主要的水资源对策。利用数据库技术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系统管理正是出于上述考虑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内部为层 次结构,即一个系统往往又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见图1)。将系统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Ⅰ,Ⅱ,Ⅲ三级,用水户、水源或水厂为Ⅲ级,用水系统和资源系统为Ⅱ级,城市总协调级为Ⅰ级,这三级的关系为金字塔式的(见图2)。Ⅰ级控制Ⅱ级,Ⅱ级控制Ⅲ级。同时,下级的信息可反馈给上级。  相似文献   

6.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断裂点模式,确定了河北省城市的吸引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城市经济区。同时阐述各城市经济区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交通流强度的淮海经济区城市等级体系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3年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交通流强度和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交通流联系强度、集中度系数、联系方向指数和城市引力4个主因子进行分析并计算交通流强度得分,将淮海经济区25个城市划分为以徐州为一级城市,以蚌埠、临沂、枣庄、宿州、济宁为二级城市,以滁州、淮安、连云港等城市为三级城市,以六安、周口等城市为四级城市的城市等级体系;提出了淮海经济区空间开发的"一主两副"的多中心城市体系,"一心两轴"的发展轴线以及以徐州为中心、北至泰安、西至阜阳、向东南方向发展的扇形空间扩散的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符小洪  林岭  张木生 《热带地理》2007,27(2):160-164
基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运用综合分析模型定量地评估了区内51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参照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和发展态势,将其分为强劲增长型、分化增长I型、分化增长Ⅱ型、次增长型、弱增长型等5类城市。结合地域邻近性与远景发展趋势相关性及行政治理等因素划分了13个城市集群区,并从5个方面重点探讨城市集群化的策略。同时,指出了集群化战略的意义与政府在城市集群化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潜力、旅游环境支持3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9.0中的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依据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将中原经济区30个城市划分为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弱旅游竞争力城市、弱旅游竞争力城市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旅游竞争力城市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经济位理论出发,提出了城市生态经济位概念及度量方法,并根据生态经济位计算模型,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因子三个层面归结了30个指标,建立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此测算了2002年、2003年西部干旱区6个省会城市的生态经济位,得出2002年和2003年在西部干旱区省会城市中,乌鲁木齐的生态经济位最大,西宁的生态经济位最小的结论。文章最后分析、解释了西部干旱区6省会城市生态经济位动态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吴浩  王秀  周宏浩  王颖  陈晓红 《地理科学》2019,39(12):1962-1971
资源型收缩城市“精明”与“健康”发展是形成节约型空间格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认识生计脆弱性与经济效率的有机关联是破解资源型收缩城市“空间失控”、建立“以人为本”精明城市发展的重要支点。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与收缩城市的界定,筛选东北三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资源型收缩城市经济效率与生计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uper-SBM模型和函数模型法分别对东北三省资源型收缩城市的经济效率与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软件对2个系统间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4个评估时点,引入协调模型对两者间的协调性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资源型收缩城市经济效率低主要是由于投入大、产出小;城市生计整体呈现出脆弱性,其中公民教育程度是导致生计呈现脆弱性的关键因素;城市经济效率与生计脆弱性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期内城市经济效率与生计抗脆弱能力的协调性是由失调阶段到协调阶段的过渡,整体上呈现东部、北部地区集聚上升发展,西部、南部地区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特征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城市空间格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重复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措施,确保环湖区内城镇体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城市经济影响能力取决于城市投资集聚能力、市场集聚规模和技术、经济的水平状况。对15个经济变量所作的主因子分析表明: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差异主要受城市经济活动规模的制约。技术、经济水平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目前我国已形成5级区域经济影响中心,七个一级城市经济影响区域。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体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城市群体的空间分布型入手,对城市体系下了科学定义,并对我国城市体系区分为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体系、中心城市经济区城市体系和国家或大区城市体系。作者对国外流行的柏克曼和齐夫-贝里城市体系模式作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对作者提出的城市体系的级别-数日-规模对应模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论证,指出该模式适合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点,特别对我国组织中心城市经济区的规划工作有助。  相似文献   

16.
《Urban geography》2013,34(3):312-333
Since 1978, China has experienced rapid continuous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many mega-urban regions have stood out. But how to measure mega-urban region formation and to what extent they have formed in China, are still questions that have not been fully answered. Using census data by county, this study illustrates China's intensifying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and region-based urban transition in 1990s. By 2000, three geographically continuous regional concentrations had formed in China —Beijing-Tianjin-Tangshan (Jing-Jin-Tang), the Yangzi River Delta (YRD),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All were characterized by region-based urban transition, with their "remote rural areas"3 involved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elsewher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still focused mainly on major cities and their peripheral zones. It is the coexistence of great global attraction and severe local challenges in these mega-urban regions that makes them distinct from other metropolitan areas.  相似文献   

17.
王茂军  申玉铭  高宜程 《地理研究》2007,26(6):1221-1232
本文利用1932年民国时期山东省进口洋货的空间流通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洋货流通的山东省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模式。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城市的联系表现为三等级的空间结构模式。其中,济南结节地域Ⅰ -1、青岛结节地域Ⅰ -2、天津结节地域Ⅰ -3、济宁结节地域Ⅰ -4、潍县结节地域Ⅰ -5、烟台结节地域Ⅰ -6、周村结节地域Ⅰ -7、博山结节地域Ⅰ -8、上海结节地域Ⅰ -9、临清结节地域Ⅰ -10组成了第一等级;青岛结节地域Ⅱ -1、济南结节地域Ⅱ -2和天津结节地域Ⅱ -3组成第二等级;青岛结节地域Ⅲ -1和天津结节地域Ⅲ -2组成第三等级。第二,在第一等级中,各结节地域的独立性不同。其中,济南结节地域Ⅰ -1、青岛结节地域Ⅰ -2、天津结节地域Ⅰ -3、济宁结节地域Ⅰ -4、周村结节地域Ⅰ -7的自立性强,其他结节性地域自立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盛科荣  王丽萍  孙威 《地理研究》2020,39(12):2763-2778
价值链的空间重组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城市体系的经济景观,建立在价值链分工基础上的城市功能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课题。将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划分为公司总部、商务服务、研究开发、传统制造、现代制造、物流仓储和批发零售七种类型功能区块,研究了中国城市价值链功能分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沿着价值链的功能分工已经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经济景观的显著特征,功能多样化城市和功能专业化城市并存于中国城市体系,东部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区的城市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了更好的地位;中国城市按照价值链中的优势功能可以划分为九种类型,少数城市转变为承载公司总部、研究开发、商务服务等多样化功能的高等级中心城市,而大量中小城市则转变为传统制造专业化基地;市场潜力、关键资源、区位条件、营商环境等城市属性特征是城市功能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资源、区位可达性等属性特征的增强将提高城市成为总部基地、商务中心和研究基地的概率,而降低城市成为传统制造基地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袁家冬  周筠  黄伟 《地理研究》2006,25(1):112-1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组织开始从单体型城市的简单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诸多城市和地区相互交融形成的都市圈的复杂形态转变。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共识。正确引导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为我国21世纪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