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沙漠》2007,27(1):0-0
朱震达,男,汉族,1930年6月20日生于浙江海宁。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年8月至1958年11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进修流水侵蚀地貌与沙漠地貌。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建人和奠基者。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沙漠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原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沙漠科学高级顾问,世界自然保护协会生态学会理事,国际沙漠开发委员会(IDDC)委员,第三届国际沙漠大会(TIDDC)主席,世界实验室(WL)沙漠化研究负责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施雅风教授主编的《中国冰雪冻土图》已由中国地图出版社1988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冰川冻土测试技术学术会议于1980年3月16日至21日在兰州召开,这是我国冰川冻土学科测试技术方面第一次比较综合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任务:一是总结交流1978年冰川冻土学术会议以来的冰川冻土测试技术成果;二是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  相似文献   

4.
童立中 《中国沙漠》1982,2(3):46-46
应中国地理学会邀请,以R.L.Gentileore教授为团长的加拿大地理代表团一行四人来我国参观访问。八月十六日,代表团在中国地理学会瞿宁淑秘书长陪同下到达兰州,参观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冰川冻土学会与沙漠学会负责人向来访学者们介绍了我国冰川、冻土、沙漠研究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5.
雪害及其防治与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山区灾害防治研究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与交通局、气象局、黑龙江交通局与气象局,哈尔滨和沈阳铁路局,内蒙农牧局与气象局,西藏交通局与气象局,交通部第一公路勘测设计院,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均曾开展过雪害调查及其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0-2015 年新疆塔什库尔干河谷季节性冻土的冻结始日、冻结终日、年冻结日数、年累积冻土厚度、最大冻土深度等特征指标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气候突变、气候变化趋势的持续性等方法,分析近56 a该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60-2015 年新疆塔什库尔干河谷气温变化亦呈上升趋势,升温趋势的持续性较强,升温幅度0.03 ℃·a-1、0.29 ℃·(10 a)-1、0.74 ℃·(30 a)-1。(2)在1960-2015年期间,该地区季节性冻土呈退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冻结始日推迟,冻结终日提前,年冻结日数减少,年累积冻土厚度减小,最大冻土深度减小。(3)在1960-2015年期间,该地区季节性冻土持续退化趋势持续性强。(4)1960-2015 年新疆塔什库尔干河谷季节性冻土对气温变暖的具体响应呈现为退化状态。(5)按气候升温率Gt;0.034~0.046 ℃·a-1 计算,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地区季节性冻土到2050 年(较2000 年)的冻结始日将推迟12~15 d、年冻结日数将减少21~27 d、年累积冻土厚度将减少36.3%~46.7%。  相似文献   

7.
1984年8月13—17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在兰州召开了第二届年会。兰州分院院长郭尚平,地学部副主任、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施雅风,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谢自楚等同志到会并讲了话。会议根据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大会和院工作会议的精神,总结了建网一年来的工作,检查了工作计划的实行情况,对计划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会上还总结了《国外地理文摘》试刊一年来的工作,并决定尽快成立编委会,以迎接该刊于1985年开始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继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谢自楚研究员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地理研究所И .В .谢维尔斯基院士等主编的《天山积雪与雪崩》一书 ,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下 ,于 1996年 6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后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刘潮海、谢自楚研究员和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М .Б .久尔盖诺夫研究员等主编的《天山冰川作用》一书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资助下 ,于 1998年 8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至此 ,由原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现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  相似文献   

9.
以1981—2018年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最大冻土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年代际变化,研究影响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 内蒙古典型草原季节性冻土冻结初日在9—11月,终日在4—6月,年内最大冻土深度出现在2—3月,深度在100~280 cm之间。(2) 最大冻土深度年际变化分为下开口抛物线型、上开口抛物线型、正弦曲线型,从最大冻土深度气候倾向率看呈现减小趋势的站点有68%。(3) 最大冻土深度年代际变化分为逐年代递减、减-增型和无明显变化规律,50%的站点在1989年以后最大冻土深度发生突变。(4) 多元线性回归表明气温冻结指数、年平均风速、年极端最低气温对最大冻土深度产生显著影响。该研究揭示了最大冻土深度存在退化的事实,为草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指导,为陆地土壤和大气碳循环交换的研究给出提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阿尔泰山的现代冰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开展了对中国阿尔泰山冰川冻土的考察研究和冰川编目。组织了阿尔泰山冰川考察队,于当年夏季深入到友谊峰区,对南坡的喀纳斯河源冰川进行了半定位考察,并对其东部地区作了路线考察(图1)。现将此次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学会于1978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兰州举行了冰川冻土学术会议。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有来自全国72个单位的12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8篇,各种资料22件。在我国召开这样全国性的专门的冰川冻土学术会议还是头一次,这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理学会于1978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兰州举行了冰川冻土学术会议。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有来自全国72个单位的125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8篇,各种资料22件。在我国召开这样全国性的专门的冰川冻土学术会议还是头一次,这标志  相似文献   

13.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Arc/Info软件,研究1995年至2000年兰州至格尔木铁路沿线的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交通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东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较大;(2)东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西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明显升高。缓冲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交通干线的轴向影响规律;兰州至西宁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5km,青藏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7km;(3)9个城市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城市扩展主要发生在1km缓冲带内。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下的祁连山地区近40 年多年冻土分布变化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冻土是一种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故气候的变化过程能反映和模拟冻土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基于高程-响应模型,运用高分辨率的高程数据(DEM)、经度数据(Longitude)、纬度数据(Latitude)、年平均气温数据(MAAT)和气温垂直递减率数据(VLRT)对祁连山地区近40 年的多年冻土分布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① 该高程-响应模型模拟的冻土范围和变化趋势与相关研究所引入逻辑回归模型的模拟结果基本一致。② 该模型模拟的1970s、1980s、1990s,2000s 的祁连山地区冻土分布面积分别为9.75×104 km2、9.35×104 km2、8.85×104 km2、7.66×104 km2。在这40 年中,冻土的分布范围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③ 从1970s 到1980s、1980s 到1990s、1990s 到2000s 三个时间段内,冻土分布范围的退缩速率分别为4.1%、5.3%、13.4%,其呈现逐渐增速的趋势,1990s 到2000s 出现了跳跃式增长。本研究可为分析长时间序列祁连山地区的多年冻土变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4)C测定年代报告(三)胡智育(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730000)本实验室成立以来,一直采用镁法合成碳化物进行化学制样。测量仪器为FH-1916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北京核仪器厂生产),使用多年性能稳定。标本的常规测量时间定为1000m?..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古气候学代表团一行五人,应国家气象局邀请于1983年4月17日—28日来中国访问。其中有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树木年轮研究室查尔斯,斯托克顿、威斯康星大学气候中心约翰·库兹巴奇及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斯蒂芬·波特三位学者,在4月21—25日至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参观访问。由查尔斯·斯托克顿博士在沙漠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六月至七月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和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共同主持举办了一个冰川沉积学研究班.由上述两单位邀请的英国基尔大学E·德比希尔(E.Derbys-hire)博士主讲.研究班采取野外与室内相结合,报告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班全体成员与德比希尔博士,首先在庐山和天山地区进行了考查研究,而后集中在兰州进行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对兰州PM10浓度的影响及其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通过分析2001—2005年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对兰州PM10浓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评估,得出如下结论:兰州的PM10浓度具有双峰值特征,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冬半年的12月和3月,河西沙尘发生次数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4月,达到9.8次,对比两者的变化可知,河西沙尘活动的峰值对应春季兰州PM10浓度的次高峰。研究认为冬季特殊边界层条件是造成兰州PM10浓度高峰值的主要原因;春季河西沙尘发生次数与同期兰州PM10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沙尘暴活动的多发对应兰州PM10浓度次峰值。沙尘指数的定量分析认为,兰州年度(3月,4月)PM10浓度的16.4%(32.0%,47.1%)与河西走廊沙尘活动的影响有关系;兰州年度(3月,4月)PM10质量浓度中的8.8%(13.9%,23.1%)是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向兰州输送PM10颗粒的结果;河西走廊的沙尘活动能使兰州沙尘影响日PM10浓度增加数倍。河西走廊沙尘活动在不同时间段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伟钰  防方林 《中国沙漠》1997,17(2):214-217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法律思考*江伟钰陈方林①(甘肃政法学院兰州730070)(①甘肃省审计厅兰州730030)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陕、甘、宁、青、新、内蒙古6个省(区)中各省(区)的一部分或全部,面积约251.6万km2,人口约935.2万人。该区地...  相似文献   

20.
王宁  臧淑英  张丽娟 《地理研究》2018,37(3):622-634
基于MK检验、滑动t检验、EOF分析方法,使用近50年(1961-2012年)黑龙江省32个气象基准台站逐日冻土观测数据、气温观测数据,对黑龙江省冻土厚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近50年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减少了12.86 cm,下降速率为-0.53 cm/a,以2001年为界发生了突变。② 冻土厚度空间分布呈现由北厚南薄格局,中部地区冻土厚度较同纬度其他区域偏低;空间变化呈现南部冻土厚度降低快,北部降低慢,中部与西部、东南部呈相反变化的特征,伊春、铁力、漠河观测点为冻土变化敏感区。③ 气温是影响黑龙江省冻土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冻土厚度相关系数为-0.611。本文的主要贡献为揭示了黑龙江省冻土厚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相关研究及各级政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