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质气象灾害的定点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地质灾害中与气象因素结合最为紧密的滑坡和泥石流两种灾害类型,从灾害成因、预报依据、预报方法、系统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定点地质气象灾害的预警与预报的理论框架,对于气象部门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地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地质灾害中与气象因素结合最为紧密的滑坡和泥石流两种灾害类型,从灾害成因、预报依据、预报方法、系统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定点地质气象灾害的预警与预报的理论框架,对于气象部门与国土部门联合开展地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当前正在探讨的一些新技术,并就今后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指出①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基本以数理统计模型为主。近年来在多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气候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上说,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研究还不很成熟。②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应在指标的针对性,统计模型因子的物理概念和生物物理机理、数学模型和资料处理方法以及基于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③多学科交叉、多种预报方法结合、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动态预报和补充订正相结合、卫星遥感动态监测信息与预警模式相结合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的有效途径。建立预警业务系统,开展预警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彭贵芬 《气象科技》2006,34(6):745-749
根据气象地质灾害与前期及当日降水的关系模型,对气象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模糊可能性描述,应用PP(完全预报法)原理,采用ES(专家系统)中的确定性因子法进行气象地质灾害预报的不确定性推理,所建立的气象地质灾害预报专家系统,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4年的汛期业务运行中,报准了全部重大气象地质灾害。结果证明:用完全预报方法原理,将气象地质灾害预报因子———降水量分为两段,第1段为实况降水量,第2段为预报降水量,建立预报模式是可行的;对于气象地质灾害这种小概率事件的预报,采用专家系统预报方法建立预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甘肃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甘肃省近40a地质灾害相关资料,介绍了甘肃省地质灾害的现状、地理分布特征和发生地质灾害的特点,阐明暴雨等气象因素是诱导甘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甘肃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初步模式,并利用甘肃省2003年地质灾害实况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准确率达到73.3%以上,证明其预报模式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6年9月28日,台风"鲇鱼"造成的强降水在浙江和福建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利用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管理系统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的灾情资料,结合加密自动站降水观测、多源降水预报、承灾体脆弱性和暴露度等信息分析致灾因子,定量检验中央气象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模型性能,并对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使用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降水是本次地质灾害过程的主要致灾因子;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命中率和漏报率分别为67.8%和11.1%,各项定量检验指标均优于客观模型;第二代中央气象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模型预报命中率高于第一代模型的原因可能是其引入了高分辨率的地理学信息,第一代模型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出现特大暴雨时,有直接预报最高风险等级的缺陷,此外两代模型均存在明显空报现象;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能定点、定量地预报降水,相比主观降水等级落区预报更适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可能在一些地形复杂区域存在局限性。本检验结果只是针对一次台风过程得出的,还需要更多的个例分析和统计检验以确定结论是否具有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海晏地区进行山洪气象灾害普查,确定其风险区域和级别,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地图,建设监测预警系统等措施的开展,提升海晏防洪薄弱地区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强降水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增强这些区域防御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丹东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4—2003年凤城、宽甸地区地质灾害实地调查资料和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丹东北部山区地质构造特点及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的一般规律,讨论了强降雨尤其是暴雨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相关因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丹东地区地质灾害预报方程和丹东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通过2004年汛期的初步试用,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9.
广西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和关键的自然因素入手,通过大量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探索汛期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过程及其动态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定地质环境特征条件下地质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式和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庆阳市地理气候特点,地质灾害的类别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质灾害与降水的规律,依据地质灾害与气象条件的定量关系,采用判别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庆阳市地质灾害的气象监测、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1.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临江市历年地质灾害与降雨量、雨强的关系,进行了临江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建立了雨量判别公式和雨强判别公式。制定了临近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流程,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预警软件,能够实时监测各乡镇雨量数据,自动计算预报等级,达到报警等级自动报警,集监测、预报于一体,实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的快速响应,为防灾减灾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进军 《气象》2006,32(S1):150-154
概述了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介绍了气象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有关方法,从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社会公共防灾减突系统、社会保障安全系统建设方面,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建立综合防突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降水是铁路地质灾害的重要触发因子,由于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鹰厦铁路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使该线成为全国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较严重的铁路之一。利用南昌铁路局2007—2012年辖区内的地质灾害资料,统计鹰厦铁路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不同降水类型造成的铁路地质灾害特点不同,进一步研究铁路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引入10 min最大降水量、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连续降水量和前20 d累积降水量等降水量因子,运用因子相关性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筛选对灾害发生贡献率较大的降水量因子,分区段建立鹰厦铁路地质灾害概率预报模型。运用该模型对2013年5月20—22日一次大暴雨过程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报,预报准确率达86%,模型应用效果较理想,可为铁路安全气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研究利用黔南州各乡镇两要素气象站点获取的信息和T213预报场资料,通过对降水、气温、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对森林火险贡献度数学模型的统计,实现对各乡镇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的实时监测和预报。同时建立客户端应用共享平台,为森林火险部署预防和决策指挥提供气象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国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现状,阐述了河北省山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及特点.该系统利用河北省地质灾害区划信息、地理信息、气象观测和探测信息(稠密区域气象观测站降水、多种多普勒雷达产品、卫星云图、闪电定位等资料)、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等,采用数理统计、天气动力学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预报预警产品.经2007年汛期业务应用证明,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可以对地质灾害预报进行及时订正,减少空、漏报率.  相似文献   

16.
从琼岛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和气候资源极为丰富的特点出发,着重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易受灾人群和覆盖全省海洋陆地的服务需求,通过构建陆地海洋无空白监测网络系统,精细定量无缝隙预报系统,立体综合无障碍预警系统,大力提升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防御能力,提升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使“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符合海南发展实际且能满足防灾减灾、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贵港市主要气象灾害基本情况及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贵港市当前在防灾基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预报精细化水平和信息发布传播、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等方面主要问题,对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宝鸡市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及主要功能。系统采用VB6.0语言、Office2000中的Access数据库和Excel电子表格等工具混合编辑,包括化管理、全市地理、气候、综合区划概况、气象资料、气象灾害、产量预报、气象服务、气候分析、气象科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多年防火预报工作总结和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火灾时空分布、周期变化、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内蒙古东北部森林、草原中期火险等级预报系统。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发现旬降水量、旬平均温度距平、降水连续偏少旬数、温度连续偏高旬数、植被长势和土壤墒情等气象因子与火灾次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利用权重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预报方程.通过回代检验和预测试验,证明预报模式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