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心阵列法实现面状地图要素的自动注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耿留勇  余代俊 《测绘科学》2007,32(2):36-37,63
本文阐述了中心阵列法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原理、多边形预处理算法、求取阵列旋转中心的方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另外,还对中心阵列法进行了验证其可行性的试验,其结果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一些不规则特殊形状的多边形的注记。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灭点条件下纠正大倾角近景影像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灭点理论、空间直线几何补偿联合广义点(直线)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的建筑物影像自动纠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继华  刘传志 《测绘工程》2005,14(4):46-48,54
提出了一种断层处理新方法--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合成算法,这种方法兼有分块法与断层恢复法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含逆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自动绘制及任意边界的构网问题,使绘出的等值线图误差较小,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4.
郭辉  徐良骥 《测绘科学》2014,(3):107-110
本文基于间接平差模型,定义了导线网平差程序设计中数据格式,分析了近似坐标自动概算、误差方程构建以及法方程生成3个关键问题,给出了构建法方程的两种方法:基于误差方程系数矩阵B、常数项矩阵L及权阵P的间接法与逐观测值法化的直接法。结合定义的数据格式,设计了近似坐标自动概算与法方程生成的程序实现算法,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对两种方法在计算中所耗费的计算资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面向制图线自动综合的分维估值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分形理论中的分维计算与数据压缩中的光栏法基本原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制图线自动综合的分维估值方法及其相应的自动综合算法用该方法求出的分维数,可从数量上反映制图线形状结构特征随描述它的阈值变化的规律,基于该方法的自动综合算法可较好地实现制图线自动综合过程的数量化和模型化,并使制图线形状结构特征得以有效保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中的航摄分区技术进行研究,提出运用四邻域法聚类相同分区的图幅的算法,并运用计算几何的方法进行航线的自动敷设,然后运用高斯反解公式把敷设航线的平面坐标转换为WGS84坐标系下,编制相应实用程序,最后利用一组实验数据得出该算法可用于航线自动敷设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Delaunay三角形法实现面状要素自动注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代俊  耿留勇  兰燕 《测绘科学》2007,32(4):81-82,68
地图自动注记是自动制图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根据Delaunay三角形的逐点自动生成算法原理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图斑多边形的预处理算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在与长对角线法和水平切割中点线法相比后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诸如凹形多边形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多边形。  相似文献   

8.
李涛  郑晗  唐冬梅 《北京测绘》2015,(1):34-37,54
由于三角网能够较好地反映地貌形态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三维地形建模。但随着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当前计算机硬件的限制,有必要通过算法将地形模型进行有效的简化。本文在三角形折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法向量度量参数,同时加入边界判断对其进行改进,利用Direct3D自动计算三角面片的法向量这一特性实现了地形模型的简化,并能较好地保持原始模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点云平面拟合中存在粗差及异常值等问题,对结合特征值法的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平面拟合算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以RANSAC算法为基础,结合特征值法,利用点到平面模型距离的标准偏差来自动选取阈值t,通过阈值t检测并剔除异常数据点,达到获得理想平面拟合参数的目的。用改进的算法和传统的特征值法分别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适用于存在误差和异常值的点云数据拟合,能稳定地获得较好的平面参数估值,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四元数火星快车立体测绘影像光束法平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迅  徐青  邢帅  蓝朝桢  侯一凡 《测绘科学》2016,41(1):23-27,38
针对火星表面缺乏控制点数据、影像匹配难度大,使用传统欧拉角解算时收敛性难以保证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四元数以及定向片模型的HRSC线阵影像光束法平差方法:基于SIFT特征提取算子并结合影像金字塔分层匹配策略设计连接点自动生成算法,并对火星表面多个地形区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连接点自动生成算法高效、实用,利用该方法可显著提高欧洲火星快车HRSC线阵影像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Delaunay三角形构网的分治扫描线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一康  王结臣 《测绘学报》2007,36(3):358-362
Delaunay三角网作为一种主要的DTM表示法,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基于分治算法和逐点插入法的合成算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用于生成Delaunay三角网的合成算法。简要介绍和评价扫描线算法和分治算法后,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这两种算法的合成算法。该方法兼顾空间与时间性能,稳定性较高,分别较扫描线算法和分治算法,运行效率和鲁棒性更优。  相似文献   

12.
GNSS高程拟合常用的是二次曲面拟合法,该方法需要控制点位分布均匀,针对实际作业中受观测条件的影响部分控制点位数据无法获取,影响到GNSS高程测量精度问题,引入期望极大算法(EM算法),提出高斯分布下的EM算法与二次曲面拟合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模型,运用高斯分布下的EM算法的二次曲面拟合法对缺失数据的控制点进行建模分析。该组合算法可以获得缺失数据下未知参数的最佳估值,可有效提高水平面的拟合精度。将某区域的高程拟合控制点作为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组合算法模型可以对缺失数据进行高程拟合,检核点最大误差为0.8 cm,组合模型拟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计算子午线弧长与底点纬度本质上是解算标准的一阶常微分方程。为了研究利用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进行子午线弧长与底点纬度计算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选取大地纬度自0°起以步长1″依次增大至90°,共计324 001个样本数据,分别基于求解常微分方程的Euler算法、改进的Euler算法以及二阶、三阶、四阶Runge-Kutta算法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传统算法结果进行比较,从数值算法结果的精度、运算速度、自洽程度等方面对数值算法质量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求解子午线弧长与底点纬度的方法,能够得到与传统算法精度一致的结果;且数值算法运算速度大约是传统算法的2倍,其中四阶Runge-Kutta算法的精度与自洽程度最高。这表明,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比传统算法更适用于子午线弧长和底点纬度的大数据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从四色问题的抽象模型入手,通过对现有的搜索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这两种算法的原理和流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总结出它们在地图四色填充实现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比较,找出这两种算法的结合点进行算法的改进优化,将模拟退火算法引入遗传算法,使它们结合起来解决地图四色填充问题,从而形成相对优化的算法,以期达到更加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快速近似主成分分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述龙 《遥感学报》1999,3(1):43-47
通过分析现有主成分分析算法的不足,研究了如何利用小波包算法实现快速近似主成分分析算法的问题,并对两种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近似主成分分析算法在精度和速度两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地形可视性分析中,R3视域算法和参考面算法是两种重要的算法。在对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参考面算法的计算结果总要比R3算法的结果偏高。本文在此对比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差异的本质原因,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差异多表现在山体和沟壑等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原因,并得出结论:这种结果差异不能作为两种算法精度相互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琦  高成发  尚睿 《测绘工程》2021,30(3):26-31,40
针对目前常用的超宽带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在解算过程中产生的线性化误差,对定位结果产生影响,而无损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可以不进行线性化过程进行解算,避免误差的产生。文中首先对UWB定位系统线性化误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UKF和TDOA相结合的定位模型,通过实验比较两种算法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UKF算法定位结果相比于EKF算法在U方向上有明显提升,误差稳定在10 cm之内。同时,通过改变初始坐标偏差,来进一步比较两种算法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初始偏差设置为0.5 m时,UKF算法比EKF算法U方向精度提升15%;初始偏差设置为1 m时,UKF算法U方向精度提升60%以上;初始偏差设置为5 m和10 m时,UKF算法U方向精度提升可以达到90%。EKF算法会产生不可忽略的线性化误差且误差会随着初始偏差增大而增大,UKF算法则可以保持较好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Classification is always the key point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Fuzzy c-Means is a traditional clustering algorithm tha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uzzy clustering. However, this algorithm usually has some weaknesses, such as the problems of falling into a local minimum, and it needs much time to accomplish the classification for a large number of dat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shortcomings and increase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Gustafson-Kessel (GK) and Gath-Geva (GG)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FCM algorithm which adopts Euclidean distance norm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se two methods are able to detect clusters of varying shapes, sizes and densities which FCM cannot do. Moreover, they can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相似文献   

19.
将栅格地形根据不同的邻域结构形成稀疏栅格网络和稠密栅格网络,分析了稀疏网络中最优路径问题的建模和基于Dijkstra算法的求解方法,以及稠密网络中最优路径问题的建模和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求解方法。比较了这两种方法求解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的差异,发现基于稀疏网络的Dijkstra算法更适合于栅格地形的最优路径问题的求解。  相似文献   

20.
结合分级关键点互相关迭代法与搜索空间标记法,设计了一种有效提高图像相关匹配速度的算法。其中分级关键点互相关迭代算法快速实现了由重要到不重要像素点的逐级迭代互相关匹配计算,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可以随时结束并输出相关匹配值;而搜索空间标记法则能快速排除掉大量参数空间内不可能匹配的点。实验证明,这种算法能在正确配准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匹配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