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VAV03和TSoft软件对深圳黄贝岭断层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并对宜昌DZW重力仪数据潮汐因子的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黄贝岭断层各波段的潮汐因子偏小,说明断层对潮汐波有缩小作用;宜昌台潮汐因子存在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大部分是数据异常造成的.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潮汐分析,证明VAV03对形变和重力数据的潮汐分析是通用的.  相似文献   

2.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大地测量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论述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与GPS在观测周期,物理量,频域,实测精度,监测优势者方面的异同,认为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是测震学与大地测量(含GPS)的必要补充,介绍了我国定点潮汐形变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台网观测技术,以及它在我国10多次中强震测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姚6级双震前的地震前兆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连续形变观测资料中除了存在于整个时间域的短周期潮汐信息(固体潮)外,还有出现在某个时间段的长周期非潮汐信息.如何从时间或空间上认识和提取这些信息.成为认识地震过程和进行地震预报关键和迫切的问题之一。利用小波分析的时一频特性和奇异性检测特性,对大姚6级双震前的连续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提取潮汐资料中的非潮汐信息。发现在地震前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了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出现在各个台站的时间也大致相同。这些在震前具有一定时、空分布的信息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4.
基于潮汐形变观测数据与理论固体潮数据在增量上的高度一致性,提出对增量一致性高于70%的潮汐形变观测数据,用观测值与理论值增量的日变幅之比作为振幅因子来检测格值变化,并对使用了错误格值的观测数据进行归算。该方法仅用1 d的数据即可检测出格值变化情况,适用于格值骤变和格值缓变两种情况。通过对比格值修正前后的观测数据,说明格值变化检测和数据归算在潮汐形变观测数据分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易县台潮汐形变图像浅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易县地震台潮汐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时同步出现的同震阶跃的特征。可以看出,DSQ型水管仪、VS型垂直摆、TJ-2C型体应变仪的同震阶跃呈负值变化,而SS-Y型伸缩仪之EW分量和NE分量呈正值变化。  相似文献   

6.
潮汐形变资料中地震前兆信息的识别与提取   总被引:30,自引:17,他引:13  
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对近年来云南地区的3次强震前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地震前2~5个月,震中附近的形变台站都接收到一个频段相同的异常信号,且它们之间是相关的,相关系数达80%以上,由此可以确定信号是由同一个源发出来的。出现在多个台站的相同频段的异常信号很可能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分钟和128~256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相似文献   

8.
潮汐形变前驱波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分析了潮汐形变观测记录的14个震例中36个前驱波图像的特点、形态、量级,总结了潮汐形变前驱波的时空特征主震震级Ms≥5.9时出现的可能性大,出现的时间多为震前0.1~6.5天;台站对Ms=5、6、7、≥7.9地震的有效监测距离分别为70、300、400、2000km。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小参数扰动法,首先研究了地壳弹性局部变化对潮汐倾斜、应变的调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和计算了地震形成过程中,潮汐倾斜和应变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地壳弹性局部变化对潮汐倾斜和应变的调制作用是显著的。基于扩容理论计算得到的地震形成过程中,潮汐倾斜与应变变化的动态特征是“异常—恢复—发震”,此特征与荷泽地震(M=5.9)前后,泰安台潮汐因子异常的动态特征基本一致。本文所得结果,为目前用潮汐观测手段捕捉地震信息及对一些观测资料的解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要论述了当前国内外对潮汐应力与地震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典型的潮汐触发型地震孕震过程中有关联的潮汐参数与振幅变化。文中用具体事例证实了潮汐具有触发地震作用,最后指出根据震前的潮汐变化来捕捉地震前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进一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孕震断层的形变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形变特征,给出了其失稳的临界条件。通过对失稳过程的分析,对孕震期作了新的划分,并给出了失稳临界条件的形变判据。指出:综合使用GPS测量、跨断层短基线测量和固体潮观测,可以对孕震的时间进程实施追踪,并可对孕震的危险程度作出判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固体潮水平分量振幅因子异常多维分析的设计思想、计算方法及软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该系统的研究为地震分析人员分析地壳介质特性与震源发展的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Glass-plate sampling during 1988- 1999 in Daya Bay and suitable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salinity of the sea surface mierolayer and subsurface water. Apparent 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diurnal variation have been revealed for dissolved trace metals in the microlayer in Daya Bay. The mor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as enriched in the sea surface microlayer, the more dissolved trace metals were enriched in the layer. The organic mat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richment process.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showed that their concentration was apparently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tide activity that the concentration was low during rising tide, but high during falling tide. The behavior of dissolved trace metals expressed by the diurnal variation was clearly opposite to that of salinity.  相似文献   

14.
讨论5个全球海洋潮汐模型NAO99b、FES2004、GOT4.7、TPXO7.2和EOT11a在中国区域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基于这些全球海潮模型和高分辨率区域海潮模型,分析中国区域GPS站海潮负荷形变特征。采用GIPSY软件对中国区域GPS站长时间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高精度区域海洋潮汐模型对中国沿海GPS站高精度位置时间序列的影响。分析表明,加入区域海洋潮汐负荷形变后,对GPS时间序列垂向的影响最大可达5.01 mm,可能会引起GPS时间序列中包含15 d和173 d 的虚假周期信号。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泰安地震台数字化水平摆10年的观测资料中的典型畸变现象进行了分类,具体为:1)大幅度漂移,趋势性改变;2)单日固体潮畸变;3)多日固体潮畸变伴频繁掉格;4)频繁掉格,固体潮无明显畸变。NS分量畸变以趋势改变、固体潮升降变化为主,EW分量畸变以频繁掉格为主。映震能力:对震中距2 000~5 000 km大于7级以上的地震有反应,甚至远于5 000 km的极远震也有为数不少的震前畸变出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 GUI界面,采用天顶距直接法和负荷格林函数法编写一套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改正软件GTIDE,并将其与国际现有软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TIDE软件易于操作、便于维护,能有效揭示重力固体潮与海洋潮汐负荷的变化特征,适用于高精度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测量的潮汐改正。  相似文献   

17.
��TOPEX/Poseidon���鳱վ�����ۺ�ƽ��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PEX/Poseidon????????????鳱??????????1994~2000??????????????????????????仯???????????????????????????仯??????к?????????????T/P??????????????????????????????7.73 mm/a???????鳱?????????12.18 mm/a????????????????4.45 mm/a?????????????鳱?????????????????????????????????鳱???????????鳱???????????????????????????????鳱?????????????????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少有全球范围PPP海潮负荷影响特征分析的问题,对比FES2004与GOT4.7海潮模型改正前后20个IGS站静态和动态PPP的解算结果,探讨2种模型下的潮波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海潮负荷引起全球沿海站点的U方向位移达5 cm,但在地中海及波罗的海等陆间和内陆海域,并非单纯随站点离海岸线越近位移越大;海潮负荷在世界范围24 h静态PPP中对坐标误差RMS的影响达数mm,改正后收敛时间提升率最高达30%,但在某些岛屿和陆海交界地带对E、N方向的改正效果较差;基于2种模型计算的全球M2分潮U方向差异在近海区域最大可达13 mm,且地理分布上与海潮本身无必然联系,负荷形变差异具有与海潮类似的周期性特征,在马来群岛附近达数mm,且半日潮差异高于周日潮与半月潮。  相似文献   

19.
????????α??????????????????????????????????????????????????????α??3?????? ??б????б??????α?????????????,???伸??????????????????????????б???峱??????????????????????????????????????С?????????????????????????з???????????????????б?????????????????????????????????????й??????????????????????????????????б???м?????????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987-2006),分别给出了水准测量中标尺温度改正、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重力异常改正、固体潮改正和海潮负荷影响等改正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并对地震形变分析计算中进行各项改正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强调:在形变分析计算中,是否进行某一项改正,新老成果必须保持一致;老成果没有进行改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