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说明:☆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海洋垃圾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2.
海洋垃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兴话题,尤其是塑料垃圾对于海洋环境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我国目前还缺少海洋塑料垃圾的统一管理机制,对海洋塑料垃圾的防治还未有专门的战略规划,使得目前的污染防治成效不甚乐观,因此,整合 各部门力量和资源,对海洋塑料垃圾防治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是关键。本文在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海洋塑料垃圾政策搜集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塑料的生产和使用、入海塑料垃圾的处理、海洋中已有垃圾的处置三方面与我国进行了对比,并从海洋塑料垃圾的法律体系、行动计划、全过程管控、监测防治技术、宣传教育手段和全球治理等方面为我国加强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塑料垃圾已成为目前海洋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陆地上被称为“杀羊不出血的软刀子”,在海洋中被叫做捕杀哺乳类动物的“恶魔”。大量事实证明,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构成了严重的潜在威胁,是当今海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新型污染物,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986年4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举行了专门讨论塑料垃圾污染海洋的首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南海区海洋垃圾污染日益恶化对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众既是海洋垃圾污染的直接受害者,也是海洋垃圾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更可以成为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的参与者。文章阐述公众参与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南海区海洋垃圾污染状况、提升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降低政府治理南海区海洋垃圾的人力、物力成本的必要性,分析南海区海洋垃圾治理公众参与存在公众海洋垃圾治理参与意识薄弱、公众海洋垃圾治理参与方式不足、知情权和参与权未得到充分保障、海洋环保NGO的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借鉴日本濑户内海、美国墨西哥湾、厦门五缘湾等国内外区域海洋垃圾治理公众参与的实践经验,提出培育参与意识和技能、开发新兴参与方式、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发展海洋环保NGO等完善公众参与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陆地和海洋中产生的海洋垃圾会在海洋中存在很长、很长的时间……每年都有数以吨计的塑料和其他垃圾被丢弃进河流、遗留在海滩或被倾倒进海洋。海洋垃圾不仅有碍观瞻,还会给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海洋垃圾会在海中存在很长时间。因此,让我们努力保  相似文献   

6.
微塑料(粒径5mm的塑料)作为海洋环境中一类新型污染物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从微塑料来源、分布和生态影响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近年来海洋微塑料研究的进展。结果表明,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在阳光、风浪和海流等作用下的海上塑料垃圾的分解,陆源塑料垃圾输入、海上船只塑料垃圾的丢弃、水产养殖业漂浮装置的废弃等是海洋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海洋微塑料分布呈全球化趋势,近岸、大洋、深海和极地都有微塑料的存在,已有研究表明深海是微塑料的主要汇集区。微塑料不但会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一些海洋生物的产卵量和繁殖能力,甚至会引起某些海洋生物的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微塑料自身含有和表面富集的污染物会在水动力作用下影响污染物的全球分布并对海洋生物产生复合毒性影响。为减少海洋塑料垃圾,控制海洋微塑料污染并为污染防治提供支撑,保护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包括:不同粒径微塑料的快速分离和在线鉴别方法的建立;水动力对微塑料全球迁移变化的影响;微塑料复合毒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效应及机制;管理和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等。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海洋垃圾分布、组成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垃圾包括海上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在2010一2012年对上海市海洋垃圾实施了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上海市海滩垃圾平均密度为14万个/km~2,塑料类的数量最多,约占63%。海滩垃圾以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垃圾为主,约占74%。约有95%的海滩垃圾是因为人类的陆地活动产生,随后进入海洋的。上海市海滩垃圾密度远高于文献记载的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滩垃圾密度。监测海域未发现漂浮垃圾和海底垃圾。  相似文献   

8.
海洋垃圾污染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是目前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环境事项。文章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采用青岛市实地调研所得的微观数据,构建海洋垃圾公众治理意愿的多维分析框架。实证结果表明:青岛市公众对海洋垃圾污染有基本认知水平,且有迫切治理需求,70.28%的受访者愿意支持海洋垃圾治理;在参与海洋垃圾治理中,公众不仅具有“经济人”的特征,而且具有“社会人”的特征;政府治理、污染认知、社会文化、关系网络均对公众治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的社会、经济、居住特征等自主因素也对公众治理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洋垃圾包括海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本文对2011年在东中国海(ECS)实施的海洋垃圾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漂浮大/特大块垃圾密度为11个/km~2,漂浮中小块垃圾密度为1045个/km~2,漂浮垃圾以塑料类(45%)为主,木制品和聚苯乙烯塑料类各占22%。海滩垃圾密度为31001个/km~2,塑料类占49%,木制品类占17%。海底垃圾密度为0.03个/km~2。87%的漂浮大块/特大块垃圾、100%的漂浮中小块垃圾、95%的海滩垃圾、100%的海底垃圾是因为人类的陆地活动产生,随后进入海洋的。ECS海洋垃圾密度远高于文献记载的全球其他地区的海洋垃圾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开展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行动,文章在明确海洋塑料垃圾研究历程、特征以及总结颁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专门法律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存在的法律困境,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经验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海洋塑料垃圾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具有数量多、来源广、危害大等特征;目前我国存在缺乏专门针对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相关制度责任主体不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国际治理体系不尽完善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为顺利开展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行动提供法律保障,应出台专门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法律,设立调解委员会,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污染者负责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经营者责任制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优化国际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海洋微塑料污染现状及其环境行为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普遍关注,位列全球十大新兴环境问题之一。因其本身尺寸微小、数量庞大且来源广泛导致其危害远超普通尺寸的海洋塑料垃圾,加之在海洋水动力作用下的迁移和沉降导致其污染波及区域十分广泛。同时,微塑料自身携带的添加剂在海水中的释放、与金属、有机污染物及微生物等构成的复合污染物均会对海洋动植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产生负面效应,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本文在简要介绍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兴起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海洋微塑料的典型来源、分布情况和污染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还对海洋微塑料与其他类型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等环境行为效应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此外,本文对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协调机制、日常监测、预测预报、风险评估、国际合作、宣传教育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厦门市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实践和经验,针对国内当前在海洋垃圾防治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厦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立法建设、关注源头控制、开展日常监测和预报、建立评价体系、拓展合作交流、强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建议,为我国其他沿海地方海洋垃圾污染防治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大量的塑料制品。但由于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其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多达数百万吨。这些塑料垃圾大部分来自陆地,主要通过河流、废水、降雨径流和洪水进入海洋。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成为世界海洋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PSR框架的中国海洋垃圾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我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尚无技术标准的现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我国近海的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框架的海洋垃圾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较好地反映区域海洋垃圾状况,具有全面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监测评价工作、保护海洋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及之前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并未设置海洋垃圾监测这项指标,那时更注重的是陆地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对于海水的污染。2009年开始,监测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洋垃圾已成为《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正式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灾害损失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海洋灾害的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海洋灾害救助的策略。通过构建损失分析指标体系,对2002—2011年的海洋灾害损失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这一阶段我国海洋灾害的损失因子主要为生存威胁因子、生产作业影响因子和设备破坏因子,这3个因子的得分受海洋灾害强度的影响:在灾害强度大时,生存威胁因子得分较高;灾害相对缓和时,生产作业影响因子和设备破坏因子得分较高。海洋灾害救助应根据灾情调整着力点,重灾年份应着重保障灾民生命安全,轻灾年份应注重生产资料损失的补偿。  相似文献   

17.
岩雪松 《海洋世界》2019,(1):104-107
一个来自荷兰大学学生的发明,一个长达600米的海洋垃圾收集器,将会在来年对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进行收集,它能够起作用吗?太平洋上存在着很多塑料垃圾,人们对垃圾的清除尝试从来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8.
潮流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蕴藏量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大力开发利用潮流能对保护自然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现实推进意义。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垃圾经常会导致故障甚至毁灭性的破坏。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实际机组运行效果的防护网装置及其使用效果,该装置可有效防止海洋垃圾对潮流能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5年"灿鸿"台风在舟山朱家尖镇登陆,其路径和强度对舟山沿海构成极大的威胁。利用舟山海洋站资料,分析了台风影响期间海洋观测要素及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海洋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严重损害。文章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由来、入侵的现状与危害以及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