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充分运用基于城市重要目标的城市多源关联数据集对提高城市反恐维稳、应急处突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城市目标重要程度尚未量化评价的问题,综合城市主要建筑物数据、矢量数据、DEM数据、设施POI数据等建立多源关联数据集;构建目标价值多指标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重要目标进行评价排序,为日常重点目标监控、突发事件下防卫目标选择提供依据;基于城市重要目标,探究可达性计算方法,并结合可达性进行目标支援保障能力和区位条件分析,为机动支援力量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使用格网法、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POI大数据与交通路网数据相结合,基于格网尺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进而得到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类型与空间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POI密度呈“一心独大”的非均衡式分布,可达性则呈现“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2)在双重约束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可划分为三类空间,总体呈“两带多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该研究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可为城市规划布局及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直接关系到学生上学的方便程度,是反映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均衡性的重要指标。本文选择昆明市五华区为研究区,通过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和两步移动搜索法来分析该地区的义务教育资源可达性。首先,根据居民点的位置生成泰森多边形,并以泰森多边形为基本分配单元;然后,分别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和引力法对研究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可达性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进而评估不同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1)研究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整体可达性不高;2)研究区义务教育资源可达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主要表现为显著的城乡差异性;3)两步移动搜索法在评价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时优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五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胡红  赖鑫生 《测绘工程》2016,25(11):43-49
为降低可达性度量的实现难度,弥补现有GIS软件没有集成可达性分析模型或方法的不足,在详尽分析有关模型或方法与GIS集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改进潜能模型作度量模型,按GIS内部集成方式,使用面向ArcGIS 10的Python脚本编程技术集成开发可达性分析工具的设想,对可达性潜能模型分析原理、工具开发环境配置、使用数据的预处理要求、工具的具体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等作了详细叙述。最后以评价某市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合理性为例,阐述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实例评价结果验证工具开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市2018年主城区房价数据和POI数据为基础,测算武汉市主城区住宅小区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可达性,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可达性对房价的差异性影响和交互作用。研究表明:①武汉市主城区住宅小区的生活购物类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最高,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最差。②示范学校、地铁站、公共绿地是影响房价最主要的因素,示范小学的综合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最大。③任何两类公共服务设施因素叠加时,影响房价的作用都是互相增强的,其中示范学校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交互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六盘山地区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婷  孙建国  杜立钊  周亮 《测绘科学》2019,44(11):52-58,87
针对当前大范围集中特困地区的中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研究较为欠缺的问题,该文以六盘山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爬虫获得1 415所中学和1 157个居民点位置及相关属性,辅以道路和人口等数据,运用改进的潜能模型,测算分析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中学空间可达性整体有待提高;城乡差异显著,多民族聚居区、部分县区交界地带存在大范围中学空间可达性偏低现象;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区域的中学空间可达性较高。本研究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空间优化方案的制订及教育扶贫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贫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中出现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连片特困区一一武陵山片区的重庆市黔江区为例,以自然村尺度进行测算,重点研究并解决了贫困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现状的评估技术,以及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农村贫困山区的关键技术改进和实现,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评价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两步移动搜寻法适用于评估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和分布情况;研究区教育可达性较高的地区不及需求总数的30%,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服务范围内的学校多为中心校和实验小学,师资和占地面积优势大,但整体可达性并不理想。为相关部门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出了“跑教”提升师资力量和恢复原有教学点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兴趣点(POI)数据遍布网络,人们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餐馆、电影院、商店等,同时产生了大量利用互联网POI数据进行增值服务开发的业务.然而,面对互联网海量的POI数据,很难通过传统手工下载并整理数据,使得很多针对POI数据开发的业务受阻.鉴于此,以Python为编程语言,以百度地图为平台,构建了互联网POI数据爬取方法框架;并以南昌餐馆POI数据爬取为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爬取的POI数据真实有效且效率远高于传统手工调查方法,为POI数据获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9.
改进移动搜索算法的教育资源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教育资源可达性主题研究不足的现状,文章通过量化分析入学时间成本,对深圳市福田区小学服务范围进行划定,并结合现有学区划分,以移动搜索算法为基础,针对实际择校机制引入Huff模型进行算法改进,对小学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研究区小学布局的科学评价,为学校选址规划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OI的现势性对于位置服务至关重要,但传统人工实地调查效率低,现势性无法满足需求。以当前用户参与数众多的微博社交网络为数据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博位置签到数据的POI更新方法。首先,对微博位置签到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语义与空间位置不一致的噪声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RANSAC算法的位置签到数据集地理配准方法,实现位置签到数据与已有地理数据库的可靠配准;然后,将位置签到数据集与已有POI数据库进行空间分析与匹配建模,对匹配不成功的位置签到数据进行有效性验证,提取有效新增数据入库用以更新POI;最后,以武汉市的街旁网位置签到数据进行POI更新实验,能够有效地发现新增POI和消失POI,为POI快速高效更新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自发地理信息兴趣点数据在线综合与多尺度可视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敏  艾廷华  卢威  成晓强  周启 《测绘学报》2015,44(2):228-234
移动及Web环境下,集成各种自发地理信息POI数据与地理框架背景数据的混搭式地图应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地理信息平台及LBS服务中。由于缺乏适宜的在线多尺度可视化机制,这种POI数据表达上通常出现拥挤、压盖等冲突现象。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将传统的尺度变换方法与在线环境相结合,提出一种面向城市设施POI数据的多尺度可视化策略。即由服务器端通过预处理方式对POI数据进行多层次结构化组织;在此基础上,客户端依据显示比例尺导出对应层次的POI目标,并通过移位操作解决局部存在的符号表达冲突现象。试验表明,该方法符合数字化网络应用的在线实时需求,同时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多尺度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兴趣点(POI)和夜光遥感影像能够直观反映城市社会经济等实体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典型城市代表——武汉市作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2016年POI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数据,采用GIS分析工具对POI数据进行了空间核密度分析;然后分别对POI核密度分析结果和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进行了空间网格化处理;最后采用双因素制图和栅格叠加分析方法对两类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武汉市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整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82.15%;但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在长江沿岸地区也存在部分差异,如硚口区、汉阳区夜光遥感数据和POI数据多以低—中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而青山区、武昌区和汉口区则多以中—低的空间耦合模式为主。武汉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关联密切,通过对POI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关系探讨,能够对武汉市空间实体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结果可为沿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邯郸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络POI收集和地图截取手段获取邯郸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居民点、医疗服务设施、路网数据,结合GIS的网络分析技术和改进的潜能模型对城市医疗服务设施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邯郸市的医疗设施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南部和东北部片区,在西南和北部城区医疗设施资源较少,且3种医疗设施可达性的分布差异较大。本文的结果对于医疗设施布局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取结构化空间知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依据显著度差异从城市POI数据中提取多层次地标的方法。分别从知名度、通达度以及个体特征三个方面量化分析了影响POI显著性的因素;然后利用这三个指标构建了POI显著性度量模型,并进行了武汉市武昌区地标提取实验。最后,以各层地标为种子生成Voronoi图,用来反映各层地标的空间影响范围及上下层地标之间蕴含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5.
掌握开发区的公共服务配置情况是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选取广州市内的9个国家级开发区,基于开发区范围、2018年基础教育点、医疗点和高德地图POI等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基础教育、医疗和便民商店等公共服务配置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基础教育方面来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据挖掘的宁波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rcGIS10.2和SPSS22.0软件对宁波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的IC卡数据、区域属性数据、POI网络开放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①宁波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时空分异明显,呈现圈层结构。内圈层和中圈层自行车使用量大、潮汐不明显、泊位周转率高;外圈层和外围区具有使用量小、潮汐性强、泊位周转率低的特征。②公共自行车使用与人口密度、医疗保健网点、教育机构、餐饮服务、公园数、早高峰时段、晚高峰时段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与地铁站点数、公司企业数量、绿地广场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成区的发展状况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POI数据对城市建成区进行提取,针对二者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试验以沈阳市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内选择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和POI数据作为数据源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遥感影像数据和POI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建成区的提取;然后,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POI数据并提取出建成区;最后,利用叠加分析法对比分析这两种数据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建成区的发展现状;利用POI数据提取出的城市建成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属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城市中的经济活跃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空间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城市POI数据则是涵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属性信息与位置信息的大型地理空间数据。针对现阶段对城市POI数据利用程度不充分的问题,本文运用密度分析、热点分析以及服务范围分析等方法研究大连金普新区城市POI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金普新区城市POI数据呈现"二区八带多点"的分布格局,金石滩街道、中长街道、先进街道以及大李家街道医疗、教育、娱乐设施较为完善,且远离工厂,比较宜居。本研究可为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提供参考,也可为城市发展、管理维护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不同来源的POI在数据格式、坐标参考、属性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POI的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经过实测并质检的公开版地图数据做成一个母库;然后将其他来源的POI数据经过坐标统一后与母库进行空间位置和门址等属性信息的比对,将母库中没有的POI数据融合进去,最终形成内容规整、信息量丰富的POI融合库;最后进行基于空间约束关系的门址挂接,即使每一个POI点与对应的门牌建立关联关系,提升POI库的应用途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多源POI数据的高效融合,与门址进行挂接后,可满足日益增加的LBS和基于地图的"点式"服务(即Location Point)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