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波司甸铜矿的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Pt_2l)硅质白云岩、砂质白云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区内铜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含矿层位落雪组(Pt_2l)分布广泛,并且已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铜矿化体,显示了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云南峨山县大黑山铜矿的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因民组(Pt_2y)硅质白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产状与围岩层理产状平行。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区构造简单,含矿层位稳定分布较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三锅庄铅锌矿矿体产于泥盆系上统在结山组(D)_3zj白云岩之层间构造裂隙带中,地层岩性对该铅锌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构造裂隙带为矿体的储存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矿床成因为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是一套陆源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地层中Pt、Pd的含量与原岩中泥质、有机碳、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渣尔泰山群中的阿古鲁沟组炭质板岩、增隆昌组硅质炭质板岩为含Pt、Pd最佳层位(岩性),白云鄂博群中的比鲁特组干枚状板岩也为含Pt、Pd的最佳层位(岩性)。通过研究Pt、Pd的富集状况、存在形式、矿物学特征等,可查明渣尔泰山群、白云鄂博群中的含矿层位,以达到寻找铂、钯矿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赫章县菜园子菱铁矿床,为贵州省境内唯一的大型菱铁矿矿床。位于垭都-蟒洞断裂带中段南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上泥盆统独山组一段、龙洞水组、舒家坪组中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呈层状、脉状及似层状,其产出特征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通过对贵州省赫章县菜园子菱铁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的分析,对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对矿体的控制作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出该区菱铁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大青山铅锌矿矿体产于构造断裂破碎带及其旁侧层间裂隙中,泥盆系上统在结山组(D_3zj)白云岩层是之重要的含矿层,该矿床属于地层岩性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的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纳雍枝铅锌矿床位于贵州中部五指山背斜南东翼,是贵州省境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本文利用矿床勘探和开发的最新地质资料,从成矿背景、构造、地层、岩性和岩相等方面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结果表明,五指山背斜控制了矿床的分布,区内与该背斜轴向近于平行的深断裂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有利通道,构造破碎带和地层层间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空间,赋矿地层下寒武统清虚洞组成矿元素高背景值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地层中的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为重要赋矿岩性,上部泥质白云岩(砂泥质层)+中部瘤状似瘤状白云岩或细-中晶白云岩+下上部泥质白云岩岩性组合是成矿的关键,有利矿化富集的地段是洼地微相、滩丘微相和过渡微相的急变带,沉积微相变化营造了良好的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9.
孟宪民将赋存于东川元古代昆阳群落雪白云岩中的层状铜矿命名为“东川式铜矿”。该类矿床广泛分布于康滇地轴昆阳群(会理群)落雪组地层中(图1),并严格受一定的岩性地层组合控制,基本上是沉积变质的或火山沉积变质的成层矿床。简而言之,就是一定层位的矿床。据此,笔者将这类矿床更名为“东川式层控铜矿”。此类矿床在成岩阶段就已基本形成,尔后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区域变质、地壳运动、次火山一岩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新发现的2条矿化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四川布拖县包谷坪铅锌矿的矿床成因。矿床产于奥陶系大菁组二段白云岩内,矿体受地层层位和北东向断层控制,硅化、褐铁矿化明显。矿床属于构造热液蚀变岩型。提出了地层、岩性、构造、蚀变、地貌、遥感和地球化学的找矿标志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新发现的2条矿化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四川布拖县包谷坪铅锌矿的矿床成因。矿床产于奥陶系大菁组二段白云岩内,矿体受地层层位和北东向断层控制,硅化、褐铁矿化明显。矿床属于构造热液蚀变岩型。提出了地层、岩性、构造、蚀变、地貌、遥感和地球化学的找矿标志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新发现的2条矿化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四川布拖县包谷坪铅锌矿的矿床成因。矿床产于奥陶系大菁组二段白云岩内,矿体受地层层位和北东向断层控制,硅化、褐铁矿化明显。矿床属于构造热液蚀变岩型。提出了地层、岩性、构造、蚀变、地貌、遥感和地球化学的找矿标志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滇东毛坪富锗铅锌矿床“多层位”赋矿成因及其控矿机理,基于毛坪矿区内坑道和钻孔岩心的详细编录,开展了构造-蚀变岩相学填图和矿床精细解剖,总结了该矿床的“多层位”赋矿岩性组合特征。结果表明,除构造控矿因素外,“蚀变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特殊岩性组合是矿床“多层位”的主控因素之一,该岩性组合包括上泥盆统宰格组(D3zg)蚀变白云岩与下石炭统大塘组(C1d)砂页岩遮挡层、摆佐组(C1b)蚀变白云岩与其顶部的绿色页岩遮挡层、上石炭统威宁组(C2w)蚀变白云岩(灰岩)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砂页岩遮挡层。研究认为,构造控制了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成矿的场所,而“多层位”的特殊岩性组合具有圈闭成矿流体的作用,同时也是成矿流体集聚的有利部位。构造运矿(液)、特殊岩性组合存矿是毛坪富锗铅锌矿床“多层位”赋矿的主要控矿机理。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宁南县罗家坡铅锌矿体赋存于志留系石门坎组第三岩性段(S2s3)白云岩中。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严格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规模与容矿构造的规模呈正相关,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层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重庆酉阳坝竹坨汞、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酉阳坝竹坨汞、铅锌矿叠生并主要呈似层状和脉状产于中寒武统高台组、石冷水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有辰砂、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重晶石、萤石等。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及构造的控制。矿床为多期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宁南县罗家坡铅锌矿体赋存于志留系石门坎组第三岩性段(S2s3)白云岩中。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严格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矿体规模与容矿构造的规模呈正相关,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层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
里仁卡铅锌矿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二叠系下统吉东龙组中段(P_1j~2)白云岩之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性控制,尤其受构造控制最为明显;当层间构造破碎带由窄变宽的缓部位或破碎带与更次级小断裂交汇部位常易形成富矿体,这些构造部位也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罗平县土城铅锌矿与构造、地层、岩性多因素有关,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容矿空间,赋矿地层为二叠系中统阳新组(P_2y),含矿岩性主要为呈互层状灰岩与白云岩。  相似文献   

19.
老洞坡银矿床位于围山城成矿带东延部,出露地层由下古生界大栗树组(Pz1d)和上古生界歪头山组(Pt3w)组成。老洞坡银矿体的发现显示歪头山组地层上、中、下三部均为含矿层,银矿体受朱庄背斜,歪头山组下部第五岩性段和构造控制。查明该矿床的原、次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洞坡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在指导找矿上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67-271
老洞坡银矿床位于围山城成矿带东延部,出露地层由下古生界大栗树组(Pz1d)和上古生界歪头山组(Pt3w)组成。老洞坡银矿体的发现显示歪头山组地层上、中、下三部均为含矿层,银矿体受朱庄背斜,歪头山组下部第五岩性段和构造控制。查明该矿床的原、次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将老洞坡银矿床与破山、银洞坡银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在指导找矿上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