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GIS技术自产生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不同的GIS软件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从而导致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结构不同,难以进行共享和集成,在实际工作中对软件的选择常常因为原始数据格式而受到限制。因此,不同格式之间的空间数据相互转换是进行数据共享和资源信息化亟须解决解决的问题。Shapefile格式是ArcGIS软件使用的矢量数据格式,而VCT格式是我国颁布的标准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文章以Shapefile和VCT两种数据格式为例来研究数据格式的转换,分析了二者的结构组成,利用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采用C#语言进行程序编写,实现了Shapefile和VCT两种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2.
地形图数据是GIS基础框架的重要数据源,我国地图制图系统大多以AutoCAD平台开发,很多数据都以CAD格式存储。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CAD缺乏对空间数据信息的描述和分析功能,而地理信息系统(GIS),特别是Geodatabase空间地理数据模型在空间信息分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能对已存在的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和管理,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模型框架下处理和表达GIS地理空间要素。本文以CAD数据转换到ArcGIS数据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采用C#语言和COM组件技术,利用ArcGIS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针对数据导入到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后跨图幅要素的合并、要素属性的合并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GML的空间数据转换方法,按照GML描述地理要素的统一数据模型,将Internet中多源异构的空间数据进行编码,生成GML数据,实现GML数据与多格式空间数据的相互转换。并利用JavaWebStart技术将转换后的Java应用程序通过Web页面运行,客户端的GIS用户将以GML数据作为标准,进行空间数据的转换,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CASS,ArcGIS数据格式的分析,结合FME强大的数据转换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FME技术实现地形图数据主流的CASS DWG格式经由SHP格式转换为符合国标规定的ArcGIS Geodatabase(MDB)数据的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地理数据批量、无损、高效地转换入库操作。以某市的地形图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ME的Joiner函数模型可同步实现数据的格式转换、地理要素编码转换、地理要素的重分类与分层、投影变换等操作,可有效解决制约地理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多源数据格式不统一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利用FME工具语义转换功能可以实现数百种数据格式的互换,几乎可以避免属性信息的丢失,这是一般GIS软件无法做到的。介绍FME Workbench、FME函数以及其语义转换功能,根据目前空间数据处理面临的普遍问题,利用ArcGIS内置的FME Workbench组件,通过实例实现CAD和shp格式数据的互操作,以及shp到CAD格式的无损转换,为空间数据的处理提供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信息大量的是空间地理信息,由于现实中各GIS系统存储、管理GIS数据的格式各不相同,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是实现GIS数据共享的必要途径,国土资源部制定了VCT矢量数据交换格式来实现各类国土资源空间信息的交换,因此解决大量VCT交换格式文件的数据检测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VCT格式文件结构的分析,研发了VCT检测工具软件,结合地籍调查数据库成果检测。建立了通用的空间数据库检测标准模版文件。大大提高了VCT格式成果数据的检查、验收工作效率。同时对VCT格式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FME的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格式转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FMEUniversalTranslator功能强大,转换速度快,在转换过程中能同时完成多种空间信息的操作,并且能将多要素同时转换。在介绍城市GIS基础空间数据的主要组成、数据共享问题以及如何建设基础空间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数据格式转换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城市GIS应用对多种数据格式快速转换的需求,介绍FMEUniversalTranslator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中的应用。采用FME提供的GIS平台访问数据插件,结合实例,介绍应用FME进行数据转换的步骤和实现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GIS的蓬勃发展和地理空间数据内容的逐步丰富,面向行业和社会公众的综合地理信息应用成为GIS和地理空间数据存在的生命线.不同的GIS软件和地理空间数据之间由于软件接口、数据格式的不同,很难做到数据和应用的集成,影响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本文结合ISM关于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的思路.提出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DGN数据格式转换的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DGN格式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如何提供给其他GIS软件应用,或用于建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将涉及数据转换这一关键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结合实际研究和实验过程,阐述了Microstation与其他GIS软件进行数据交换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长,如何高效地利用、挖掘这些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D3客户端技术,将常用空间数据格式(shp格式数据),进行数据的绑定、投影设置及转换、地理路径设置及地图绘制等,快速高效地实现数据可视化及平滑显示。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有效解决地图动态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11.
In GIS field, great varieties of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domains are involved in order to solve ac- tual problems. But usually spatial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diverse spatial databases, manipulated by different GIS platforms. Semantic heterogeneity is caused due to the distinctions of conception explanations among various GIS implements. It will result in the information obtaining and understanding gaps for spatial data sharing and usage. An ontology-based model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is put forward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rogress in ontology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GIS domain.  相似文献   

12.
Symbol portrayal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GIS.Sharing symbolic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GIS platforms is necessary for GIS applications and use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possibility and solution technique of sharing a symbol library in different GIS platforms.The route map is designed as follows:first,to set up a general data model for the symbol library,then to design a standard exchange format,and finally to call on the GIS manufacturer to provide the interchange tools for their symbol libra...  相似文献   

13.
S3M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的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团体标准T/CAGIS 1-2019定义了一种开放式可扩展的空间三维模型数据格式Spatial 3D Model(S3M),适用于空间三维模型数据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有助于解决多源空间三维模型数据在不同终端地理信息平台中的存储、高效可视化、共享与互操作等问题。本文分析了S3M格式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基于S3M的多源异构数据跨终端应用框架,并基于S3M SDK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4.
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异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间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问题,本文对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方法,使不同厂商、不同平台、不同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有机地整合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我们通过对密云县政务地理空间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实例应用研究,可以看到采用基于SOA的Web Service技术来整合异构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GIS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多媒体信息由于存储信息量大,表现直观,在信息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GIS系统中如何有效存储和管理多媒体信息,成为众多GIS平台软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存储管理方法的机制与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存储管理方法的优缺点,为GIS工程实施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商业GIS软件缺乏对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支持能力,提出了利用OGR自定义数据源来实现GIS软件对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支持。并以ArcGIS平台为例,将OGR数据模型在数据组织、几何模型、属性信息和空间参考信息等方面转换为ArcGIS软件空间数据模型,使ArcGIS具备了访问OGR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能力,实现了自定义空间数据格式的扩展与应用,体现了开源GIS软件和商业GIS软件协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黄梦龙 《东北测绘》2008,31(1):64-67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的增长及各桌面GIS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如何在不同的GIS软件之间实现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和共享,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介绍了OracleSpatial及其在空间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OracleSpatia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空间数据获取的增长及各桌面GIS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如何在不同的GIS软件之间实现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和共享,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介绍了Oracle Spatial及其在空间数据存储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Oracle Spatia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验。  相似文献   

19.
A hybrid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wo-dimensional (2D) GIS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visualiz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ovide unique solutions to application domains where traditional 2D GIS and 3D visualization cannot alone provide a solution.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ree key issues in realizing such an integrated system, including large-scale terrain rendering, 2D and 3D combination display (for example, rendering 2D GIS layers in 3D space), expanding traditional 2D GIS analysis functions into a 3D environment, and visualizing 3D geographical data. A generic framework is developed to integrate 3D visualization with various types of 2D GIS, such as commercial GIS software, open source GIS software and spatial databases. A prototype 2D and 3D hybrid system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2D GIS (developed with ArcEngine) and 3D rendering engine (developed with DirectX) is th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In this hybrid system, 2D and 3D data are viewed within the same scene. Multiple 2D GIS layers are overlaid on the base terrain using a Level of Detail (LOD) model. Advanced query functions, data accessing, data management and spatial analysis, which are executed in the traditional 2D GIS, are provided to users in a 3D environment by continuously transforming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2D GIS subsystem and the 3D subsystem. The 3D data are organized and displayed by Keyhole Markup Language (KML) and textured 3D models in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Activity (COLLADA) format. The prototype demonstrates that this hybrid system has effectively addressed the three key issues identified above and that it can seamlessly integrate 2D GIS and 3D visualization. The hybrid system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e employed in many application domains, such as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among others, to enhance the 3D design capability and facilit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