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发挥围岩的承载能力是新奥法核心的观点,从新奥法的三大支柱,即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及现场量测技术等方面的论述了新奥法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恒林 《探矿工程》2004,31(9):10-13
拟建的某洞库工程存在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采用新奥法施工修建。介绍了其施工难点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了钢纤维喷混凝土的特点以后,注重从岩体状态对挪威法及新奥法的应用进行了比较,说明了目前挪威法与新奥法的结合应用情况及用监控量测的挪威法的实例,另外还注重说明了挪法中的新的Q系统统计图及决策Q值的六个参数取值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新奥法”的应用研究及其推广地矿部工程施工勘察办公室李明祥,李星华辽宁省地矿局杨惠林1前言进入80年代,以金矿为主的地质找矿深度和难度增大,不少坑道按常规方法已很难通过(如四川某汞矿、贵州某金矿等)。因此,改革传统的技术工艺,提高复杂地层坑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地下隧道施工中;按照“新奥法”的原则指导锚喷支护,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但在老硐坍塌区及有水的软弱地层,围岩无自稳时间,采用锚喷支护方法施工困难比较大,有时难于保证安全.必须  相似文献   

6.
《岩土钻凿工程》1997,(1):57-64
隧洞的施工方法因地质条件,水文条件,隧洞长度,隧洞截面尺寸和形状,开挖设备型式以及隧洞的用途不同而异,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地下的地质条件和隧洞断面尺寸是决定隧洞施工方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不同的隧洞施工情况已经发展为几种不同的隧洞施工系统。本文将阐述隧洞的开挖方法(传统的方法和利用隧洞掘进机的方法)和包括新奥法在内的在岩层中的开挖隧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堂磊  黄真萍 《探矿工程》2005,32(11):59-61
结合西安南五台隧道(第五标段)的开挖、初期支护、现场量测及二次衬砌施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新奥法在隧道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美国喷射混凝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喷射混凝土技术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张春波近几年来,在我国坑道掘进和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新奥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喷锚支护是“新奥法”三要素(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围岩监测)之一。在我国喷射混凝土以干喷法为主,干喷混凝土产生大量的水泥尘,使作业场所中的粉...  相似文献   

9.
通渝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 ,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公路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 ,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根据通渝隧道围岩拱顶下沉位移变形的特性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其变形量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为三部分:一挪威法与新奥法的区别,认为新奥法最适用于能够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开挖的松软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控不占主要地位,常能形成光滑断面,挪威法最适用于软硬的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挖占主要地位,常用钻爆法或硬岩隧道掘进机开挖,二是挪法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地质调查技术,岩体质量方法(Q-法)的应用,合同,岩石支护中的锚杆,钢纤维喷混凝土及湿喷工艺等,三是一个施工实例,介绍在困难条件下挪威法修建海底公路  相似文献   

11.
求水山隧道下穿机荷高速段新奥法施工有限元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求水山隧道的暗挖法施工方案,对软土地区浅埋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以用于评价按该施工方案施工时对其上部高速公路的影响。由于该段隧道最小埋深仅4 m,且上部还有高速公路车辆荷载,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新奥法结合管棚工法的方案。有限元建模使用平面应变单元,通过引入应力释放分析步和使用追踪单元等方法充分体现了新奥法的特点,并通过设置耦合和弹簧的方法实现了管棚工法的模拟,在计算中还考虑了开挖顺序和支护顺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部有荷载的浅埋暗挖隧道,控制衬砌的水平向变形能改善衬砌环的工作状态,因此,可显著减少开挖引起的隧道顶面沉降,新奥法结合管棚工法可较好地控制该类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2.
崇州鞍子河电站隧洞(4+158~4+298段)由于前期施工方法不当导致砼出现裂缝。通过对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在后期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进行施工,采用了超前小管棚注浆、格栅喷锚支护及围岩监测等一系列施工措施,有效预防了裂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工程隧洞进口闸室段开挖跨度大,上覆岩体薄,围岩为V类的具体情况,本文以减小开挖断面跨度以及新奥法施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对该隧洞进口闸室段的两种开挖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洞室外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分布。比较这两种方案,最终得出了在围岩稳定以及支护结构稳定情况下较为理想的开挖与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的PML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有介质损耗的地质问题。基于有介质损耗的二维TM模式的PML方法是建立在Fang和Wu的GPML理论之上,数值检验表明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边界的人为反射,但MurABC方法花费的计算机资源更多些。为获得同样的精度,使用GPML法与MurABC法所用计算机内存比率二维为1.5,三维约为2.0,二维FDTD扩展编码只用地研究电磁层析成像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隧道围岩稳定系统分析》一书已由中国铁道出版社于1990年10月出版。该书首次实现用岩石力学方法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改变了大多数工程只能依赖经验类比的现状。应用“典型类比分析法”和高级工程师李世辉同志研制的“BMP-84边界元程序”,以一些“新奥法”施工的单位的现场测试和大量成功经验作为支撑点,有机地组合和利用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16.
谭志敏 《探矿工程》2013,40(1):76-80,84
广西凭祥弄怀隧道属岩溶地区大型市政深埋越岭短隧道,跨度大、岩溶发育,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情况,采用钻爆开挖法——新奥法施工,洞口及围岩较破碎地段遵循短开挖、弱爆破、超前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圆满完成了隧道的掘进开挖。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目前,“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隧道施工已广泛用于铁路、公路、矿山等施工部门,它不需传统方法中边开挖,边支模,边灌砼的繁琐工序,而直接采用暴露开挖,然后视围岩类别,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法。其主要优点是效率高、进度快、工程安全系数大,稳定性好。它充分利用围岩开挖后的自稳调节能力,实施岩石由弹性变形至塑性变形的转化,通过支护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围岩类型的划分是其工作前提,也是方法实施的关键工序之一。我们根据八达岭-居庸关隧道围岩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结构特征、完整程度等因素,将该地区围岩划分为六类,满足了工程规范要求,取得较好的结果。围岩类型划分的方法八达岭-居庸关地区岩体开挖的掌子面一般呈半圆弧形,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顶弧开  相似文献   

18.
在治理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时,采空区位置的探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采空区和围岩间的导电性差异,结合地质资料,采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开展采空区位置的探测研究。研究表明:未充水的采空区出现α射线强度脉冲读数和视电阻率异常高值是探测采空区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利用α卡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手段对采空区进行探测,效果良好,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场位移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隧道 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军  王明年  刘大刚 《岩土力学》2012,33(Z2):359-364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数据常作为现场判定围岩稳定性的最重要依据,很多时候甚至是惟一的依据。但是,在我国的隧道设计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建立基于位移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判别基准,主要原因是不同岩性、不同地质环境下,围岩的位移差距可能很大。此外,洞形、跨度、埋深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围岩位移的大小。不过,通过对现场的监测位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在一般围岩条件下,对于同一级别的围岩,其相对位移值分布在相对较窄的范围内,而对不同级别的围岩,其相对位移值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一特性,可针对不同级别的围岩,通过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围岩稳定性的判别基准,并作为围岩分级的基本依据。随着以新奥法和控制围岩变形为主旨思想的矿山法在高速铁 路、高速公路隧道的大量应用,这种基于相对位移的围岩判别标准及分级方法将隧道设计更加符合当前的隧道施工技术水 平。  相似文献   

20.
AFC混合与铜陵地区侵入岩的成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岩浆的混合有多种方式。国内使用较多的是简单二元混合模式,但更为普遍的应该是AFC混合,即在岩浆同化围岩的同时有矿物结晶伴随。根据热平衡原理,岩浆同化围岩所需要的热由结晶潜热提供,否则同化作用将很快中止。Nd、Sr同位素在反映AFC混合时最为有效.根据Nd、Sr同位素数据,结合岩石学资料,应用DePalo提出的公式所做的成因模拟表明,铜陵地区岩浆岩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的产物,幔源组份约占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