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辽宁凤城白云金矿地区辽河群岩石的变质相,运用金属物理学和流变学的理论,以数学方法分析了早前寒武纪角闪岩相为主条件下岩石的流变行为。有关计算结果表明,变形的比温度值(T/Tm)较高,普遍达0.7以上,差异应力值较低,为(7—20)×10~6Pa,应变率小,一般小于10~(-13)/s,这是一种稳态流变过程。数学推导表明,这种流变体服从于牛顿定律,并由此计算了本区变形岩石的等效粘滞度。  相似文献   

2.
工业废水中的硝基苯,一、二、三硝基甲苯的衍生物是主要环境污染源。通常,地下水中的硝基苯类含量甚微,现有的化学法、比色法、薄层层析法等分析方法很难满足测试要求。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对水中的硝基苯,一、二、三硝基甲苯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检测限分别为:硝基苯8.13×10~(-6)μg;一硝基甲苯6.98×10~(-8)μg;二硝基甲苯1.7×10~(-8)μg;三硝基甲苯2.90×10~(-6)μg。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地壳形变综合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关中地区1971~1996年垂直水准资料、1993~2005年流动重力测量资料和1999~2004年GPS观测资料,研究了关中地区地壳形变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形变场变化与活动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临潼-长安断裂是近期非常活跃的断裂;2)地壳形变总体表现为渭河断陷盆地沉降、重力增加,秦岭山区隆起、重力减少;3)垂直形变、水平运动和重力场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出该地区现今构造活动的继承性及东、西部地壳运动存在一定的差异;4)西安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效应,造成地面急剧下沉与重力值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4.
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尚存争议,对其开展研究为提高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认识和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PGE)特征,探讨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且与硫化物含量成明显正相关关系,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不同种类矿石和岩石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总体表现为弱分异,Pd/Ir值为0.93~15.41;然而其相对Pt含量明显不同,块状矿石呈现强烈Pt亏损,浸染状矿石Pt呈弱富集,赋矿岩石无Pt异常;矿石和岩石Cu/Pd值((10.38~1 830.00)×10~3)均远大于原始地幔(6 500),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岩浆在浅部再次硫化物熔离时亏损铂族元素;含铂矿物在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之前从硫化物熔体中直接结晶,之后硫化物熔体在构造作用下沿裂隙迁移固结形成块状矿石,从而造成块状矿石Pt亏损。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9~2018年GPS观测资料和1974~2014年2期(1974~1984、2013~2014)精密水准资料研究川滇地区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水平运动以继承性运动为主,近年滇西南地区旋转明显减弱;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及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构造应力重新调整,近年震后调整明显减弱,正在向震前状态恢复;2)垂直运动总体表现为差异性隆升运动,且川滇西北部的上升运动速率明显大于东南部;龙门山断裂带北部高原地区的隆升速率为3~4 mm/a,川西高原的隆升速率为1~3 mm/a,滇西北地区的隆升速率为1~2 mm/a,滇西南思茅-江西村地区的下降速率为2~3 mm/a,川滇其他地区的运动速率基本在-1~1 mm/a;3)主要活动断裂两侧基本均存在一定的垂直差异性运动,鲜水河和龙门山断裂带差异性运动明显,并且具有分段性;4)川滇地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在地质构造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近期龙门山断裂带西侧高原的水平运动减缓,挤压变形减弱,可能预示该地区将逐渐进入新一轮的能量积累时期,需要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岩性组合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比表面积、储集空间及其吸附性能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湖南石门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及储集条件。该地区牛蹄塘组页岩脆性矿物含量为40.8%~79.6%,平均60.15%,脆性矿物含量丰富;脆性指数分布在0.41~0.82之间,平均0.61,脆性指数高。页岩有效孔隙度为0.69%~16.07%,平均10.16%,孔隙度中等偏高,且差异较大;渗透率为0.00027×10~(-3)μm~2~0.0057×10~(-3)μm~2,平均0.00092×10~(-3)μm~2(0.00092m D),渗透率相对较低。页岩中发育基质晶间孔、粒间孔、溶蚀孔以及有机质纳米孔等,且页岩原生孔隙系统的渗透率相当低,但原生孔隙内表面积大,拥有较多潜在的吸附空间。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石门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的吸附含气量范围为0~6.5048cm~3/g,含气量推测值0.06m~3/t~3.32m~3/t,具有较好的吸附气性能,具备较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暴雨灾害的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暴雨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暴雨风险规律。结果显示:重庆地区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多在2~5d,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并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暴雨雨量的分布基本特征为长江以北高于长江以南的地区;重庆地区4个代表站的暴雨日数风险概率曲线均为单峰型,在2~4d的值域上所占的比例最大;从暴雨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来看,随着暴雨量级的增加,灾害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研究了近地面气温周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距的最佳时刻,在该时刻内沿测线可以得到±0.1°~±0.2℃的测温精度,达到0.5·10~(-6)·D的测距精度。为了事先估算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的最佳观测时刻,推导出最佳观测时刻的估算公式,经初步检验,时间精度为±15分,在该时间范围内沿测线有±0.1°~±0.2℃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面垂直形变测量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Ms6.9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反演得出这次地震是由逆冲倾滑为主的断层错动引起的。该断层走向102°,倾向SW,倾角46°,长40km,宽9km,断层上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3km,下部边界至地面的垂直距离10km。逆冲倾滑错距79cm,伴以错距5cm的左旋走向滑动。这是一次低应力降(3.8MPa)的板内地震,应变降为5.7×10~(-5),地震矩9.8×10~(18)N°m,能量释放5.0×10~(14)J。由反演得到的共和地震的震源机制与等震线的形态、余震的空间分布以及共和盆地断层交汇的特征总体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川西北塔公石英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塔公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南部边缘。塔公石英闪长岩侵位于晚三叠世地层中,岩体的K-Ar同位素年龄为134~136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SiO2质量分数为61.37%~62.25%,铝饱和指数为0.93~0.95,全碱质量分数为5.46%~5.77%,里特曼指数为1.62~1.74,样品属于亚碱性准铝质高钾钙碱系列石英闪长岩。岩石Mg#值较高,总体具有高Sr含量、低Nd含量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N(87Sr)/N(86Sr)值为0.712 589~0.713 009,初始N(87Sr)/N(86Sr)值为0.709 503~0.709 878,N(143 Nd)/N(144 Nd)值为0.512 135~0.512 196,εNd(t)值均为负(-8.6~-7.5),Nd模式年龄为1.33~1.41Ga,Hf模式年龄为1.13~1.37Ga。该岩体是早白垩世期间,川西北地区陆缘-陆内造山环境下由松潘—甘孜造山带古老的下地壳镁铁质物质局部熔融形成的晚碰撞-碰撞后非分异Ⅰ型花岗岩类。  相似文献   

11.
大埔岩体位于粤东北地区,呈北东向的大岩基出露,出露面积约2 000 km2,主体岩性为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大埔岩体花岗岩岩石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 Pb同位素测年,得到其结晶年龄为(143.8±1.5)~(139.2±1.1)Ma,属于晚中生代早白垩世,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w(Al2O3)在11.98%~14.18%之间,A/CNK为1.01~1.15,AKI在0.77~0.89之间,里特曼指数σ为1.72~2.7,Rb/Sr比值为1.32~8.05(平均为4.19),Nb/Ta比值为6.45~12.99。岩石具中等-强的δEu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海鸥型。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大埔岩体侵位结晶与区域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期岩石圈大面积伸展减薄、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规模岩浆活动有关,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利用P波初动方法对巴东地区2009~2016年发生的M>2.0地震进行震源机制解计算,进而应用网格搜索法获得该地区地壳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巴东地区反演所得的S1轴方向为108°~109°,S3轴方向为263°~264°,揭示了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主要受到西部印度板块和青藏高原构造作用影响,外加区域地壳内部存在低速层或速度转折界面,导致研究区构造应力场总体上以NW-SE向的挤压运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针对长沙市"红层"中极软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及岩样单轴抗压强度偏低导致评价岩石地基承载力偏低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用标准贯入和动力触探手段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指标包括岩石质量指标(RQD,Q)、纵波波速(V)以及透水率(ω)等。他们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随深度(h)的变化而变化。以青海玛沁地区玛尔挡水电站河床坝基6个钻孔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对上述指标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深度的岩石质量指标差异较大,但整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带状增大,上、下限的线性关系分别为Q=0.488h+67.886与Q=0.309h+2.319;透水率与深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随深度增大,透水率呈幂函数曲线下降趋势,即ω=1 329.192h-1.599;岩石质量指标、透水率和深度的拟合度较高;随着岩石质量指标的增加,纵波波速整体上呈线性带状增大的趋势,上、下限的线性关系分别为V=40.493Q+3 612.9和V=32.458Q+1 822.6,而透水率的几何平均值呈下降趋势,与岩石质量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即ω=6.378-3.708×10~(-7) Q~(3.832)。  相似文献   

15.
<正>加拿大萨德伯里市:重污染矿都打造环保奇迹萨德伯里(现在叫大萨德伯里市)是世界最大的镍都和加拿大最大铜都。第一座铜镍矿于1886年投产。铜矿和镍矿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也对当地环境产生极大扰动,至上世纪70年代,城市被形容成"月球景观"般荒凉。多年的采矿伐木几乎破坏了该地区所有地面植被,污染了湖泊河流,冶炼厂排烟和废弃岩石流出的酸性物质形成大面积污染,破坏力影响了8万多平方公顷土地及1.7万个湖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壳波浪运动的观点出发,运用沉积构造旋迥,参考岩石同位素年龄和古生物资料,将前震旦系碧口群划分为下部陆源碎屑岩建造,中部沉积岩—火山岩建造和上部类复理石建造;并将上覆震旦系划分为下部碎屑岩和上部碳酸盐岩建造。构造运动阶段有:草尖山运动、勉略运动(晋宁运动)、刘家坪运动。勉(县)—燕(子砭)—白(水街)断裂带,不应该作为碧口群的南界或四川地台和摩天岭褶皱带的界线。碧口群分布地区,应是四川地块西北边缘的摩天岭构造带(属于龙门—长白构造带)与天山—秦岭构造带相互交叉的地段。  相似文献   

17.
胶北地区位于古元古代胶-辽-吉构造岩浆岩带的南段,前人对该区的早前寒武纪地质事件进行了较多研究,然而,对古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研究较少。通过对该区基性—超基性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讨论了其成因、形成时代及其对构造岩浆演化意义。基性—超基性岩为偏铝质岩石,具有低硅贫钾的特征,无明显Eu异常,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获得岩浆锆石年龄~2.1 Ga,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与区域上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一致。同时获得变辉长岩~2.4 Ga,~2.7 Ga的2组继承锆石年龄和1.8~1.9 Ga的变质年龄。一个变辉长岩样品的岩浆锆石的ε_(Hf)(t)值和T_(DM2)分别为-11.1~-2.1和2 859~3 408 Ma(10个数据点),一个超基性岩样品的外来锆石ε_(Hf)(t)值和T_(DM2)分别为4.6~5.3和2 355~2 398 Ma(2个数据点)。研究表明,基性岩来自于地幔但受到陆壳物质的强烈影响,变质超基性主要为古元古代亏损地幔或其新生地壳组分,岩浆熔融程度较高。总体反映该地区由早期的挤压机制转为古元古代的伸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曲阜市近山前地区基底地层是理想的热介质,区域主控断裂对地温场起明显控制作用,含水岩组和地下水运动为地热提供了理想载体。以岩石导热特征,可将曲阜地区地层分为2 大类:即热基底地层和热盖层地层。前者热导率为25.41×10-3~36.30×10-3T/cm·s·℃;后者为18.92×10-3~23.99×10-3 T/cm·s·℃。地热资源赋存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槽形地带内,属典型的构造—盆地增温型。  相似文献   

19.
在PH5.4—5.9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钪与铬天青S(CAS)、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在乳化剂(OP)存在下生成绿色的三元络合物。络合物摩尔吸收系数为1.86×10~5,总不稳定常数为4.87×10~(-7),钪络合物组成比Sc:CAS:CPC:1:2:3。在0—10μg Sc_2O_3/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络合物至少稳定8d,并试验了30多种物质对测定钪的干扰。应用于岩石中微量钪的测定,本法与其它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回收率在83.00—112.75%之间,变动系数为9.28%。  相似文献   

20.
以辽东地区大兴岩体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花岗岩形成的时代,探讨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结果表明:大兴花岗岩中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生长环带和较高的w(Th)/w(U)值(0.54~1.27),反映了岩浆成因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20±1)Ma,表明大兴岩体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兴花岗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具有富Si,富碱和贫CaO、Fe2O3、MgO和P2O5的特征,以及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和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Eu负异常较为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右斜"V"字型的特征,明显富集Rb、Th、U、Ta、Hf、Gd等元素,亏损Ba、Sr、P和Ti等元素;花岗岩熔体的锆石饱和温度(724℃~816℃)明显低于白垩纪A型花岗岩(868℃~928℃)。以上特征表明,辽东大兴地区花岗岩应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局部伸展拉张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