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岭杂岩中花岗质片麻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晓霞  王涛 《矿物岩石》1997,17(3):76-82
该片麻岩是目前秦岭杂岩中最古老的深成岩体,原岩岩性为(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是:SiO2较高;Al2O3,CaO,Na2O大离子亲石元素及过渡性元素低;稀土总量变化大,轻稀土分馏明显,Eu为负异常(0.31~0.61)。岩体中所含的黑云母变粒岩包体在地球化学方面与主岩有明显互补性,为难熔残体。研究表明该古岩体是成分相当于秦岭杂岩的长英质变质岩的岩石于晋宁期下冲深埋过程中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二郎坪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玉芳 《河南地质》1998,16(1):37-44
通过对河南西峡二郎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作者认为岩体为岩浆成因,且其源涯为宽坪群的变群的变基性火山岩和变泥砂质岩石。用G.Faure(1986)给出的简单二元混合方程,通过对Sm-Nd同位素的计算得出二郎坪岩体由约64%的变基性火山岩和约36%的变泥砂质岩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3.
早元古陡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碎屑岩,具有后太古沉积岩的组成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透辉石变粒岩的原岩为钙砂质的沉积碎屑岩,但可能与片麻岩有着不同的物源区;斜长角闪岩有明显不同的两种产出状态和不同的两类稀土模式,一类呈夹层状与片麻岩互层产出,总稀土含量较低和不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原岩为非大洋型的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另一类则呈透境状产出,并具有很高的总稀土含量和强的轻重稀土分离,及明显的Eu负异常,原岩为拉斑玄武质的深成侵入岩。陡岭群变质杂岩有与秦岭群类似的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时代等特征,形成于非大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4.
靳西祥 《矿物岩石》1992,12(4):48-56
岩石空间产出特征、岩相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特征等分析研究表明,硅质钠长石岩是经沉积变质、硅质钠质交代作用形成的,原岩组成多样,主要为碳质板岩,其次为条带状泥砂质白云岩,局部也可以是辉绿辉长岩。  相似文献   

5.
杨忠芳  徐勇 《现代地质》1996,10(4):491-501
山西五台群文溪组和柏枝岩组岩石学特征和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研究表明,这两个组中相应层位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递增变质作用使岩石贫Na2O、K2O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相对富集FeO、MgO及铁族元素。由于变质作用仅使稀土元素总量发生微小变化,而不改变其总体分布型式,所以稀土元素是指示岩石形成与演化的良好指示剂  相似文献   

6.
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孙冶东  杨荣勇 《岩石学报》1994,10(1):94-103
庐枞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素是一套由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组成的岩石组合。岩石硅近饱和,全碱含量(尤其是K2O)高,K2O/Na2O、Fe2O3/FeO比值大,Al2O3含量高且变化大,TiO2含量低,富集Rb、Sr、Ba、Zr、Th、U和LREE等元素,稀土配分为轻稀土富集型,锶、铅、氧等同位素显示了岩浆的幔源特征。本文通过详细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认为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它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挤压作用向引张作用转变的过渡时期,是火山弧后拉张形成的前裂谷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早元古陆岭群变质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子然  魏春景 《岩石学报》1995,11(2):148-159
河南省淅川县大陡岭至西峡县田关一带分布的陡岭群变质杂岩,由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片麻岩、钙硅酸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少量的大理岩、石墨片岩和极少量的石英岩。岩石地球变化特征表明:片麻岩的原岩为一套泥砂质的沉积碎屑岩,具有后太古沉积岩的组成特点,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透辉石变粒岩的原岩为钙砂质的沉积碎屑岩,但可能与片麻岩有着不同的物源区;斜长角闪岩有明显不同的两种产出状态和不同的两类稀土稀  相似文献   

8.
煤系高岭岩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如凯 《地质论评》1997,43(2):121-130
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系高岭岩的微量、稀土、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根据高岭岩产出层序、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将煤系高岭岩分为两类:(1)铝土质高岭岩,微量元素含量、稀土总量,氧同位素值高,稀土配分模式与典型北美页岩相似,Eu负异常,反映其源岩为风化壳化学风化作用产物。(2)夹矸高岭岩,微量元素含量,稀土总量,氧同位素值低,稀土配分模式部分与典型北美页岩相似,反映其源岩与铝土质高岭岩类似;部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鲁西莲花山地区新太古代晚期二长花岗岩中的表壳岩包体的形成时代,并探讨与相邻雁翎关地区的雁翎关岩组中的新太古代早期变质火山岩系的关系。本文对表壳岩包体及相关岩石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壳岩包体主要由变质超基性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另含少量(黑云)角闪变粒岩和黑云变粒岩。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变粒岩的岩浆锆石年龄为2 757 Ma;侵入斜长角闪岩的奥长花岗岩脉的年龄为2 593 Ma;从变质超基性岩分选出很少锆石,它们普遍遭受强烈变质重结晶,207Pb/206Pb年龄为2 657~2 397 Ma。变质超基性岩具轻稀土亏损型或平坦型稀土模式,斜长角闪岩具平坦型稀土模式,角闪变粒岩具轻稀土略富集稀土模式,虽然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但都无明显Nb、Ta亏损。表壳岩包体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和形成时代可与相邻雁翎关地区的雁翎关岩组中的新太古代早期变质火山岩系对比,形成于大洋环境。新太古代早期表壳岩的原有分布范围应比现在所见到的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0.
王祖伟 《江西地质》1995,9(3):196-204
出露于庐山地区的星子变质杂岩是扬子大陆的结晶基底,由变粒岩,各类云母征岩、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组成,其岩类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它可能 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的时代为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11.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三组结构面产状模型力学实验结果, 揭示了这种组合条件岩体中产生压剪区、张剪区及结构面、结构体的多种变形成分, 也揭示了压剪区和张剪区形成机理、及三组结构面组合下结构面产状的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胡远超 《安徽地质》2007,17(2):154-157
观赏石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经济矿产资源,安徽复杂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观赏石资源,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安徽的观赏石资源,本文对安徽观赏石资源的品种、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合理开发和利用观赏石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庄儒新  李峰  庞君 《云南地质》2005,24(4):455-461
独龙江地区岩体破碎,暴雨强度大,边坡稳定性差。独龙江公路下段Ⅰ号滑坡体位于贡山县普拉河旁,为确保公路安全,我们采用抗滑力/下滑力的方法来分析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成矿预测中证据权重法与信息量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简述了证据权重法及信息量法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同时分别用证据权重法模型和信息量法模型对同一研究区进行预测,取得了极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钇钽矿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表明,黄钇钽矿需要在温度≥500℃,溶液pH≈4.0-7.5,压力500—1500bar的范围内形成,与褐钇铌矿相比,其形成条件的范围要窄得多。 不同的稀土元素在形成黄钇钽矿时的成矿温度亦不同。钇族稀土成矿温度相对较低且相互接近,铈族稀土的成矿温度比钇族稀土高得多,并随原子序数减小而迅速增高,以致La、Ce、Pr、Nd在一般的地质条件下难以形成这种结构的矿物,这就是至今在自然界发现的黄钇钽矿均为钇族稀土占优势的原因之一。实验还表明,大量F、P等组分的存在,对黄钇钽矿的形成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英热发光特征研究,发现石英热发光曲线的复杂与否,与矿床的形成深度、多期次成矿作用和矿化的贫富有一定的关系。进而,为在该区进一步深入找矿及寻找其它内生矿床提供一项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莉 《云南地质》2007,26(1):77-82
泸水新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三类:危险大(Ⅰ类)占11.04%,危险中等(Ⅱ类)占41.8%,危险小(Ⅲ类)占47.16%。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菱镁矿、高岭石分解过程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反应级数n,由TG、DTA两种实验数据,用Coats,Redfern和Kissinger计算方法对比计算,从而得出高岭石活化能E=188.712kJ/mol,菱镁矿活化能E=180.828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