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7,(7):22-24
一、看云识天大有可为云是大气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不同的云天状况反映不同的天气系统,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变化。各类天气系统的发生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云天变化和云状特征上均有一定的反映。云的消长和透光度可以间接反映空中水汽的变化和稳定度;云  相似文献   

2.
李青  田忠臣 《吉林气象》2005,(4):36-37,44
云天变化与大气的层结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云天变化又与天气系统的类型、强度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测报人员,通过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北京各物理量要素分析及天气预报,预先了解未来24小时影响本地的天气系统类型和强度、大气层结状态,对准确取云、减少错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一名预报人员,认真辨析云天演变所预示的天气变化,通过云天变化来判断天气系统强度、移入、移出,对做好短期、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天空出现的各种云体,都是天气变化的某种反映,对未来天气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云天观测是县站做好短期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它常能反映出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所以,认真系统地观测云的形状及其发展演变,有很重要的意义。高积云一年四季都可出现,从它的外形、结构、排列、色泽以及成因可分为:透光高积云、蔽光高积云、积云性高积云、荚  相似文献   

4.
观云识天气     
毛绍安 《气象》1977,3(8):20-20
云天观测是县站做好短期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它常常能反映出未来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并能预兆本地具体天气的变化。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体会较深的几个例子。 (一)高积云。它是一年四季常出现的,对这种云的系统观测,有助于报准未来三天的天气。在春夏两季,发现了高而薄的高积云时,就得连续观测:如  相似文献   

5.
谢柏华 《气象》1982,8(9):24-24
大家知道,系统性云、指示性云、地方性云和天物象与天气演变密切相关。它们常常能反映未来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并能预示本地未来的天气变化。我们在日常天气预报中,除运用天气图和本站指标模式外,还辅以对三性云和天物象的观测并结合农谚来综合分析,从而提高了预报质量。下面介绍我们近几年来验证农谚以及观测三性云与天气变化关系的一些实例。 1.我地有农谚;“云向北,下不测”。意思是云向北  相似文献   

6.
洪作何 《气象》1981,7(8):17-18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是其与西风带交互作用的地区。梅雨期内,这一地区在JMH云分析图上常见有一长条状含有强对流云团以及卷云、浓积云、积雨云等云的CVD云区。这种副高边缘云区南北宽常不过2—5个纬距,而东西长则常达10—20个经距以上。它常列布于副高西北侧588线两侧,并与588线共进退,其中强对流云团与暴雨活动有密切关系。结合形势和本站云天演变,分析该云区的变化,有助于预报那些与天气尺度系统不十分匹配,在天气图上也不一定能反映出来的中尺度强降水——暴雨。  相似文献   

7.
云是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反映天气变化最直观和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的演变与天气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有了看云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变幻无穷的云彩中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十多年来,上海宝山县气象站坚持对云的演变进行细致的观测、记载和分析,并在县站预报中加以应用。本刊将陆续发表他们的部份经验,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引言看云可以认识天气变化,掌握云的演变规律,更加有利于对天气变化的预报。通过云的观测可判断当时大气层结状态、天气系统等,这些都与未来天气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一定的大气层结、天气系统有一定的云系分布和演变规律。通过看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定本站处于天气系统的位置,系统的强弱,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这就说明:云的宏观和微观物理特征中包含着最直接的降水信息.云不仅反映出本地上空的气流特征,在准水平方向上常是天气系统入侵的标志,在垂直方向可以反映大气层结和凝结状况。对天气工作者来说,经常注意云的连续变化、演变特征出现方位,对正确判断天气系统,提高预报质量和服务效果有它的特殊位置和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0.
组织集体云天观测,分析、探讨云天演变及其云状记录,总结本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背景下的云天演变规律,有利于提高测报工作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雷暴是盛夏季节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伴随雷暴出现的又往往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所以正确地观测雷暴和分析天气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本人多年观测实践谈点体会,供参考。一、掌握识别雷暴系统雷暴系统在概念上可理解为自始至终有着闪电、雷鸣,并有远近方向的变化,而且整个过程具有连续性。当有雷暴天气时,观测员一定要到外面(观测场为宜)以整个天空视野范围去观测云天的演变,切实掌握cb云的移动方向,才能真实地记出雷暴系统。对那些零星杂  相似文献   

12.
陈明 《贵州气象》2000,24(3):47-48
1 引言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一些气象要素往往是千变万化的 ,尤其是云状的识别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云的形成和演变是大气中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表现 ,是预示未来天气的征兆。由于云状的特征不明显、不典型或处在复杂天气情况下和演变过程中 ,往往看起来既像这种云又像那种云 ,处于相似状态。观测员在判断云状时 ,除了掌握云的外型特征 ,还应该根据形成云的物理过程、云的连续演变及其它条件进行综合判定 ,才能准确地反映代表当地天气特征的云天状况。本文就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的判别提出一些看法。2 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的相似之处卷…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气象学会于10月30日至11月5日在四川峨眉召开“云与天气”学术会。代表们从实践经验和理论证明云的演变是预测未来天气的重要依据。我省绍兴站钟吉铭的“夏季云天观测与天气”,瑞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云是大气运动的产物.卫星云图能真实地、完整地显示出云的演变.这种大面积的云的演变又能清楚地反映出大气运动,揭示出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而这些天气系统的演变在天气图上有时反映不出来,或不能完整地反映出来,特别是在戈壁、沙漠、大山、大洋中,由于缺乏测站资料,天气图是无能为力的.而卫星云图能够弥补天气图之不足.新疆面积大,地形复杂,台站稀少,且分布不匀,集中在两大盆地周围.因此,卫星云图在新疆天气预报实践中更有其重要作用. 我们对1979年到1984年六年的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15.
云是天气的“招牌”。它的生成、演变与天气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指示性云常常是未来天气趋势的先兆。因此,对其观测、记载及编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中,对某些指示性云状记载较少,有的趋于消失。是指示性云减少了,还是由于观测人员某种因素而未如实反映云天的变化而造成的。笔者认为后者的原因值得引起广大观测人员的重视,尤其要重视集体观测,帮助年轻的观测员识别指示性云状,使有的指示性云状及云码回到地面气象月报表中和地面天气图上来。指示性云状和云码在高、中、俄各族云中都有,它们预示着空中各个高…  相似文献   

16.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1-2]。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长为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1-2]。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气象》1981,7(2):22-23
一、过去天气电码应着重反映天气演变 编码的任务应当是:第一、把已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或云况)尽可能都反映出来;第二、尽可能比较完整地把这些天气现象(或云况)的演变表达清楚。 要达到这个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在时间概念上,区分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特殊天气,同时这三个方面所反映的天气内容又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点,有机联系,密切结合。因此,现在天气电码应该是尽可能反映近期主要的天气现象(或云况),而过去天气电  相似文献   

18.
云的观测是我们地面观测的主要目测项目之一。云能反映未来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并能预兆本地天气的具体变化,是本站做好短期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为此,观测员应该比较准确地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凭我十几年的观测经验,我认为单从外形、数量、分布状况来判定是不够的,还应该结合测站当天的气象要素和天气形势来判定云是系统性的还是地方性的,是高云还是中云或低云,还应参照云图,《规范》中云的定义和平时观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夏秋季节,有时卷云系统侵入天空,本地天气要素没有明显变化。4。果在…  相似文献   

19.
天空出现的各种云体,都是天气变化的某种反映,对于未来的天气变化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限于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对某些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因此我们把现已初步认识到对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称为指示性云。随着工作的发展和认识的逐步深入,将会发现更多与天气变化有内在联系的指示性云。目前,我们将指示性云分为两大类:一、在系统性云中形成的指示性云称系统指示性云;二、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指示性云称地方指示性云。下面就扼要介绍这两类指示性云的观测记载方法,及其与未来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谋 《广东气象》1994,(1):16-18
大气运动学指出,地面形势变化主要取决于涡度平流、冷暖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变化。局地气象要素的变化率,主要由同一空气质块在运行过程中的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和对流变化所决定。因此,从理论上说,单站地面要素的连续演变特征能直观地反映出天气系统和移动。不同的影响天气系统,地面要素具有其不同的演变规律。因此,可以此来诊断天气系统,提供充分的预报判据,进而对未来天气作出较可靠的估量。本文将华南若干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应地面要素的演变特征及模式作简要介绍。。l天气系统与地面要素特征卜互热带气旋移向大气运动学关于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