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尤昭玲教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尤教授认为肾虚血瘀为本病的病机,应以补肾活血法治之,自拟助卵方,并根据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制定了“攻补兼施”的治疗法则,即行经期以“祛邪”为主,经后期以“补虚”为要。行经期着重活血化瘀,祛除邪气,促进经血排出,疏通微循环;经后期着重补益肝肾,固护阴血,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子宫内膜修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异方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其分为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予内异方药液干预,给药剂量分别为15 g/kg、7.5 g/kg、3.75 g/kg),阳性组(予达那唑胶囊药液干预,给药剂量为36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灌胃等体积溶媒),灌胃4 w。采用光镜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组织变化,并评价病变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阳性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异位内膜体积大,腺体数量较多,间质层丰富,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内异方各剂量组大鼠的异位内膜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体积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间质炎性细胞数量较少。与模型组相比,内异方各剂量组病变分级程度均明显减轻,异位内膜组织的ICAM-1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内异方具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异位子宫内膜在盆腹腔处的黏附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莪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莪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灌胃剂量中分别含生药15、7.5、3.75 g/kg),阳性药达那唑胶囊组(阳性组,灌胃剂量为36 mg/kg),每组各10只。行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术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给药4周。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异位内膜的病理组织学并评价其病变分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丹莪内异方可缩小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异位内膜体积。与模型组相比,丹莪内异方各剂量组的异位内膜病变分级程度均减轻(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增高(P<0.01);药物干预后,高、中、低剂量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低剂量组TNF-α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莪内异方能有效缓解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这可能与下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予电针八髎穴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SF-MPQ-2、SF-36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MPQ-2量表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量表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SF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P、BP、GH、RE、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朱明芳教授从肝脾论治扁平疣的经验。朱教授认为扁平疣发病之本责之肝、脾二脏,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使肝郁失养或脾虚湿蕰,故其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疏肝开郁、健脾益气之法,并自创调肝消疣方与运脾消疣方治之。同时结合中医学象思维,以形治形,增强消疣之功。该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2组患者均采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观察2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及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妊娠率治疗组分别为93.8%(61/65)、50.8%(33/65),高于对照组的76.9%(50/65)、30.8%(2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促排卵周期,复方玄驹胶囊能够增加子宫内膜薄型不孕症(肾阳亏虚证)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膝痹用药的规律,分析其治疗膝痹之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膝痹”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全区搜索,将所得82条相关条文进行筛选,对所载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常用组合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结果:所载高频药物中以活血、祛风、除湿、补益肝肾之品为主,主要集中在祛风湿、理气血及补虚类,其归经主要集中在肝、脾、肾三脏,性属温热药物(微温、温、热、大热)达62.5%,甘、辛、苦三味较高,药物配伍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类为主,兼有理气燥湿、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药物的配伍,共奏邪去痹除之效。结论:依数据分析,中医药治疗膝痹病以理气血及补虚类药物为主,结合临床辨证辅以祛风除湿之品论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二五合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以达英-35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二五合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综合疗效及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容积及子宫动脉血流情况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1.67%(33/36),对照组为 69.44%(25/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形态、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二五合方可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中医学“股肿”范畴,其病机多以“瘀”“热”为主。“股肿”与“蓄血证”均以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治疗应以祛瘀通络、清热凉血为原则,均可运用桃核承气汤治之。通过论证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归纳为中医学“蓄血”范畴,并将桃核承气汤应用于该病的临床防治,有助于开拓桃核承气汤在临床中新的应用领域,为血栓性疾病提供中医药治疗新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夏天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失败的临证经验。夏师治疗本病多运用中医药疗法,取卵前采用补肾调冲法,以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子质量;移植前采用温阳化浊法,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移植后采用固肾安胎法,以促进胚胎着床;同时将疏肝解郁法配合心理疗法贯穿于整个治疗周期,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并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获效较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刘鹏教授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胁痛经验。中医学认为,胁痛常因外感内伤致肝胆气郁,脉络受阻或者肝阴不足,脉络失养所致,而肝郁血瘀证是临床最常见证型之一。刘鹏教授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肝郁血瘀,络脉失和,病情有虚实之分,亦有虚实夹杂,治以疏肝活血、柔肝和络,善用四逆散为基本方,并提出在疏肝活血同时,应重视健运脾胃。运用行气疏肝药物时需顾护肝体,避免耗血动血。气郁不可避免血瘀,适度活血可助行气,恢复藏泄互用之能。经断前后妇女,需重视养血柔肝,调补冲任。临证不可拘泥,应详查其兼证,灵活化裁用药,方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范军副主任医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经验。范军遵循张大宁教授所创之“肾虚血瘀论”,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水湿痰饮及浊毒蕴结为主,日久累及络脉,形成“微型癥瘕”,可出现膀胱气化不利。临床治疗遵补肾活血之原则,采用温补脾肾、化瘀软坚消癥、祛湿降浊等法,兼调理肺气、固摄肾精,并随症加减,对延缓疾病进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世界上豆类栽培、食用及治疗疾病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其中对于豆类药物运用灵活,并通过对豆类药物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发现这些豆类药物可以将种子直接入药,或发芽后入药,或经加工发酵后为淡豆豉入药,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胞饮合桃红四物汤对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术后患者40 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胞饮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2组月经量评分和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PI和RI均降低,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饱饮合桃红四物汤可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参数。  相似文献   

15.
总结尤昭玲教授运用“假定月经法”联合“调泡法”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性不孕的经验。PCO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以无排卵和卵泡发育停滞为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尤教授对卵泡发育的认识,主要介绍其运用“假定月经法”促排卵、配合“调泡法”调节卵泡的生长发育,再加饮食起居的调摄与药膳疗法,临床诊治PCOS性不孕,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李秀军教授中医辨证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白血病以热毒、痰凝、血瘀、正虚互为因果,最终形成虚实错杂之证,不同疾病时期表现的虚实情况也不尽相同,治疗不外乎扶正祛邪,祛邪包括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则为益气养阴、补气养血。其将中医辨证论治与化疗相结合,针对化疗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毒副作用,合理地运用中医药辨证施治,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予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均为4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痛经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宣郁通经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较单用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姜建国教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经验。姜教授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乃心脏的功能性疾病,患者除心脏、胸部不适外,尚有心理情志的改变,属典型的“双心疾病”。其发病以心肝两系病变为主要矛盾,心失所养、肝胆气机不利是病机根本。治疗上,姜教授以补养心脏气血、疏利肝胆气机为根本大法,达到心神、情志的双向平定,利于疾病向愈。姜教授还认为本病有男女虚实的偏颇,这与男女先天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女性患者多虚或虚实夹杂,男性患者以实证为先,在养心疏肝的基础上再斟酌用药的差异性,并根据患者证候的不同,随症加减治疗,取效霍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现代科研思路与方法对孟昭阳教授临证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收集,总结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与经验。方法:收集孟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用药方剂,从药物使用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相关内治中药。运用PASW 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寻找高频药物及药类,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进行分析,探讨药物的配伍规律。结果:频次在80次以上的为以下13味药即当归、黄芪、川芎、黄连、白芍、生地黄、酸枣仁、麦冬、肉桂、五味子、人参、寄生与水蛭;药类频次多集中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结论:孟教授治疗冠心病有其独特的用药规律,体现出其注重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辨证思路,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王孟清教授运用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王孟清教授处就诊且服用定喘汤加减治疗喘息性疾病患儿的处方,提取研究要素形成数据库,对药物及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6首处方,共计药味53味,定喘汤原方药味使用频率均>89%,其中苦杏仁使用最多(99.40%)。加味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葶苈子(87.95%),其次为前胡(86.75%)、射干(83.13%)、辛夷(78.92%)。从药物功效分类来看,以化痰止咳平喘类(55.12%)、解表类(20.62%)为主。药物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结论:王教授应用定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在辨证选方基础上根据兼证的不同以相应药物加减化裁,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