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客口碑影响游客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同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旅游已进入全域旅游发展阶段,旅游目的地将掀起新一轮的建设,在此背景下,基于游客负面口碑研究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影响就显得极为重要。文章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的评价和感受,从游客的视角出发,将游客负面点评网络文本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游客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游客负面点评主要有5个主类目、13个次类目的消极感知因素,基于此分析了其对大连滨海旅游形象塑造的影响。为提升大连滨海旅游形象,提出了实施情感体验营销策略、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氛围的对策,为大连乃至同类城市旅游形象重塑提供重要依据,也丰富了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地域振兴和渔村活力恢复的事业上,将渔村地域的体验学习作为新的关注点。文章介绍了日本渔村开展体验学习的具体情况,以日本恩纳村为例,总结其在体验学习中的管理运营方式以及对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探讨其成功经验,对比我国渔村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为我国渔村休闲渔业在教育和文化推进方面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沙是海南总体面积最为广阔的城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然而旅游业的发展却一直不愠不火。探索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情况。游记作为游客的真实旅游体验资料,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依据。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马蜂窝”网上的三沙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三沙游客旅游形象感知高频词,结合“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发现:三沙海岛旅游开发不足、人文旅游开发不足、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加强。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了加强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运用“接口式”发展思维,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加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海底沉船博物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民转型从事旅游业,以期为三沙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国外游轮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轮旅游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飞行技术的发展而衰落,到了20世纪下半叶,游轮旅游出现了全面的复兴.在经历了起步、成长阶段后,游轮旅游正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国外游轮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探讨、游轮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游轮游客行为、游轮旅游目的地及游轮旅游航线等方面.未来一段时间,游轮游客数量将持续上升、游客日趋年轻化、游轮承载能力实现新突破、航行目的地多元化,而游轮旅游安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将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游轮旅游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飞行技术的发展而衰落,到了20世纪下半叶,游轮旅游出现了全面的复兴。在经历了起步、成长阶段后,游轮旅游正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国外游轮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探讨、游轮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游轮游客行为、游轮旅游目的地及游轮旅游航线等方面。未来一段时间,游轮游客数量将持续上升、游客日趋年轻化、游轮承载能力实现新突破、航行目的地多元化,而游轮旅游安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将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水乡渔村"建设现状出发,针对休闲渔业这种旅游新业态,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舟山市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和旅行费用区间分析的方法评估舟山市海洋旅游资源价值,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市的总旅行费用处于较合理区间;根据消费者剩余的计算结果,样本游客对舟山市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2019年舟山市海洋旅游资源价值为1 399.15亿元,海洋旅游资源是舟山市的宝贵财...  相似文献   

8.
实施渔村振兴是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解决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渔民入户调查数据,从渔民满意度评价角度探讨实施渔村振兴面临的基础和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实施渔村振兴面临的基础是:渔村乡风文明程度较好,渔村治理成效明显,但渔村产业还不太兴旺,渔村环境离生态宜居还有一定差距,渔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实施渔村振兴主要面临渔业基本经营制度有待完善,渔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渔村环境离生态宜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渔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尚未建立,渔业文化挖掘和传承后继乏人,渔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渔民社会保障尚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渔村振兴政策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渔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固有的发展特征,亟须进行法治化改革。这既是对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渔村治理的落实,也同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逻辑相符合。因此,新时代法治渔村建设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的指引,法治价值同时为推进新时代渔村治理法治化,为渔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法治价值的适用同样对于促进渔村渔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改善传统渔村经济落后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的指引下,找到新时代渔村良法善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主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受制于海岛环境影响,澎湖列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与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分析澎湖列岛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澎湖列岛旅游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交通安全事故和海上旅游活动事故,其中游客对旅游六要素的游览安全环节感知最强烈;澎湖列岛旅游安全与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灾害)有关,更与旅游管理者对游客的引导、设施设备的改善、安全管理从业的培养紧密相关;澎湖管理处与澎湖县政府要重视澎湖列岛环境信息发布,水上运动活动的组织安全,救援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游客岛屿旅游安全教育;积极构建澎湖列岛与我国台湾岛及内地海上突发事件协同救援平台。  相似文献   

11.
浅论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旅游文化资源是海岛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我国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特征及其构成的分析,拟定了海岛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认为应以山、海文化为形象主题,以海岛的战事文化、宗教文化、历代名人的踪迹等为重点开展文化旅游.通过集中外显,强化感知;烘托气氛,营造整体氛围;创造意境,深化体验等开发策略,促进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佳  贾楠 《海洋通报》2018,(4):378-388
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口特征和游艇文化变量,构建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模型,以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检验影响旅游者参与游艇旅游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旅游者参与游艇旅游的意向较高;旅游者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游艇文化是影响其选择游艇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旅游者的行为态度、游艇文化2个变量对游艇旅游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通过行为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游艇旅游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3.
金希 《海洋世界》2014,(4):28-31
<正>随时随地停在海中,或是去到南北极,这些都是飞机目前不可能让游客体验的地方。而这恰恰也是邮轮卖座之处。一些黄金航线,从来都不缺游客,而360天环游地球,更只是邮轮才能体验的。世界邮轮的数量仍然在增加,但和以前的邮轮不同,现代的邮轮已经完全向旅游方向发展了。可以说,邮轮已经完成了"邮"的历史使命,正在朝着"游"的方向前进着。  相似文献   

14.
在调研的基础上报告了厦门渔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渔村及渔业人口的分布状况,厦门捕捞渔民劳动力素质结构,渔民家庭的收入、住房及捕捞作业的积极性情况。重点分析了厦门渔村的社会经济现状和渔村面临的问题。如渔村人口的数量,渔村拥有的资源差别,渔村里的失业现象,渔村的公共设施、卫生、环境和渔民的养老、就医问题,捕捞渔民的作业空间以及渔民收入差别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政府在渔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渔民的失海、失业,渔民子女的教育和就业,渔村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海岛旅游发展呈现出以岛群为单位组团发展的新趋势,这对海岛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对游客在岛群内部海岛间的随机行为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研究,通过计算游客在每个岛屿的潜在停留时间,提出了一种指导海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赤潮影响下的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海域是全国赤潮的高发区域之一,赤潮多次影响海水养殖区、滨海旅游区等近岸敏感海域。赤潮发生时,不但海水变色影响景观美感,还会产生大量泡沫和腥臭气,严重影响滨海旅游区的休闲娱乐功能。文章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象山松兰山海滨浴场及周边区域的游客对赤潮灾害治理的支付意愿(WTP),间接估算出,2017年象山海域受赤潮影响滨海旅游环境价值损失为9 662.4万元,占象山县全年旅游总收入的0.4%。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得到,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为赤潮对滨海景观的影响程度和游客对赤潮的认知度。本次调查评估客观反映了象山县滨海游客对赤潮治理支付意愿的大致程度,量化评估了赤潮对滨海旅游业造成的价值损失,研究结果可作为评估赤潮灾害对滨海旅游业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现场问卷及网络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资料,首先,对福建滨海旅游游客的客源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结构及职业构成等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福建滨海游客的动机形成、出游方式、消费构成、逗留时间和旅游感知等方面的旅游行为的特征;最后,针对福建滨海旅游个体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海水浴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康 《海岸工程》2009,28(1):72-80
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受到沙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及人口统计因素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游客的个体因素对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影响游客沙滩选择的因素进行评估,结合沙滩的游客支付意愿和环境保护意愿调查,系统地对不同自然及人口统计因素对沙滩游憩成本、沙滩使用支付意愿及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及关联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环境质量、家庭收入、沙滩游览次数等因素对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休闲渔业包括海洋游钓业、观赏性渔业、淡水游钓、休闲采捕、休闲养殖、渔村生活体验等,其中海洋游钓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一个行业。 自从20世纪60年代加勒比海地区兴起海洋游钓业以来,在短短的时间内,海洋游钓业已迅速发展到欧美、亚太地区和一些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沿岸国家及地区,成为滨海旅游项目中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20.
海滩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健康的海滩系统在旅游、沿岸防护安全等多方面能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服务,但当前旅游海滩在生态环境质量、旅游体验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旅游海滩质量评价是对旅游海滩自然属性和开发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旅游海滩环境质量水平,是较为有效的海滩管理工具之一。本研究在现场环境调查和游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旅游海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广东青澳湾海滩质量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青澳湾海滩开发程度、海滩环境质量尚未达到良好水平。根据评价结果,对青澳湾海滩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完善海滩旅游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对海滩进行系统的规划,建立科学的旅游海滩质量评价体系和环境监测、调控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