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下水是人们可以选择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之一,也是比较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海南来说,地下水不仅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以及物质保障。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得知,当前我国97%的地下水受到了污染,其中40%的地下水污染程度不断上升,所以地下水资源的流动比较缓慢,交替速度很慢,自净能力不强。因此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话就不能够很好的恢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价以及区域划分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是从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入手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海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田廷山 《地球》2010,(6):40-42
目前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已处在多年超量开采、地质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状况,建议:第四系地下水不宜扩大开采,应急水源地不应作为常规后备水源使用,北京市需依靠节水、扩大再生水利用、实施水资源联合调蓄等一系列措施解决北京市水资源问题,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等措施,启动涵养恢复地下水资源等工程,保证首都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与社会越来越关注地下水监测技术,我国是一个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而且面对日益污染严重的水资源,对地下水监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有些城市目前依旧采用人监测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精确度低,而且还耗费很多的人力,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地下水监测是管理水资源的一些重要的手段,文章结合实践工作,对国家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20多年来,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方法形成的一种直接非侵害性的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探测地下水的方法相比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的唯一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找水方法技术.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十分重视,已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本文在广泛收集迄今为止的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作者近年来有关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研究经历,综述了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推进我国核磁共振找水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部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该区水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管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查地下水资源、采取工程措施增加大气降水等措施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部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该区水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管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查地下水资源、采取工程措施增加大气降水等措施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性质,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勘探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文在阐述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同时,就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西部的发展状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为例,提出了利用已有物探资料为地下水勘查服务的地球物理解决方案,从理论方法上证明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示范区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对目前正兴起的西部水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海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地下水资源充沛,近年来随着湛江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东海岛的热储层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展望了东海岛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瞬变电磁技术进行地下水资源勘察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内蒙古白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采用瞬变电磁技术进行水资源勘察.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含水层的矿化度和孔隙度对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得出在内蒙古干旱牧区浑善达克沙地的含水砂砾岩电阻率值为75~150 Ω·m之间变化.以导电球体为模型来计算地下含水层异常的可分辨时间窗口,确定该区地下含水层异常出现最大值的探测条件.瞬变电磁技术在结合已知自流井的电性差异基础上,可以对地下水的含水层和含水深度进行准确勘察,确定新的水井5位置,经钻孔验证喷水量达到每小时100 m3以上,满足白旗供水需求.验证了瞬变电磁技术在地下水资源勘察中的有效性,为西部地区水资源的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于依山傍水而居。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蓄积库,地表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90%都蓄积在湖泊里。湖泊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具有提供工业用水和饮用水、调蓄水资源,防洪、防涝和实施农业灌溉;保护生态环境,调节湖泊水陆系统循环,栖息繁衍水生动植物、涵养地下水、沟通航运、调节气候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蓝颖春 《地球》2013,(12):62-6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监测、监督地下水过量开采,防止地下水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超采问题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2016,(1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石,保护好地下水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河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建设经济强省的目标指导下,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加大了水资源供给的压力。在地下水的开采上,河北省存在着超采问题,部分城市甚至存在着严重超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针对榆林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在榆林市区及周边开展了城市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地球物理勘探的目的是探明城市300 m以浅的地层岩性结构,主要确定第四系含水介质的岩性、厚度、埋深及基底形态,配合完成城市地下水调查评价工作.激电测深是地下水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次在调查区共布设了两条激电测深剖面,通过研究调查区激电测深的成果资料,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钻孔信息,成功划分含水层,确定基岩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激电测深在城市地下水调查评价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后续水文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韩松 《地球》2013,(10):24-26
正自进入7月份以来,高温天气致使我国西南、西北多省市出现持续干旱天气。甘肃、云南、重庆等干旱严重的省市河流断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再度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水危机的关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水库以上的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地下水调查是水源区环境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水调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在圈定隐伏断裂、地层岩性、岩溶发育区效果明显,反演电阻率可以优化垂直激发场计算;地面磁共振方法能够弥补高密度电法对地下水分辨率低的缺点,精细刻画地下水文地质特征,为构建水源区地下水格架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笔者探索了高密度电法与地面磁共振方法的地球物理方法组合在水资源调查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岳尚华 《地球》2013,(10):14-19
正水危机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过度的大规模活动造成的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的匮乏以及水体污染。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其中中国水危机最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我国淡水资源紧缺,而水污染使缺水的局势更加严峻。我国用水现状如何?怎样应对水危机?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  相似文献   

17.
南昌市区地下浅部广泛分布有第四系砂砾石孔隙地下水,水量丰富,大部分地方水质较好,地下水的这些性质符合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用水水源的要求。近年来南昌市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已陆续使用,但经验较少,回灌技术不成熟,监测和管理工作尚不到位和完善,现阶段热泵系统应以局部试用为好,在试用中做好与热泵系统使用有关的水文地质勘察和水资源论证、地下水回灌、热泵用水和地下水定期监测以及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逐渐积累经验,使今后热泵系统使用地下水真正做到高效、安全和环保。  相似文献   

18.
蓝颖春 《地球》2013,(10):37-39
正地下水是"看不见的水源地"。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都是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曾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我国的地下水污染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每个地方的具体污染情况如何,却很难说清。因此需要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摸清"家底",才能对地下水污染的形成、演化、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判。9月3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通知公告对其  相似文献   

19.
李健  郭宏业  黄勇  王永贵 《高原地震》2006,18(3):58-64,68
根据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结合盆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分析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对盆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和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人们节约用水意识,加强对现有荒漠沙生植被的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盆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和政治经济中心,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开展对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科学价值.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的空间约束方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与地面水井实测与地下水模型结果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4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存在明显的长期亏损,GRACE估计的亏损速率为-7.4±0.9 km~3·a~(-1),而地面水井资料估计的浅层地下水亏损速率为-1.2 km~3·a~1,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亏损以深层地下水为主.2002-2008年,GRACE估计的华北平原地下水亏损速率为-5.3±2.2 km~3·a~(-1),这与华北平原两个地下水模型得到的平均亏损速率-5.4 km~3·a~(-1)十分吻合.通过华北平原区域地下水模型的独立验证,说明GRACE可以有效评估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量变化趋势.除了长期亏损的趋势项之外,华北平原地下水还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与该地区年降雨量变化特征一致.在降雨偏少的2002年、2005-2009年和2014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显著减少.在空间分布上,GRACE结果表明,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储量减少主要发生在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区,这也与水井实测资料和区域地下水模型结果较为吻合.与GRACE和区域地下水模型相比,目前的全球水文模型仍无法准确估计华北平原地下水变化的空间分布和亏损速率.上述研究表明,GRACE提供了评估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的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