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7,(7):22-24
一、看云识天大有可为云是大气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不同的云天状况反映不同的天气系统,预示着不同的天气变化。各类天气系统的发生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云天变化和云状特征上均有一定的反映。云的消长和透光度可以间接反映空中水汽的变化和稳定度;云  相似文献   

2.
孙海鹰 《气象》1981,7(4):25-26
气象站预报开展后,对云的观测和分析受到了广泛的注意,随着探空资料、雷达和卫星云图的使用,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云系不仅反映本地上空的气流特征,而且在垂直方向,也可反映大气层结和凝结,在准水平方向上,是天气系统侵入的明显标志。所以,云成为县站预报员“登高望远”的好途径。下面谈谈我们观测云系侵入方向分析高空天气形势作预报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气象站预报开展后,对云的观测和分析受到了广泛的注意,随着探空资料、霄达和卫星云图的使用,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云系不仅反映本地上空的气流特征,而且在垂直方向,也可反映大气层结和凝结,在准水平方向上,是天气系统侵入的明显标志。所以,云成为县站预报员“登高望远”的好途径。下面谈谈我们观测云系侵入方向分析高空天气形势作预报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利用历史天气图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近几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达回波基本反射率、回波顶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参量的跃增反映了冰雹云内物理特征量的短时急骤变化而形成冰雹的特点,在防雹工作中,利用冰雹云的目测结合雷达回波的形态识别和特征参量进行冰雹云的识别,可使防雹作业指挥能得到准确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暴雨是在某些特定云形中降落的,常有其先兆。各类天气系统均有一定的云系变化和云状特征,云的生消及透光度可间接地反映空中水汽变化和大气稳定度的改变,云向和云速可大致表明高空风变化和流场的分布情况。所以,根据云的各方面演变特征,结合天气形势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可以较正  相似文献   

6.
天空出现的各种云体,都是天气变化的某种反映,对于未来的天气变化都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限于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对某些云和天气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清楚,因此我们把现已初步认识到对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称为指示性云。随着工作的发展和认识的逐步深入,将会发现更多与天气变化有内在联系的指示性云。目前,我们将指示性云分为两大类:一、在系统性云中形成的指示性云称系统指示性云;二、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指示性云称地方指示性云。下面就扼要介绍这两类指示性云的观测记载方法,及其与未来天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学谦  孙安平 《高原气象》2011,30(5):1392-1398
利用祁连野外试验站观测资料,引入客观反映高空大气云和降水的表示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区降水的大气特征。结果表明,高层冷云和低层暖云是祁连山区形成降水的主要云系,高层冷云由天气尺度系统决定,而低层暖云则由地形阻挡和加热等作用形成。在不同的天气系统下,地形对降水的作用不同。在西南气流影响下易形成谷风环流,从而增强降水;在西北风...  相似文献   

8.
《气象》1981,7(2):22-23
一、过去天气电码应着重反映天气演变 编码的任务应当是:第一、把已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或云况)尽可能都反映出来;第二、尽可能比较完整地把这些天气现象(或云况)的演变表达清楚。 要达到这个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在时间概念上,区分现在天气、过去天气和特殊天气,同时这三个方面所反映的天气内容又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点,有机联系,密切结合。因此,现在天气电码应该是尽可能反映近期主要的天气现象(或云况),而过去天气电  相似文献   

9.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其它的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体。云的生成及其变化是大气中各因素综合反映的产物。因此,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而且也可予示未来天气的变化。我站自一九六六年起建立了天物象观测方法,在观测中,把云的观测作为予报天气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年来的实践中,初步模索出一些云与天气变化的规律,对于报天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的观测是比较复杂的,《规范》将云状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云在大气中的生成、发展和消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某一天、某一日天气系统移经各测站上空的时空变化,也是反映大气稳定度最直观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判定出当时的云状,特别是判断罕见云状是非常必要的。文中所要论述如何识别和判定的罕见云状是二十九类里,其中的Ciunc、Cc、Acflo、Aclent、Accast、Sclent和Sccast七种云。能否准确地识别和判定出这七种云,无论对本站天气还是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成功的关键 ,是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 ,适时在适当的云体部位进行人工催化作业。1 作业人员进场时间在每隔 1h接收 1张的日本GMS - 5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上 ,可以看到行星尺度、天气尺度、中尺度系统。通过对卫星云图常见云型和云系的分析 ,可判断影响系统的具体位置和强弱 ;通过动画显示 ,可判断系统的移向和移速。根据卫星云图中系统目前的位置和移动速度 ,可推测影响本地的时间。在影响系统到来前 6~ 10h高炮和作业人员进入炮位。2 作业炮位和作业时间天气雷达回波反映了监测区内降水云的分布特征 ,用于监测中小尺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2010年石河子出现的4次致灾冰雹天气,从环流特征、热力场和C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涡)槽型和西北气流型天气系统与地形抬升作用的共同影响,是石河子产生强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成于石河子西北一带的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后,沿东南方向入侵新疆地区,如果其移动路径为西北—东南向,且发展为强冰雹云,则带来的冰雹天气来势较猛,强度大,灾害较严重。依据RHI回波顶高度H与45dBz回波顶高H45的差距识别冰雹云,当H-H45≤1.5 km时,为强冰雹云;当1.5 kmH-H45≤2.5 km时,为中等雹云;当2.5 kmH-H45≤3.5 km时,为弱雹云。  相似文献   

13.
观云识天气     
毛绍安 《气象》1977,3(8):20-20
云天观测是县站做好短期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它常常能反映出未来天气系统的转换、持续和演变,并能预兆本地具体天气的变化。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体会较深的几个例子。 (一)高积云。它是一年四季常出现的,对这种云的系统观测,有助于报准未来三天的天气。在春夏两季,发现了高而薄的高积云时,就得连续观测:如  相似文献   

14.
陈明 《贵州气象》2000,24(3):47-48
1 引言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 ,一些气象要素往往是千变万化的 ,尤其是云状的识别是难度较大的目测项目。云的形成和演变是大气中错综复杂的物理过程的表现 ,是预示未来天气的征兆。由于云状的特征不明显、不典型或处在复杂天气情况下和演变过程中 ,往往看起来既像这种云又像那种云 ,处于相似状态。观测员在判断云状时 ,除了掌握云的外型特征 ,还应该根据形成云的物理过程、云的连续演变及其它条件进行综合判定 ,才能准确地反映代表当地天气特征的云天状况。本文就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的判别提出一些看法。2 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的相似之处卷…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春秋季降水系统的云物理概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春秋季降水既受南方天气系统的影响,又受北方天气系统的频繁作用,降水过程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不同天气系统的分析表明,北方天气系统的降水微物理过程基本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洪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总体概念。本文给出了南、北天气系统降水的概念特征,降水过程在北方天气系统个例中均通过冰晶过程(冷雨过程)发动;南方天气系统中难以通过云水的自动转化形成有效的降水,可以将这类系统中高空云带中存在的过冷水作为冷雨过程的供水云进行催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对利津县1984-2005年冰雹天气资料,分析了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产生冰雹的天气系统和雹云主要路径,提出防御雹灾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流层气溶胶和云的大气辐射加热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申绍华 《大气科学》1991,15(6):89-98
本文利用建立的辐射模式研究了在一般天气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有云气溶胶大气的辐射加热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云和气溶胶对大气的辐射加热的影响是不同的,它依赖于云的状况(云高、云厚和云内含水量)以及气溶胶浓度的大小、气溶胶的垂直分布和气溶胶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刁秀广  刘畅  万明波  侯淑梅 《气象》2020,46(2):179-188
利用济南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探空与天气实况,对山东3次大暴雨过程中云街雷达回波特征和云街对于强降雨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天气雷达低层反射率因子上云街表现为多条窄带回波,走向与低层平均风场基本一致,持续时间约6~7 h,强度基本在5~20 dBz。云街对3次强降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3方面:一是触发机制,云街可触发对流单体;二是后向传播作用,云街新生对流单体依次沿云街走向向西南方向传播,具有明显后向传播特征,导致对流系统向西偏南方向发展,强降水区也向西偏南方向移动;三是利于降水强度增大和长时间的维持,持续不断的云街激发的雷暴,在移动过程中沿引导气流方向发展并与对流系统主体合并,主体回波得以发展与维持,产生大的雨强,并持续较长时间,导致极端强降雨天气。云街对3次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及极端强降雨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2007年7月18日过程云街触发雷暴的频次明显高于其他2次过程,主要原因是对流抑制能量和抬升凝结高度明显小于其他2次过程,更易于雷暴的触发。  相似文献   

19.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卷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为长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云状不仅反映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是了解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为预测天气和气象服务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位观测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能正确观测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