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风能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早已被人类所利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作为最佳能源之一——风能也成了重要研究的课题。如何更好地估算风能,就成为许多学者的一项任务。目前估算风能的方法很多,哪种方法最佳,前人已有很多研究。要切实有效地利用风能,必须了解风速的分布。许多学者认为韦伯分布能较正确地描述风速分布,而韦伯分布求算风能主要取决于参数K,C_o本文的工作就是用那种方法求算K、C值,使计算出的风能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近年来,在诸如大气污染模式、建筑物风荷载的估计以及风能分析等等这样一些实际应用中,对于使用特殊分布进行风速资料的拟合已有许多研究,而目前考虑最多的是韦伯(Weibull)分布.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韦伯分布由于它的伸缩性和使用方便(只需估计2~3个参数),常用来作为拟合实际风速分布的理论模型,而且通常能够给出近似的却能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实测风速满足一定条件,则韦伯分布就是一个拟合风速频率的数学函数.  相似文献   

3.
东营市风能资源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营营市1994~1998年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韦伯分布计算了1998年的平均风能密度,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地数3个风能指标,表明:东营市属风能丰富区,该地风能可以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能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平均风速和平均最大风速确定风速韦伯分布参数k、c,并根据k、c计算了全国165个测站的理论风能的各种特征量,分析了风能特征量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风能资源以内蒙地区,渤海湾沿岸、东南沿海、东北平原、青藏高原等地为最丰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最小;风能资源随高度升高先是迅速增加,而后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平均风速和平均最大风速确定风速韦伯分布参数k、c,并根据k、c计算了全国165个测站的理论风能的各种特征量,分析了风能特征量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风能资源以内蒙地区,渤海湾沿岸、东南沿海、东北平原、青藏高原等地为最丰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最小;风能资源随高度升高先是迅速增加,而后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新疆部分地区中值年某些月份的资料,通过W-Ⅲ及其直接计算的两种方法,对风能功率密度计算的比较,探讨了用W-Ⅲ模式拟合风速概率,从而求得风能功率密度之风速的特征,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如果利用W-Ⅲ及直接计算法所得的概率分布,在大风速区拟合较好,则所得风能功率密度的结果就比较接近真值,且只有在此前提下,考虑离差平方和才有一定意义.在大风速区拟合及离差平方和均较理想的情况下,风能功率密度的真值大小对风能功率密度的拟合也可产生一些影响.(2)相对累积风速概率等值线越接近于圆型,则W-Ⅲ模式的拟合效果越好.(3)W-Ⅲ分布的拟合因地因时而异, 并非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7.
吴其劻 《气象》1983,9(2):24-26
一、引言 风既是作用于建筑物的主要自然荷载,又是一种再生的动力能源。近地面风频的分布,在城市和工厂规划、空气污染预报、农业措施以及风能资源利用中,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资料。关于风频的分布,以往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有人认为用韦伯分布拟合效果好,也有人认为用皮尔逊Ⅰ型、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效果好。本文对内蒙、  相似文献   

8.
用W—Ⅱ模型和W—Ⅲ模型估算风频和风能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慧敏 《气象科学》1992,12(1):65-71
本文通过对南京资料的统计分析,比较了用W—Ⅱ模型和W—Ⅲ模型拟合风速概率分布及估算风能密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南京地区近地层100米以下,用W—Ⅱ模型估算风频和风能密度是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8—2007年松辽平原9个气象站的50年风速气候资料和短期测风塔资料,对松辽平原的风速变化、变化周期,以及风能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近50年松辽平原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明显,且预计到2015年将一直处于风速偏小期;一年当中,春季风速偏大,为风能相对密集期;通过对年有效小时数、风速频率、年风向频率、年风能方向频率、湍流强度、风切变等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松辽平原的风能资源具有明显开发优势,因此预计2015年之后,松辽平原风能的开发潜力将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区域气象站、气象观测站的测风资料和国家相关标准,计算分析连州市的各项风能资源参数,对连州市风能资源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7年平均风速、风向与历年平均风速、风向基本一致,可认为2017年基本为平风年,可以反映连州地区长期的风的特征,具有可用性、代表性。连州市南部、东北部风能资源较丰富,80m高度平均风速达到3m/s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为62.0~139.9W/m^2,有效风功率时数5761~5969h,占65.8%以上,有效风速频率高达64.8%,风能频率占71.8%以上,从长年代估计,雷达站和山塘附近区域的风能资源等级为1级,有利于开发低风速型风电场。西北部、东部的风能资源较为贫乏,平均风速小,风功率密度低,有效风功率时数少,风能开发价值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5年的风速自记记录,统计了日静风持续时间的频率,并用韦伯(Weibull)分布函数对其冬、夏两季的静风持续时间资料分别进行了拟合,导出了各自的分布函数,同时与静风频率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近地面风频分布,是研究当地风能资源利用必不可少的资料.对于风频的分布,不少同志做过大量工作,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有人认为用韦伯分布拟合风频较为理想,也有人认为皮尔逊Ⅰ型,对数正态分布拟合得更好.新疆到底哪一种分布拟合的效果好呢?本文选用了伊犁、克拉玛依、阿拉山口、哈密、喀什、库车、阿克苏、阿勒泰、达坂城、和田共10个站点的每月逐时风频进行了分析.首先,按风频的经验分布特点进行风频的分布类型分类;再从每一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卓资县气象站1959—2006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卓资县境内财神梁测风塔2006年实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财神梁风场平均风速、风功率密度等风能参数,得出:财神梁风场10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6.8m·s-1和273.6W·m-2;65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7m·s-1,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373.1W·m-2。65m高度年主导风向为W风,出现频率为18.0%,风能密度方向也以W为主,占总风能频率的23.9%,有61.6%的风能集中在WSW-NW范围内。65m高度风能有效小时数为8284h,风能的众值分布在8~14m·s-1风速区间内,占全年风能分布的69.1%。财神梁地区风能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且风质优良,适合开发建设风电场。  相似文献   

14.
根据镶黄旗风能资源现状及相关条件。利用镶黄旗近45a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并结合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的风速、风向频率和风能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给出了镶黄旗地区风能资源状况并简述了当地风电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佟小林  宋进华  格日勒  高春香  高自国 《气象》2007,33(S1):111-117
选用杭锦旗1977—2006年各年逐月平均风速资料、2006年1—12月逐时风向、成速资料、2006年1一12月阿拉腾敖包测风塔逐时风向、风速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阿拉腾敖包风场风速和风功率密度、风速频率和风能频率分布、风向频率及风能密度方向分布、有效风能时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阿拉腾敖包风场风能资源评价;给出了综合评估意见:该风场10m高度年平均风速5.7m?s-1年风功率密度为147. 19W?m-2; 60m高度年平均风速7.3m?s-1,年风功率密度为336.65W?m-2; 70m高度年平均风速7.6m.s-1,年有效风速(3~25m?s-1)时数为8410小时,年风功率密度为380.45W? m-270m高度年主导风向为WNW风,春、秋和冬三季主导风向均为W风,因而风向较为稳定。年内春季风速较大,秋、冬季次之,而夏季最小。据初步测算,该风能区风能总储量约为152MW.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全省各地的年、月平均风速直接计算实有风能,平均有效风速的年、日分布特征,不同等级风速频率分布特征,最大风速的推定及其结果,风能密度的计算,将全省风能资源按其优劣程度划分为3个区域等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海岸线两侧相邻区域内的风能、风速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风能、风速的分布特征;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海表面温度上升和城市化发展对中国东部沿海风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风能的时空分布不均一,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渤海湾区域风能明显大于其他三区(华东沿海、东南沿海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夏季渤海湾区域风能显著小于其他三区,而华东沿海区域风能稍大。秋季东南沿海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风能较大。冬季沿海四区风能大小接近。一般而言,秋冬季风能较大、春夏季风能较小,夏季风能显著小于冬季。2)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风速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除冬季东南沿海区域风速有增大趋势外,其他区域各季节风速都呈缓慢减小趋势,但减小幅度很小。3)海表温度升高在不同季节对风速的影响不同。春季渤海湾和山东半岛、北部湾沿海及杭州湾风速随海温升高而增强。夏季海温升高幅度不同,则风速显著变化区域不同,但大部分沿海区域风速随海温升高而增强。秋冬季风速随海表温度升高而增强,影响区域较稳定:秋季东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区域风速增强,冬季渤海湾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风速增强。4)城市化发展增大了地表摩擦力,使得夏秋季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迅速减弱,沿海风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江西省金华山测风塔数据进行订正,计算平均风速、风速频率、风向频率、各方向风能、风功率密度及有效风能时数等各项风能参数。结果表明,风电场各个高度年平均风速为5.7—6.7 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214—366 W/m2,年有效风力时数百分率为76.3%—82.2%;风向和风能频率集中风向为SW—WSW风,有利于风机的布局和稳定运行,具备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利用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对广西玉林大容山的风能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风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其中30m~70m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7.6~8.0m.s-1、396.7~497.0W/m2,30m高度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最大;一年中2~5月、7月和10月是风能资源利用的最佳时期,一天中夜间特别在20~03时是风能资源量最好时段;各高度3 ~25m.s-1有效风时数为7279~7806h;主导风向和风能密度都主要集中在SSE ~S扇区,70m高度风能密度累计频率达61.9%.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大风拟合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电白、珠海、惠来、云浮、韶关和梅县6个气象站的历史最大风速资料,分别用极值Ⅰ型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和韦布尔分布3种方法进行拟合分析。拟合的结果表明,极值Ⅰ型分布与皮尔逊Ⅲ型分布都能较好地拟合出最大风速的频率分布,韦布尔分布拟合效果较差;内陆地区极值Ⅰ型分布和皮尔逊Ⅲ型分布得到的结果相近,而沿海地区由于风速波动性较大,极值Ⅰ型分布拟合的重现期风速要大于皮尔逊Ⅲ型分布。但在各种工程的实际拟合应用中,仍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