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1880—1999年中国东部35站的观测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IPCC第4次评估报告(AR4)中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的模式输出结果,对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情况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年代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模式对20世纪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但对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其中IAP_FGOALSL_0_G可以大致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降水型的突变特征,而BCCR_BCM2_0和UKMO_HadGEM1则可以模拟出华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减少的现象。对于引起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因子PDO和NAO,模式对它们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效果略好于降水。多数模式都可以模拟出PDO和NAO的空间模态,其中CNRM_CM3和UKMO_HadGEM1对PDO年代际变化(8a以上)的模拟与实际情况比较相似,并可以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PDO由负位相转变为正位相的情况,而模式UKMO_HadGEM1也对NAO的年代际变化以及1980年以来不断加强的趋势模拟较好。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改进的Chebyshev和Butterworth低通原型LC滤波器的解析设计公式.此公式充分利用阶数取整带来的余量,在不改变滤波器阶数的前提下减小了通带波动,极大地方便了集成滤波器的实现.给出了集成有源高通滤波器设计实例,验证了改进的Chebyshev和Butterworth低通原型LC滤波器解析设计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ARM内核嵌入式系统,开发了用于气象机器人的气温采集仪.使用S3C2410芯片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开发了数据采集模块、存储管理模块、USB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以及其他基本功能模块.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并达到了预期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1地州级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故障一 :现象:常规资料入库正常,但GRIB、FAX、STAR就是不入库 ,经数据分发的GRIB、FAX、STAR资料全部在数据库接口目录/CCCC/MIOSWORK/RDB(注 :CCCC为各VSAT小站代码 ,以下相同 )相应各目录下堆积。原因 :MSG资料为文本文件 ,要对CCCC01 -DB数据的选项做说明才能将此数据写入数据库中。此选项是 :SE LECTINTO/BULKCOPY(表示可编写文件 ,可插入 ,快速块拷贝 ) ,此选项为TRUE ,经用SP -HELPD…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 芯片S3C2410的嵌入式汽车行驶试验记录仪LCD设计.首先给出人机交互LCD硬件模块的设计,并分析了软件系统的设计,讨论了帧缓冲设备驱动程序框架及层次结构,给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LCD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6.
气象场序列几种插补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 E O F S的主分量回归( P C R)、 E O F S迭代法( I E O F)和基于主分量典型相关的典型变量回归( C V R)3 种不同的统计插补计算方案,对同一区域同一种气象要素序列进行缺测资料的插补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方案插补精度都与参数选择有关,无论缺测站点空间分布类型如何,当缺测点数小于 60 % 时,3 种方案均有较好效果,以 C V R 最佳,且随缺测年数增长, C V R 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海洋中碳及营养物自然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海洋生物化学环流模式(B- GCM) 模拟了工业化前碳及营养物在海洋中的分布, 并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结果。模式考虑了海洋表面化学和一个简单的生物过程。模式的主要预报变量有总CO2 、碱度和磷酸盐。决定生物化学物质分布的三个参数的取值为: POC 通量的垂直廓线的指数a 取观测值0-858 、生物生产效率r = 2/ 年和下落比R= 0-06 。用B-GCM 模拟出的结果与GEOSECS观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以时空域为函数研究了按Lorenz(1955a,b)所定义大气中精确的有效位能(APE)制造和近似的有效位能制造公式.大气中有效位能的制造是由非绝热加热场和温度场决定。这个加热场通过使用每天四次的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1986—1992年7个1月份和1985-1991年7个7月份的初值化分析资料,用余差法进行了估计。考察了大气不同部分对精确制造和近似制造的贡献,并解释了这些贡献之间的差别.Lorenz在近似制造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做了几个近似假设。最严重的一个近似假设看来似乎是,等熵面上的平均气压近似地等于等压面上的气压,就这个等压面而论其上平均位温与等熵面上的位温相等。本文结果表明,精确制造公式中和近似制造公式中两种贡献项之间的最大差别,发生在温带对流层低层.此处对涡动APE,精确制造值比近似制造值可以小到1/10;而对纬向和时间平均APE精确制造值是微弱的正值,但近似制造值是强大的负值。其它主要的差别发生在热带对流层中层,就平均APE制造而言,精确公式的值比近似公式值大约小一半。尽管有这些大的差异,全球平均的平均APE的精确制造值在1月为2.29W/m2,7月为1.88W/m3,然而与近似制  相似文献   

9.
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及短时预报中具有重要作用。旧的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是在DOS环境下运行的,新的CMAPPS软件系统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它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操作方便程度上都远远优越于旧系统。但是它的安装却比旧系统要复杂得多。另外,新的CMAPPS系统是把云图直接转化为BMP格式的图像文件存到FSERVER服务器JZYT目录下,网上机器在Windows95环境下或利用其它图像软件,可以很方便的调看,而原来旧的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保存的图像数据文件,则不能直接调看图像。随着…  相似文献   

10.
在膜接触器实验装置上,研究了一乙醇胺(MEA)溶液捕集混合气中CO2的操作性能,考察了气液流速、吸收剂和混合气的浓度等因素对出口气相CO2摩尔分数y(CO2)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方案.结果表明:y(CO2)随液速增大而减小,随气速增大而增大;总传质系数随流速增大而增大,气速的增大对总传质系数影响不明显;吸收剂浓度增大,混合气CO2浓度增大,总传质系数增大;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为液速70mL·min-1、气速06L·min-1、MEA浓度20mol·L-1和y(CO2)为10%,此时总传质系数为286×10-4m·s-1.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移动通信产品展示自动摘机体验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整个系统由摘机/挂机触发装置、防盗报警控制装置以及硬件控制器与PC机的通信软件部分组成,系统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运行方便等特点.系统采用C8051F020单片机作为CPU进行控制,结构简单,还可进行多种功能的扩展,并且简化了外围电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格形编码的正交频分复用(TC-OFDM)方案,研究把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格形编码(TCM)有机地结合,来克服时间色散信道中的频率选择性和多径衰灌。对码率2/3格形编码的8DPSK-OFDM在时间色散信道中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模拟,讨论了不同正交载波数情况下格形编码的设计。结果表明,在比特误码率BER为10^-3时采用TC-OFDM方案与未编码系统相比可以提供6dB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3.
利用ERBE和ISCCP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表短波吸收辐射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ERBE和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结合青藏高原地面日射资料,讨论了并提出了该地区地表短波吸收气候反演方法,该法的似合精度较高,平均误差为9.8W.m^-2据此计算出75°E-95°豚25°E-40°N间2.5°*2.5°经纬网格点和高原63个站点的各月平均地面吸收辐射通量密度,给制出其在高原的分布图,揭示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虚拟人脑部组织脑的提取已经成为虚拟人脑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图像噪声、下层数据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方法得不到较好结果.首先利用RGB,HSL,HSV空间信息构造新的信息场,该信息场可以降低下层数据的影响;再利用结构张量信息构造各向异性Gibbs场,降低噪声的影响;利用各向异性Gibbs场改进的FCM模型对图像进行分割,以降低颜色强度不均匀现象导致的误差.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强迫的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辐射平衡试验(ERBE)和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提供的地气系统行星反射率、长波射出辐射(OLR)和云量资料,计算了青藏高原地区云对地气系统净辐射的强迫,并讨论其与总云量及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各季净辐射云强迫与总云量有较好的非线性关系,其中以暖季更明显;各月净辐射云强迫与地气系统晴天净辐射的曲线相关很明显,各条曲线均存在一个与净辐射云强迫零值相对应的晴天净辐射值  相似文献   

16.
ENSO事件对冬季北半球太平洋风暴轴维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每日客观分析资料及美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ENSO事件对简报北半球太平洋风暴轴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El、Nino(La Nina)年,风暴轴区域斜压性强(弱),风暴轴位置向东(西)扩展(收缩)且强度强(弱),与风暴轴发展有关的涡动热量通量和运量通量也同时增强(减弱),由此揭示出ENSO事件对太平洋风暴轴的维持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热带西太平洋定点海域降水的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明  李鹏程 《气象学报》1997,55(5):634-640
对热带西太平洋定点(4°S,156°E)海域长达4个月的降水化学调查,研究了降水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连续性与断续性降水过程和西风暴发事件(WWBE)及大风暴降雨过程中降水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定点海域(4°S,156°E)纯“海洋性”降水的pH为5.55,其Mn/Fe比值为0.54,Cl-与SO2-4是降水中最大量的离子;连续性降水pH呈“∨”型分布,Eh呈“∧”分布,总-2价硫的浓度S(-Ⅱ)呈降低分布,且最后趋于稳定,SO2-4,NH+4,PO3-4等在降雨开始后一段时间出现最大值,呈现与其它组分相反的行为;断续性降水pH,Eh趋于升高。西风暴发事件(WWBE)期间,绝大多数组分在降水中浓度高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而NH+4低于WWBE发生前、后的浓度,PO3-4,SiO2-3则是低于WWBE发生前的浓度,而高于发生后的浓度,大风暴降雨Cl-,SO2-4的浓度比正常降雨时可高达数倍,说明海上大风暴使大量海水滴被卷入空中,又随降雨落下,这时的降水pH也有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8.
对流边界层(CBL)中的污染扩散是非高斯型的。本文在下列三个假设下建立了双高斯型几率分布函数(PDF)模式:1.对流边界层任一确定高度铅直速度W的几率分布函数pw由两个高斯分布迭加而成;2.从污染源释放的粒子具有源高的铅直速度几率分布,且其轨迹是线性的;3.粒子在地面的反射为全反射,在混合层高度Zi为全反射或有部分吸收。然后分析了三个高度上铅直速度W的一些统计特征量,比较了由PDF模式计算的横风向积分浓度和Lamb的数值模拟[1-3],Deardorff的水槽模拟[4-6]结果,并用美国CONDORS计划的外场试验资料[7]对PDF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均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9.
1985年6月14日,在中部风暴试验俄克拉何马-堪萨斯初步区域试验(PRE-STORM)外场阶段生成了一个很强的夜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它出现在美国气候上中部暖季降水夜间最大中心附近.本文应用专门的无线电探空测风资料和地面中尺度站网资料研究了支持MCC生成的环境条件在夜间如何演变的.这里所研究的MCC是一个MCC系列中的第4个,是在准静止地面锋以北100—300公里处向东北东方向传播的三个MCC中的一个.MCC经历其最强烈发展区域的特点是,最初在浅薄的楔状冷气团之上为干燥和静力稳定状态(由前面过境的MCC造成)。昼夜变化的低空急流和锋的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到3小时就使锋面以上50百帕厚的气层内气块的平均对流有效位能(CAPE)局地增加2000Jkg(-1)以上。我们的分析表明,当1)由于昼夜调整的低空急流把潮湿的、高θe空气向北输送到锋面以上更冷的对流层中层环境区,因而出现特别高的CAPE时,和2)当低空急流末端北部附近特别强的绝热中尺度上升在急流轴上空引起显著的冷却时,准静止地面锋以北地区便成为夜间MCC发展的有利地区.冷却作用和强水汽平流一起消除了对流抑制作用[在自由对流高度(LFC)以下的负C  相似文献   

20.
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性与高温下硬化水泥浆(HCP)的化学分解有密切关系,为获得对火灾高温所致HCP化学分解特征的定量理解,对HCP试样进行了400~800℃的高温处理,采用XRD测定C S H化学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C S H分解始于560℃,但仅在600℃以上其分解才变得显著,且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尽管C S H的分解可造成混凝土强度的显著下降,但这种分解主要发生在600℃以上温度范围内,故对更低温度下发生的高温爆裂基本没有影响.分别建立了在600、700和800℃温度下C S H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