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气候分析服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一种采用FoxPro For Windows语言设计的适用于省级气候中心的“气候分析服务系统”。该系统将数据库管理、气候诊断与评价、气候预警和灾情分析有机结合为一个系统,既可提供各种分析结果的数据,又可自动生成各种分析结果的图形、报表和文字公报。界面美观,使用方便,库管理和图形处理功能较强,系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与国内同类系统的设计相比有一定的特色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能量参数在南通地区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通地区1991--2003年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将强对流天气的大范围环流形势作了分型和总结;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MMSV3.7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对典型个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利的天气系统影响,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累积和释放是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关键条件之一。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计算的有效位能、强天气威胁指数等对强对流天气都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MM5(V3.6)模式对2003年6月低纬高原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从重力波的角度研究低纬高原地区MβCSs生命史较短这一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表明,大气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产生和传播,重力波的传播导致MβCSs的能量向两侧快速频散,使得成熟的MβCSs主体强度减弱,两侧有新的MβCSs生成并发展,中心降水也迅速减弱。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低纬高原地形使得大气在不稳定能量积累以后很快释放触发强降水,大气随即转化为稳定层结,利于重力波的快速传播和MβCSs主体能量的迅速频散,使得低纬高原地区触发暴雨的MβCSs生命史较短,引发的降水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具有多重选择的config.sys文件改善微机的运行环境荀纪伟(白山市气象台)随着应用软件的增多,在DOS6.0以下版本的操作系统中,只用一个config.sys文件来设置适用于各种软件的环境且大家都不冲突已经越来越困难了。吉林省气象系统在预...  相似文献   

5.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灾情评估指数公式及效果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祚泳  杨怀金  燕鹏 《高原气象》2004,23(4):553-557
在分析灾情评估指标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指标的灾情评估普适公式;对不同的评估指标及其分级标准,用免疫进化算法对公式中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对不同灾情评估指标及评价标准适用的指数公式。公式用于我国部分省市和地区的多种自然灾害的灾度评价,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该公式具有可比性、普适性和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气候系统可预报性的全局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胞映射方法是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全局分析的强有力工具。文中基于一个最大简化的地-气耦合模式,引入胞映射全局分析方法,对气候系统的可预报性进行了全局的研究。气候系统存在最大可预报期限,对于超过逐日预报可预报期限后的预报,用胞映射思想证明了平均值的可预报性,并得到了定量的结果。研究表明,耦合机制具有延长可预报期限的作用,观测精度的提高亦可延长可预报期限  相似文献   

7.
利用鹤壁市淇县1971~2000年降水、底墒、蒸发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对春旱进行实时业务监测的动态模型;根据干旱指数大小确定春旱等级,并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证实干旱指数在分析干旱动态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Leggett Williams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一类含有p Laplacian算子的非线性奇异边值问题3个解的存在性,获得了这类方程存在3个解的充分条件.结果表明:如果非线性奇异项在其定义域内满足适当的条件,那么该问题必存在3个解.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几种气象干旱指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冰洁  孙玉军 《气象》2019,45(5):685-694
选用合理的干旱指数对干旱进行监测一直是干旱研究的难点之一,对不同指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干旱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基于1960—2017年福建省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采用频率累积法对五种干旱指数的阈值进行修正,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不同等级干旱事件的权重,结合120个典型历史干旱事件,对降水距平百分率(P_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相对湿润指数(MI)、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_(new))在福建省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I_(new)适用于春秋冬季和年际的干旱监测,MI适用于夏秋冬季的干旱监测,这两种指数对重旱和特旱事件的监测效果比较好,SPI和SPEI对中旱和轻旱事件的监测效果比较好。五种指数均能比较好地描述干旱的发展过程,CI_(new)的监测结果更贴合实际,并且较符合干旱发生的机制。因此CI_(new)在福建省的干旱监测中比较适用,MI次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用张家界森林公园内自动气象站2012~2014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张家界市区内国家气象站的资料,选用陆鼎煌和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评价公式对张家界森林公园的旅游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另外结合张家界市区的站点资料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两种评价方法均适用于张家界市森林公园,并且两个公式之间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突出的部分,但雷桂莲提出的舒适度指数公式更加适合于张家界森林公园;2.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人体舒适度水平较高,一年中5~10月都属于舒适期,其中夏季最为舒适,春季舒适时间段要比秋季长,而冬季极不舒适。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改进的Chebyshev和Butterworth低通原型LC滤波器的解析设计公式.此公式充分利用阶数取整带来的余量,在不改变滤波器阶数的前提下减小了通带波动,极大地方便了集成滤波器的实现.给出了集成有源高通滤波器设计实例,验证了改进的Chebyshev和Butterworth低通原型LC滤波器解析设计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青海省三江源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开发为例,详细阐述了运用高级程序语言C#和组件WebGIS技术及控件Ma pObjects(MO)进行二次开发的人工影响天气燃烧炉应急系统的设计方法,充分体现了利用控件实现二次开发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Steiner Lehmes定理旨在一定条件下判断1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而王彦海把题设条件替换成了各种形式,并提出了9个猜想.用吴方法和MMP软件证明了其中的3个,提出并解决1个新的猜想.余下的几个猜想由于题设条件转化成代数条件的多项式次数较高,MMP软件运行时间太长而未能得到期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与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的赤道波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重点研究与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联的赤道波的识别。考虑到赤道波的本质为截获在赤道地区的一般的气候平衡场附近的线性动力过程的固有模态,首先从原理上阐明了POPs分析技术对于分离各类赤道波动的有效性,以后利用这种分析方法对日本静止气象卫星所观测到的黑体红外辐射温度资料进行了POPs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中,对应于40d振荡的模态基本表现为Kelvin波的结构;对应于10d左右的模态,亦为Kelvin波,而在2d尺度上,则分别存在经向模态序号n=1和n=2的西进和东进惯性重力波。分析中还发现了西进的混合Rossby重力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夏季暴雨频发,水汽是影响暴雨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CMONOC)京津冀地区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观测资料,开展GNSS天顶对流层总延迟(ZTD)时序分析及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研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换方法从频域和时域开展GNSS ZTD时序分析,并对GNSS ZTD不同周期时序与东部型指数(IEP)、中部型指数(ICP)进行比较,分析IEPICP对GNSS ZTD周期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GNSS ZTD异常时段与厄尔尼诺事件存在对应关系.东部型指数(IEP)与GNSS ZTD呈正相关;中部型指数(ICP)与GNSS ZTD呈显著负相关.在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GNSS ZTD的季节性周期增大,月周期和半月周期减小;在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GNSS ZTD的季节性周期、月周期、半月周期都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掌握区域GNSS ZTD预测变化规律提供参考,并为利用水汽感知厄尔尼诺事件提供可行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类具有一致Dirichlet边界条件的非线性退化抛物型方程组解的爆破和全局存在性,给出了解全局存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南和华南区域129个气象站逐日和逐月气象数据,计算并对比分析了7种干旱监测指标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MCI指数和K干旱指数在研究区各季干旱监测中表现均较好,其中,夏、秋季K指数优于MCI指数,冬、春季MCI指数优于K指数;DI指数对冬、春季旱情监测较好;PDSI指数和G EVI指数在夏、秋季监测能力较强;SPI指数夏季监测效果较好;SPIW60指数在各季的监测能力都较弱。K指数对干旱演变过程的刻画能力最强,其次是DI指数;MCI指数在干旱缓解阶段存在监测偏重的情况;SPI、SPIW60以及GEVI指数对干旱的累积效应考虑不够,存在监测偏轻、缓解或解除过快情况;PDSI指数对干旱波动发展过程反映能力较差。综合来看,MCI指数和K指数优于其他指数,K指数更适用于研究区的月尺度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8.
用 Lagrange 方法对激发洪水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对称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由于对称不稳定指数s 的贡献与大气的环境状态密切相关,所以区别扰动大气所处的环境状态是预报成败的关键。当环境空气扰动量 Q= 0或│(lnsy) - 1 │→0 时,都可视为小振幅运动,如以下环流背景形势:⑴风场较弱( 弱梯度,鞍形场等) ,⑵s 的径向梯度( 即lnsy) 较大;当 Q≠0 时,为大振幅运动,如有明显的锋面、低涡、风切变、急流等天气系统影响。实际预报时,在计算出s 场的同时,还需要分析背景形势场的非线性特征,以确定s 对暴雨过程贡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作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100Mbps高速双绞线局域网传输信号MLT-3无冗余纠错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案的纠错能力,并且由计算机模拟方法对该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纠正单个随机错码,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环境下,可获得的2dB的系统增益而不需增加对传输带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Newton Raphson法和割线法进行耦合,构造了一类解非线性方程的Newton型迭代法,利用区间套定理证明了这类算法的收敛性,并给出一种事后误差估计的方法.数值实验表明在满足凹凸性假设的条件下,该算法在大区间上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原有的Newton Raphson方法和割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