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利用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全球谱模式,以对三个行星波准共振相互作用作了数值试验,取两类准共振波矢:(1)K1+K2+K3=0,ω1+ω2+ω3+△ω;(2)k1+k2+k3=0,l1+l2+l3=△l,ω1+ω2+ω3=0,分别积分90d,得到了一些重要结果:(1)纬向波数k=1,2,3的三个行星波存在着较强的波-波相互作用;(2)由于波波相互作用,这三个行星波存在着周期为20-45d左右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2.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k1+k2+k3=△k、l1+l2+l3=0和ω1+ω2+ω3=0的准共振条件下,分析了准共振三波能量和位涡拟能的传输。当△k很小时,准共振三波组的总能量和总拟能近似守恒;三波之间能量和拟能的传输方向与共振情况基本相同,但中波向长波传输较多能量、向短波传输较多拟能和三波之间产生能量与拟能传输这三者的可能非线性准共振的面积与共振时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而三者的面积比也有较明  相似文献   

3.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提出新的双时间尺度,首次导得了正压大气波动的4波准共振耦合方程,即广义Landau方程,利用新的守恒量,求得其甚低频周期解,其周期为一年左右,这可认为是实际大气中年际振荡的一种新的物理机制。并可求出4波准共振波矢。  相似文献   

4.
简单的热海气耦合波──Kelvin波和Rossby波的综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文中,考虑到对于研究ENSO事件中的某些现象,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大尺度低频运动的物理性质。为此,本文中引进长波低频近似,这时纬圈运动基本上满足地转平衡。分析表明,对赤道偶对称运动,当经圈结构函数(抛物线柱函数)取n=0,2时,海气耦合系统中的自由波分别为大气和海洋中的Kelvin波和Rossby波。它们经相互作用后,可以激发出不稳定的海气耦合波。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强度(αγ)和ε(=cs/ca。cs,ca分别为海洋和大气中的重力波波速)的大小,可以把不稳定区分成三个部分。在ε<0.16的强海气相互作用区,不稳定的耦合波,在短波波段是向东传播的,在长波波段则转为向西传播。在ε>0.16的弱海气相互作用区中,在长波波段的不稳定耦合波是向东传播的。另外,在ε>0.16的强相互作用区中,不稳定耦合波的物理性质较为特殊。在短波波段存在一支向东传播的不稳定波,但由于增长率太大,可以预测波将很快破碎而变成大尺度湍流运动。在长波波段虽然也存在一支频率很高的不稳定波,但其物理性质很难从自由模的比较中追踪出来。文中对由大气和海洋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的对赤道奇对称耦合波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贤琅 《大气科学》1984,8(4):362-372
本文从球面非线性位涡方程出发,应用多重尺度法导出了三波共振的耦合方程.求得非线性耦合方程的通解可以用椭圆函数表示,因而扰动的能量及其变化是有界的.同时,还探讨了共振三波组的守恒律以及共振激发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指出在一定的初始条件下,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可逆的;且就纬向波数谱而言,大波数模态的初始扰动能量在共振激发过程中可以完全转化为较小波数模态的能量.并揭示了旋转大气中非线性行星波动的孤立子性质.  相似文献   

6.
正压大气中地形波与自由Rossby波的四波准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维松 《气象科学》1994,14(2):127-135
本文研究了正压大气中一个地形波与三个自由Rossby波的四波准共振动力学特征。由含大地形的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引入双时间尺度,导得了地用波与自由Rossby波的四波准共振耦合方程组,并求得其低频周期解.由数值计算表明,对于Charney所用地形高度,此解正是准双周振荡。大地形强迫是激发三个自由Rossby波相互输送能量的重要物理机制,使得二个自由Rossby波同时向第3个2波型自由Rossby波输送能量以形成准双周振荡或阻塞。这一结果与观测事实也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准地转带耗散因子的大气和海洋的动量、热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描写大尺度运动的准地转海气耦台浅水模式,分别在中高纬和低纬地区讨论了海气的耦合效应,分析了耦合低频模(海洋模)的振荡周期随耦合频率和经向波数的变化转征,并由此而说明低频振荡与海气相互作用有关。然后从海洋和大气的频散曲线中揭示出耦合强度对Rossby波传播的影响,还从缓变波列的观点,讨论了两种模之间的转换机制。 结果表明:Newton冷却Rayleigh摩擦对海洋Rossby波起稳定作用。随着耦合频率的增加,耦合低频模的周期也相应增加;经向波数越大,这种增加就越迅速。当耦合频率趋近于临界值时,海洋Rossby波趋于静止。当海气耦合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海洋Rossby波的传播方向变成与原来相反。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Rossby波的一部分将转换成大气Rossby波,本文求解了其能量转换系数。   相似文献   

8.
蒋国荣  张铭 《大气科学》1998,22(2):207-216
建立了一类非线性海气耦合波的模式,并用该模式作了解析研究,讨论了该类海气耦合波的存在条件,发现当海气耦合较强时分别存在以海洋为主导方面及以大气为主导方面的两支海气耦合波,而耦合较弱时则仅有前者存在。还求得了该模式中该类海气耦合波的椭圆余弦波解及孤立波解,并对以海洋为主导的海气耦合波的性质作了讨论,认为海气相互作用耦合也是产生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及波与波之间能量的输送《安徽气象》2001年第3期杜世光淮北市气象局235000提要本文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准共振条件K1+K2+K3=0和W1+W2+W3=△W下,求得准共振三波振幅的解析解为椭圆函数,并通过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分析讨论了准共振三波能量的传输,经详细的计算分析得出三波组准共振大约在70%的情况下是中波向长波输送或获取长波的能量多于短波,约30%的情况是中波获取或输送给短波的能量多于长波。2用动态相关法分段相关法建立稳定的预报工具《云南气象》2…  相似文献   

10.
海气相互作用与年代际气候振荡可能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出发,引进新的海洋对大气加热函数,得到简单海气相互作用方程组的解析解。解析解表明,海气相互作用可以产生不稳定耦合波,这种波的不稳定程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和深海对海洋混合层的影响而不同,并且e-折时间尺度随海气相互作用系数出现极小值,这个极小值点对应的周期是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最不稳定海气耦合波的周期在中纬度地区是18a,在低纬度是3.5a,在高纬度是35a,它可能是海气系统年代际振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忽略Reyleigh摩擦和Nowton冷却的定常,线性大气模式和地转动量近似下的非线性海洋模式。这里包含了大气通过线性风应力影响海洋,海洋通过加热过程影响大气的物理机制。用相平面理论讨论了海气耦合作用对简单耦合线Rossby波和非线性Rossby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非线性正压Rossby波的精确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清 《气象学报》1991,49(4):411-420
本文从半地转近似下的正压大气运动方程组出发,导出了非线性正压Rossby波所精确满足的KdV方程,求得了椭圆余弦波解和孤立波解,并讨论了非线性波动的波速公式及其振幅与其它波参数间的关系。同时指出,在对大气模式进行数学简化时必须尽可能保证原模式所具有的一些守恒关系,否则有可能使原问题的解受到歪曲。  相似文献   

13.
准地转动量近似下风速切变线上的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良  万军 《气象学报》1995,53(3):289-298
利用准地转动量近似下的斜压两层大气的非线性方程组及非线性边界条件,研究了切变线上波动的稳定性,导出了切变线上孤立波解。较好地解释了切变线上易产生低涡等天气系统现象。  相似文献   

14.
许有丰 《大气科学》1984,8(4):382-391
本文用两层准地转截谱模式,考虑基本气流、超长波和长波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得出了大气环流指数循环这种准周期振荡过程,其周期为8—15天.数值计算表明: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大气行星波螺旋状槽线倾斜的谐振、不同尺度波动的振幅谐振以及大型环流波数变化的准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15.
李贤琅 《气象学报》1985,43(4):450-457
本文应用多重尺度法研究了在旋转球面上正压大气中有限振幅扰动波包与纬向基本气流的非线性共振相互作用。首先,导出了同时包含色散效应和耗散效应的三波共振非线性耦合方程。然后,在零耗散极限和无规相位近似下,求得了不同模态波包的非线性共振耦合方程。并着重讨论了有限振幅扰动波包与纬向基本气流之间的能量输运过程。结果表明,在旋转球面上正压大气中的有限振幅扰动波包通过非线性共振相互作用能够激发出纬向基本气流,而且其能量最终都要输运给纬向基本气流,直至大气运动成为完全的带状环流为止。从而阐明了非线性共振相互作用是大气旋转适应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从热带大气波动的频率方程出发,详细分析了过去给出的低频Rossby波的近似频率公式ω=-βκ/[(2n+1)β/c0+κ^2],发现其对热带Rossby波的性质有一定程度的歪曲。针对这一问题,经分析得到一个能更精确地表征热带Rossby波性质的近似频散公式ω=-βκ/[(2n+1)β/c0+4n(n+1)/(2n+1)^2k^2],还简要地比较了热带线性Rossby波和孤立Rossby波两者的频散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重尺度摄动法,对低纬大气Kelvin波和Rossby波的波包演变进行了分析,得到两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方程为耦合的非线性复系数Landau方程组。数值计算表明两波相遇将使波振幅变化,波宽变窄;两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可能是低纬强烈天气突然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徐银梓 《气象学报》1996,54(3):282-293
在半地转近似[1]下,利用层结大气中的涡度方程、散度方程、连续方程和绝热方程结合行波解的方法得到了关于垂直速度的单一变量方程。这是与KdV方程相应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可得到椭圆余弦波或弧立波。此波动的频率有两种,表明层结大气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非线性波动。其一是东传的惯性重力椭圆余弦波,另一是混合Rossby-重力椭圆余弦波,其性质介于Rossby椭圆余弦波与西传的惯性重力椭圆余弦波之间。这两种非线性波的相速不但与波数和振幅有关,而且与β因子和静力稳定度有关,即纬度越低,则传播越慢;大气越稳定,则传播越快。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二维准动量无辐散、无摩擦、密度非均匀分布的层结大气中基本气流切变对非线性方程组行波解的影响问题的研究,证明:(a)在对称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非线性行波解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b)在对称非稳定(q=N2F2-S4≤0)的大气中:存在两类非线性行波解,其性质是由参数B决定的。B=(N2sin2φ-2S2sinφcosφ+F2cos2φ)/σ2。(1)当B>0时为周期解,且其周期与相应的线性周期解的周期相等;(2)当B≤0时为孤立波解。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带有深海作用的简单海气耦合模型,分析了中纬度海气系统中不稳定耦合波的空间结构,讨论了其对气候年代际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海气系统中的不稳定耦合波,大气扰动在位相上超前于海洋扰动,位相差范围0到π/2,特别当位相差为π/4时,出现最不稳定海气相互作用;大气和海洋扰动振幅之间的关系由风应力系数和海洋加热系数的相对大小决定,大气扰动振幅可以小于海洋扰动振幅,也可以大于海洋扰动振幅;深海作用系数对于海气耦合波的空间结构总体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