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雷电波在遇到串联电感时,不同的时刻折、反射系数会发生变化,雷电波通过它们时将发生波形的改变.雷电波的陡度降低,雷电波的电压幅值也相应降低.根据这一原理,利用ICGS冲击平台进行大规模的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在多级电涌保护器的设计中,采用串联电感的方法可以降低电涌保护器的残压,相对地增加SPD的承受能力,提高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效果,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相组织分析是雷电灾害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模拟雷电流冲击的不同金属材料试验,并对其冲击材料进行金相组织分析,重点从材料微观结构变化研究雷电流对金属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雷电流冲击后的金属材料其金相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缺陷增多);不同金属材料冲击后内部金相组织结构变化有明显差异;相同材质的金属材料冲击后,其金相组织结构变化幅度与其截面积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验证深圳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雷电仿真评估软件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一次实验室内雷电流冲击钢筋框架的实验。初步推断造成测量结果偏差的原因是由于测量探头、冲击源以及冲击电流引入线路的屏蔽效能所致,并通过改进试验方法初步验证了推断结论有一定的正确性,为实验室直击雷测试实验的测量方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法国防雷工作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法国雷电监测预警系统AMEO 340和防雷业务管理工作,并借鉴其经验,从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评估和雷电灾害区划,规划建设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和预报平台,实现全省雷电业务集约化发展,开展雷电科学技术研究,建立雷电灾害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防雷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Engine开发平台,结合大型网络数据库sqlServer2005,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闪电数据可视化监测与统计分析系统.有效地将闪电数据与GIS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其相关数据管理、查询以及时空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气象部门进行有效的雷电灾害监测,更好地掌握雷电发生的规律提供有利的可视化平台,同时也为GIS与气象专业领域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电灾害涉及的关键问题,基于ArcEngine开发平台,结合大型网络数据库sqlServer2005与空间数据库模型GeoIataBase,设计了具有3层逻辑结构的系统构架方案,构建了基于GIS的雷电监测预警与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将各种雷电数据与GIS平台进行无缝对接,并整合雷电预测模式,实现各种雷电数据基于GIS的实时监测处理与预测预警以及高效组织、存储与管理,满足各种雷电信息查询处理分析的需求;为气象部门对雷电灾害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各种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的处理分析等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平台,同时也为GIS与气象专业领域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雷电监测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雷电预警预报、雷电防护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及山东省雷电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雷电业务轨道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征  刘岩  姜翠宏 《气象科技》2018,46(5):1050-1054
信号电涌保护器(信号SPD)是广泛应用于信号系统终端设备的一种雷电防护装置。为了提高其自身元器件安全性和实现故障指示功能,同时考虑到电路的复杂程度和内部结构空间的有限性,本文设计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信号SPD,该产品使用了高分子正温度系数电阻(PTC)来保护其他的元器件,并增加了集成故障指示器。将该产品进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串联电阻的过热保护模拟试验以及信号SPD测试标准中的冲击电流、传输特性和过载失效模式3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产品具有热保护功能,且参数指标完全满足信号SPD测试标准的要求。同时,产品具有无源的故障指示器,适用于信号可以短时中断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Pc因子是指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雷击建(构)筑物导致电气电子系统失效的概率参数值,该因子的选取方法直接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对Pc因子的分析,从概念出发,探讨定量计算该因子参数值的方法,得出结论:选取Pc因子的参数值既要依据国家标准判断分析电涌保护器(SPD)的设计合理性及SPD的保护局限性,又需要通过当地闪电定位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来确定雷电流峰值的分布概率;Pc值的选取应在确保评估对象SPD设计科学、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估位置雷电流峰值概率,判断SPD的保护概率,以定量确定Pc因子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
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应该对防雷保护系统因雷电造成的损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该系统的雷电防护级别,划分防雷保护区,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安全、合理、经济的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系统,将雷电能量限制到信息系统所容许的安全范围之内,确保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玉林新一代天气雷达情况的分析,根据综合防雷设计的要求提出了玉林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具体防雷设计方法,重点突出直击雷防护及电子设备线路的防护措施,从而提高雷达站防御雷击侵害的能力,确保雷达站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机房网络设备对防雷过电压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较好地维护机房网络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最大限度地抑制雷电灾害对机房设备的损害,根据现有较成熟的雷电防护技术,分析临县国税局计算机机房雷电灾害的来源,并进行防雷设计。  相似文献   

13.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移动气象台防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陈红兵 《气象科技》2012,40(4):661-665
移动气象台在防御气象灾害和突发气象事件应急处理方面提供着重要的支持,而它往往又是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前或发生时在建筑物附近或在空旷的地区布置,很容易成为雷击的主要目标。考虑移动气象台一般是由通信指挥和车载雷达两部分组成,结合其移动和停放时相对固定特点,从其可能遭受雷电危害分析入手,以国家、气象和通信行业现行防雷标准为基础,对移动气象台防雷进行层层设防,综合治理,同时还对防雷设施安装施工方法进行具体探讨,这些对做好移动气象台的防雷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雷电天气常对电气、电子系统造成灾害.以威海市驾驶员电子桩考场遭受雷击事故为例,对电子桩的结构、线路的设置方式、雷电防护的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和考场特点,设计了该考场的防雷方案,重点探讨了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的设计,对考场内信号线路系统、办公楼内监控系统、控制室接地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从而对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进行了探讨,为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气象用的PTB220、PTB330气压传感器检定效率低,检定中存在人工误差等现状,研发了多路气压检定系统。系统采用具有8个RS-232/422/485的三合一串口的MOXA-Nport5650-8-DTL型号串口服务器,实现了8个气压传感器的同步检定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气压检定的工作效率,排除人工检定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基于RS-232串口控制的人影作业指挥系统的串口通信硬件电路连接、程序结构和地理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两年来的防雷设计审核 ,总结了防雷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有利于今后的防雷设计建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配合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气系统受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ivice,SPD)配合保护下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性的分析研究,建立过电压两级保护线路的瞬态Kirchhoff方程组,对各SPD、级间电缆(或解耦器)和负载的端电压、电流进行模拟计算,绘制时序波形图,获得两级SPD(首级为火花间隙、次级为压敏电阻)配合保护下的雷击过电流的分流特性和负载过电压变化特性,为雷击过电压过电流的多级保护提供理论分析方法,可供电气系统多级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海深 《气象科技》2014,42(6):1114-1117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容易遭受雷击损失严重的问题,从GNSS基准站自身特点出发,参考传统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法,依据防雷设计原则,分析了GNSS基准站的防雷等级,从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对防雷过程中接闪、引下线、接地、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等重要环节及电涌保护器等重要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各环节的具体防雷措施。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方法科学实用、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基准站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