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子波变换用于信号突变检测的原理,用它分析了1700-1993年间的太阳黑子数的年均值.精确地检测到了太阳活动的突变点,用相邻两个突变点的时间长度求得了不同尺度下太阳黑子变化的周期.结果表明:利用子波变换检测太阳黑子周期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2.
用云南天文台太阳黑子观测资料,对太阳活动19、20、21、22周及23周上升段日面高纬度区域(大于±40°)的黑子群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高纬度黑子具有数量少,结构较简单,在日面存在时间不长等特点,是太阳活动周期更换的表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云南天文台在第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拍摄到的大太阳黑子群照相资料,太阳黑子目视描资料,以及Nimbus-7卫星上辐射计测量的太阳总辐照度,分别计算了太阳总辐射照度与大黑子群的本影视面积,大黑子群全群视面积和日面上全部黑子的总视面积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4.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之一,近一个世纪来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积累了大量的黑子磁场和热力学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黑子的模型。本文介绍了黑子的观测经验模型以及三种有用的磁流体静力学理论模型,即无力场模型、ST模型和RF模型,用静力学理论去解释黑子的一些现象,如黑子本影和半影界面及半景和光球分界面,而不讨论它的动力学模型,着重探讨了这些模型的定量性质,总结了它们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最后简要地指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太阳室200mm赤道仪的照相装置1980年所观测到的10个不同的太阳黑子的17张高分辨率的白光照片,我们辨认了30个本影点,并对它们进行测量,计算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分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勤 《天文学报》1994,35(1):27-32
本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控制了现代太阳周(1850年1月-1992年5月)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变化的动力行为和可预报性,计算了它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太阳黑子数月均变化是一个复杂的低维浑沌系统,可用有限个参数描述,所需变量至少为3个,最多为7个,本文还讨论了黑子数月均值的可预报时间尺度,平均可预报时间尺度为150个月,本文建议利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的最小方差来判定最佳无标度区,所得分维数较客观,并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第23太阳活动周不会是强活动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最新的太阳黑子观测资料和线性相关统计模式,对第23太阳活动周的极大月平滑黑子相对数和黑子数物极大年均值进行预测,预报因子分别是每个太阳周上升相第26个月的月平滑黑子相对数和第三年的黑子数年均值,预测结果表明,第23周太阳黑子数的极大值不会高,极大月平滑黑子相对为115.4±14.9,极大年均值为118.9±11.6,平滑黑子数极大不会出现在1999年,很可能出现在2000年。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个多分维的分形地应的一维映射可以用子波变换反演出来,对地自转日长(LOD)资料和大气角动量(AAM)资料进行子波变换说明,在20年尺度上、周年尺度和2-32年尺度上,LOD和AAM的突变时间基本一致,所反演出的不同层次上分岔时间的分段映射动力系统也极其相似。  相似文献   

9.
太阳总辐照在23和24太阳活动周的显著周期分别为35 d和26 d,进而推断太阳的准旋转周期在23和24太阳活动周也分别为35 d和26 d.太阳总辐照在24周极小期的值可能与蒙德极小期的值相近.在一个太阳旋转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尺度上,太阳黑子是引起太阳总辐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在几天到一个太阳旋转周的时间尺度上,太阳总辐照的变化与MgⅡ特征指数是不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第22周以来产生M级以上(包括M级)的X射线耀斑的太阳黑子活动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黑子活动区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具体表现是:南半球出现的黑子活动区多于北半球出现的。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80°,160°,200°和340°经度附近;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240°-280°和340°-360°经度带。(2)黑子群的面积(S_p)越大越易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对黑子群面积S_p在大于1000,500-1000和小于500单位时,它们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的比率分别约为41%,33%和9%。  相似文献   

11.
陕西大旱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公元580 ̄1979年的陕西大旱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得到大旱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的高值段和下降段以及低值段,第22太阳周峰年已经过去,粗略估计1996年是第23太阳周的谷年。我们预测1995 ̄1997年大旱1次,1997 ̄2000年基本上无大旱,2000 ̄2005年大旱2 ̄3次。  相似文献   

12.
夏寒 《天文爱好者》2014,(12):67-71
明亮的太阳表面,时常会出现一些黑斑,天文学家称之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物理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关于它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谜团。天文爱好者对太阳黑子不会陌生,用一个口径10厘米的望远镜,就可以一睹它的芳容。普通百姓或许知道太阳黑子这个天文学名称,若想亲眼看到它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机会还是有的。2014年10月17日至30日,太阳表面就出现了一个特大黑子群,是近24年来最大的,裸眼可以观看。按照天文学家的编号,它为2192号黑子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计算了由太阳系大行星轨道运动引起的日心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轨道运动角动量变化率j_⊙,在理论上对j_⊙作展开,表明它存在多项短周期变化,与太阳黑子资料的分析结果相比较,两者结果是符合的,它们具有一致的谱结构。因此,行星的轨道运动对太阳黑子活动存在动力作用的可能性又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漠河1997年3月9日全食期间,使用3°测量视场的光电光度计,测量了日冕总光通。仪器的光谱响应符合V(λ)函数。测量结果,太阳黑子极小期日冕的总光通φc与太阳总光通φs之间的关系为φc=0.69×10^-6φ。  相似文献   

15.
太阳黑子数月平均变化的长期行为的可预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探讨了现代太阳周(1850年1月-1992年5月)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可预报性。用时间延迟方法重构吸引子,计算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λ1=0.023±0.004 bits/月),估算了用这些黑子数进行确定性预报的理论时限(t=3.6±0.6年)。结果表明,动力系统的可预报性与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有直接关系,黑子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演化不是周期的,也不是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2太阳周上升段期间的太阳黑子及质子耀斑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期间太阳活动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特点。并确定了上升期的活动经度:L220°—300°和L70°—130°。此外对四个强的活动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天文台1964年1月至1996年12月期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与《Solar-GeophysicalData》上对应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云南天文台的黑子相对数,在整体上及各个太阳活动周内与《Solar-GeophysicalData》上的数据在较大程度上是线性相关,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在第21太阳活动周内,二者符合得极好,第20太阳活动周内,符合较较好(统计上略微偏小),第22太阳尖  相似文献   

18.
太阳和地磁活动中的1.3–1.7 yr周期研究对于理解日地空间耦合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物理过程十分重要.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最突出的磁场结构, Ap指数则是表征全球地磁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使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得到太阳黑子数和地磁Ap指数的1.3–1.7yr周期,并用互相关方法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结果如下:(1)太阳黑子数和地磁Ap指数的1.3–1.7 yr周期呈现间歇性的演化特征,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2)地磁Ap指数在奇数活动周比相邻的偶数活动周的周期分量更高,表现出上下波动的变化特性;(3)地磁Ap指数和太阳黑子数的相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地磁Ap指数滞后太阳黑子数,仅在第18和第22活动周黑子数在相位上滞后.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探讨了现代太阳周(1850年1月─1992年5月)黑子相对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可预报性。用时间延迟方法重构吸引子,计算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λ_1=0.023±0.004bits/月),估算了用这些黑子数进行确定性预报的理论时限(t=3.6±0.6年).结果表明,动力系统的可预报性与它的最大Lyapunov指数有直接关系,黑子数月平均变化过程的演化不是周期的,也不是拟周期的,而是混沌的。即使今后找到了描述该过程的确定性方程,它的长期行为也不可能准确地预报,只能作短期预报,这是黑子数本身的混沌特性决定的。用于黑子数预报的纯粹数值统计方法仅对短期预报才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叙述太阳黑子威尔逊效应的研究简史和意义、利用威尔逊效应的观测资料建立或检验黑子模型的理论基础,以及对这个效应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本文还对威尔逊效应提出一种新的全面的定义,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