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风、冰雹重要天气报的发报有省定和国家定两个标准 ,达到省定标准后发一份报 (称为始报 ) ,然后随着强度增大达到国家定的标准 ,再发一份报 (称为续报 )。在测报业务检查中发现 ,有些站在编发大风、冰雹、龙卷风等非定时重要天气报时 ,错误地认为始报就是第 1份报 ,从而造成W0 编码错误。重要天气报告电码 (GD - 1 1Ⅱ ) 3 .2 .2条明确规定 :“按本省 (区、市 )要求的发报标准编发的重要天气报告 ,W0 报 1 ;按国家气象中心要求的发报标准编发的重要天气报告 ,W0 报 0 ;同时符合本省 (区、市 )和国家气象中心要求的发报标准时 ,W0 也…  相似文献   

2.
11iii 57046例一、当有一种和两种或以上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包括前一种现象的报还没有发出,又有另一种或几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合并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告的编报。(1)大风 11~(01)—11~(25)(11~(01)风速为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监测网络业务工作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分册》第三部分编报技术解答中,大风编报规定:①大风重要天气,连续跨日界出现,次日不再编发大风重要天气报告;②按两个标准拍发(始报)极大瞬间大风重要报。省定大风重要报,发报标准为≥17.0m/s,北京气象中心发报标准为≥24.0m/s,每天最多编报两次;③省大风重要报未发出前又出现更大的风速,且达北京中心标准时,此时应编报后出现的大风风速及其风向。  相似文献   

4.
在地面天气报观测时间(46~60分)内,若有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或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按照气象电报的编报规定,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编发危险报(或解除报):  相似文献   

5.
在地面天气报观测时间 (4 6~ 6 0分 )内 ,若有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或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 ,按照气象电报的编报规定 ,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编发危险报 (或解除报 ) :第一 ,及时编发危险报 ,天气报的编报时间可适当顺延到正点后 6分钟内发出 ;若有危险天气符合拍发解除报条件时 ,天气报应按正常的情况编发 ,解除报在天气报 (和航空报 )之后拍发。该时次的航空报仍按正常情况从天气报中选组。第二 ,区分危险天气的出现时间 ,按下述方法编发 :①若危险天气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是 46~ 5 0分 ,应及时编发危险报 ,天气报的编报时间可适当顺延到正…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一般站使用的地面测报程序中,没有设计流水号、字数统计的程序段。为了进一步减少手工劳动,在每一份报的前端自动打印出流水号和字数,笔者设计了一小程序,经部份站使用,效果良好。如那一站感兴趣不妨一试。具体注意如下: 1.修改原测报程序10—19句,并按此清单(清单略)修改496—499、944—945、500、518、844、1188句。 2.10句中的m、n、x、y、e依次为航危报、重要报、加密报、旬(月)报、实况报的发报单位数,各站改入本站具体数,发1个单位即改为1,发2个单位即改为2,…… 3.本程序每月1日第一份报流水号自动转换成1开始。在使用中如流水号人为出错,可用手工键入NN=XX(下一份报的准确流水号),那么下面的报,流水号从键入的数字开始。  相似文献   

7.
我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每年有大——暴雨9—21次,多集中在7、8两月。我们在省、地台天气预报的指导下,运用本站预报工具,长期定趋势,中期制定过程,短期报强度,较准确地预报出1973年7月8—9日的一次大——暴雨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长期予报 对7708号台风,我站于5月分发布的汛期长期予报和9月上旬的十天天气趋势中,均予报9月上旬末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我们的依据是,本站逐日气压曲线出现深谷,对应148天(±1天)后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深谷的条件是:8月份气压<1014毫巴,4月份气压<1009毫巴;谷前气压连续下降2—3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重要天气气报告组织办法》中规定:当一小时雨量≥10毫米,三小时雨量≥20毫米,六小时雨量≥50毫米时,各台站(华山、秦岭站除外)应按有关规定向省气象台拍发重要天气报告。上述雨量标准在我省是很强的短时暴雨,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重要天气报告中的降水报称之为“暴雨报”。暴雨报是一项新工作,需要认真学习国家气象局有关文件和我省的各项补充规定,才能执行好这项测报任务。这些文件和补充规定已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随《关于拍发重要天气报告的通知》下发各站,请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汪之义 《气象》1987,13(1):58-58
由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工业学院人工智能所、中央气象台以及12个省(区)气象台组成的气象预报专家系统(简称专家系统)协作组,在成立一周年之际,于1986年10月在成都召开协作交流会,总结1986年的研制和试报情况,并讨论了今后研制的方向。 通过一年的研制和业务试报,表明专家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报能力,它在各地的暴雨(大雪)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1个省(区)气象台分别根据本地区的特点,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采用卫星气象中心、北京工业学院智能所的方法和推理系统,在收集整理本省(区)暴雨(大雪)预报知识库的基础上,各自建立了本省(区)的暴雨(大雪)专家系统,并投入业务试报。根据会议收到的18篇论文,对11个省(区)统计结果:对短期暴雨(大雪)过程有无的预报,CSI都在50%以上,11个省(区)  相似文献   

11.
从1997年9月开始,省气象台取消电话传输地面、探空报,利用计算机直接传至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再转发至汉口。但由于线路问题、异常中断等故障,影响报文及时发送汉口。按照《气象通信工作手册》第三分册“数据情报传输规定”的要求,南昌属省会城市,其地面报必须是特级报,探空报必须是及时报。地面特级报的时间范围是≤HH+5(或HH+8)(HH+XX表示观测正点后XX分钟内发送完毕)。探空US报分为一级报和二级报,一级报时间范围为HH+35-HH+50,H级报时间范围为HH+50-HH+80;探空UP报也分为一级报和二级报,一级报时间范…  相似文献   

12.
前言随着气象现代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气象通信的时效、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八五期间各区域气象中心到省一级气象局日平均传输信息量将达到100KB—10MB(BYTE),要传送如此大量的数据信息,靠租用75BPS专用报路进行传输已远不能满足日常业务需  相似文献   

13.
按(GD-11Ⅱ)和河南省气象局业务处1984年12月10日下发的<重要天气报告补充规定>,结合(GD-01Ⅲ)和(HNGD-05Ⅲ)中的有关规定,我省有拍发重要天气报任务的站,在规定的起止日期规定的时段内,观测到定时发报项目中的降水(累积降水量除外)、雨凇达重要天气发报标准时,在这些现象规定的发报时次,如果又要编发基本地面天气报时,应将其并入基本地面天气报中,由基本地面天气报中的相关组代替,不再单独编发这些现象的重要天气报(过去1、3小时降水量和累积降水量不能并入).否则,应单独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基本气象台站拍发的气象情报,直接关系到全国气象台的气象服务工作,有些气象情报还要参加国际交换。因此,提高气象情报的质量和时效,做好气象情报的传递工作很重要。通过路线教育,我们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大家把每放一次球,每发一份报都同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年来,我站高空测报质量不断提高,气球施放高度由1970年的24223公尺提高到1973年的28607公尺,1974年上半年达到29572公尺,比1973年同期的28442公尺提高了1130公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在危险天气下快而不乱地发好省危险报,我们把省危险报电码规定编成如下简表,作为观测员编发危险报的参考,在编发报时,凡是以整数为单位编发电码的小数都是四舍五入。有了这个简表,编发危险报就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6.
市级气象报类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TP传输协议,建立了气象报类监控系统,实现了县局到市局、县局到省局、市局到省局、市局到国家气象中心所传输气象报类的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7.
我局测报站是全球气象情报交换站,任务重、责任大。过去,由于分配制度于缺乏激励机制,站长及全站人员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质量的稳定提高。为此,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和完善新的运行机制就显得更加迫切。1承包使式通过调查研究和对以往做法的经验总结,我们采取了测报站全额目标承包这种新的运行模式。1.是制定了较为细致且切合实际的“四定”承包方案。1.1.是定目标:规定承包期间不得出现责任性重大差错,三项铝比必须达到省定合格标准。1.1.2定人员:确定定员为七人。1.1.3定经费:工资、奖金按定员…  相似文献   

18.
安开忠 《气象》1990,16(1):57-57
测站出现雾,按规定航危报站必须编发危险报。一般情报下,危险报中WW应编报46或47。那么,当雾伴有凇而拍发危险报时WW应如何编发呢? 雾伴有雾凇在航空报正点观测时段出现,或一日内第一份航空报之前已有雾和雾  相似文献   

19.
按 (GD— 1 1Ⅱ )和河南省气象局业务处 1 984年 1 2月 1 0日下发的《重要天气报告补充规定》 ,结合 (GD— 0 1Ⅲ )和 (HNGD— 0 5Ⅲ )中的有关规定 ,我省有拍发重要天气报任务的站 ,在规定的起止日期规定的时段内 ,观测到定时发报项目中的降水 (累积降水量除外 )、雨凇达重要天气发报标准时 ,在这些现象规定的发报时次 ,如果又要编发基本地面天气报时 ,应将其并入基本地面天气报中 ,由基本地面天气报中的相关组代替 ,不再单独编发这些现象的重要天气报 (过去 1、3小时降水量和累积降水量不能并入 )。否则 ,应单独编发一份重要天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产生雷暴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雷暴的地区性短期(24小时)预报方法,采用数值模式预报(M)、天气学经验预报(E)、诊断分析(D)综合分析的方法,建立起MED预报模型。该模型对1982—1984年五月份共93天的拟合率为92/93,1985—1986年两年五月份共实际出现雷暴4次,报对3次,无空报,试报准确率为61/62,效果较好。文中还就短期雷暴预报的某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MED方法的合理性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