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地区显生宙岩浆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大、中型矿床,为了了解研究区古、中生代的洋陆过程及其成矿背景,系统总结了研究区近年来岩浆岩和矿床学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梳理出洋内弧前弧岩石组合的埃达克质岩石、高镁岩石和TTG花岗岩等,并结合火山-沉积建造特征,探讨研究区的洋陆转换及相关的矿床类型代表的成矿事件.研究区古生代发育早寒武世、晚寒武世、中奥陶世、早志留世的高镁岩石和早奥陶世、中奥陶世、晚泥盆世的埃达克质岩石,一直处于嫩江-黑河洋的俯冲环境,在晚石炭世-二叠纪转为晚造山-后造山阶段,成矿作用以奥陶纪最为强烈,且与洋内弧前弧岩石组合的高镁岩石、埃达克质岩石密切相关,出现俯冲造弧阶段的斑岩与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强可能的VMS型矿床、造山型金矿等找矿勘查工作.研究区中生代发育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作用有关的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埃达克质岩石和晚三叠世的镁质岩石及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而早白垩世晚期的弧火山岩和产出的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有关.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多宝山—大新屯地区,铜矿以中—晚加里东期多宝山式斑岩型、燕山早期三矿沟式矽卡岩型为主,晚古生界海底火山岩有关喷发—沉积型铜锌矿床,具优越的成矿潜力,不同时期、类型铜矿床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碳酸盐岩建造控制,并具有"上金下铜"的斑岩—热液型铜金矿成矿系统的特征。金矿以燕山晚期三道湾子式浅成低温热液型金成矿作用强烈为特点;持续时间由早石炭世—早—中侏罗世的韧性剪切—走滑作用、中侏罗世为主要伸展期的变质核杂岩有关的金成矿作用,以及奥陶纪浊积岩(卡林型)有关金成矿作用,以中—小规模金矿床(点)为主;金矿受北西向、北东向的火山构造、变质核杂岩构造和韧性剪切—走滑作用控制,显示出良好的金找矿前景;结合近期的铜金矿重大勘查进展和成果,总结成矿规律,梳理了制约着铜金多金属矿找矿突破的关键地质问题,提出找矿方向和今后勘查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羽洋 《云南地质》2009,28(3):311-316
大宝山铜矿床为新发现,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深部隐伏矿预测等方面研究尚不足。大宝山铜矿区的岩石、矿石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激电极化法的找矿效果显著,可在地质条件相似的周围地区隐伏矿预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长坡矿床深部区是近年来在大厂长坡矿区深部取得了较好找矿效果的一个勘查靶区,新发现了77-1号、77-2号、75-1号、115号等多个锡多金属矿体,这些矿体均赋存于大厂断裂F1及其下盘F1-1、F3、F5组成的叠瓦状构造中,锡多金属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这些新发现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文章在研究该勘查区矿床特征及叠瓦状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中物探、化探资料,对该区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近年来,在丰山矿田找矿研究中,不但发现了卡林型金矿和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而且还取得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建立完善的斑岩成矿体系三维准实体模型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矿田包括夕卡岩型铜金矿、斑岩型铜钼矿、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等矿床类型,它们常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相伴,是在同一成矿系统中形成的斑岩成矿系列,松弛化的推覆构造控制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矿田斑岩成矿体系结构在矿床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利用这种分带性,优选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确定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于深部发现铜金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6.
解惠 《地质与勘探》2023,59(2):223-235
芒康地区位于藏东玉龙-芒康斑岩铜多金属成矿带上,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工作程度低,多年来找矿效果不佳,区内急需新的找矿模型指导。近年来在本区新发现了与富碱斑岩有关的巴达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研究总结出巴达矿床垂向矿化蚀变分带特征:以含矿石英二长斑岩为中心,由地表向深部蚀变分带依次划分为硅化+碳酸盐化带→粘土化+碳酸盐化带→硅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带→青磐岩化+弱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带;由地表向深部矿化分带依次划分为铜(银、铅)矿→褐铁矿→铅(银)矿→金(铜)矿。另外,在矿床地表分散流、铅矿物重砂异常重叠区域及附近新发现了7种直接找矿标志,总结出区内找矿突破的巴达金(铜)多金属矿找矿模型,并预测该矿床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同时在矿区外划分出2处找矿靶区,为今后巴达矿区外围找矿和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4个矿床模式: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九瑞地区铜矿资源预测与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成矿带重要的铜找矿远景区之一。北西向城门山—丰山洞聚岩聚矿构造带控制本区大型矿床分布,“四带一面”是矿体就位空间。主构造带及其附近是中浅部找矿有利靶区,城门山、武山矿区边缘及深部找矿潜力大。合理部署地质勘查工作,将取得良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斑岩体的存在是斑岩型铜矿重要的特征,查明隐伏斑岩体对于斑岩铜矿找矿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多宝山矿集区的岩石标本物性特征为基础,对重力、磁法、广域电磁法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根据矿化蚀变中心一般位于斑岩体顶部和矿化蚀变具有电阻率显著降低的特征,从已知到未知,对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和争光金矿的隐伏花岗闪长斑岩体进行了识别,进而推断出矿体位置。根据电性异常特征推测:多宝山铜矿可以扩大外围找矿部署,铜山铜矿矿体有往下延伸的趋势,隐伏斑岩体南侧可能存在大型矿体;争光金矿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铜矿。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争光金矿同属斑岩型铜矿系统,多宝山矿集区具“上金下铜”的成矿特征。钻孔揭示了铜山矿区隐伏斑岩体南侧矿体的存在,新增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显示出矿集区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类型与环太平洋浅成低温矿床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天钧 《福建地质》1999,18(4):167-177
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在矿床深 继发现了斑岩型铜矿、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和低硫浅成热液型银(金、铜)矿。可与环太平洋带上一系列特大型斑岩铜金和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对比,它们有若干共同特征,但紫金山矿床与它们的一些不同之处,启示我们开拓找矿的新的时空领域。  相似文献   

13.
多宝山—黑河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省北东段,区内已探明的金、铜等20多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居黑龙江首位,其中斑岩型铜矿为区内重点勘查资源,其赋存于侵入铜山组砂砾岩和多宝山组安山岩的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岩中,蚀变明显,主要受地层和北东、北西向断裂控制。充分收集并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类型、控矿要素、物化遥异常等信息进行综合,建立多宝山式铜矿找矿预测模型。基于该预测模型,采用证据权法分析并圈定8个斑岩型铜矿成矿远景区,可作为研究区进一步勘探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阮诗昆 《江苏地质》2019,43(1):50-56
三矿沟—多宝山—争光成矿带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集区,发育有三矿沟矽卡岩铜铁矿床、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争光浅成低温金矿床等典型矿床。基于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资料,重点解剖多宝山、三矿沟和争光3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发现3个矿床的成矿类型和地质特征大不相同,成矿时代(加里东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各异。综合地质研究表明,多宝山矿床形成于岩浆弧背景,三矿沟矿床为弧后伸展背景的产物,争光矿床形成于碰撞后陆壳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赵元艺 《地质通报》2017,36(1):90-111
南蒙古欧玉陶勒盖矿床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之一,处在中古生代哈萨克-蒙古岩浆弧内,是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向之一。铜金储量高、矿床品位好、矿化范围广、矿体规模巨大,属世界级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开发潜力巨大。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分析,建立成因模型,并划分出北Heruga区域、Javkhlant区域、西Hugo深部区域、西Hugo深部区域、Ulaan Khud北部矿点5个找矿远景区。欧玉陶勒盖矿床所在成矿带沿哈萨克-蒙古岩浆弧向两端延伸,向西经新疆土屋铜矿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科翁腊德和阿克脱盖斑岩铜矿,向东延伸至中国境内多宝山、铜山地区。  相似文献   

16.
阮诗昆 《地质学刊》2019,43(1):50-56
三矿沟—多宝山—争光成矿带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属矿集区,发育有三矿沟矽卡岩铜铁矿床、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争光浅成低温金矿床等典型矿床。基于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的资料,重点解剖多宝山、三矿沟和争光3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发现3个矿床的成矿类型和地质特征大不相同,成矿时代(加里东期、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各异。综合地质研究表明,多宝山矿床形成于岩浆弧背景,三矿沟矿床为弧后伸展背景的产物,争光矿床形成于碰撞后陆壳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17.
安徽庐枞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永宏 《世界地质》2010,29(3):372-382
构建庐枞地区燕山期Fe、Cu、Au成矿系列,根据成矿构造背景和含矿岩浆岩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成矿亚系列:以矽卡岩型Cu、Mo、Au矿为主的亚系列,以矽卡岩型Fe及Fe、Cu矿为主的亚系列和以玢岩铁矿为主的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亚系列。该区具较大找矿远景的靶区有:①沙溪铜(金)找矿靶区;②清水塘—岳山铁、锌找矿靶区;③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其中,井边—巴家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应对该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普查评价工作,以实现庐枞盆地内部铜矿找矿的突破。经预测,应对泥河、罗河和龙桥等大型超亿吨铁矿外围进行勘探,以达到建立20~25亿吨大型钢铁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Cu-Mo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多宝山斑岩型铜(钼)矿床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文章对矿区主要成矿岩体及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对成矿岩体采用高精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成矿母岩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4.8±4.7) Ma,矿体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78.1±4.1) Ma,以及矿体外围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83.9±4.5) Ma;矿体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75.1±5.1) Ma。测年结果显示,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结合含矿地层、矿区岩石组合特征,以及前人研究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多宝山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与板块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说明在区域上寻找类似多宝山的斑岩铜矿应沿早奥陶世多宝山-伊尔斯岩浆岛弧带开展。  相似文献   

19.
许逢明 《地质与勘探》2022,58(3):629-652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和深部成矿预测研究对实现深部找矿突破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次基于已知矿区的中段、勘探线剖面图及钻孔数据等资料,依托Micromine平台,从矿床尺度(比例尺1:1000)建立了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铜山铜矿的地质体和蚀变矿化体两类三维地质实体模型。以地表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钻孔数据及岩石物性数据为约束,基于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综合解译了93条重磁电剖面。在综合剖面地质解译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平行剖面显式建模技术,从矿集区尺度(比例尺1:2.5万)建立了多宝山矿集区84 km2范围内3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实体模型。在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基础上,以多宝山、铜山铜矿体三维地质模型为先验数据模型,根据区域找矿模型,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二值变量(地层、岩体、构造)、连续变量(重、磁、电)等7个勘探变量,利用GeoCube3.0逻辑斯蒂回归深层次机器学习集成模块,开展了研究区的勘探变量集成,经由ROC模型评估后验概率,在可靠后验概率的基础上,利用C-V分形方法计算阈值以圈定深部找矿有利靶区,综合圈定深部找矿靶区8处,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