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文欢 《海洋预报》2001,18(2):67-69
2000年10月中旬,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的共同影响,海南省部分市县连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本文从天气环流背景、卫星云图、海浪和潮位等方面对这次特大洪灾的成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区域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和NCEP再分析数据等,利用三维雷达拼图技术对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造成的山东暴雨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台风"温比亚"造成的山东暴雨,不同阶段雨强特征有较大差异,长时间强降雨是造成灾害性暴雨的主要因素;此次台风暴雨雨团具有很强的移动特征,是否形成"列车效应"是造成灾害性暴雨的重要因素;雷达三维拼图数据可以清晰识别和分析暴雨过程中尺度雨团的移动、合并和发展规律,这些对准确监测预报暴雨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文欢 《海洋预报》2001,18(2):67-69
2000年10月中旬,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的共同影响,海南省部分市场县连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本文从天气环流背景、卫星云图、海浪和潮位等方面对这次特大洪灾的成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25-26日青岛市发生了一场较大暴雨,其中即墨市为特大暴雨。即墨市王村雨量站最大6 h降雨量为434.0 mm,为山东省有降水纪录以来的最大值。这次暴雨涉及范围广,强度大,局部分点地区雨量暴雨频率比较稀遇,为当地工农业生产、交通、沿岸养殖业及海岸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从暴雨成因、时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本次特大暴雨的变化规律,对暴雨频率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暴雨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统计,对重新认识我省暴雨区域分布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强降雨来袭,局部地区洪灾多发,长江水位一度超历史同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流域汛期也警钟常响。而近来全球多个国家也出现洪涝灾害。一些地区的"暴雨模式"似乎比往年来得更迅猛,一些专家仍将此归因于厄尔尼诺。真的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吗?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不是已于2016年5月正式结束了吗?对此,一些专家和国际机构认为,本次厄尔尼诺"退休",但不会轻易"褪色",对中国的影响仍将持续。而暴雨洪涝灾害的背后,也有更复杂的全球气候异常因素。  相似文献   

6.
低空急流对0212号台风"北冕"后部暴雨影响的分析和数值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首先用实测资料分析了0212号台风"北冕"造成福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指出低空偏南风急流的北抬和加强为远离风暴中心的福建东南沿海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低空偏南风急流强度变化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强度变化对福建东南部的暴雨落区及强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莫拉克"强热带风暴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林云萍 《海洋预报》2005,22(2):53-58
本文利用天气学分析、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分析等方法对0309号强热带风暴“莫拉克”(MORAKOT)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西南季风的发展和冷空气的侵入作用十分突出,二者共同作用,造成热带风暴“莫拉克”外围云系的增幅发展,从而促进暴雨的发生发展。850hPa较大的正涡度、700hPa较明显的垂直上升运动、以及热带低压东南侧较大的压能梯度都对暴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上也比较清楚地揭示这次暴雨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碧利斯"台风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本文用MM5模式数值模拟了0010号“碧利斯”台风登陆福建的过程,表明MM5模式能很好地模拟出主要雨带及其分布特征。物理量场分析指出,本次福建沿海地区暴雨产生的物理机制主要有:台风登陆福建前后福建沿海地区上空层结相当不稳定;由于台风环流非对称性,台风中心北侧中低层有很强的风速、相对湿度、正涡度、辐合、垂直速度:暴雨区高低层存在正负螺旋柱;暴雨区高层存在正湿位涡、低层负湿位涡中心。  相似文献   

9.
0509号台风"麦莎"对山东造成的暴雨洪水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05年9号台风“麦莎”的路径、特点及对山东造成的暴雨洪水灾害, 并对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台风防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们证实,对南北美洲气候产生影响的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出现,而且其影响越来越强烈。 航天局下设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说,加利福尼亚州前不久发生的暴雨和洪灾以  相似文献   

11.
漫灌条件下内蒙孪井灌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内蒙孪井灌区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本文讨论了漫灌条件下该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由于观测期间降雨对该区影响很小,主要分析了春灌期、灌溉间隔期和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的变化特点.春灌期,灌溉水主要补给上层砂壤土,对下层土壤的补给相对较小;经过2次灌溉过后,土壤含水率不断升高.就蓄水能力而言,粘砂土的蓄水能力最强,砂壤土次之,灌水后水分主要滞留在这2层.结合灌溉渗漏量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灌溉模式使得灌溉渗漏量较大,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致使灌区下游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因此,采用灌溉量较小的喷灌、滴灌等方式,可以避免产生深层渗漏,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地前期气象要素——温度的演变特点与汛期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由此作出降水量的长期预报,从预报误差和试报结果看,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3.
东南沿海前汛期与后汛期降水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东南沿海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多年气候变化及500hPa环流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对比分析发现: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在年代际变化上差异明显。前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小,大旱、大涝年少;后汛期降水逐年变化幅度大,大旱、大涝年多。前汛期降水与后汛期降水的大旱、大涝年环流形势场和海温场均存在明显差异。在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北太平洋海温场的相关分布上,表现出基本相反的分布类型。计算分析还发现,前期8~9月和冬季1~2月北半球副高,尤其是太平洋副高与前汛期降水相关尚好。前期1月赤道洋流区中部海域的海温,对前汛期降水均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前期2月北大西洋涛动和黑潮区以东至太平洋中部海域的海温对后汛期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岛市1951 ̄19978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汛期(6 ̄9月)和年度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等级和总降水量的关系。得出:年度或者汛期蚶对汛期乃至年度降水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以相当暴雨日数来估算降水量可作为预测汛期及年度旱涝趋势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桑渤  赵炅  孟永军 《海洋测绘》2010,30(5):38-41
以唐家山堰塞湖为例,利用ArcGIS中的水文分析模块处理唐家山所处的涪江流域的DEM数据,提取河网并划分子流域,然后根据堰塞湖在河网中的位置提取并计算集雨面积,再由改进的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实现对堰塞湖的灾害预测。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中,提出综合DEM划分的子流域以及雨量站的分布,计算流域面雨量的方法,以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1996年第15号台风于9月9日在湛江市吴川沿海地区登陆,造成我省珠江口以西沿海地区的湛江、茂名、阳江市损失惨重。由于台风的破坏力超过了设施的防御标准和人们的认识水平,造成严重的灾害损失,为历史罕见。比较历次灾情,这是建国以来台风灾害最大的一次。对9615号台风灾害,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的抗洪抢险工作有所裨益。纵观损失原因,客观因素是主要的,主观因素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台风灾害损失的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规范体系中,关于堤防工程安全标准的确定,主要根据工程级别确定设计重现期,从而选定工程设计参数。文中提出了依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方法。首先,通过对海堤灾害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将洪水灾害和海堤结构自身安全失效作为海堤灾害两种主要形式,建立了海堤灾害故障树。然后,将水文动力条件作为随机变量,从频率分布角度定量计算海堤洪水灾害风险程度和结构安全失效风险,提出了海堤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依据规范中关于海堤等级和重现期标准的规定,结合海堤洪灾安全风险和结构自身安全风险的评价结果,确定海堤安全风险等级。文中提出的海堤安全评价技术依据海堤风险定量计算结果,从海堤现状条件满足其设计功能目标有效程度,判定海堤安全等级的级别,是一种相对较新且更科学的方法。该海堤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为海堤管理和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8.
吴元锋 《海洋预报》2011,28(4):6-13
从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高空环流场、卫星云图和成灾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莫拉克”台风所具有的路径复杂、移速缓慢、生命史长、强度强、雨量大、灾害重和两次登陆等特点.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热带风暴“天鹅”、热带低压等环流系统及台湾岛特殊地形对“莫拉克”移动路径、移动速度和强度变化均起着重要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莫拉...  相似文献   

19.
The Orange Estuary lost 27% (276 ha) of its wetland area near the mouth as a result of bad management practices during the 1980s. The salt marsh has been unable to recover over the last 20 years because of the persistently high soil and groundwater salinity. In 2006, a 1 in 5 year flood occurred that completely covered the desertified salt marsh and floodplain with freshwater. The flood was followed by an above average (>45 mm) winter rainfall. Soil and groundwater sampled in April and August 2004 were compared with 2006 data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the flood and rainfall event. It was hypothesised that the two freshwater events w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salinity. However, the resul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dim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roughout the soil profile over the four sampling periods. Soil moisture and organic content however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se events in the surface soil layer. The flood deposited silt and scoured sand from the surface layers in significant quantities. The depth to groundwater in the desertified marsh retained a similar pattern after the flood despite 15 cm changes in depth in places. In 2004 a clear groundwat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gradient was present extending from the less saline north part of the marsh (0–15 mS cm−1) to the central part (120–135 mS cm−1) and decreasing again towards the south (60–75 mS cm−1). The flood served to even out the groundwater salinity across the desertified marsh (60–90 mS cm−1). The flood and high rainfall had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characteristics. The few significant changes that were recorded were mostly restricted to the surface soil layers and on a small spatial scale. The rainfall did however create numerous pools of low salinity (<60 mS cm−1) water on the marsh surface that provided a brief opportunity for salt marsh seeds to germinate. A further benefit of the flood was the increased tidal reach into the desertified marsh importing freshwater from the river mouth and exporting salt. Despite these responses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hypersaline salt marsh will revegetate naturally. Human intervention is needed to ensur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is important Ramsar site.  相似文献   

20.
黄河河口三角洲风暴潮灾害特点及其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是风暴潮灾害的多发地区,研究该地区风暴潮的成因及其特点,是有效预防风暴潮灾害的基础。在对风暴潮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各类风暴潮的特点,并提出预防风暴潮灾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