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层条件下CX盆地地表岩样动弹参数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CX盆地采集的地表露头岩样,在模拟地层环境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测量了岩石的纵横波速度和各种动弹参数,根据测试结果研究了该地区岩石的动弹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层埋深,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动弹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阻率方法是众多地热田勘探方法中比较好的一种。用电阻率方法勘查不仅能够探测地层埋深及破碎状况,还能预测热储构造的含水性。热储构造电阻率主要取决于岩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及所处环境温度,当地热田勘查范围较小时,深部地层的岩性、孔隙度、地下水矿化度基本可以假定不变,因此热储构造电阻率只和温度相关。这里主要探讨地层温度和地层电阻率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电阻率参数预测地热田深部温度方法技术,这对当前地热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下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来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在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时,需要大量、系统的水样化验资料。这里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得到的电阻率值,引入地层岩性、孔隙度、地温梯度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重要参数,探索建立了估算地下水矿化度方法,并由此概略性地划分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来推算深层地下水矿化度具备可行性,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天然岩样由于孔隙结构复杂、骨架成分非单一,导致复电阻率研究困难。考虑到根据理想模型制作的人工岩样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选用黄铜粉、黄铁矿砂、石墨粉、环氧树脂等材料,人工合成了不同矿物含量的柱状标准岩样,在不同高压条件下使用AutoLab-1000设备测量了标样的复电阻率,并基于Debye分解模型反演获得了人工砂岩标样的零频电阻率、极化率、时间常数等参数;详细讨论了各个模型参数与导电矿物含量、连通性、地层压力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层压力和矿物成分对极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认识高压条件下人工砂岩标样的电性特征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高黏粒含量海洋土中,黏粒吸附孔液中阳离子形成的双电层会直接影响土体导电性,与孔液、土体结构共同形成土体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使导电结构变得复杂。对饱和的海洋土而言,固结程度不同代表了土体结构不同。为量化分析双电层对不同固结程度高黏粒含量海洋土导电性的影响,界定电阻率测试技术对海洋土结构变化的反映能力,分别以黄河三角洲和南海北部陆坡海洋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电阻率和其他物理性质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分析不同黏粒含量海洋土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和独有特征,借鉴黏性土多元导电理论构建适合的电阻率模型。研究表明,黏粒含量对不同固结程度海洋土电阻率的影响不同,根据其变化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正常固结的海洋土电阻率变化可用简化的二元模型公式表示,当孔隙度小于5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呈明显的幂函数降低,当孔隙度介于50%~60%时,电阻率随孔隙度降低速率明显减小;欠固结海洋土孔隙度均高于60%,电阻率随孔隙度线性减小,可用线性模型公式描述。电阻率测量技术对高黏粒含量正常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孔隙度变化)反映能力良好,探测灵敏度可达25 Ω·m;对欠固结海洋土结构变化反映困难。  相似文献   

6.
以川口地区低孔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岩心数据,物性分析数据,试油数据和测录井资料信息,对研究区内48口井进行电阻率与孔隙度测井值交会分析,用视地层水电阻率正态分布法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采用孔隙度测井、分析孔隙度与电阻率交会能较好的将油层、差油层与含油水层、油水层区分开;视电阻率正态分布法能很好的识别该目的层的复杂油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层析成像是一种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它广泛应用于滑坡在内的各种地质、环境和工程等地质勘查。本次研究中,对土耳其艾登市瑟凯地区的一个滑坡场地进行了电阻率层析成像(ERT)勘查。2003年,由于开挖作业,导致一所新建学校附近斜坡上的上第三系地层变得不稳定,并在一场大雨之后出现了移动。随之而来的滑坡覆盖了这所学校的部分建筑物。作者采用温纳排列形式的二维电阻率方法,沿滑坡体布设三条剖面,得到了滑坡体的几何结构和特征等有用信息。另外,为了解电阻率法对滑坡的响应曲线,在野外调查之前,利用电阻率方法对滑坡进行了二维合成电阻率模拟研究。在滑坡场地还打了八个钻孔。钻孔和电阻率层析成像勘查两样成果都指出该场地内有一断层。沿着滑坡轴的测线上电阻率数据反映了该断裂面。  相似文献   

8.
弱含水的下第三系地层找水是多年来水文地质工作者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下第三系地层岩性分布、电性条件、富水情况及如何利用电阻率法寻找富水位置,并通过实例提出了二种富水地层找水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葛亭煤矿的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岩性反演方法获得岩性数据体,该数据体包含了煤系地层到奥陶系灰岩顶部的构造、岩性和水文地质信息,构成了评价煤层突水危险性所需的基本数据。将其各种信息进行融合后对3煤层顶板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其中波阻抗反演的岩浆侵入及煤层变焦区域(含水层)与视电阻率反演结果高度一致,同时依据孔隙度反演结果证实该区域具有相应的低孔隙度反应。将该区域3煤层顶板视电阻率与孔隙度值进行乘积归一化处理,计算其突水隶属度,依此划分了该层位的突水程度。  相似文献   

10.
祝幼华  杨晓清 《地层学杂志》2002,26(2):96-100,T001,T002
通过对江苏南部溧阳市上黄镇一露头剖面样品的分析 ,获得了丰富且保存完好的孢粉化石 ,经鉴定共 5 2属 87种。根据岩性、孢粉组合特征并与苏北及其他地区对比 ,确定含化石的地层为上白垩统泰州组 ,从而在苏南地区首次发现泰州组。这一发现不仅是对整个江苏地区泰州组地层研究的重要补充 ,而且对该区区域地质历史的重新认识 ,以及今后的石油勘探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和野外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毕威高速公路某工区的滑坡勘探中.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有效确定滑床的基本形态和滑动面埋深.  相似文献   

12.
殷长春 《吉林地质》1990,9(4):73-80
为了改进频率测深方法的解释精度,本文讨论了各向异性对频率测深电磁场或视电阻率的影响问题。文中对各向异性层状介质上方电磁场问题的计算以及各向异性校正方法也作出研究,野外实际工作以此为指导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何俊林 《甘肃地质》1999,8(1):61-65
利用对非水平层状介质的地质结构首先进行二维模型的正演模拟,尔后对模拟曲线再进行一维反演来确定层状结构特征,实现由一维反演初步解释二维电阻率构造的解释过程。通过对三个不同结构特征的二维模型的解释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解释简单的二维电阻率构造,尤其是对于确定存在横向电阻率差异的界面效果更好;而且利用一个简单的经验公式在等值线断面图上通过求解截止电阻率值达到确定异常体的几何形态  相似文献   

14.
电阻率成像在堤坝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日本OYO公司MCOHM - 2 1型浅层地电仪 ,采用 pole pole方式高密度电阻率探测系统 ,对山东跋山、大冶、会宝岭等几个存在病险需要加固的大中型水库大坝进行了电阻率CT探测。坝体内的断层、破碎、薄弱结构以及人工埋设的暗排水洞在CT断面上反映的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盐渍土含水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渍土中含有较多的可溶盐,其工程性质对含水率很敏感。将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探索了电阻率法间接测定盐渍土含水率的可行性。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盐渍土浸水试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测试,通过在室内恒定温度下测定的盐渍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关系,建立特定土体结构下的电阻率与含水率的数学模型。现场实测高密度电阻率值,利用现场观测的土层温度,计算出浸水范围的含水率,与现场分层实测含水率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模型实验,得出不等电极距情况对直立高阻薄板和低阻球体反演结果的影响:缺失电极对它正下方的ρs影响最大,而异常形态主要在水平方向有明显的变化,异常体随电极缺失的位置有趋势变化,电极缺失的数目越多,异常形态变化越大,但是从整体来看反演剖面图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差异,首先可以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地质结构和构连;而由于地质体电阻率受地热水影响而降低,进而据此圈定地热水的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地热形成机制。在华北地台地热勘探中MT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应用EH4电阻率成像系统研究龙川江盆地基底以及玄武岩盖层特征的成果,根据对实测资料的解释,划分出盆地不同部位基底,玄武岩,沉积岩系的分布。在圈定电性差异明显的地质体时,该物探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张祥水 《安徽地质》2012,(3):208-211
运用常规电法勘探方法,对采集资料进行认真仔细研究,并通过电法异常综合解释,结合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同样能在贫水区寻找到好的水源,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主要有早期、晚期和全区视电阻率定义和计算方法,然而根据瞬变电磁法激发场源、工作装置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其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也不相同.笔者总结和评述了各种磁性源不同工作装置的早期、晚期以及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方法,同时对隧道、矿井瞬变电磁法中的全空间视电阻率的计算以及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视电阻率的计算等进行总结.在分析各种定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瞬变电磁法的发展应用,对视电阻率的定义和计算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