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112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留言节选杂志新推出的地理奇谭栏目貌似很有意思,希望你们杂志多介绍一下有意思的神秘事件。——张悦都说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冬天会再次迎来暖冬,但是我怎么觉得今年冬天很冷呢?  相似文献   

2.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0)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看到上期杂志里《人类开始"透支"地球》这篇报道,我陷入到深深的担忧中,不禁想问:我们这个星球,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怎样才能在养活现存人类的同时又不损害物种的未来?地球超载日的步步紧逼,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缓它的步伐?作为高级生物的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生存才不会让地球的承受力走到极限?怎样最迅速又实际可行的让地球和当下生活回归平衡?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11)
<正>提起矿石你会想起什么?是五彩斑斓的宝石还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资源?如果告诉你矿石也可以绘制美丽的图画,你会相信吗?10月23日,《梵境五彩石为墨,虔心一抹砂化云——唐卡艺术与矿物颜料暨根秋江村大师作品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幕。展出了吉祥唐卡画院收藏的三十幅现代矿物颜料唐卡,以及十五幅创作于十九世纪的古代珍贵唐卡。  相似文献   

4.
读者信箱     
《地震战线》编辑部: 您刊1980年第一期发表的《深井水位动态分析》一文,对我们工作很有帮助,但文中有几个问题还没有完全理解,请予进一步说明。 1.“水位-气压改正表”是怎样做出来的? 2.改正表与回归方程y=1.38x+1004.4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您要查找当今世界关于您所研究课题的研究动态情报吗?我们的计算机可以帮助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现已在VAX 11/780计算机上建成了“地震科学情报检索管理系统”。此系统提供给用户一种既简单又易掌握的“菜单式”人机对话联机检索方式,并配有建立主文献库、修改主文献库、删除总文献库、编制索引、打印索引等操作程序,实现了地震科学情报自动化管理操  相似文献   

6.
读者沙龙     
《地球》2015,(11)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留言节选国庆过了,霾又来了。啥时候开始雾霾天已经变成老生常谈了呢?突然想起今天听到的一句话"早上起来,我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呢"……我给贵刊献上一首改写雾霾的诗《沁园春·霾》:常州风光,千里雾封,万里尘飘。望运河内外,浓雾莽莽,高架上下,雾霾滔滔。车舞长龙,黑烟直冒,欲上沪宁把车飙。需晴日,盼大风吹过,北风狂扫。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学生不出操,比南京北京,这里更糟;都市风景,全戴口  相似文献   

7.
读者沙龙     
《地球》2012,(6):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 :diqiuzazhi@163.com来信节选我是一名在读的初二学生,非常喜欢《地球》杂志,尤来信节选其是"石头秀"这个栏目,里面介绍的每一块石头都那么奇特,让我大开眼界,深深地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无限的魅力,以后能不能增加一些类似的文章啊?——郑州李翔编辑回复:这位读者朋友,您好,首先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杂志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1989年10月,我到了大同地震现场。雁北地区一位朋友很焦急地询问我:“您能否透点信儿,下一步到底有没有地震?”我说,很抱歉,一是不知道,因为我没参加预报讨论;二是既使知道了,也不能说,因为有纪律约束。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的界线问题。“地震预测”的英文是Earthquake prediction。预测,是专业人员或专家对地震发展趋势和对可能发震的时空强所发表的意见。显然,这种预测意见只能在地震系统内部交流,带有探索性,允许学术争论。这种争论有时达到白炽化。  相似文献   

9.
陨石的起源     
陈宏毅 《地球》2020,(2):53-57
>宁静而清朗的夜晚微风徐拂,当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仰望星空时,会在偶然间看到一颗长着长长的尾巴,周身散发着明亮光华的星星,快速的划过夜空飞向远方。它是谁?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行星和小行星碎片,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后,烧蚀残余部分降落于地球表面。陨石保存了太阳星云凝聚、行星堆积和熔融分异等全部过程的信息,相对于登陆行星和在小行星表面采样。  相似文献   

10.
地学书签     
《地球》2012,(12):19+25+31+39+85+97+103
我国对寒潮的预警信号有哪些?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201 2年中央气象台10月31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31日20时至11月2日20时,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青海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将先后出现6~10℃降温,其中,新疆西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局部地区可达14℃以上;上述大部地区并将先后出现5~7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10级。这是201 2年中央气象台发布下半年首次寒潮预警。  相似文献   

11.
读者沙龙     
《地球》2015,(7)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2015年06月刊的封面真漂亮,窃以为,很可能是贵刊多年来最赏心悦目的一个封面,勾起了本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的唐山地震,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地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有那么大危害性?能够预测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您可以在国家地震局主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展览会》上找到答案.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全国性地震科技展览会,展示了从邢台地震后20年来我国地震工作的科技水平和取得的成就,介绍了很多地震科技知识.展览分为6个部分.①监测部分:展示了我国地震台网建设和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进展;②预报部分:介绍了地震预报意见产生——综合分析——科学评定——政府发布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2)
<正>有人这样计算,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比做一整天的话,凌晨0点是地球形成的时刻,当下则是24点,那么恐龙出现的时间是22:48,23:40灭亡,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52分钟。在这52分钟里的最后一秒,恐龙大灭绝,而恐龙蛋里的小宝宝们还没出生就定格了死亡,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恐龙蛋有多大?一窝恐龙蛋能有多少个?里面会不会还保存着小恐龙胚胎?为了解开恐龙蛋的奥秘,《地球》记者近日走进了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读者沙龙     
《地球》2016,(4):112
正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地球》读者春夏地质摄影大赛"征稿启示"满园春色映夏花,娇艳欲滴绽芳华。"时下春意正浓,想必不少读者朋友已经忍不住出门旅行去亲近一番春色了,相机和手机里的照片是不是又存满了呢?上一季《读者沙龙》栏目举办的"读者地学旅游手机摄影展览"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为此,本刊再次举办"春夏地质摄影大赛",向读者发出征稿  相似文献   

15.
读者沙龙     
《地球》2014,(3):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相似文献   

16.
读者沙龙     
《地球》2011,(10):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相似文献   

17.
读者沙龙     
《地球》2011,(11):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相似文献   

18.
读者沙龙     
《地球》2012,(1):7-7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相似文献   

19.
读者沙龙     
《地球》2014,(1):5-5
如果您对《地球》杂志有任何意见、建议,以及遇到相关难题或者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件给我们,我们会尽快回复。我们的邮箱是:diqiuzazhi@163.com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1)
正从2005年11月下旬开始,华北地区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当全国各地相继发布红色预警时,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京市却迟迟没有等来雾霾红色预警,而是空气重污染、重霾、大雾三个橙色预警齐发。对此,很多市民感到疑惑:为何连续五天的重污染天气却没有发布红色预警?然而几天后,当又一场很多人感觉不如这次严重的雾霾来临时,红色预警又忽然拉响了。也许是亡羊补牢,也许是官方衡量标准与民众直观感受之间的差异,对于红色预警的种种质疑,暴露了当下雾霾应急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也显示出沟通力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