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低温阴雨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纲 《广西气象》2005,26(A01):81-83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加密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MICAPS、及相关物理量场的要素。对2004年2月3日至9日,深圳出现的一次明显的低温阴雨的成因及结束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平均气温低,特点显著,为本台以后准确预报春季低温阴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自动站观测资料、及相关物理量场的要素,对2008年1月14日至2月20日,防城港市出现的一次严重的低温冷冻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准确预报春季低温阴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加密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3月6日至11日云浮出现的一次特征显著的低温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此次过程具有影响时间长、平流降温明显、前后期高低空配置差异显著等特点;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本次过程500hPa、850hPa、地面各层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以及与实况的对应关系,探讨和总结本地春季低温阴雨天气预报经验以供参考。分析得,500hPa高度形势的配合对冷空气翻越南岭屏障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冷空气爆发入粤有重要的警示作用;850hPa的温度锋区和地面南岭两侧的温差可反映冷空气的强度;气象要素突变对确定预报低温阴雨的发生结束有比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佩芸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2(2):22-25,I0004
利用ECMWF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2008年1月24日至2月16日长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高低空环流特征,发现欧亚大陆阻塞形势稳定少变,西风带低槽活动频繁,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及位置偏北,使大气环流形势异常稳定,是导致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性的直接原因;低纬度南支低压槽活跃,偏南风将暖湿气流持续向海南省地区输送,使得冷、暖气流持续交汇于海南省地区,是造成此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另外,海南低空相对湿度大,850hPa水汽通量的变化及上升运动都对阴雨天气的维持有利。  相似文献   

5.
选取1960~2010年福建春播期平均气温资料、日照资料、NCAR/NCEP逐日高度场、风场及逐月海温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近51a来福建省北部和南部低温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及异常偏多成因。结果表明:福建省低温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与福建省的地形及纬度密切相关。近51a来福建低温阴雨日数呈弱减少趋势,福建北部和南部地区年际变化特征相似。未来一段时间福建北部地区低温阴雨日数偏多可能性较大,南部地区低温阴雨日数可能继续偏少。福建低温阴雨日数与乌拉尔山脊强弱、亚洲高纬地区经向环流强弱关系密切。亚洲高纬地区的环流经向度偏强,冷空气不断南下和较强的西南风配合,湿度条件较好,是造成福建低温阴雨日数明显偏多的直接原因。福建北部地区低温阴雨异常偏多年前冬北太平洋(55°N~60°N,155°W~180°W)区域海温明显偏暖;福建南部地区低温阴雨异常偏多年前冬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明显偏暖。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将2012年11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与长期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贺州市本地气象站资料分析发现,2012年11月贺州市长时间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主要因素是,月内贺州市上空500hPa以偏西气流为主,多波动及副高偏西偏强,有利降水发生;850hPa上贺州市西南气流异常偏大,有利气流辐合上升及水汽输送;地面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活动配合稳定的高低空有利配置及丰富的水汽条件,造成了这次贺州市罕见的秋季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0—2010年福建省早稻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日照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EOF和相关合成等方法,分析近51 a福建省早稻播种育秧期低温阴雨日数分布类型与各类低温阴雨日数分布类型同期大气环流背景场及海温分布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福建省低温阴雨日数空间分布主要为全省一致、南北相异两种类型,其中全省一致偏多(少)型为福建省低温阴雨空间分布主要类型。不同的低温阴雨型具有明显不同的环流特征,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形势,槽脊强度强,易发全省一致偏多型低温阴雨,其强度弱则易发北多南少型低温阴雨;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为两槽两脊形势,则易发北少南多型低温阴雨,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平直,则低温阴雨一致偏少。全省一致偏(多)少型、北多南少型与海温异常关系不大;前冬赤道中部海温异常偏暖,易发北少南多型低温阴雨。福建低温阴雨天气的发生,需要适当强度的冷空气和稳定的水汽通道。  相似文献   

8.
利用贵州8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7年11月1日—4月30日逐日日降水、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总日照时数、云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按照低温阴雨日标准,计算分析了贵州省的低温阴雨日,在此基础上利用GRADS绘制全省分布情况,了解低温阴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日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在时间分布上,年平均日数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线性递减趋势达9 d/10 a以上;出现的最多月份为1月,最少月份为4月。其结果对低温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研究及服务工作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从而对进一步展开业务应用化做好公众服务存在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及与本县水稻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曲江县1971—2000年30年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曲江气候特征,探讨曲江县春季低温阴雨出现概率、低温阴雨年景及其趋势规律:用最长持续日数因子及日平均气温T≤12℃总日数因子来综合分析出当年低温阴雨年景;在水稻产量取材方面,本文选取曲江县1976—1995年20年水稻的早、晚稻产量资料(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并用当年产量与最近五年产量滑动平均进行比较而得出增减幅,寻求低温阴雨年景与曲江县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并从水稻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及曲江气候特征综合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饶平气象站1956—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指数资料,分析饶平县低温气候特征,并分为低温寒冷型和低温阴雨型建立低温预报系统,结果发现:饶平县历年≤5℃低温日年平均日数4.0 d,主要出现在12月—次年2月,1月占48%,57年气候变化呈下降趋势,倾向为-0.089 d/年。饶平县历年低温阴雨年平均日数为5.9 d,近57年出现轻度低温阴雨年和重度低温阴雨年各占4成左右,中度低温阴雨年占2成,57年下降趋势不显著。对两种低温类型进行Mann-Kendall检验发现低温寒冷型突变点为1976年,下降倾向趋于明显为1987年开始;低温阴雨型突变点为1970年,下降倾向趋于明显为1999年开始。应用Morlet小波分析发现低温寒冷型存在5~7 a、10~12 a、准20 a周期;低温阴雨型存在5~6 a,10~12 a、准14 a、准20 a周期。使用主成份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两种低温天气预报方程,低温寒冷型预报日最低气温预报拟合方程预测试验绝对残差平均为0.8℃;低温阴雨型预报低温阴雨年日数预报拟合方程预测试验绝对残差平均为2.1 d。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开发饶平县低温天气预报系统,低温寒冷型预报次日最低温度并与寒冷预警信号关联,低温阴雨型预报次年低温阴雨日数并与低温阴雨年景强度关联,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使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一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地面、高空环流形势变化及单站剖面图(以澄迈测站资料为准)气象要素的演变情况得出,当海南省(澄迈县)地面处于静止锋、高空处于稳定少动的南支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的锋面低槽环流形势时,未来24~48h将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对低温阴雨天气统计分析,确定有低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在关键区每天作环流指数和温度距平曲线,利用环流指数峰值及温度距平谷值特点,判断低温过程的出现日期;运用850HPa关键区三站温度代数和及地面两组气压差,作低温阴雨开始和结束期的短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3.
低温阴雨是我省早稻育秧期间严重的气象灾害。轻则影响早稻秧苗质量,重则造成大量烂秧,浪费种子,耽误农事。人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当春季低温阴雨特别是倒春寒严重的年份,早稻往往增产,而晚稻则多会减产。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低温阴雨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便为开展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提供参考。1低温阴雨年景划分根据低温对水稻秧苗的影响,通常将日平均气温<12C连续3天或以上,或日平均气温<15℃连续7天或以上的天气过程,定义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轻重年景定义,则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持续时间、平均气…  相似文献   

14.
李易芝  罗伯良  张龙 《气象科技》2017,45(2):375-382
利用1961—2013年湖南80个台站的逐日降水、平均气温、日照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海温资料,分析了近53年湖南省播种育秧期低温阴雨日数的主要分布类型与同期大气环流背景场及前冬海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湖南省低温阴雨日数空间分布主要类型为全省一致型和南北相异型。(2)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受东亚大槽的影响,加上低层冷暖空气汇合和较好的湿度条件,有利于发生偏多型低温阴雨;相反,当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受高压控制,加上低层中东部整体受异常北风和负相对湿度的影响,则易发生偏少型低温阴雨。当湖南北部受低槽的影响,且为相对湿度大值区时,易发生北多南少型低温阴雨;而当湖南南部受低槽和地形影响出现南岭静止锋,南部为相对湿度大值区时,则易发生北少南多型低温阴雨。(3)低温阴雨偏多(少)年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以及阿拉斯加湾海温偏暖(冷),西北太平洋和北美洲以东的北大西洋海温偏冷(暖)。北多(少)南少(多)型前冬赤道中东太平洋以及阿拉斯加湾海温偏暖(冷),北美洲以东的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冷)。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广西全区86个测站的资料统计分析了广西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12℃连续≥3d或日平均气温≤14℃连续≥5d)结束期和总日数的平均值和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了≤8℃低温天气过程结束期的气候概况.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出广西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的主要相似区域,总日数主要相似区域有:北部区、中部区、右江河谷区和南部区;结束期主要相似区域有:北部区、中部东区、中部西区、右江河谷区和南部区.普查分析了桂林等8个站的低温阴雨与太平洋SST、北半球500 hPa 位势高度场的相关区.  相似文献   

16.
1.由距平曲线图定特征信号和起报日 低温阴雨天气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大尺度天气。因此我们试用单站资料作区域低温阴雨天气预报。 我们用湛江1959—1974年资料计算出1、2月08时压温湿的月平均值,把它们重叠在一起画出一条08时的月平均线作为0线,然后再将每日08时的3个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全省性低温阴雨过程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低温阴雨天气的特点和成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和降水频繁的特点;造成本次低温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蒙古横槽均异常偏强和长时间稳定维持,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和中低纬环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肇庆罕见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数值预报产品等,从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冷暖空气活动和中尺度南支波动、单站要素变化特征等方面,对2008年1月13日-2月2日肇庆低温阴雨天气的成因,以及2月3日转折天气的预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异常是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把单站要素变化特征与大型环流演变结合,将会提高分析、预报能力;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肇庆低温阴雨结束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NCEP和FNL再分析资料及地面气象观测站气温等观测资料,对2018年12月28日至31日广西发生的一次极端低温雨雪冰冻事件进行天气形势分析.结果 表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强而稳定,贝加尔湖附近500hPa气温有-52℃的冷中心,同时与横槽配合,是地面冷空气中心堆积加强的原因;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偏强,造成广西南北温差较大;中纬度锋区强盛,850hPa南北温度梯度达22℃,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中低层锋区的结构造成了广西北部和中部、南部降水相态的明显区别;持续且深厚的水汽输送为这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玛纳斯电厂扩建工程的需要,区局资料室承担了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于1989年1月13日至26日在现场进行了低空和地面观测.本文利用玛纳斯县气象站1984-1988年1、4、7、10月每天四次定时地面观测资料和玛纳斯电厂现场观测期每天02、08、10、14、8、20时的地面观测资料,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