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铝土矿是铝的主要来源,我国铝土矿的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摸清我国铝土矿资源家底,制定合理的经济产业政策,需要对铝土矿资源潜力进行准确预测。我国铝土矿可分为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以沉积型为主,占总资源储量的80%以上。沉积型主要成矿时代为石炭纪和二叠纪,而堆积型和红土型为第四纪。铝土矿的成矿与碳酸盐岩和基性岩基底有关,受岩相古地理条件、古气候条件、古地貌等条件控制。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划分了18个铝土矿成矿区带,其中山西断隆区、华北陆块南缘、桂西南、桂中南、黔中等为最重要的成矿区带。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类型铝土矿的预测要素,并建立了预测模型.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GIS技术),挖掘成矿信息,编制预测要素图,并采用成矿地质体体积法估算了2 000m深度以浅预测资源量。预测结果表明,我国铝土矿1 000m深度以浅有较大找矿潜力,目前资源查明率仅为35.6%,除河南、广西、山西、贵州等资源大省外,云南、重庆、山东、河北、陕西也具较大的找矿远景。预测结果为铝土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山地区是云南省铝土矿目前资源量最集中区域,但相关地质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首先介绍研究区内的铝土矿资源分布和矿床类型,发现本区铝土矿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型和堆积型。3个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剖析显示,沉积型和堆积型均有分布。在矿床地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同时归纳和总结一些关键的找矿标志。本文研究成果对认识文山地区铝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为该区铝土矿资源的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贵州铝土矿地质勘查工作70余年取得丰硕了成果,查明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具资源量大、矿石质量好、分布广泛、矿床规模大等特点。伴随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实物地质资料,依据2016年颁布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急需实行分类筛选、分级保管。在总结贵州省铝土矿矿床分布状况、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矿床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成矿规模、成矿区(带)等入选条件,从贵州铝土矿四个主要成矿区带筛选出具有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的矿床15个,以便有科学规划,完整、系统地采集铝土矿实物资料并实施馆藏。这将有助于贵州铝土矿实物地质资料开展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服务作用,对深入研究贵州铝土矿资源潜力,成矿规律,科学指导铝土矿深部找矿,制定铝土矿资源开发战略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是第四纪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但是其具体成矿地质过程并不清楚.在矿带东部平果矿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地对二叠纪铝土矿床进行了合山组含铝岩系基本层序、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古喀斯特地貌对铝土矿的控制作用及含铝矿物生成顺序的研究,并阐述了该类型铝土矿从源岩风化到搬运沉积的具体成矿过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四阶段成矿模式,分别为孤立台地隆升接受火山喷发沉积物阶段、原地深度风化阶段、积水潜育化阶段和埋藏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三门峡地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的铝土矿是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中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以往的地质勘查找到了一些小、中、大型铝土矿矿床。对该地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翔实研究,结果认为,在现有部分勘查区的深部和边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若加大勘查投入,本区铝土矿的勘查工作将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静  程国繁 《矿物学报》2022,(4):525-531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矿石质量优良,地域上分布相对集中,利于规模开发利用。从20世纪中叶修文县小山坝九架炉铝土矿的首次发现,到本世纪务正道铝土矿富集区的勘查突破,数十年铝土矿地质勘查工作中,特别是近年整装勘查工作获得的大量珍贵钻孔岩矿芯、各类标本、测试分析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均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馆藏利用价值。由于其不可避免的地域重复性和种类雷同性,有限馆藏条件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所有实物地质资料入库保存,因此,对这些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科学鳞选十分必要。本文根据贵州铝土矿资源的自然禀赋特征,以成矿区带、成矿系统性、矿床典型性、代表性为条件提出了14个铝土矿实物地质资料优选建议矿床名单,为省内铝土矿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成矿规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喜峰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03-1215
非洲是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以产有多个世界级铝土矿矿床而著称。为分析该地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本文在总结非洲铝土矿资源禀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成矿条件、成矿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演化过程,划分了成矿区带。研究表明:①非洲铝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非地区,具有储量巨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②矿床类型为红土型,是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母岩、古气候、古地形地貌等多种成矿条件耦合下,铝硅酸盐岩及富铝变质岩发生深度红土化作用的产物;③成矿母岩以中新生代基性侵入岩、火山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古生代变质岩为主;④赋铝土矿红土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⑤成矿构造单元以西非克拉通为主;⑥主要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新生代。根据铝土矿的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将非洲铝土矿划分为西非铝土矿成矿省和东南非铝土矿成矿省2个成矿省及6个一级成矿带,这些成矿省、成矿带是非洲重要的铝土矿矿产地和找矿远景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锦屏山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铝土矿成矿机制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今后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也有利于开展外围及邻区相似条件下的类比找矿,为生产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
《探矿工程》2010,(9):39-39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消息日前,“桂西铝土矿勘查与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了广西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由广西地矿局、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274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的项目组,经过10多年的勘查、研究,创新了铝土矿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在桂西探获铝土矿资源储量5.15亿t。  相似文献   

10.
金属镓资源是我国优势资源, 但随着国内外需求量不断增大, 我国金属镓的后备资源逐步短缺。本文系统搜集了我国富镓矿床研究和勘查成果资料, 初步总结了我国富镓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 我国镓矿主要伴生在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之中, 以铝土矿中伴生镓最为重要。依据不同成矿作用将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镓矿床划分为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煤矿床和碳酸盐岩型(MVT)铅锌矿等5种伴生镓矿床类型, 并总结了不同类型镓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在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发育, 以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纪为主。其中, 富镓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 以石炭纪最为重要; 富镓铅锌矿主要形成于震旦纪和寒武纪; 富镓煤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空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主要分布在晋豫成矿区、右江成矿区、扬子陆块西南成矿区、川—滇—黔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湘东—赣西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等7个区带中。不同类型富镓矿床的成矿机制不同, 一般在风化-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铝土矿, 镓与铝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煤矿, 镓常以无机态、有机态和混合形式存在, 在我国多以无机态的形式赋存于勃姆石、硬水铝石等矿物中; 在热液作用下形成富镓铅锌矿, 镓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以闪锌矿为主的硫化矿物晶格中。根据不同镓矿的成矿作用、富集过程和地质背景, 建立了煤矿、铅锌矿和铝土矿中镓富集成矿的理想模型, 并对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中伴生镓矿进行了找矿预测, 提出了找矿方向和重点找矿区域, 其中以沉积型、堆积型铝土矿的找矿为主攻方向, 并可兼顾煤矿和铅锌矿等其他伴生镓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