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泥湖钼(钨)矿区位于闻名于世的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中部,西南与上房沟钼(铁)矿区毗邻,北东与三道庄钼(钨)矿区相连,北与马圈钼矿区由一无矿地段相隔,北西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区也因一无矿地段相隔。上述五个矿区具有各自独立的矿床特征,共同构成了世界级超大型的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向君峰、毛景文等,2012)。本文从对南泥湖矿田中褶皱、断裂和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入手,分析矿田的构造特征(万天丰等,1988)。  相似文献   

2.
东秦岭地区钼矿床铅同位索组成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秦岭陕西金堆城—黄龙铺—河南南泥湖钼矿带,拥有驰名中外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如近年来探明的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钼(铁)矿床和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等。无论从矿床类型、规模,还是从成矿地质条件和远景上看,该钼矿带无疑是我国最主要的钼成矿带之一。因此,在研究该钼矿带成矿地质条件的同时,进  相似文献   

3.
东秦岭金堆城—南泥湖以钼为主的多金届成矿带是我国主要的钼成矿带之一。它不仅拥有驰名中外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而且有南泥湖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大石沟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以及石家湾斑岩型钼矿床等。其中大石沟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是本区一种新的成因类型钼矿床。本文仅对其围岩蚀变特征进行探讨,有错之处,望批评指正。一、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南缘的豫陕断隆区内。该断隆区内前寒武纪地层经历了多次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田是河南省集中钼矿产地。矿田构造上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黑沟―栾川大断裂北侧。矿田主要包括南泥湖斑岩钼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和上房沟斑岩钼矿床三个超大型钼矿床。是一个多期多阶段、多成因、多矿种的综合矿床。有关区域和矿床情况前人已做大量研究,本文仅围绕蚀变和矿化,探讨蚀变的分带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特大型钼矿之一,分布面积3.98 km2.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构造带、小岩体及围岩蚀变与钼成矿的关系,认为南泥湖钼矿床在成因上受构造、岩体、围岩及其蚀变控制明显,并与燕山中期侵入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关系十分密切.结合以往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南泥湖...  相似文献   

6.
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田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东秦岭钼矿带的南泥湖为一超大型夕卡岩斑岩型钼(钨)矿田,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对南泥湖钼矿田三个矿床6件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南泥湖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1.8±2.1 Ma;三道庄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4.5±2.2~145.0±2.2Ma,平均为145.0±2.2 Ma;上房沟矿床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3.8士2.1~145.8±2.1 Ma,平均为144.8±2.1 Ma;6件样品的等时线年龄为141.5±7.8 Ma(2σ),准确厘定了成矿时间.Re-Os同位素还表明:南泥湖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以下地壳成分为主,但混有少量地幔组分.南泥湖钼矿是在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换中形成,属于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金堆城—南泥湖东西向钼成矿带位于华北成矿区南侧,钼矿床多,矿床类型齐全,金属组合多,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钼成矿带。它受金堆城—南泥湖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钼矿床主要与燕山期花岗岩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地研究该区燕山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一、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华北地台(板块)南缘,北秦岭地槽褶皱系与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汇部位。区域地壳厚达40—45km,可分盖层和基底。盖层可达25km,为元古界浅中变质岩,以及寒武系、中新生界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基底可见太古界,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片麻岩、混合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相似文献   

8.
黄典豪 《地质论评》2015,61(5):990-1000
毛景文研究员等多年来将陕西洛南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铅)矿床分别更改为碳酸盐(岩)型、热液碳酸盐脉型或脉型,把河南栾川南泥湖斑岩体形成复合的南泥湖—三道庄斑岩—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分解为南泥湖斑岩钼钨矿床和三道庄夕卡岩型钼钨矿床,和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绝大多数夕卡岩型铜(铝)矿床和少数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更改为斑岩—夕卡岩—层控铜—金—钼矿床等。本文对毛景文等更改这些矿床的矿床类型,以及毛景文等认为"辉钼矿的Re含量可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大水沟热液型碲(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及其他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和"温泉钼矿是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钼矿床是一种新类型和新发现"等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能理清某些矿床学问题,进一步促进矿床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钼矿带,已发现东沟、金堆城、南泥湖、上房沟等5个世界级钼矿床,探明钼金属量达500万t以上(李诺等,2007;Mao et al.,2008;陈衍景等,2009)。除斑岩型钼矿外,本地区还发育众多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如木龙沟铁矿床、黑山铁铜矿床、八宝山铁  相似文献   

10.
南泥湖钼矿田成矿物质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田是居世界前列的超大型钼矿田之一,通过对矿田内三个超大型矿床的成矿物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揭示出矿田内钼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从而为进一步寻找同类型的钼矿资源提供了一系列实物资料.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田属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田内矽卡岩-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物质赋存状态具有区域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全球范围内大型、超大型钼矿主要产于碰撞造山带或者大陆边缘岩浆弧。产于碰撞造山带的钼矿以我国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秦岭钼成矿带、中亚造山带东缘的燕辽钼成矿带和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的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为代表,其拥有金堆城、上房沟、南泥湖、三道庄、东沟、杨家杖子、沙让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钼矿(李诺等,  相似文献   

12.
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东秦岭钼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大型钼矿分布区之一(图1),钼矿带西起陕西省的金堆城地区,东至河南省栾川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嵩县雷门沟地区,该矿带产出了金堆城、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等超大型钼矿床和雷门沟等10余个钼(钨)多金属矿床,钼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2%.此外,斑岩钼矿床内还伴有钨、铅、稀土、金、铀等元素的矿化,如南泥湖钼矿中伴生的钨达到超大型规模,其储量位居中国第二.同样位于该带的东段河南境内的栾川一带在找矿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而位于该带的西段陕西境内的洛南一带除了金堆城、黄龙铺在找矿方面取得突破外,在其他地方几乎没什么大的进展.同一个成矿带、同样的成矿条件和构造地质背景,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别呢?按成矿理论不可能到洛南莲花沟一带就突然尖灭.着眼于区域地质背景,寻找成矿有利地段,可望取得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栾川西鱼库隐伏斑岩型Mo-W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鱼库大型隐伏斑岩钼-钨矿床是近年来在栾川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过程中的新发现。该矿床与南泥湖、上房沟钼矿不同,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内部而非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角岩中。与南泥湖和上房岩体相比,西鱼库隐伏斑岩体的Si O2、K2O含量略低,具有正Eu异常,表明西鱼库隐伏斑岩体比南泥湖和上房岩体分异程度略低,更接近成矿岩浆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4.
<正>1区域地质概况南泥湖钼(钨)矿田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拗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褶)带中的东西向构造由北西西向北西弧形转折部位。出露一套中上元古界的上栾川群巨厚中浅变质的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容矿层为三川组大理岩、南泥湖组变斑  相似文献   

15.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栾川东鱼库钼(钨)矿床是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新发现双大型矿床.该钼(钨)矿床空间分布受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控制,矿体赋存于东鱼库—竹园沟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内外接触带——三川组及南泥湖组岩石经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矽卡岩和长英质角岩中,呈层状、似层状分布.长1400m,宽200~800m.钼矿体厚10.30~244.35...  相似文献   

16.
张云辉 《地质与勘探》2014,50(4):700-711
东秦岭钼矿带内的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同为斑岩型矿床,地理位置相近,却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差异显著。通过对两个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及其成矿物质来源(S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Re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南泥湖钼(钨)矿床和秋树湾铜(钼)矿床类型均为壳幔混源型,后者成岩成矿过程有更多的幔源物质参与,并且两个矿床同时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中生代燕山期伸展减薄的机制下,但所处构造单元(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秦岭)不同,以上这些都导致了成矿的差异性,并为日后在东秦岭钼矿带中钼铜两类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岭-大别造山带北麓的北淮阳构造带的河南境内发现了南泥湖、三道庄、上房沟、汤家坪等大型、超大型钼矿床,而安徽境内的北淮阳成矿带的东段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在313队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在金寨县沙坪沟深部发现厚达500-900米的隐伏斑岩型钼矿,取得了本区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初步总结沙坪沟钼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提出了该区寻找钼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成矿特征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 《地质与勘探》2008,44(6):21-26
通过对河南省栾川县罗村钼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南泥湖、三道庄及东沟超大型钼矿的综合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矿区NWW构造形迹、小岩体与钼矿成矿关系、围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与钼矿床的关系等成矿特征.根据罗村钼矿的成矿特征,初步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包志伟  曾乔松  赵太平  原振雷 《岩石学报》2009,25(10):2523-2536
河南省栾川县南泥湖-上房沟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田是我国最重要的钼矿产区,钼矿探明储量(金属量)达205万吨.区内钼成矿与南泥湖和上房沟两个花岗斑岩小岩体关系密切,两岩体产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岩石为高硅、富碱和较高分异指数的碱性-碱钙性、过铝质花岗岩.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具有显著亏损Eu、Sr、Ba、Ti的特征,表明岩浆经历过相当高程度的分异演化.较低的ε_(Nd)(t)值(-12.7~-15.5)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1.48~1.71Ga)表明其成岩物质来源主要为年轻的地壳物质.南泥湖和上房沟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49.56±0.36Ma(MSWD=1.5)和135.38±0.29Ma(MSWD=1.4).结合现有的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有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东秦岭钼成矿带内的燕山期成矿花岗岩小岩体及大岩基应为扬子克拉通北缘中生代向华北克拉通A型俯冲的地壳物质在碰撞后伸展构造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可能有部分地幔物质的参与.成矿小岩体是花岗岩大岩基高度分异演化的结果,花岗岩大岩基结晶分异导致其中挥发分的过饱和、挥发分对正在固结的岩浆体中成矿元素的淋滤是小岩体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栾川赤土店地区银铅锌矿主要位于卢氏 -栾川台缘褶皱带 ,这里有著名的世界级南泥湖钼矿田。此前地质工作重点是钼矿、铁矿、水晶和金矿 ,对铅锌银矿产工作甚少。近年来在总结了南泥湖钼 (钨 )矿田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分布的基础上 ,对其处围的找矿有望地区进行异常检查、1∶1万地质测量 ,少量地表工程揭露 ,取得了铅锌银找矿工作的突破性进展 ,发现了十余处矿脉集中区、上百条含矿断裂带及蚀变岩型银铅锌矿带 ,初步估算的铅、锌资源量达数百万吨、银资源量数千吨 ,并指出燕山期的一些小岩体附近的物化探异常区是进一步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