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矿产开发中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柴达木盆地环境现状实际调查基础上,根据调查资料论述了柴达木盆地地区矿产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危害。分析了引起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土污染,崩塌地面塌陷,生态环境恶化产生原因,并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西部开发过程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3):F0002-F0002
李佩成院士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1935年1月30日出生于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专业并留校任教;1963~1966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曾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生导师、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任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3.
一、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黑龙江省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水均衡破坏,以及采空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南娄底地区测水煤系上覆石膏类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探讨矿山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影响、水土环境影响、废石堆放影响、岩溶塌陷、矿坑突水、突泥等,提出相应的治理与保护措施;旨在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 ,阐述了河南省黄河下游存在的水资源持续衰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水土环境异常、黄河断流及影响黄河下游河道稳定的河道淤积与悬差、活动断裂、基底活动性等重大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根据溃决和冲决两种模式分析评价结果 ,以及专家评价系统 ,从环境工程地质角度 ,对不同堤岸段进行稳定评价 ;对已出现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国土资源开发、地质灾害评估、防洪抢险、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日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56-56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目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开展各项活动,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遥感解译、水土样测试、环境地质调查,从地表水、坑塘水、平原水库、浅层地下水、土壤环境的质量评价入手,查明了东营市湿地的分布现状,分析湿地演变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东营湿地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并进行了脆弱性评价,为促进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地质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略论我国资源环境犯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伴生问题,广义是包括一切形式的资源环境情况恶化或是对生物圈、大气圈造成的一切不利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总是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环境作为支撑和依托,并且这种消耗,对于资源环境而言具有负面意义。虽然人类在与自然进行的漫长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然而每一次辉煌胜利的背后,自然界都以它特有的形式报复了人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近五年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将“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放在了首位,提出了今后和谐、科学发展的最新理念。就我省而言,矿产资源开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计环境成本,只追求功利的畸形发展问题。情况表明,矿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30%多,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为此消耗的矿产资源总量也十分巨大,带来的众多矿山环境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岩土侵蚀会使水土大量流失。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带来了新的岩土侵蚀问题。因此,研究岩土侵蚀意义重大。应从环境地质角度浅显分析了岩土侵蚀现状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自然地质条件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不仅分布有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和严重的地质灾害 ,而且存在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诸多环境地质问题。特殊不良地质环境条件主要有特殊不良岩土体 (湿陷性黄土与胀缩土 )、原生地球化学异常 (高氟水、低碘水、咸水 )和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土壤盐渍化 ) ;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瓦斯爆炸等 ;环境地质问题有水资源枯竭、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堆放等。这些已成为制约我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宏观上论述了我国西部道路交通开发中地质环境基本特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可行性,并着重指出,地形复杂、地壳强活动、滑坡泥石流、冻土和风沙等灾害构成了交通开发中施工、养护的突出问题,部分干旱区水源匮乏矛盾尤为突出,但工程地质环境仍具可选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土壤环境中碘元素资料769个数据,癌症死亡调查资料787 080例,研究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大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碘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鼻咽癌死亡率与碘元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土壤环境中钡元素资料769 个数据,癌死亡调查资料787 080 例,研究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大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土壤环境中钡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肺癌、大肠癌、鼻咽癌、乳腺癌死亡率与钡元素有相关性,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5724(p < 0 .001) ,0.3103(p < 0 .05) ,- 0 .4177(p < 0.025),0 .3773(p < 0.025)。  相似文献   

15.
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下游(山东段)存在的水质污染、地下水资源短缺,以及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土壤盐渍化、黄河堤防河道稳定性等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区内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这对黄河下游(山东段)国土资源开发、防灾、黄河"治黄"与防洪减灾、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区内特色农业种植区的地形地貌、包气带岩性结构、土壤质地类型等农业地质背景条件及浅层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农业水文地质条件,总结工作区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水土污染、土壤肥力衰减等农业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分布规律,查明了工作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特色农产品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特色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特色农产品与农业地质环境的关系,提出了农业种植区发展区划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宽甸县处于新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境内峰峦叠嶂,山势陡峻,沟深谷狭,暴雨频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加之森林大量砍伐,陡坡开荒严重,垦植指数过高,超载养蚕放牧,滥采乱挖猖獗,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程度日益加剧。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库淤积,河道堵塞,土层变薄,地力下降,洪水泛滥,灾害频繁,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阐述了宽甸山区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和危害现状,并因地制宜提出了水土流失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地质环境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土壤地质及灾害地质诸方面看,辽宁省地质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辽宁省地质环境的特点是深大断裂带发育,地震灾害频繁;矿产种类多且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贫乏;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辽东南地区、辽西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分别是泥石流和滑坡、水土流失、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的重灾区;土壤有十种类型,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业、林业发展。地下水、土壤的污染,矿产资源的违规开采和植被的毁坏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土壤资源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在分析西北地区土壤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土壤的资源特征及其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黄土地区土壤土质疏松、粉砂含量高、富含碳酸钙是水土流失的物质基础;干旱区广为分布的荒漠土壤资源的性能低劣、绿洲区水土资源的利用比例失调是造成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的根本原因;而高原土壤的粗骨性、土层浅薄、有效肥力低则加速了草场的退化和沙漠化.提出了西北地区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途经,即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采用旱作技术节水和合理用水,扩大林草植被,保护天然草场和林木.并认为西北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在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的同时,首先应遵循生态规律,开发与保护并重,防止土壤资源衰竭和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