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积极探索突破新类型金刚石原生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世界范围内论述金刚石的分布和来源,有据有理地积极探索和研究金刚石的成因及其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指出找矿方向,开拓了找矿思路,扩大了找矿领域,对于在新区发现和突破金伯利岩型、橄榄金云火山岩型以及新类型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原生金刚石矿深部构造地质背景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饶家荣 《湖南地质》1999,18(1):21-28
本文确认武陵-雪峰地块是一个具有太古代结晶基底和元古代褶皱基底,相对稳定的“双基底”的微型克拉通,它有别于地夫周边坡的高波速地壳和高阻,高密度刚性上地幔,巨厚的岩石圈厚度以及巨型深断裂带,为金刚石原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最佳深部构造条件,在建立扬子克拉通原生金刚石成矿与古板块构造演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金刚石原生矿床的主要矿期,并进行了成矿带划分和找矿预测,初选了找矿靶区,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矿床找矿准则和找矿判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钾镁煌斑岩的地质特征、标型矿物和岩石化学参数,预测钾镁煌斑岩含金刚石的可能性,指导金刚石的普查找矿工作,国内外学者已做过一定的研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成矿规律。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若干典型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不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及与钾镁煌斑岩相似岩石的各种地质资料,总结了对形成金刚石有利或不利的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4.
盛学庸 《贵州地质》1997,14(3):228-234
任一地区开展会一矿种找矿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成矿条件,二是成矿后的保存条件。就金刚石而论,作为幔源火山作用产物的金刚石原生矿的产出和成矿期古地面间存在密切的空间联系,矿床的保存与否和保存程度与古地面的剥蚀程度有关,故研究成矿后古地面的剥蚀-残存状况对金刚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的若干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振信 《矿床地质》1991,10(3):255-264
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刚石矿床类型: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金刚石原生矿床类型。本文阐述了我国金伯利岩分布的构造部位、时代、产状、与暗色岩类的关系、围岩及其蚀变特征、岩管的岩相特征、岩石类型及岩石化学特征,并指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褚有龙 《广西地质》2000,13(4):35-39
广西金刚石找矿工作,前后进行了29年,发现了3片6个地区的金刚石砂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找到原生矿。文章对过去的找矿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并对广西金刚石原生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根据金风刚石生矿多种母岩成因和大地构造关系,通过对特殊地区的剖释,提出广西很有可能有原生矿存在,并预测I号地区等为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7.
涂光炽 《矿床地质》2002,21(2):97-105
文章回顾了斑岩铜矿,铜镍硫化物矿床,暗色岩及有关矿床,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MVT型及SEDEX型铅锌矿床和金刚石矿床等在地质背景,类型拓展,成因机制和找矿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童潜明 《湖南地质》1996,15(1):5-11
沅水流域分布4个金刚石砂矿床,供给金刚石砂矿的含金刚石岩体具多期多源特点。该流域前白垩系暴露区的含金刚石岩体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遭受强烈剥蚀保存较好的含金刚石岩体可能隐伏在沅麻、常桃盆地红层及洞庭湖区第四系之下,这些地区应成为原生金刚石找矿远景区,因此要采用新的找矿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质》2010,(4):F0002-F0002
11月12~14日,原地矿部部长宋瑞祥在辽宁、湖南局金刚石专家的陪同下来到美丽的黔东南,考察贵州金刚石找矿工作。他这次到贵州来,就是让贵州的金刚石找矿工作不断线,希望贵州新一代地质人在老同志的帮助下,接过金刚石找矿的接力棒,在贵州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  相似文献   

10.
张婷 《甘肃地质》2007,16(3):52-55
瑶岭钨矿带钨矿成因类型有石英脉(带)型、云英岩型、蚀变花岗岩型和砂矿床。本文对主要矿床类型控矿条件、找矿标志进行了概括,并对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蚀变花岗岩型钨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云英岩型钨矿找矿工作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丁毅 《地质与勘探》2020,56(5):1050-1056
金刚石矿是我国的急缺矿种,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过去的 50 年中国在寻找金刚石矿上始终没有取得突破。在科学理解金伯利岩火山地貌形态的基础上,利用卫星影像识别技术,建立一个地区金伯利岩的卫星影像识别标志,能够在金刚石矿靶区范围内有效地缩小目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野外和室内的反复认证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世界著名的博兹瓦纳境内两个著名的金刚石矿,结合山东临沂和湖南常德地区的具体实例来推断金伯利岩的存在。在寻找金伯利岩时,理解金伯利质火山是玛珥-管道火山体是寻找金伯利质火山管道的基础,重视对低平圆形地质体成因的研究,建立一个地区的小型圆形地质体的卫星影像识别标准是一个野外和室内反复验证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南部隐伏地质构造研究与金刚石源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玉林 《现代地质》1999,13(2):177-183
在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质、钻孔、地震、地热和重力、航磁与卫星磁测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通过对重力、航磁资料的定量反演与严格对比,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隐伏地质构造。并且,根据金刚石找矿的基本理论和作者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对和田出土的金刚石颗粒的矿源区位置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丁毅  吴文盛  侯征  陈雄  吴云霞 《地质论评》2020,66(6):1531-1535
地质经济学关注地质科学研究和矿产勘查经费使用的有效性,是使科研的成果更有意义、更具创新性、找矿更具有针对性。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体是世界上分布较少和较难寻找的岩体,但地质学家却做了大量的和深入的研究。从消化全球科学研究成果、建立金刚石矿勘查靶区、利用指示矿物追踪、消除干扰体,进而用多种手段确定靶位,建立了一套科研成果用于找矿的行之有效的步骤,进行每一个步骤时都要考虑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本文讨论地质经济学在寻找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全过程中的应用,抛砖引玉,认为地质经济学应当贯穿在科研和找矿的各个方面。本文还对中国寻找金刚石矿的远景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深入研究金伯利岩型金刚石矿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此类矿床的找矿准则并建立了找矿判别模型。模型共包含16个变量,其中地质因素3个,特征矿物5个,岩石化学8个。模型临界值为24.1—65.5。得分大于65.5的岩体为寻找金刚石的重要对象;得分小于24.1的岩体据目前认识水平为不含金刚石岩体;介于两者之间者为可疑岩体。此判别模型综合吸收了前人寻找此类矿床的经验,并将其抽象为定量预测。我们已将此方法用 BASIC 语言编成计算机程序,这将有助于在较大范围内,较迅速、较准确地寻找金刚石矿床。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金刚石找矿前景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英霞  崔洪斌 《新疆地质》2003,21(1):131-135
在前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地构造背景条件的对比、区域重力、航磁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通过深源岩浆活动特征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金刚石成矿地质条件。并且通过金刚石找矿基本和上述研究成果,以及金刚石指示矿物特征的分析,对和田地区金刚石成矿区范围、金刚石母岩岩性及其含矿性、出土金刚石的源区位置以及金刚石找矿方向进行了预测,并将金刚石成矿预测区分为南北两段,分别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我省金刚石找矿不应就此却步--黔东金刚石异常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盛学庸 《贵州地质》2004,21(4):234-239
贵州是我国最先发现金刚石原生矿的地方,由于已知矿床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已遭严重剥蚀,从而丧失其经济价值。目前,整个找矿进程已被完全终止。出人意料,新近在贵州东部的民众淘金活动中,发现一金刚石异常。这一发现表明,在异常区及其附近极有可能找到具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矿床。尽管对金刚石的来源已经进行了初步追索,从而获未获结果,但笔者在对有关信息进行了认真分析后认为,该区仍有可能找到具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矿,甚至经济价值极大的原生矿。因此,不应该终止我省的金刚石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对形成环境要求最苛刻的矿物之一。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记录了金刚石生长、熔蚀、搬运等地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物质成分等信息,是探索金刚石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金刚石晶形和组合及其颜色可大致区分金刚石来源; 金刚石表面特征是区分原生金刚石与砂矿金刚石的重要鉴别特征; 金刚石包裹体类型及组合、包裹体年代学及金刚石碳稳定同位素研究,可分析金刚石物质来源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确定金刚石形成时代,为研究金刚石成因、地幔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对形成环境要求最苛刻的矿物之一。金刚石的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及碳稳定同位素组成记录了金刚石生长、熔蚀、搬运等地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物质成分等信息,是探索金刚石物质来源、形成过程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金刚石矿物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和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金刚石晶形和组合及其颜色可大致区分金刚石来源; 金刚石表面特征是区分原生金刚石与砂矿金刚石的重要鉴别特征; 金刚石包裹体类型及组合、包裹体年代学及金刚石碳稳定同位素研究,可分析金刚石物质来源和地球深部物理化学环境,确定金刚石形成时代,为研究金刚石成因、地幔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以及壳幔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制的5kW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对在不同衬底材料上外延生长的CVD金刚石进行了研究。利用HPHT金刚石、CVD异质形核生长的金刚石及Ia型天然金刚石样品作为籽晶,分析了不同CH4浓度与基片温度对外延CVD金刚石的影响以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CVD金刚石外延面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HPHT金刚石为籽晶,由于其自身缺陷导致外延效果不佳;CVD异质形核生长的衬底因形核阶段的晶面生长难以控制而使其外延面较粗糙;经打磨的Ia型天然金刚石才是理想的籽晶。当CH4浓度约为10%、基片温度为1020℃时,CVD金刚石的外延生长速率可达到70.0μm/h。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金刚石及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俄罗斯毛坯金刚石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并以强劲的增长势头不断改变着世界金刚石市场的供应格局。对近10年发表的有关俄罗斯金刚石的英文文献进行了编译整理,对雅库特、阿尔汉格尔斯克和乌拉尔产出金刚石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产区的金刚石在颜色、形貌、微量杂质元素、发光性、包裹体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可以作为俄罗斯不同金刚石产地来源的标型特征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结合俄罗斯近5年来在世界金刚石市场上的表现,简要分析了俄罗斯金刚石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及金刚石产业发展的情况。有关信息对了解世界金刚石供求关系及国际金伯利进程框架下金刚石产地来源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