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读者问     
孙素芬同志:伏尔科夫法测定铀的几个问题的解答之四——干扰元素的影响1.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对四价铀磷酸盐的沉淀起着不良的影响,此时磷酸盐沉淀凝结很慢,并生成细小的沉淀。如溶液含有10毫克硫酸铵时,会引起沉淀不完全,会引起结果偏低。此干扰可用氢氧化铵使铀成为重铀酸铵沉淀以与硫酸根离子分离的方法消除之。2.含有大量铅时,如二硫四氧酸钠生成白色的二硫四氧酸铅沉淀,而在用33%硫酸溶解时生成亚硫酸,这样会使结果偏高。在这种情况下,沉淀后须加热到60-80℃使它能转变为黑色的硫化物,这样就不妨碍铀的测定。当溶液中含有铜、铋、钼、砷、  相似文献   

2.
答读者问     
孙素芬同志:伏尔科夫法测定铀的几个问题的解答之二——四价铀磷酸盐的沉淀四价铀的磷酸盐沉淀,必须在盐酸或过氯酸介质中进行,共酸度范围相当大,以体积计算为1-3%。在溶液的酸度小至0.5-0.8时,磷酸盐沉淀不会定量进行。可见,溶液的酸度大小是影响整个分析过程中质量好坏的主要关键之一。关于这个问题分为下面几方面探讨。1.还原剂(二硫四氧酸钠)的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亚铁与邻菲啰啉在pH2—9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事实,研究了亚铁与高铁的分离及分别直接测定。即以氟化氢铵—邻菲啰啉分解硅酸盐,然后加入盐酸溶解磁铁矿等。以硼酸消除氟的影响,用氢氧化铵沉淀高铁。亚铁在样品分解时即与邻菲啰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不被空气氧化,也不被氢氧化铵沉淀。过滤使亚铁与高铁定量分离,沉淀以盐酸溶解,用容量法测高铁,滤液用光度法测亚铁。经用于岩石、土壤及水系沉积物中,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萨文[1]提出的铀试剂Ⅲ已广泛地为许多元素的光度测定所采用。该试剂的主要优点是,它与钍、锆、铪及四价铀生成的络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能够在存在大量磷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的情况下测定这些元素。此外,用铀试剂Ⅲ光度测定上述元素的灵敏度也很高。铀试剂Ⅲ作为测定六价铀的试剂也同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克分子消光系数为75500[2]),  相似文献   

5.
用碳糊电极法(石墨+氟化铵水溶液+铀矿石)可以不事先制备溶液,而对铀矿石中的铀进行电化学测定。电流电位曲线显示出铀的特征阳极峰和阴极峰,峰的高度和铀矿石中铀含量成比例。对采自不同地点的、铀含量在0.1~1.7%之间的铀矿石进行了测定,可以得出矿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各自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岩石中少量铀的新方法。方法的原理是:当pH为6.5-8.0时,在络合剂Ⅲ溶液存在的条件下,川α-亚硝基-β-萘酚的酒精溶液沉淀铀酰离子。进行一次沉淀,铀即可与大多数的伴生元素分离,共中包括含量比铀高出一千倍的磷酸盐。最后一个步骤是用铀试剂Ⅰ测定铀。  相似文献   

7.
胡瑞英  Klaus Thiel 《地球化学》1986,(4):375-383,i001
用44块吉林陨石的钻孔样品进行古径迹研究。U-显微分布用裂变径迹技术来测定。使用铀含量非常低的超纯石英玻璃(≤0.1ppb)来代替白云母作为外探测器。通常辉石的铀含量大于橄榄石的铀含量。几百个单矿物颗粒的平均铀含量辉石为2—8ppb,橄榄石为0.15±0.08ppb。观测的高铀在某些磷酸盐相(白磷钙矿等)为110—250ppb。特别低的铀是不透明基质区域为0.5—1ppb。可以看出陨石中的铀是不均匀的。  相似文献   

8.
复杂矿石中重晶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含有大量钡冰长石和1%天青石的多金属矿中重晶石的分析方法。用盐酸—硝酸溶解样品,蒸干.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铵为保护剂.以盐酸—氯化铵溶解铅、锶、银的硫酸盐,过滤,洗涤。灼烧余渣,除尽硫磺.用碳酸钠在镍坩埚中半熔,水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钡,以硫酸钡重量法完成测定.  相似文献   

9.
根据亚钛还原钒酸铵滴定法的测定原理,对样品溶样、过滤洗涤、还原氧化、滴定等操作方法做了改进。磷酸-盐酸-过氧化氢混合酸低温溶解样品,离心分离过滤,亚钛还原UO22+,过量亚钛用次溴酸钠氧化,尿素亚硝酸钠混合液进一步氧化未被次溴酸钠氧化的微量低价杂质。在小体积(10 mL)范围内,用低浓度钒酸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操作测定微量铀,滴定终点清晰,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05%~0.07%,方法测定下限为0.001%,适于矿石和矿渣中0.001%~0.01%铀的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的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新方法。本分析方法设计了独特的样品分解体系和溶解、分离程序。从矿样在低温下(40℃±5℃)分解、四氟化铀沉淀的形成、铀(Ⅵ)及部分干扰离子溶解进入溶液,到固、液两相的分离,整个过程在2min内完成。本方法确保了样品处理过程中铀的价态不变,并使铀(Ⅵ)完全溶出,铀(Ⅳ)快速沉淀以及两者定量分离,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地质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含有隣-胂酸基-隣-羟基偶氮官能团的有机试剂,系由庫兹湼佐夫提出,并在分析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例如:钍试剂用于测定钍、鋯、四价铀,四价钚、铍、鲤;偶氮胂用于测定六价铀、希土元素、锆、铝及其他元素。鉴于此,研究这些试剂及其合成的化合物、测定的pH影响和反应机理,具有极大意义。近来,开始了钍试剂、偶氮胂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其中,某些工作的缺点是对介质pH影响的研究范围较窄,结果使得对实验数据的解  相似文献   

12.
沉积型铀矿的形成与有机质存在密切联系。实验模拟研究表明:芳香有机酸在弱酸到弱碱性条件下很容易和铀酰根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它能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以多种配位形式和铀形成配位键。此结果验证了前人的一些结论,并直观地展现了有机质的主要官能团与铀离子在溶液中的一些迁移形式。模拟实验结果也显示了烃类在水热条件下对铀成矿的还原作用,它能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而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13.
在科罗拉多Canon城附近的铀选冶厂周围采集了46个不同铀浓度的地下水样品,测定其^234U/^238U放射性活度比值(AR值)。结果表明采用铀同位素可以确定地下水中铀污染物的分布,也可指示影响铀浓度变化的混合作用和化学沉淀作用。采自选治厂及其下游地区高度至中度污染的地下水样品中溶解铀的浓度超过100μg.L^-1,典型的活度比在1.0~1.06之间。其他从距选治厂较远的下游浅导 积含水层中采集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测定锰结核中铀和钍的方法。样品用高氯酸和氢氟酸混合酸溶解后,铀从6M盐酸中被吸附在Dowex-1(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淋洗液蒸干后,残渣溶解在7M硝酸-0.25M草酸中,然后用Dowex-1(硝酸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分离钍。用6M盐酸淋洗钍,并用铀试剂Ⅲ分光光度测定之。用1M盐酸将铀从氯型树脂上淋洗下来,然后再和铁、钼以及其它在Dowex-1柱(氯型)上共同被淋洗出的元素分离。介质由50%(V/V)四氢呋喃,40%(V/V)甲基乙二醇和6M盐酸组成。用相同组成的混合液和纯6M盐酸溶液洗涤树脂除去铁和钼后,被吸附的铀用1M盐酸淋洗出,再用荧光法测定之。本法已非常成功地用于太平洋中60个锰结核样品中PPm量级铀和钍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冷浸-氟硅酸钾法测定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杰芬 《矿产与地质》2002,16(5):316-317
以氢氟酸、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溶剂冷浸过夜的方式分解样品 ,然后在 3mol/ L硝酸溶液加入氯化钾生成氟硅酸钾沉淀 ,经过滤、洗涤后以沸水水解 ,所生成的氢氟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来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方法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经标样验证 ,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6.
试样经NH4HF2助溶,HNO3-KClO3溶解后,在冒SO3白烟时(340℃),高温硝解残渣。在1mol/L的H2SO4介质中沉淀铅,生成PbSO4沉淀,过滤除去溶解于溶液的干扰元素,用pH=5.5~5.9的HAC-NAC缓冲溶液溶解PbSO4沉淀,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EDTA容量法测定铅。本方法克服了国标方法测定流程长,多点测定(残渣、滤液、溶液中的铅),溶解矿样过程繁杂,费时费力等缺点。建立的方法可一次性测定铅量,经用铅精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167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的精密度RSD%(n=11)在0.1%~0.3%之间,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钡含量低(〈2%)的铅精粉中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关于热液铀矿床中铀的迁移形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1)以六价铀酰络合物迁移为主,但不排除少量四价铀的络合物迁移;(2)以四价铀及六价铀的络合物混合迁移;(3)以四价铀的络合物迁移为主;(4)参与铀迁移的介质为含HCO_3~-、F~-、Cr~-、SO_4~(2-)等离子的水溶液及二氧化硅水溶胶等。其中一些看法有待理论和实验的进一步验  相似文献   

18.
胡瑞忠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0,36(4):317-325
本文主要根据热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希望铀矿床为例探讨了上升热液浸取成矿过程中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表明,虽然热液在上升过程中的氧化性逐渐增强,但是,铀源体中的四价铀在深部相对还原性热液作用下的氧化迁移(浸取)以及热液中的六价铀在浅部相对氧化性条件下的还原沉淀(成矿)都是可能的。这主要取决于热液演化过程中∑CO_2的动态以及受其制约的热液中六价铀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9.
关于铀在热液中迁移和沉淀的形式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研究;但是,至今这一问题还是铀矿地质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这篇文章通过取自碳酸盐-沥青铀矿建造矿床中的方解石及沥青铀矿样品的液态包裹体成分分析,进行了对成矿时期热液成分的推断和对铀在热液中迁移、沉淀形式的解释;共中着重叙述了形成碳酸盐-沥青铀矿建造矿床时含铀热液的主要成分(重碳酸盐)、铀的价数(四价及六价)、铀的络合物形式(主要是氟-碳酸盐,碳酸盐、氢氧化物)及铀的沉淀方式(主要为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障在热液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铀是变价元素,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铀的迁移和沉淀。铀在氧化环境中呈U~(6+)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则以U~(4+)形式存在。氧化态六价铀主要以可溶的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在水溶液中迁移,还原态四价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铀石等形式富集沉淀成矿。热液铀矿的形成需要一对空间上密切共生的氧化障/氧化剂和还原障/还原剂,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氧化障中氧化剂将富铀岩石中的铀大量氧化形成U~(6+),溶解进入水溶液迁移;第二,高氧化性富铀溶液遇到还原障,U~(6+)还原成U~(4+)沉淀下来,富集形成铀矿。前人虽然对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在铀成矿中作用已比较了解,但如何在实际铀矿成矿系统中准确识别氧化还原障,有效利用氧化还原障的控矿机理指导找矿,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制约了铀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找矿方法的提升。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火山岩型铀矿、花岗岩型铀矿和变质型铀矿为例,总结了与铀矿化有关的氧化还原障的主要类型,探讨了红层等蒸发盐地层(氧化障),有机质、煌斑岩等中基性岩脉(还原障)与铀矿之间的关系及控矿机制,揭示了成矿盆地中铀-煤、铀-气(油)共生的机制,阐明了翁泉沟硼、铁、铀矿共生原因,建立了不同类型铀矿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