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新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但是徕卡测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原来采用的仪器已经停产。而新型电子全站仪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身,可以胜任各种测量任务。围绕将徕卡超智能全站仪——TS30应用于天文测量系统,文中展开了研究。首先基于Serial Port控件,调试串口通讯实现TS30在线控制,并着重探索了与天文测量系统相关的Geo COM指令;其次研究了C#环境下,触发式被动测量的实现方法,并合理组织测量数据与对应时间信息的存取;最后进行野外作业,采集实测数据,并对解算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TS30可以取代原有设备,用于新型野外天文测量系统,进行一等天文测量。  相似文献   

2.
从测量原理、误差分析模型2个方面详述了双台经纬仪空间前方交会法的数学原理和精度评定方法,结合工程应用实践,介绍了该方法的作业流程。通过跟单台全站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在精密标校任务中,双台经纬仪交会测量法更好。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短边精密方位传递的经纬仪对瞄技术方法入手,结合自动目标识别技术(ATR),研究了ATR短边测角精度及其可靠性,使用TS30全站仪分别对经纬仪对瞄法和ATR方法在短边精密方位传递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TR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在短边精密方位传递中新的作业方法,给出有益的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纬仪/全站仪工业测量系统的标定,提出一种新的算法,即采用基于6自由度测站3维网的算法实现经纬仪/全站仪工业测量系统标定参数的解算,可以解决经纬仪/全站仪处于任意姿态状况下标定参数的解算问题。实践表明,该算法具有观测值赋权合理、数值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徕卡TS50全站仪为开发平台,采用C/S架构开发了基于Access数据库的跨断层基线测量软件,基于观测流程设计并实现了跨断层基线的自动化测量。在唐山地震台等场地对所开发的软件进行了测试,将结果归一化处理后与传统基线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种手段观测结果趋势一致性相近,完全满足断层形变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曲线放样是线路工程测量中的主要工作,起初使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偏角法放样,现在主要使用全站仪坐标法放样,在此期间经历了由经纬仪和测距仪组成的半站仪的极坐标法,直到现在有些基层部门仍在使用此法。本文旨在解决极坐标放样时极距的准确计算问题,同时讨论直接用弧长代替弦长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地铁隧道断面测量与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规的盾构法施工隧道的中线测量和限界(横断面)测量是采用断面仪或全站仪配合激光经纬仪进行测量.结合南京地铁TA7标隧道的限界测量探讨采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来替代常规的断面测量方法,并分析断面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以中石化投建的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下穿郑焦城际高铁项目为例,阐述了在邻近高铁桥墩基坑开挖施工中,利用徕卡TS30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桥墩平面位移监测的应用.测量施工方案为现场自由架站,以4个已知控制点进行后方交会设站定向,且仪器架站距监测点的距离约为60 m,然后采用按监测点编号顺序观测的方式对桥墩进行监测测量.按照该方法,利用徕卡TS30高精度全站仪对相关高铁桥墩进行观测,能快速、准确监测高铁桥墩平面位移变化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徕卡图像全站仪TS15i是徕卡公司继第四代高精度智能型全站仪TS30之后推出的带影像功能的新型智能型全站仪。它是一款颇具特色的测量机器人,它将精密机械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影像技术等结合并集成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10.
赵少良  任伯龙 《北京测绘》2021,35(3):381-384
为探究不同材质的反射面对全站仪免棱镜模式测量结果的影响,以Leica TM30全站仪为例,介绍了一种免棱镜测量外符合精度室内测试的方法.利用Leica Axyz经纬仪测量系统高精度三维坐标测量的特性,将其测量值当作真值,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验证了在10m范围内,TM30全站仪免棱镜测量模式的三维坐标整体误差在0.5~2.0 mm.对于较为平整光滑的反射面,其测量精度较高,反之测量相对粗糙的反射面时,其精度较低.针对室内短程建筑测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外符合精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建执法中的一枝新秀——徕卡超站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30年前,测距仪第一次被放置在经纬仪上,从而发明了第一台全站仪.这是一次革命!而如今这种测量技术(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组合变得很寻常.  相似文献   

12.
在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水利测量、城市测量及厂矿勘察测量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导线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使用经纬仪加测距头或全站仪作业时,布设各级控制点,导线测量是十分方便的。为测图和施工放样的需要,往往要在导线的两侧布设一些加密控制点。采用经纬仪测角,光电测距仪测距的辐射线方式加密控制点最为方便。  相似文献   

13.
全站仪坐标测量在航空航天、大型设备制造业、特种异形工程和计量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坐标测量误差是最受关注的精度指标。基于激光跟踪仪建立高精度三维检校场,以空间绝对坐标基准来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外符合精度。设计了碳纤维基准尺以引入长度基准,检定全站仪长度测量误差。通过建立强制对中墩和测定加常数等方法,严格控制全站仪自身系统误差。基于多站公共点定向原理,检定全站仪坐标测量内符合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检定TDA5005、TS30和MS05A等工业全站仪坐标测量精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坐标测量精度是精密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最终测定精度。本文以Leica亚毫米级高精度全站仪TS30为例,配合CCR1.5″高精度角偶棱镜,通过实测数据研究其在进行加常数改正情况下的坐标测量精度。最后得出结论,工业型全站仪采取提高精度的措施后使坐标测量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相似文献   

15.
首阳山电厂新建铁路专用线,从首阳山车站西头陇海上行线上出岔,沿途经过一片小树林、废弃的砖窑厂和庄稼地等,通视条件不太好,采用普通经纬仪测设曲线不太方便。于是,尝试了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这次使用的全站仪是徕卡TC905L,角度测量精度属于J2级经纬仪,测距仪的精度属于Ⅰ级。  相似文献   

16.
经纬仪是精密的测角仪器 ,也可以测量大地空间尺寸 ,广泛应用于天文、大地、工程测量 ,铁路、公路、桥梁勘测 ,水利、矿山、建筑建设和大型设备的制造安装中。经历了从光学经纬仪 ,到电子经纬仪和电子全站仪的发展过程 ,其技术指标和性能都在不断提高 ,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转变。由中国计量出版社 2 0 0 2年 3月出版的赵贤森编著的《经纬仪》一书 ,系统地介绍了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和电子全站仪的结构原理 ,操作要点和检定方法 ;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经纬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功能和特点 ;以国家规范为指导 ,详细分析了经纬仪…  相似文献   

17.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在寻北测量中,利用经纬仪照准观测目标,照准地面标石中心则是通过陀螺部分的垂球或激光对点器来实现的。因此,在陀螺经纬仪测量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中心,当偏心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对其进行检定。偏心度是矢量值,其对方位测量的影响是个变值。首先推导偏心度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经纬仪互瞄法和经纬仪交会法的偏心度检测方法,并对某下架式陀螺经纬仪进行偏心度检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度盘配置法的陀螺定向新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GAT高精度磁悬浮陀螺全站仪,分析现代下架式陀螺全站仪整体结构的集成连接方式,并对陀螺定向测量中两个重要参量仪器常数和子午线收敛角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一种通过配置全站仪(经纬仪)水平度盘进行陀螺定向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能简化陀螺定向的复杂过程,并通过试验数据及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受学生培养规模扩大和数字化测量设备资源配置的限制,传统的测量教学实习较多以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为主,实习内容及方法均已陈旧过时。本文探讨了当前测量实习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比分析经纬仪模拟法白纸测图、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和全站仪测记法数字化测图等3种测图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了以经纬仪解析法数字化测图为主要形式的测量实习教学新模式,经试点应用,实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口径抛物面天线的测量方法为采用经纬仪或者全站仪的标志点测量,这种测量方法需要在天线表面粘贴标志点,而且不能获得抛物面天线的全部表面信息。三维激光扫描仪具有无需合作目标、获取信息量大的优点,研究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抛物面天线进行测量。分别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对小型抛物面天线进行测量试验,对测量数据进行抛物面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试验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抛物面天线面形描述比较全面,面形拟合精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