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宽巷引导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般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大于宽巷波长。根据宽巷引导模型,直接使用双差伪距取整固定双差宽巷整周模糊度有很大概率会产生一周固定错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宽巷引导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针对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进行探测和修复。利用整周模糊度为整数的特质构造理论探测量,并将该探测量与载噪比所确定的门限相比较,判断是否出现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利用双差整周模糊度自由度为3的特点,修复错误宽巷整周模糊度。对该算法在高斯噪声条件下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载噪比的观测数据均可分辨出一周宽巷整周模糊度的估计错误。同时,分析了考虑多径等误差后该算法所能接受的载波相位最大误差。计算了不同伪距误差下宽巷整周模糊度一周固定错误出现的概率。使用GPS实测短基线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该算法可将基于宽巷引导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固定率从原来的只有不到1/3提升至接近100%。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GPS相位观测粗差、周跳及随机噪声的小波变换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GPS相位粗差探测及小波滤波算法,并提出了基于小波滤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该方法能缩小模糊度搜索空间,提高整数模糊度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GPS相位观测粗差,周跳及随机噪声的小波变换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GPS相位粗差探测及小波滤波算法,并提出了基于波滤波的GPS基线求解算法,该方法能缩小模糊度搜索空间,提高整数模糊度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北斗中长基线三频模糊度解算的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经典TCAR(three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算法受电离层延迟及测量噪声的影响,在中长基线下难以正确固定模糊度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电离层延迟影响并具有良好自适应抗差特性的改进TCAR算法。在无几何TC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模糊度固定的超宽巷进行线性组合得到电离层延迟,再求解宽巷模糊度,通过构造最优组合观测量后用自适应抗差滤波求解窄巷模糊度,以提高窄巷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减小粗差的不利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TCAR算法可保证较高的宽巷模糊度固定正确率,有效提高了窄巷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并具有良好抵抗粗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部分整周模糊度固定的非差GPS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宗鹏  柴洪洲  刘军  董冰全  刘鸣  王华润 《测绘学报》2015,44(11):1210-1218
近年来,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技术不断发展,模糊度正确固定后可以提高短时间的定位精度。然而固定错误的模糊度,将引起严重的定位偏差,因此对PPP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探讨了采用非差小数偏差(FCBs)改正的PPP模糊度固定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分步质量控制的PPP部分模糊度固定(PAR)策略。通过欧洲CORS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PP模糊度固定可以提高小时解静态PPP定位精度。同时,采用部分模糊度固定策略,能够有效控制未收敛模糊度影响,提高用户端PPP模糊度固定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粗差的存在会造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上的严重扭曲,有时能导致DEM及其产品严重失真,因此有必要对DEM的粗差进行探测和修正。针对目前格网DEM粗差探测算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坡度RMSE与3维可视化联合的格网DEM粗差探测与剔除方法。采用坡度法,获取所有可疑点,然后对可疑点在一定范围内建立3维可视化模型,进行交互式探测与剔除,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到自然界、仪器、人为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观测数据中不但存在偶然误差而且还存在着由这些因素引起的粗差。因此,对观测数据进行认真检测,定位并修正粗差观测,以提高参数估计的准确度和精度,一直是测绘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粗差探测进行了简要概述,同时详细地介绍了三种粗差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格拉纳斯(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差分技术处理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值时为保持模糊度参数的整数特性,需要加入伪距计算单差模糊度进行辅助求解。为了降低伪距观测误差对双差模糊度快速固定的影响,本文给出了一种GLONASS双差模糊度解算方法:建立检验搜索出最佳的单差模糊度,再固定双差模糊度;并利用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可以有效地减少伪距误差对双差模糊度解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接收机自主完备性监测(RAIM)中多粗差的探测识别难题,该文在研究了模糊聚类分析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QR检校法构建单点定位的全设计矩阵,提出了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模糊聚类分析的新型RAIM算法,以实际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硬聚类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在单个粗差和两个粗差下的探测识别性能。由试验结果可知,该文方法可有效实现多个粗差的探测识别问题,解决了单点定位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可有效保障单点定位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测量数据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粗差,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会严重的影响观测成果的质量。为了对粗差进行探测,选取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法(LEGE法)对观测值中的粗差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利用数据探测法对LEGE法进行改进,将数据探测法、稳健估计、LEGE法以及改进得到的LEGE+数据探测法应用于GNSS高程拟合的粗差探测中。在实验区域,计算结果表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具有良好的抵抗粗差的能力;随着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数量增多,与稳健估计、LEGE法、LEGE+数据探测法相比,数据探测法的精度会降低;LEGE法和LEGE+数据探测法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具有一定的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真误差拟准解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吉坤 《测绘学报》1999,28(2):143-147
本文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拟准检定法能准确地定位粗差并估计出粗差大小?首先从理论上论证真误差的估值的重要特性:真误差拟准解的大小完全由它对应的观测值中的粗差决定,因此它能直接反映粗差的位置和大小。本文还用算例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2.
经典最小二乘平差假定观测数据中不含有粗差,但随着现代测绘技术发展,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人工干预较难实现,观测结果包含粗差在所难免。本文探讨利用拟准检定法进行粗差探测的原理、特点及优势,并通过模拟算例,验证了拟准检定法处理粗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自动化测绘技术采集的测量数据中系统误差和粗差都在所难免,需要同时考虑系统误差和粗差共存的平差问题.针对污染半参数模型中含有系统误差和观测值受到污染而不严格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形,文章探讨了用拟准检定法抵御粗差,用补偿最小二乘法分离系统误差.算例表明:用拟准检定法对粗差进行定位定值并对观测误差进行修正后,再利用补偿最小二乘法解算半参数模型,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观测值质量较差、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带来多个粗差,从而严重影响解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间变化量的多粗差探测新方法。由于无人机RTK的采样率一般较高,前后历元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以本方法通过历元间差分进行初步探测,之后运用高精度历元间变化量的先验信息进行抗差卡尔曼滤波,并且本文对粗差和周跳进行区别处理,从而保证即使在多周跳多粗差的情况下,依然保证滤波器的稳定性。通过中海达自主研发的后处理软件UAV-PPK,对多组实测数据进行模拟实时RTK及后处理PPK解算。结果显示,该方法通过历元间变化量的约束,可有效地对多粗差进行探测,防止发生跳变,从而为无人机实时RTK及后处理PPK提供连续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判断观测值粗差能否发现和定位的一种验前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最小二乘(LS)残差统计相关,使得粗差发现和定位关系变得相当复杂,且至今未见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作者依据在LS平差前进行粗差发现和定位的思路,有意避开LS残差统计相关的难题,从条件平差模型推导出粗差判断方程(GEJE)Vr=JVt Wc建立起以上式判断矩阵J为基础的粗差发现和定位的判断准则:1.不能发现含有粗差的观测量;2.能发现含有粗差但不能定位粗差的观测量。通过算例的检验,证明了判断矩阵J与控制网中观测量数据结构的对应关系,同时说明粗差不能定位的观测量,再好的粗差检测方法也无法正确定位粗差。  相似文献   

16.
Kalman滤波异常误差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测动态导航观测异常和动态模型异常误差,本文利用状态方程预测残差二次型构造了整体误差检验法,即观测误差和动力学模型误差整体检验法;讨论了三种观测异常检测法,即以模型为基准的观测异常检验,以当前历元可靠观测为基准的异常检验,以状态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观测异常检验;分析了三种动力模型异常检测法,即状态不符值检验法,以状态参数Kalman滤波估值为基础的动力模型误差检验法,以可靠观测为基础的动力模型误差整体检验法。并对这几种异常检测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维坐标转换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粗差剔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伟东 《测绘工程》2007,16(2):16-21,26
将三维直角坐标转换归结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导出其矩阵方程形式及精度评定公式;通过实例研究多元线性回归和7参数解法的异同,得出重要结论;提出一种构造r统计量逐点剔除观测值粗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欧吉坤 《测绘工程》2001,10(2):6-10
从可靠性和粗差检测两方面分析了质控制理论研究的进展;介绍了新的统一的可靠性指标,它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决定,不包含受主观因素影响的概率因子(非中心参数λ0)。详细介绍了拟准检定法的原理和实施办法,特别是初选拟准观测的一些技巧,通过一个算例比较了拟准检定法与假设检验的三种形式的计算结果,后者存在部分粗差不能发现的问题,而前者能发现全部粗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先验误差对于GPS网平差的意义 ,指出先验误差的计算及确定的一些方法 ;最后说明如何在GPS网平差中进行加权配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潮位观测值中粗差和系统误差特点及现有检测和修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汐调和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潮位误差综合探测和修复方法。在长期潮位站实现了粗差和系统误差的准确探测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