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偏碱性超基性岩以富含金云母或钛黑云母为显著特征。分析认为,扬子地台基底固结程度低、盖层厚度大、变形变质浅,含水量大,地台盖层及基底富含的建造水,应大大地参与了偏碱性超基性岩在浅表层次侵位结晶过程中云母的形成,从而导致贵州黔东偏碱性超基性岩云母含量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刚石砂矿主要分布在华北与扬子地台郯庐断裂区与沅水流域区 ,在大别山区及新疆、西藏超基性岩附近也有分布。不同时代的含金刚石金伯利岩或超基性岩带 ,经风化、剥蚀、搬运 ,形成含金刚石砂矿中间储存体 ,在水系中下游形成不同类型 (阶地、河谷、河床 )砂矿。金刚石砂矿找矿方向应是模式找矿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矿源 ,二是中间储存体 ,三金刚石砂矿组合矿物。  相似文献   

3.
金家庄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尚义一赤城深大断裂带中段,属于产在超基性岩体断裂中的矿床。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是金矿的主要围岩。深大断裂是成矿的先决条件;超基性岩体的存在是成矿的物质基础;中酸性岩浆及多次活动是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冀北超基性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北超基性岩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受崇礼-隆化深大断裂控制。该岩带从西往东可分为赤城、丰宁-滦平和承德-平泉三个超基性岩群。各岩群的形态、产状、岩石类型、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各有特点,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台隆同位素年龄数据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善台隆是连接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的咽喉构造带,属华北地台的次级构造单元,它的南、北两侧毗邻古生代地槽活动带,直接影响阿拉善台隆的构造发展并使其复杂化。据187个变质岩和侵入岩同位素年龄数据及有关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说明:阿拉善地台基底形成是华北地台最晚的地区之一,完成于中条旋回(17亿年左右)并伴生同构造旋回的花岗岩和花岗伟晶岩侵入。中晚元古代为地台发展阶段,蓟县墩子系沟群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基底变质岩系之上,其与震旦系韩母山群为平行不整合关系,武陵旋回及晋宁期基性、超基性岩、花岗伟晶岩脉沿断裂侵入基底变质岩系中。阿拉善台隆脱离海浸最早,早元古代为陆隆区分割塔里木地台及华北地台两大海域。古生代及中、新生代为阿拉善地台的“活化”阶段,块断作用和各类岩浆侵入活动异常发育,以晚古生代最为强烈,形成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北部较南部裂陷深,是构造岩浆活动的鼎盛对期。阿拉善台隆南缘主要发育加里东旋回、华力西旋回早、中期的岩浆侵入及局部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北部主要为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旋回、燕山旋回的侵入活动及局部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侵入岩包括超基性、基性、中酸性、酸性及碱性岩,以花岗岩为主,占岩体出露总面积90%以上。多旋回的构造岩浆作用,导致具多旋回的成矿特点。  相似文献   

6.
内生磷矿(主要是岩浆岩型矿床)在世界磷矿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三大内生磷矿中,最佳成矿模式为在古老地台边缘或地台活化带,受深大断裂控制的超基性 碱性 碳酸岩杂岩体型磷矿。我国已发现40多处碱性杂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展望北方找磷前景乐观。对岩浆岩型磷矿的预测应按其成矿规律、杂岩体分布规律及矿床特征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7.
某矿区经过几年的铜、镍次生晕工作,虽取得了大量资料及一些地质效果,但有些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例如:许多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表浸有铜、镍次生晕的原因,合理的工作方法,以及铜、镍次生晕在本区所能起的作用.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63年进行了初步研究.矿区位于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准褶皱带交界处,基性-超基性岩体受二者之间的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断裂系统控制,侵入于前震旦系片麻岩中.岩体一般从超基性岩到基性岩相,分異良好.矿体赋存在超基性  相似文献   

8.
中条山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条山,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涑水杂岩主要由TTG岩套组成,另有一些表壳岩残体和基性岩墙群。以不整合覆于其上的新太古代绛县群由不成熟的浊积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组成,沉积于类似现代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遭受了低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强烈的变形。这些建造为原始大陆的组成部分。元古宙伊始,原始大陆破裂而形成原地台。在华北原地台的南缘,堆积了中条群等冒地斜建造,经受了早期从低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和以平卧褶皱为标志的强烈变形,指示收敛的古地热状态和陆壳的缩短,寓意华北原地台同扬子原地台曾经发生过焊接。中元古代开始,华北原地台南缘沿南北方向破裂,产生了以西阳河群大量安山岩喷发为标志的熊耳—汉高拗拉槽。距今1000Ma前,华北原地台逐渐同扬子原地台拼接,形成统一的大陆,接受中新元古代汝阳群、洛南群和震旦系等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9.
翁礼巽 《地质科学》1960,3(3):137-147
一、引言世界上超基性岩的分布同不同时代的褶皺山带有密切的关系,主要的超基性岩都产生在地槽中。根据不完全資料,中国主要的超基性岩也分布在地槽中。如中国北部超基性岩产在古生代地槽华力西褶皺带中;西北超基性岩产在加里东褶皺带中;西南超基性岩侵入于中生代地层中(属于中生代末期燕山褶皺带);也有侵入于新生代可能属于喜馬拉雅造山期的地层中。超基性岩在我国地盾区中也有分布,如西北、东北、华北及西南某些超基性岩均产在震旦纪地盾中。  相似文献   

10.
阿拉善──敦煌陆块的性质、范围及其构造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前寒武就已经形成陆壳的刚性块体。西界位于若羌—星星峡断裂带、东界位于贺兰山构造线、南缘楔入青藏高原之下,北缘插入兴蒙古生代褶皱系之下,范围极其广大(E91°—105°30‘;N38°—42°)。颇大的阿拉善—敦煌陆块,是华北地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阻挡了印度板块挤压应力的向北传递,而且把塔里木地台和华北地台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组成更加颇大的中华地台。  相似文献   

11.
白层超基性岩产出于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域存在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出露多处超基性岩体。对白层11件超基性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及铂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白层超基性岩主量元素变化范围不大,具低钠富钾钙碱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该超基性岩富集Ba、Sr、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总量高,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强烈的右倾趋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Ce异常不明显;铂族元素总含量低,且分异不明显。该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燕山晚期右江盆地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来源于低程度部分熔融的超镁铁质地幔,石榴子石及硫化物在熔融过程中残留于源区。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岩浆结晶分异程度不高,发生了橄榄石与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但未发生斜长石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的地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华北地台岩石及地层出露面积的测量,并根据10个次级构造单元的统计,得出:华北地台陆地面积为1403177km2,其中基底岩系137312km2,占华北地台陆地总面积的9.80%;盖层(包括第四系)1097661km2,占华北地台陆地总面积的78.33%;岩浆岩面积166436km2,占华北地台陆地总面积的11.8%(其中深成岩占65.13%,浅成岩占1%,喷出岩占33.87%),且各时代岩石和地层有规律地分布。太古代与早元古代基底地层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地台的东部和北部,特别是胶辽台隆、山西断隆和内蒙地轴;中上元古界主要分布于地台的北部和东部,特别是豫西断隆和燕山台褶带;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地台的中部和南部,特别是山西断隆和鲁西断隆;中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地台的中部和西部,如鄂尔多斯台坳、内蒙地轴;新生代地层主要分布于地台的南部和西部,如华北断坳和鄂尔多斯台坳。从整个华北来看,从东北向西南地层由老到新,反映出华北地台的演化是从东向西,从北向南,岩浆岩有沿地台北部和东南边缘分布的特征。从时代上看主要是以燕山期的深成侵入岩为主。本次测量结果已用于设计华北陆壳的体积模型和质量模型,计算华北陆壳的元素丰度  相似文献   

13.
涂怀奎 《黄金地质》1997,3(2):76-80
华北地台区构造作用具有多期次板块俯冲和碰撞,昌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深大断裂在成岩成矿中占重要地位。本区有利的找矿方向是地台边缘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4.
金刚石是工业和国防科技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一个国家金刚石的需要量标志着该国工业化的水平。我国是一个天然金刚石的进口国,已探明的储量远不能满足工业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快找矿步伐。天然金刚石形成于亏损型上地幔,这种亏损型上地幔是太古代基性岩浆大量喷发造成的。含有金刚石的古克拉通及其下伏的上地幔上部称为“含金刚石区”,含金刚石区(岩石圈)具有“老、厚、冷、干、脆”的特点。文章试图通过与世界典型含金刚石区的区域背景条件的对比,来说明华北地台内蒙古部分具有相同的形成金刚石的背景条件,并初步认为在内蒙古华北地台范围内存在南部、中部及北部三个成矿条件较好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传统型铂族矿产,系指与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铂族矿产资源。华力西运动时期,扬子地台西南缘沿超壳深断裂带发生的大陆裂谷作用,为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质(拉斑玄武岩质)岩浆的上涌和侵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含铂基性超基性岩的时空分布,受到大陆裂谷作用的主要发生发展时期和裂谷活动带的控制。通过对典型矿床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探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南缘主要的铂族矿床类型;并从四维成矿的角度,阐述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6.
基性岩墙群是重建古陆块聚合、伸展乃至裂解的关键标志之一。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相邻的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时空对比综 合分析表明,华北地块区发育2300Ma±和1700~1200Ma的两期基性岩墙群,分别代表了新太 古代和古元古代华北古陆块的聚合、伸展过程;扬子地块区发育800~620Ma的基性岩墙群, 反映了新元古代扬子古陆块的聚合、伸展过程。认为前震旦纪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可能是独 立古陆块或不同古陆块的组成部分。晋宁造山作用(1100~850Ma)和澄江伸展、裂解作用(800Ma±)是可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进行对比、研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台区金成矿地质构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北地台区构造作用具有多期次板块俯冲和碰撞,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深大断裂在成岩成矿中占重要地位。地台活化主要表现为燕山—喜山期构造和岩浆活动对原有地质构造和金矿化进行了强烈的改造。本区有利的找矿方向是地台边缘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8.
王艳玲  钱青  焦淑娟 《岩石学报》2011,27(6):1688-1698
我国华北板块中-东部的中生代高镁闪长岩中含有许多超基性岩捕虏体.超基性岩与低镁的中酸性壳源岩浆之间发生反应,形成了高镁闪长岩现有的成分特征.然而,对超基性岩捕虏体在高温岩浆中的存留时间尺度的了解还很少.本文对鲁西铁铜沟和河北邯邢地区高镁闪长岩中纯橄岩捕虏体中保存的Mg-Fe扩散成分环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纯橄...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赤城县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主要特征和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安国  马配学 《岩石学报》1996,12(1):156-162
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是华北板块北缘超基性岩带的一个典型岩体,岩相分带明显,由透辉岩、闪辉岩、二辉岩和纯橄岩组成,主要矿物组成包括透辉石、贵橄榄石、角闪石等。化学成分上富FeO、CaO而贫MgO,m/f平均2.21,属铁质或富铁质超基性岩。稀土分布形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不显著的负铕异常,微量元素以富含不相容元素Rb、Ti、Sr、V等而贫Cr、Co、Ni等相容元素为特征。Sm-Nd等时年龄1837Ma,Nd(t)为十10.72。该岩体由亏损型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经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前寒武纪的地壳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瑾  戴凤岩 《地球学报》1994,15(Z1):73-84
以华北原地台为例,太古宙陆壳可能是由分散的陆核在涡旋构造机制的驱动下聚集而成的。早元古代伊始,板块构造机制控制了地壳演化的进程,出现不同性质的活动带同刚性地块并存的构造局。巨厚的火山-沉积建造,以其成岩环境和构造样式的多样性,宣告了一个新的地壳演化阶段的开始,明显具有太古宙克拉通基底的华北原地台、塔里木原地台和扬子原地台在它们的接触部位发育有早元在于代增生带,说明至少在太古宙末它们是互相分离的。而华夏古陆则是从早元古代以来逐渐向扬子原地台靠扰的。现代华北地台缘,早元古代建造近南北向的早期构造方位表明,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