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姚连璧 《测绘学报》1998,27(2):185-185
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高等级道路勘测中的应用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ANDITSAPPLICATIONTOHIGH-GRADEROADRECONNAISSANCESURVEY姚连璧(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相似文献   

2.
李青元 《测绘学报》1998,27(2):186-186
3维矢量结构GIS拓扑关系研究3DVECTORSTRUCTUREGISTOPOLOGICALRELATIONSHIPRESEARCH李青元(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该论文的目的是对3维矢量结构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拓扑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8,27(3):283-283
地图信息识别与提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THESTUDYANDPRACTISEONTHETECHNICOFRECOGNITIONANDEXTRACTIONOFMAPINFORMATION郝向阳(郑州测绘学院,郑州,450052)在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和各种地图...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讨论线性四叉树和线性八叉树的自然数编码的基础上,给出了线性2 ̄m叉树的自然数编码的公式。  相似文献   

5.
线性四叉树快速动态编码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常规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 分析,提出了一种在遍历栅格数据过程中直接生成四叉树的快速动态编码方法。该方法用栈代替线性表或数组,在提取格网单元后,直接检测其属性值,生成十进Morton码。将这些数据压入栈,在栈中同步地对已检测过的格网单元或结点向上层结点进行合并。当对整个栅格数据遍厍完后,栈中剩下的记录就是所需要的线性四叉树码结果。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了动态编码方法的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然数的线性四叉树优化构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国新  林宗坚 《测绘学报》1995,24(3):204-2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数的线性四叉树优化构造算法。该算法以活动结点对照表为中间辅助结构,在图像输入过程中直接生成基于N码的四叉树叶结点。文中所列试验表明,新提出的优化算法在时间效率及内存开销方面均优于常规的构造算法。  相似文献   

7.
对常规线性四叉树编码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在遍历栅格数据过程中直接生成四叉树的快速动态编码方法。该方法用栈代替线性表或数组 ,在提取格网单元后 ,直接检测其属性值 ,生成十进制Morton码。将这些数据压入栈 ,在栈中同步地对已检测过的格网单元或结点向上层结点进行合并。当对整个栅格数据遍历完后 ,栈中剩下的记录就是所需要的线性四叉树编码结果。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比较了动态编码与常规编码方法的运行效率和内存占用量。结果表明 ,快速动态编码明显优于其他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站仪与计算机数据通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徕卡(LEICA)、日本尼康(NIKON)、索佳(SOKKIA)、拓普康(TOPCON)、宾得(PENTAX)、瑞典捷创力(GEODIMETER)全站仪与PC—E500袖珍计算机、惠普HP100/HP200掌上机、IBM台式计算机联机使用,介绍了全站仪的数据格式、通讯程序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性四叉树的全球离散格网索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四元三角剖分的三角形格网组织成四叉树剖分的菱形块格网,以菱形块单元来进行数据的组织索引,通过线性四叉树成熟的Morton编码作为关键字来标识查找菱形块,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来索引三角形格网、进行邻域搜索。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四叉树空间索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空间索引,实现了空间索引的动态更新,同时具有高效的空间查询能力。  相似文献   

11.
岩石视反射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净月潭地区自然条件状况的分析和样品采集及数据预处理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岩石视反射率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图线状要素自动注记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在地图自动注记的研究中,线状要素由于其形状复杂、灵活性大,难度较大,在注记自动研究问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本文探讨了线状要素自动注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线状要素自动注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适用观测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谱混合模型,但由于遥感观测多分辨率的特点,模型的适用性会受到尺度效应的影响。为探索该模型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适用程度,本文从地物辐射原理出发,通过理论推导微面元辐射通量表达式,得出地物辐射通量除了与端元反射率和面积比有关外,也与天顶角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和微面元辐射通量的基础上,推导了更具普适性的积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表达式,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两模型的相对差值Δρ,结果表明Δρ的大小仅与探测单元的半瞬时视场角β有关,并通过实测光谱实验对上述推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当β13°时,Δρ较小,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是积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一种近似表达形式,β完全可作为确定线性光谱混合模型适用观测尺度的关键依据,并且该模型的适用程度随β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彩红外航片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三峡大坝坝区的线性构造和断裂系统进行了解译,对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解析,从中得出以下结论:坝区主要存在四组方向的断裂,即NNW向、SN-NNE向、NW-NWW向以及NE-NEE向断裂组,其中NNW向断裂最为发育,NE-NEE向断裂组次之。SN-NNE向断裂组稍弱,NW-NWW向断裂发育最弱。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网格单元内线性构造的长度、条数、断裂交汇点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该区断裂分布之规律及其对坝区岩体质量和坝基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文中还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断裂形成时的温度(T)、压力(P)等物理环境和变形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琚兴华 《测绘科学》2012,(1):182-184
为了拟合网络RTK中用户端双差对流层延迟,本文分析了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原理,提出了指数拟合模型:以主参考站为原点,系数项与用户端和辅参考站间夹角成反比,指数底数值为0.35,用户端到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到主参考站间距离比值被1减为指数。通过分析上述模型的误差系数给出了模型优缺点,试验验证了指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卫星拟合精度一般优于2cm,实现了单历元平面定位精度优于2cm,高程精度优于3cm。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epipolarity model for high-resolution linear pushbroom satellite images acquired in either along-track or cross-track mode, based on the projection reference plane in object space. A new method for epipolar resampling of satellite stereo imagery based on this model is then developed. In this method, the pixel-to-pixe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image and the generated epipolar image is established directly by the geometric sensor model. The approximate epipolar images are generated in a manner similar to digital image rectification. In addition, by arranging the approximate epipolar lines on the defined projection reference plane, a stereoscopic model with consistent ground sampling distance and parallel to the object space is thus available,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for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 and interpret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SPOT5, IKONOS, IRS-P5, and QuickBird stereo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generated epipolar images all achieve high accuracy. Moreover, the vertical parallaxes at check points are at sub-pixel level, thus proving the feasibility, correct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17.
空间测边交会的解法、精度估算和最佳图形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空间测边交会的三种解法。利用矩阵迹的性质,巧妙推出了实用的精度估算式,并由此得出空间测边交会的最佳图形为交会角皆是90°的四面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多源遥感数据综合解译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假彩色合成、融合及纹理分析等增强处理方法提取研究区构造信息,进而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解译;通过分析水系、色调、纹理、地貌及岩性等特征,判断出杭锦旗地区存在一小一大、内外相套的2个环形构造,发育的北西向、北东向2组共轭断层和一组北北西向断层,与环形构造相互构架,构成研究区特殊的构造体系。经分析预测,这些构造是受周边南北向构造应力共同挤压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及其权倒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非线性观测值函数在其近似值处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二次项,得到线性-二次项形式。利用线性空间[L,Q]^N的概念和性质,将它表示成[α,β]的向量形式。定义广义协方差算子和广义协因数算子,导出了线性-二次项的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广义协方差和广义协因数传播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平差值函数和未知数函数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20.
从概率论的角度看,矢量GIS平面线状实体落入其相应误差模型内的概率值是决定线状实体误差模型规模的依据。根据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建模机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数值分析,文献[1]、[3]、[4]研究了矢量GIS平面线状实体落入其相应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内的概率算法,在此基础上,文中对概率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出了"线状实体落入其相应等概率密度误差模型内的概率不仅与线状实体上点位精度最低的特征点"标准误差椭圆缩放系数"有关,而且还随特征点精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