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据点开发、轴线延伸、圈域发展”的理论 ,探讨赣南区域经济空间重组的战略构想 ,认为它的各个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近期应选择赣州增长极、京九铁路沿线产业带和西北部经济发展圈作为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对旅游产业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个方面:旅游产业带的形成;旅游产业带的发展模式;旅游产业带建设的障碍;旅游产业带发展的战略、策略等。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研究方法尚不够丰富,旅游产业带形成的机理、形式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构建旅游产业带等应用性研究也极为不足,为此,今后应加强旅游产业带的基础理论研究、专题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多维度来考察旅游产业带,以促进旅游产业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区域经济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湘满 《热带地理》1996,16(2):160-166
本文在分析湖南经济布局的现状基础上,根据“据点开发,轴线开发,网络开发三阶段”理论,提出了湖南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发展极,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文章认为,对各产业带和经济发展圈的开发应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近期应选择湘东产业带,环洞庭湖经济发展圈和长株潭经济发展圈为重点开发地域。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与演化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向军  沈正平 《地理研究》2011,30(3):411-423
在综述国内外产业带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带建设过程及其区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带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构建出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演化动力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江苏省通过产业带建设布局与发展,使南北区域差异扩...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对旅游产业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个方面:旅游产业带的形成;旅游产业带建设的障碍和策略;旅游产业带与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带的空间结构等。总的来看,现有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多采用案例分析,定量研究较为缺乏,研究方法尚不够丰富;旅游产业带形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构建旅游产业带等应用性研究也极为不足,为此,今后应加强旅游产业带研究应重点关注旅游产业带的定义、类型和形成机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旅游产业带发展的模式、路径、动力机制、空间结构特征、微观主体等专题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多维度来考察旅游产业带,以促进旅游产业带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和沿东陇海加工产业带是江苏省区域发展三大重点轴线,简称为"三沿"."三沿"战略对江苏省区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忽视了省内南北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没有将全省发展置于长三角一体化之中.基于这样考虑,作者提出"一圈五轴"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整合资源、跨江联动、突出沿江轴线的可持续性,提升沿沪宁轴线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重视对沿海轴线的开发,加快发展东陇海和内陆轴线开发等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我国能源经济形势和黄河流域开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发建设沿黄能源产业带,并探讨产业带建设的布局重点、发展目标及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刘毅 《地理研究》1996,15(2):12-20
本文从长江产业带持续发展建设的要求出发,针对能源生产、消费和供需平衡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产业带未来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方向及规模、缓解能源运输矛盾的途径和上中下游能源开发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9.
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费洪平 《地理学报》1994,49(3):214-225
本文提出将企业微观分析与宏观区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产业带划分。在理论上剖析了产业带的概念、划分原则与指标;在微观尺度上以大中型企业和典型企业集团为主要调查研究单元,作者利用所获得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宏观区域经济特点,对胶济沿线产业带边界划分的方法与步骤作了初步尝试,并试图从新的角度为我国经济区划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途径,同时也期望为胶济沿线产业带整体空间组织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黄炳康  李忆春  吴敏 《地理科学》2000,20(5):411-415
城市空间关系是指城市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它的复杂程度是区域城市群体集聚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进行测算,分析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提出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宁夏沿黄地区具有开发建设产业带的条件。本文论述了宁夏沿黄产业带的产业结构与建设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马延吉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3,23(4):422-426
产业带的空间构建具有层次性,不能只限于沿线地带,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空间。把哈大产业带地区在地域上和经济上有密切联系,其整体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其面积、人口、GDP分别占东北三省的45%、73%和86%。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问题较多,如产业重复布局、产业布局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区域经济联系有待加强、老工业基地难题依然存在等。哈大产业带重点发展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汽车、机械装备工业、石化、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提出“三圈一带一轴穿,小集聚、大联合,点轴面、城乡连”的空间布局框架。哈大产业带内部各地市应积极参与联合与协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赵宏达 《山地学报》2000,18(5):405-406
1 成渝产业带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带成渝产业带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其重建与协调发展是西南地区发展的关键。成渝产业带 (含成都、自贡、内江和原重庆市 )地处我国西部前沿 ,经济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相对发达。其国土面积、总人口、耕地面积分别占西部地区的 0 7%、8 9%和 4 9% ,但其GDP却占西部地区的1 5 4% ,人均GDP更是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 1 73倍 ,而在川、渝的经济地位则更加突出 (表 1 )。表 1 成渝产业带在川渝、西部地区的位置区域 土地面积总人口非农业人口GDP人均工农业产值地方财政收入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对中心城市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与桂林和张家界的比较,指出宜昌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消除旅游交通瓶颈,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加强旅游市场运作,促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宜昌城市旅游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打造旅游精品,加快交通建设,创新节庆活动.其中,建设游憩商务区,营造城市滨水区,打造中心旅游区和升级"两坝一峡"旅游产业带,实施生态文化旅游精品战略,是促进宜昌城市旅游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江苏沿江地区已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文章在着重分析目前江苏沿江化工产业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化工产业的环境管理、推进化工产业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最终把沿江化工产业带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区、生态建设的先导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根据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在本世纪内及下世纪初年应当实行重点开发战略,按“点-轴渐进扩散”模式实行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区域发展。实施这一战略,要求确定重点开发轴线,沿轴线建设密集产业带和建立横向联系的经济区。其中,沿海与沿长江两个一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r”字形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沿江基础产业带开发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国际资本转移特征和沿长江资源开发特征、产业发展基础等,江苏长江沿江地区适合建设国际化基础产业带。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机遇,基础产业通江达海的布局要求,良好的市场空间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的背景和机遇;在借鉴国际大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产业带开发的基本模式,并针对可能存在问题和风险提出规避路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产业带建设特征,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雯  虞孝感 《地理科学》1997,17(2):113-119
90年代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增长迅速,沿江产业带初具规模,但产业带建设还面临着总体实力弱,地区差距大,产业结构和区域整体性差,粮食,交通,能源,环境保护不足限制性因素。今后长江产业带建设应以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开发步伐,加经能源,交通,环境等保障工程建设,促进经济适度高速  相似文献   

19.
论焦柳铁路产业带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指焦枝——枝柳(以下简称焦柳)铁路产业带,北起河南省焦作市,南至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并可考虑延伸至北海市。 一、战略地位与开发意义 当前,在我国宏观发展战略中,划分出东中西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采取从东向西逐步推进的梯度发展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带与西部欠发达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会扩大,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从长远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逐步缩小三个地带(特别是东西部)或区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从宁蒙陕甘沿黄地区区情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提出了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及相应保障措施。其中,生态产业带建设是关键,重点从培育国家级生态能源基地、高效生态农牧基地和西北生态旅游胜地等角度构建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