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新旧日期变动取决于两条日界线的位置,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即是180度经线)和地方时零点经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会导致零点经线就不断自东向西扫过地球表面,它和180度经线一起把全球分割成为新旧两个日期。黑板上画图通常不能演示零点经线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缺陷,设计这个教具可以克服这一问题,作到动态演示零点经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于慧  李宏青 《地理教学》2012,(13):57-58
题目地球仪上,0°纬线与00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D.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分析这是一道关于认识地球形状的教师们公认的最经典的一道练习题。本题考查了地球的真正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这一知识点。0°纬线即赤道,是地球仪上的一个大圆,而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一个半圆,故二者不可能等长。再加上赤道半径(6378KM)大于极半径(6357KM),所以0°纬线是0°经线长度的2倍稍多。答案是D  相似文献   

3.
学习东西半球的划分时,我先没问:“什么样的经线圈能将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呢?”经线是无数个半圆,找到相互对应的两条经线即它们在同一平面上、经度之和等于180°,这样的两条经线会组成经线圈可将地球平分。  相似文献   

4.
汤加王国是南太平洋中历史最悠久的岛国,在地图上看,她的位置就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南回归线交点附近,所以自称是“世界上最先升起太阳的地方。汤加人十分淳朴好客。1773年英国帆船到此,曾受到温加人的热情招待,所以他们把这里称为“友谊群岛”。在当地的语言里,汤加是“神岛”、“圣岛”的意思。最有趣的是汤加人对美的标准,举国上下以胖为美,肥胖、短脖、无腰身方才是标准的美人。有的女子不够胖,就只好在腰上缠几圈布条。全国胖子的冠军是一位国王,体重曾达400斤,后亲在医生的建议下,才减肥50斤,汤加人发胖的原…  相似文献   

5.
陈书来 《地理教学》2014,(13):30-31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心中有图"是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秘笈"之一。相关教学论文也有不少关于画世界轮廓图、中国简图方法,如"一笔画图法""板画法""简图法"等。这些画图法有的"专业性"太强,只有少数师生能掌握,有的缺乏经纬度量化等而略显不足。下述画图法学习者易于掌握,画法简单、适用,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一、数形结合经纬网,画世界轮廓图在作业纸上,先画一条横线代表赤道(0°),靠西侧位置画三条等距离且平行的经线,分别代表经线40°W、80°W、120°W。  相似文献   

6.
南设得兰群岛是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向南极板块俯冲消减过程中形成的,目前对整个群岛的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无统一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该群岛出露的地层具明显的时空规律。群岛主体的西南部出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发育海底扇、深海、斜坡裙、扇三角洲等沉积相,相伴随的火山作用主要为钙碱性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的喷发,记录了弧前盆地-火山岛弧的演化过程;群岛主体的东北部主要出露上白垩统-下渐新统,其中上白垩统-始新统发育一套玄武质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建造,为温暖气候下的陆相沉积,火山活动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与钙碱性火山岩的过渡性质。渐新统-下中新统则记录了从间冰期正常海相到冰期冰海相沉积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一、地球自转中的对称性在中学阶段大多数情况下,为简化起见,我们把地球假设为一个正球体,自转角速度为匀速,由此产生了自转意义中的对称性。1.同一日中日出、日落时刻关于正午时刻对称时间标准要统一,三者同为地方时或区时,即上、下午时间等长,或者正午经线平分昼半球,子夜经线平分夜半球。【例1】①北京(116°E)某日日出地方时为5:50,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重构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转向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改革开放诱发了以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为特征的首轮制造业重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快速发展,尤其在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大量外向型产业集聚,并由此构成“旧”经济地理格局。进入21世纪,“旧”经济地理格局的弊端凸显,加上外部变化的冲击,催动了以“向上走”、“向西走”和“走出去”为主的第二轮产业重构,全球化、区域化和地方化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新”经济地理格局。制造业地理格局的剧变使得中国经济地理相关研究亦发生巨大转向,重心逐渐从关注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渡到产业升级、转移和去地方化等要点。中国相关研究不仅验证西方经典理论,同时对改进西方理论亦有重大贡献,尤其在对制度政策、国内市场、中国企业的能动性在产业重构中的作用等方面极大弥补了经典经济地理学的缺陷。本文最后还就经典理论的整合和研究方法的普适性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丁书通 《地理教学》2014,(18):45-46
正一、经纬网平面经纬网:⑴绘制直线和45°圆弧代表相应的经纬线;⑵双击或右击,选择"设置对象格式/虚实/虚线"代表回归线和极圈,然后组合。立体经纬网:⑴经线绘制选取"弧形",按住Shift键沿大圆绘制从极点至赤道的45°圆弧;⑵将圆弧拉至赤道1/6处,复制、粘贴该弧形,点击"绘图工具/旋转/水平翻转/垂直翻转"进行经线对接即可。二、光照图平面图阴影1:⑴选取"基本图形/曲线",绘制曲线同时按住Ctrl键可以实现折线效果,这对平面阴影面积的选取非常重要,在需要折曲处单击鼠标左键,双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8,(7):43-44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造价最高的科学实验,建造在瑞士与法国交界地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于4月6日最后一天向公众开放。从4月7日起,对撞机将进入封闭阶段,科研人员将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而宇宙大爆炸之谜也有望被这个“巨无霸”解开。  相似文献   

11.
受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影响,“经线和纬线”一向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经线和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划分、经纬网的应用等,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省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省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省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日高铁流量视角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空间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初楠臣  张平宇  姜博 《地理研究》2018,37(11):2193-2205
构建中国180×180的O-D城市日高铁流量矩阵,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高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 中国高铁网络松散,东、中部网络密度大于东北与西部,以长三角为核心的东南与其他区域不均衡特征凸显,东、中、西、东北包含不同的高铁区系与核心。② 日高铁流量表现为沿京沪高铁“廊道型”向东西两侧递减弱化的“非对称性”格局,形成京沪、京广、杭福深相串联的高铁大三角主骨架;高铁中心要素也呈现沿京沪、京广、沪昆、杭福深等向线路两侧不规则递减格局,“廊道效应”显著。③ 胡焕庸线东南侧城市对高铁要素掌控能力大于西北侧,省会或区域中心城市多为高铁通达服务“中介”,一线城市高铁空间溢出效应有向二、三线城市过渡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两规”新旧土地利用分类体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两规”衔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两规”新用地分类体系的先后发布给“两规”衔接带来了契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两规”新、旧用地分类体系的相互关系,将“两规”用地分类体系的关系演变划分为1997年以前相互独立发展、1997-2006年相互冲突和2006年以来相互衔接3个时期。“两规”旧用地分类体系的比较表明两者在分类重点、分类体系构成、建设用地分类方法和空间范围4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土规”新、旧用地分类体系的比较表明有4个方面的特征变化:①现状、规划两套分类体系由相互分离转变为相互衔接;②现状分类由三级体系变为二级体系;③在建设用地分类中突出考虑了行业因素;④增强了规划分类的弹性空间。“城规”新、旧用地分类体系的比较分析表明有2个方面的特征变化:①增加城乡用地分类体系;②修订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最后构建了“两规”新用地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雪龙"号是中国最先进的科学考察船,随着雪龙在线网络信息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通过移动终端获取雪龙号最新信息的需求愈加迫切,为搭建一个连接雪龙号与社会公众及工作人员的i OS信息平台,设计并开发了i OS平台下的雪龙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个C/S架构的在线App系统,实现了准实时展示雪龙号航迹、查询历史航迹、显示相关要素数据、接收和发布信息和查询关键节点信息等功能,解决了在海量航线节点中筛选关键拐点,以及航线绘制中两点连线不能通过180°经线等问题,成功地应用于辅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雪龙号最新信息,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6.
在广阔的南海上,分布着许多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抄洲、暗抄、暗礁和浅滩等,南海诸岛就是这些岛、礁、沙、滩的总称。根据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的。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南海诸岛共包括267个岛、礁、抄、滩等(为了简便,下将统称为“岛礁”)。根据南海诸岛分布的位置,这些岛礁共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抄群岛、西抄群岛、中抄群岛和南抄群岛。南沙群岛是四大群岛中岛礁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个群岛,其中已命名的岛礁共有185个。  相似文献   

17.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一、大陆轮廓和全洲范围:两个倒置“三”角形,包括“三”部分(墨西哥高原和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南美洲)。  相似文献   

20.
二万三千吨级的“发财”号驶离沙特阿拉伯的达曼港后,穿过波斯湾,绕过霍尔木兹海峡,沿着非洲东岸直朝南非驶去。12月份的印度洋,正是航海的好季节。在东北季风和海流的推动下,航速加快了很多,不知不觉中海轮已越过赤道,由北半球进入了南半球,并由冬季进入了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